书名:培养了不起男孩的88个好故事
定价: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丁艳丽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63935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丁艳丽编著的《培养了不起男孩的88个好故事》是从现实中父母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指导父母培养了不起的男孩为目的,主要从诚实、自信、宽容、感恩、立志、机遇、交际、自主、意志、胆识、担当11个方面,采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借助于经典的小故事来进行讲解。同时,还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帮助父母培养男孩。衷心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天下父母培养男孩的宝典秘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孩子是一项教育大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更是责任重大。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希望的延续,让自己的男孩了不起是天下父母的希望。
父母是孩子的任教师,深刻影响着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为此,丁艳丽编著的《培养了不起男孩的88个好故事》在讲故事之余,更为父母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相信一定能为您提供一份帮助。
阅读《培养了不起男孩的88个好故事》,父母会更加懂得如何培养男孩,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男孩成才,如何才能让男孩走向的人生,从而使男孩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读起来一点也不拖沓,但又留足了回味的空间。它不像某些育儿书那样,堆砌大量的心理学名词和复杂的教育模型,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化”叙事。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微型剧本,人物形象鲜明,冲突设置合理,结局往往是开放式的,需要读者自己去填充最后的顿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写男孩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情绪管理方面所展现出的细腻。比如,关于“如何教导一个好胜心极强的孩子面对失败”,书中呈现的策略是,先肯定他的努力,再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而不是急于安慰或贬低对手。这种平衡感,非常难得。它教会我们,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比教会他如何“赢”更重要。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陪伴者”的指南,而非单纯的“如何教育孩子”的手册,前者比后者深刻得多。
评分翻阅此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场安静的自我审视。我总以为自己对“好故事”的定义是宏大叙事,是英雄主义的胜利,但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日复一日地坚持做正确的小事。书中的那些“88个”故事,看似分散,实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培养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和强大内心世界的男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责任感”的诠释,它不是靠说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生长的。当读到那个关于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并从中获得成就感的故事时,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代劳”,那其实是在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这些家长意识到,教育是一门“留白”的艺术,我们需要学会后退一步,才能看清孩子前行的轨迹。
评分我很少会如此认真地对待一本育儿类的书籍,但这一本给我的触动是深远的。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避开了“完美父母”的陷阱。书中描写的父亲和母亲,也并非事事周全,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正是这种真实感,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极大的放松和共鸣。当作者描述到一次管教失败后,父母选择坦诚自己的困惑并与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时,我几乎热泪盈眶。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啊——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模板,而是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让我们明白,培养一个“了不起”的男孩,最终培养的是他面对世界的勇气、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以及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这本书是送给所有正在或即将走在教育路上的成年人的一份珍贵礼物,它教会我们用爱和智慧去雕琢生命中最美好的璞玉。
评分初读这本集子,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有一种令人心安的朴实感。它没有那些天花乱坠的教育理论,也没有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精英养成秘籍”,读起来非常接地气,就像是邻居家那位总能把孩子教育得有声有色的妈妈在跟你拉家常。其中有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它讲述了一个父亲如何面对孩子拆坏了一个旧电器,不是急着责骂,而是顺势引导孩子去了解“为什么会坏”的过程,最终激发了他对机械原理的兴趣。这种“因势利导”的智慧,正是我们现代家长最欠缺的。我们太急于看到结果,太在意分数,却常常忽略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那种内驱力和求知欲的火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那些被我们视作“小题大做”的日常琐事,提升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高度,让人豁然开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日常互动都有了一种全新的、充满耐心的滤镜。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育儿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入微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男孩是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被塑造出来的。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了不起”这个词的重新定义,它不是指学业上的尖子生,也不是指功成名就的精英,而是强调了内在的品格和韧性。比如书中提到的一次关于诚信的小冲突,处理得极其巧妙,既没有一味指责,也没有简单原谅,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行为的后果和价值。读到那一段时,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成长的阵痛与喜悦。作者的文字功力很深厚,她总能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提炼出教育的精髓。我经常会读完一个故事后,需要停下来很久,细细回味那种韵味,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也能从中借鉴一二。这本书真的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迷茫时,递过来一杯温热的茶,让你静下来,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方向。它真正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成长,而不是外在的标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