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等學校教材:地球科學概論
定價:23.00元
作者:柳成誌 等
齣版社:石油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502154165
字數:
頁碼:20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地球科學概論》是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內容提要
《地球科學概論》可作為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基礎課的教材,也是有關專業師生和科技人員的參考用書。《地球科學概論》共分十八章,係統地闡述瞭有關地球的基本知識,各種動力地質作用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地殼或岩石圈的運動規律及其發展演化的基本概念等。在內容安排上注意瞭與當前地質科學發展相適應及與中國地質實際相結閤。
目錄
章 緒論
節 地球科學及其任務
第二節 地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第三節 21世紀初我國地球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
第四節 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的任務和基本要求
第五節 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一、地質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
二、地質學的任務
第六節 地質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
第七節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及思維方法
第八節 地質學的發展及現狀
第二章 地球
節 太陽係
第二節 地球的物理性質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二、地球的重力
三、地球的密度和壓力
四、地球的溫度
五、地球的磁性
六、地球的彈性
第三節 地球的結構
一、地球的內圈
二、地球的外圈
第三章 地殼
節 地殼錶麵的形態特徵
一、陸地地形
二、海底地形
第二節 地殼的化學組成
第三節 礦物
一、礦物的概念
二、礦物的肉眼鑒定特徵
第四節 岩石
一、岩石的概念
二、岩漿岩
三、沉積岩
四、變質岩
第四章 地質年代與地質作用概述
節 地殼演化的時代概念
一、相對年代及其確定
二、地層單位
三、同位素年齡(年齡)及其測定
四、地質年代錶
第二節 地質作用概述
一、地質作用概念
二、地質作用的能
三、地質作用的分類
第五章 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節 構造運動的概念
第二節 構造運動的主要證據
一、地貌標誌
二、沉積物標誌
三、地質構造的標誌
第三節 地質構造
一、水平構造
二、單斜構造
三、褶皺構造
四、斷裂構造
第四節 構造運動的基本特徵
一、構造運動的方嚮性
二、構造運動的速度和幅度
第六章 地震作用
節 地震的概念
一、震源、震中和震中距
二、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
第二節 地震的成因類型
一、構造地震
二、火山地震
三、陷落地震
第三節 地震的分布特徵
一、世界地震活動帶的地理分布
二、我國地震活動帶
三、震源的深度分布
第七章 岩漿作用
節 噴齣作用
一、火山概述
二、火山噴齣物
三、火山噴發的類型
第二節 侵入作用
一、淺成侵入作用
二、深成侵入作用
三、岩漿的起源與演化
四、岩體與圍岩接觸關係及岩體年代的確定
第三節 岩漿活動的基本規律
一、火山的地理分布規律
二、岩漿活動性質在空間上的變化
第八章 變質作用
節 變質作用原理
一、變質作用的因素
二、變質作用方式和變質反應
第二節 變質作用的基本類型
一、接觸變質作用
二、動力變質作用
三、區域變質作用
四、混閤岩化作用
第九章 風化作用
節 風化作用類型
一、物理風化作用
二、化學風化作用
三、生物風化作用
第二節 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
一、氣候因素
二、地形因素
三、地質因素
第三節 風化殼與土壤
一、風化殼的概念及研究意義
二、風化殼的主要類型
三、土壤
第十章 地麵流水的地質作用
節 河流的基本特徵
一、河流的概念
二、河榖
三、水質點的運動方式
第二節 地麵暫時流水的地質作用
一、雨蝕作用與片流剝蝕
二、洪流地質作用
第三節 河流的侵蝕作用
一、河流的下蝕作用
二、側蝕作用與側嚮堆積作用
第四節 河流的搬運作用
一、泥沙起動與流速的關係
二、機械搬運力與搬運量
三、機械搬運與顆粒演變
第五節 河流的沉積作用
一、榖底的沉積作用
二、山口的沉積作用
三、河口的沉積作用
四、河流的化學沉積作用
第六節 河流地質作用與構造運動的關係
一、下蝕作用與側蝕作用的關係
二、河榖階地的發育及其意義
三、準平原化與大地迴春
第十一章 地下水的地質作用
節 地下水的基本特徵
一、地下水的儲存及運動條件
二、地下水的運動特點
三、地下水的基本類型
四、地下水的溫度與成分
第二節 地下水的剝蝕作用
一、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及其産物
二、地下水的機械剝蝕作用
第三節 地下水的搬運和沉積作用
一、地下水的搬運作用
二、地下水的沉積作用
第十二章 冰川的地質作用
節 冰川的形成、類型和流動
一、冰川的形成與類型
二、冰川的流動
三、冰川的前進與後退
第二節 冰川的剝蝕作用
一、冰蝕作用的方式
二、冰蝕作用的産物
第三節 冰川的搬運和沉積作用
一、冰川的搬運作用
二、冰川的堆積作用
第十三章 風的地質作用
節 風的剝蝕與搬運作用
一、風蝕作用的方式與特點
二、風蝕作用的産物
三、風的搬運作用
第二節 風的沉積作用
一、沙丘與沙漠
二、黃土
第十四章 海洋地質作用
節 海水的動力
一、海水的運動
二、海水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三、海洋生物
四、海洋的環境分區
第二節 海洋的剝蝕作用
一、海蝕作用的概念
二、基岩海岸的海蝕作用
三、砂質海岸的改造
四、潮流和洋流的剝蝕作用
五、海平麵的變動與海岸綫變遷
第三節 海洋的搬運作用
一、海洋搬運作用的方式
二、海水的各種搬運作用
第四節 海洋的沉積作用
一、海洋沉積物的來源
二、濱海的沉積作用
三、淺海的沉積作用
四、半深海的沉積作用
五、深海的沉積作用
第五節 濁流及其地質作用
一、濁流的形成和分布
二、濁流的侵蝕和搬運作用
三、濁流的沉積作用
第十五章 湖泊與沼澤的地質作用
節 湖盆的成因和湖水狀況
一、湖盆成因
二、湖水狀況
三、湖水的動力
第二節 湖泊的地質作用
一、湖水剝蝕和搬運作用
二、湖水的機械沉積作用
三、湖水的化學沉積作用
第三節 湖泊和沼澤的生物沉積作用
第十六章 負荷地質作用
節 負荷地質作用的原理和類型
第二節 崩落作用
一、崩落作用發生的因素
二、崩積物
第三節 潛移作用
一、土層潛移
二、岩層潛移和岩溶潛陷
第四節 滑動作用
一、滑坡的基本形態
二、滑坡形成的因素
三、滑坡的發育過程
四、水底滑動作用
第五節 流動作用
一、泥石流的特徵
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三、泥石流的地質作用
第十七章 岩石圈闆塊構造
節 概述
第二節 大陸漂移說
一、早期大陸漂移學說
二、大陸漂移的證據
第三節 古地磁和海底擴張的概念
一、古地磁和極遊移
二、海底擴張的理論
第四節 岩石圈闆塊構造學說
一、闆塊構造的概念
二、闆塊的邊界類型及其劃分
三、闆塊運動
四、闆塊構造與內力地質作用的關係
五、闆塊運動的驅動力
第十八章 地殼的演變
節 地球圈層結構的形成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
二、地球內圈的形成
第二節 地殼形成後的演變特徵
一、原始地殼的演變
二、地殼的演變
三、地殼運動和岩漿活動的演變
四、古氣候的變化
五、古生物的演化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地球科學概論》,光看書名和作者信息,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內容會比較有分量的書。“高等學校教材”這幾個字,說明它內容會比較係統化,柳成誌作為主編,也錶明瞭作者團隊的專業性。9787502154165這個ISBN號,則是這本書閤法齣版的身份證明。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完整的地球科學知識體係。我期待它能從地球作為一個行星的形成和演化開始講起,詳細解釋地質構造、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對闆塊構造學說能否解釋地球錶麵的多樣性,比如山脈、海溝、火山的形成感到好奇。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在其中的角色。我希望書中能夠圖文並茂,通過精美的圖片和清晰的圖錶來展示復雜的科學概念,比如地層的形成、岩石的循環,以及大氣環流模式。另外,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地球資源,比如礦産、能源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它們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那將非常有價值。
评分當我拿到這本《地球科學概論》時,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厚重感和權威性,“高等學校教材”的標簽,加上“柳成誌 等”的署名,以及那一串數字9787502154165,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作品。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一直抱有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地球科學世界的大門。我期望它能以一種科學嚴謹又不失趣味性的方式,為我梳理地球的奧秘。比如,我想瞭解地球是如何從一片混沌中誕生的,內部又是如何運作的,地錶又經曆瞭怎樣的變遷。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解釋闆塊構造理論,它是理解地震、火山等地質現象的關鍵。同時,我也想深入瞭解大氣圈和水圈的運行規律,比如氣候變化的原理,以及海洋是如何調節地球溫度的。如果書中能加入一些互動性的元素,比如一些小練習或者思考題,那就更好瞭,這樣可以幫助我鞏固所學知識。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地球科學的學科交叉性,因為它不僅僅是地質學,還涉及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
评分這本《地球科學概論》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非常紮實的科普讀物,尤其適閤那些對地球科學領域懷有濃厚興趣,但又缺乏係統性知識的學習者。作者柳成誌的名字,雖然我不是他的鐵杆粉絲,但作為一個曾經在大學裏接觸過一些地質學和氣象學課程的學生,我隱約覺得這位學者在科普領域是有一定建樹的。9787502154165這個條形碼,對我來說隻是一個標識,但它背後代錶著這本書是被認真編輯、審校並印刷齣來的。我特彆看重教材的係統性,一本好的概論應該能勾勒齣地球科學的整體框架,比如從行星的形成講起,到地殼運動、闆塊理論,再到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之間的相互關聯。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復雜的理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並且在必要的時候,輔以生動的例子來幫助理解。例如,關於地質年代的劃分,如果能結閤一些具體的化石或者地層剖麵來講解,會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加清晰。我對這本書的另一個期待是,它能否在前沿科學研究方麵有所觸及,哪怕隻是簡單介紹一些最新的發現或者理論,比如關於地幔熱柱的形成,或者海洋酸化對生態係統的影響。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很直觀,一看就知道是關於地球科學的入門讀物,而且是高等學校的教材,這預示著它的內容會比較係統、全麵,並且在學術上有一定的高度。柳成誌作為主編,這個名字我之前在其他一些科普讀物或者科普論壇上偶然見過,印象中是一位比較資深的地球科學傢。ISBN號9787502154165,這個數字我通常不會太在意,但看到後麵有個“978”就大概知道是正規齣版物。整體而言,從書名和作者來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清晰地闡述地球科學的核心概念,比如地質構造、大氣環流、水循環、海洋學以及生命演化等基礎知識。作為一本“概論”,它應該會涵蓋地球作為一個行星的整體性,解釋其內部的動力學過程,以及外部環境如何與其相互作用。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引發讀者對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深切思考,例如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等等。如果書中能配以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圖錶,那就更好瞭,這對於理解復雜的科學概念至關重要。我更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地球現象聯係起來,比如解釋地震、火山爆發的原因,或者氣候變化的成因等,這樣能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评分這本《地球科學概論》給我一種非常務實的感覺,書名直截瞭當,主編柳成誌也算是一位比較知名的學者,ISBN9787502154165則證實瞭它的正規齣版身份。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環境問題和自然科學的愛好者,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來理解地球係統的運行機製。我期待它能詳細闡述地球的物質組成,比如地幔、地核的性質,以及地殼的演化曆史。我對闆塊構造學說如何解釋大陸漂移、山脈形成和地震活動特彆感興趣。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深入探討氣候係統,包括大氣環流、洋流相互作用,以及溫室效應的原理。除瞭宏觀的地球係統,我也希望這本書能關注微觀層麵,比如岩石的形成過程,礦物的鑒定方法,甚至是土壤的組成和演化。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地考察的指南或者案例,那將是極大的加分項,讓讀者能夠將書本知識與現實世界聯係起來。此外,我希望這本書能探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以及生物圈與地球其他圈層之間的復雜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