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四版)——经典版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四版)——经典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佩青著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号处理
  • DSP
  • 通信工程
  • 电子工程
  • 第四版
  • 教程
  • 经典教材
  • MATLAB
  • 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05719
商品编码:2969319912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四版)——经典版

:49.50元

售价:33.7元,便宜15.8元,折扣68

作者:程佩青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3024057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的学科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推动教材内容也随之进行充实和更新。

本书历经多个版本,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被众多高校采用作为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结合教学实践,且参考一些国内外教材,作者充实了教材内容,完善了表达方式,改进了教材的可读性,更便于自学,充实了例题和习题,更加实用。

本书特色:

(1)在编写方式上做了全面及重大的改变,即在全书都采用将内容分条目的论述方式,使得脉络更加清晰;对基础理论、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又加注了“学习重点”的提示。使读者在学习时感到更加顺畅,更容易掌握内容。

(2)对每章内容,分别作了归纳、补充、整理、改动,使得其内容更加充实、完整,论述更加流畅、透彻。

(3)增加了大量例题,覆盖面更广,凡是设计方面的内容,都有一个或多个例题,这对理解、消化和掌握课程内容,掌握分析和设计方法都很有助益。

(4)适应教材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各章习题都有一定的改动和补充,补充了一些必须用MATLAB来实现的习题。提供给读者更多的练习机会和选择余地。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讨论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算法、设计。全书共9章,包括四个部分。部分是离散时间信号(序列)与系统的时域、频域的分析,包括、2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包括第3、4章的内容;第三部分是IIR及F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结构与算法,包括第5~7章的内容;第四部分是多抽样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以及数字滤波器实现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包括第8、9章的内容。

本书以条目式方法论述,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讨论全面,深入浅出,并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便于教学,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专科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这些专业及相近的理工科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


目录

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1.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1.2序列的运算
1.1.3序列的卷积和
1.1.4序列的相关性
1.1.5几种常用典型序列
1.1.6序列的周期性
1.1.7用单位抽样序列表示任意序列
1.2线性移不变系统
1.2.1离散时间线性系统
1.2.2离散时间移不变系统
1.2.3离散时间线性移不变系统(LSI系统)
1.2.4因果系统
1.2.5稳定系统
1.3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1.4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
1.4.1模拟信号的抽样
1.4.2时域抽样定理
*1.4.3带通信号的抽样
*1.4.4连续时间信号xa(t)、理想抽样信号x^a(t)以及抽样序列x(n)的关系
1.4.5时域信号的插值重构
*1.4.6实际抽样
1.4.7正弦型信号的抽样
习题
第2章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2.1序列的z变换
2.1.1z变换的定义
2.1.2z变换的收敛域
2.1.34种典型序列的z变换的收敛域
2.1.4z反变换�参�线积分法(留数法),部分分式法及长除法(幂级数法)
2.1.5z变换的性质与定理
2.1.6利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2.2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2.1序列傅里叶变换定义
2.2.2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收敛性——DTFT的存在条件
2.2.3序列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2.2.4序列及其傅里叶变换的一些对称性质
2.2.5周期性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3xa(t)、x^a(t)、x(n)以及它们的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
2.4离散线性移不变(LSI)系统的频域表征
2.4.1LSI系统的描述
2.4.2LSI系统的因果、稳定条件
2.4.3LSI系统的频率响应H(ejω)的特点
2.4.4频率响应的几何确定法
2.4.5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系统与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系统
习题
第3章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3.1傅里叶变换的四种可能形式
3.2周期序列的傅里叶级数——离散傅里叶级数(DFS)
3.2.1DFS的定义
3.2.2DFS的性质
3.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有限长序列的离散频域表示
3.3.1DFT的定义、DFT与DFS、DTFT及z变换的关系
3.3.2时域、频域都抽样后,fk、fs、N的关系
3.3.3DFT隐含的周期性
3.4DFT的主要性质
3.4.1线性
3.4.2圆周移位性质
3.4.3圆周共轭对称性质
3.4.4圆周翻褶序列及其DFT
3.4.5对偶性
3.4.6DFT运算中的圆周共轭对称性
3.4.7DFT形式下的帕塞瓦定理
3.4.8圆周卷积和与圆周卷积和定理
3.4.9线性卷积和与圆周卷积和的关系
3.5频域抽样理论
3.5.1频域抽样与频域抽样定理
3.5.2频域的插值重构
3.6DFT的应用
3.6.1利用DFT计算线性卷积
3.6.2利用DFT计算线性相关
3.6.3利用DFT对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级数)对的逼近
3.6.4用DFT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
3.6.5用DFT对模拟信号作谱分析中主要参量的选择
3.6.6用DFT对模拟信号作谱分析时的几个问题
习题
第4章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4.1直接计算DFT的运算量,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4.2按时间抽选(DIT)的基��2 FFT算法(库利�餐蓟�算法)
4.3按频率抽选(DIF)的基��2 FFT算法(桑德�餐蓟�算法)
4.4DIT�睩FT与DIF�睩FT的异同
4.5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DFT)的快速算法IFFT
4.6基��2 FFT流程图
*4.7N为复合数的FFT算法——混合基(多基多进制)FFT算法
4.8线性调频z变换(Chirp�瞶变换或CZT)算法
4.9利用FFT(用分段处理方法)计算线性卷积
4.9.1重叠相加法
4.9.2重叠保留法
4.10利用FFT算法计算线性相关
习题
第5章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1引言
5.2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2.1IIR滤波器的特点
5.2.2直接型结构
5.2.3级联型结构
5.2.4并联型结构
5.2.5转置型结构
5.3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5.3.1FIR滤波器的特点
5.3.2直接型(横截型、卷积型)结构
5.3.3级联型结构
5.3.4频率抽样型结构
5.3.5快速卷积结构
5.3.6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结构
*5.4数字滤波器的格型(格型梯形)结构
5.4.1全零点系统(FIR系统,滑动平均(MA)系统)的格型结构
5.4.2全极点系统(IIR系统,自回归(AR)系统)的格型结构
5.4.3零�布�点系统(IIR系统,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系统)的格型梯形结构
习题
第6章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
6.1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6.2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6.3全通滤波器
6.4小相位滞后滤波器
6.4.1小相位系统、混合相位系统、大相位系统及它们与全通系统的关系
6.4.2小相位系统的性质
6.4.3利用小相位系统的逆系统来补偿幅度响应的失真
6.5模拟原型低通滤波器设计
6.5.1引言
6.5.2模拟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
6.5.3模拟切贝雪夫Ⅰ型、Ⅱ型低通滤波器
*6.5.4椭圆函数(考尔)低通滤波器简介
6.5.5四类模拟滤波器的比较
6.6模拟频域频带变换
6.6.1从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到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变换
6.6.2从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到模拟高通滤波器的变换
6.6.3从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到模拟带通滤波器的变换
6.6.4从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到模拟带阻滤波器的变换
6.7间接法的I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案
6.8模拟滤波器到数字滤波器的映射方法
6.8.1冲激响应不变法(脉冲响应不变法)
6.8.2双线性变换法
6.9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种方案
6.10模拟低通滤波器到四种通带数字滤波器的直接变换
6.10.1模拟低通→数字带通
6.10.2模拟低通→数字带阻
6.10.3模拟低通→数字高通
6.11数字滤波器的第二种设计方案
6.12数字频域频带变换
6.12.1数字频域频带变换的基本要求
6.12.2数字低通→数字低通
6.12.3数字低通→数字高通
6.12.4数字低通→数字带通
6.12.5数字低通→数字带阻
6.12.6数字低通→数字多通带
6.13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第三种方案
习题
第7章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
7.1引言
7.2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7.2.1线性相位条件
7.2.2线性相位约束对FIR数字滤波器(DF)的单位冲激响应h(n)的要求
7.2.3两类线性相位约束下,FIR数字滤波器幅度函数H(ω)的特点
7.2.4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零点位置
7.3窗函数设计法
7.3.1窗函数设计法的设计思路
7.3.2理想低通、带通、带阻、高通的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表达式
7.3.3窗函数设计法的性能分析
7.3.4各种常用窗函数
7.3.5窗函数法偶对称单位冲激响应的线性相位FIR DF的设计步骤及举例
*7.3.6窗函数法奇对称单位冲激响应的线性相位微分器及希尔伯特变换器的设计
7.3.7窗函数设计法计算中的主要问题
7.4频率抽样设计法
7.4.1频率抽样设计法的基本思路
7.4.2频率抽样的设计公式
7.4.3频率抽样设计法的逼近误差及改进办法
7.4.4频率抽样设计法的设计步骤及举例
7.4.5频率抽样设计法存在的问题
*7.5设计线性FIR滤波器的优化方法
7.5.1均方误差小准则
7.5.2大误差小化准则——加权切贝雪夫等波纹逼近
7.5.3交错定理
7.5.4佳线性相位FIR滤波器设计算法
7.5.5Parks�睲cClellan算法
7.6IIR与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习题
*第8章序列的抽取与插值——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8.1概述
8.2用正整数D的抽取——降低抽样率
8.3用正整数I的插值——提高抽样率
8.4用正有理数I/D做抽样率转换
8.5抽取、插值以及两者结合的流图结构
8.5.1抽取系统的直接型FIR结构
8.5.2插值系统的直接型FIR结构
8.5.3抽取和插值的线性相位FIR结构
8.5.4抽取器的多相FIR结构
8.5.5插值器的多相FIR结构
8.5.6正有理数I/D抽样率转换系统的变系数FIR结构
8.6变换抽样率的多级实现
习题
*第9章数字滤波器实现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9.1引言
9.2二进制数的表示及其对量化的影响
9.2.1二进制的三种算术运算法
9.2.2负数的表示法——原码、补码、反码
9.2.3量化方式——舍入与截尾
9.3模拟/数字(A/D)变换的量化效应
9.3.1A/D变换的非线性模型
9.3.2A/D变换对输入抽样信号幅度的要求
9.3.3A/D变换的量化非线性特性
9.3.4A/D变换量化误差的统计分析
9.3.5量化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9.4白噪声(A/D变换的量化噪声)通过线性系统
9.5数字滤波器的系数量化效应
9.5.1系统极点(零点)位置对系统量化的灵敏度
9.5.2系数量化对二阶子系统极点位置的影响
9.5.3系数量化效应的统计分析
9.6数字滤波器运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9.7防止溢出的幅度加权因子
9.8IIR滤波器的定点运算中零输入的极限环振荡
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程佩青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电子技术与通信系主任。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56—1986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系工作。1986年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建通信工程系(后改名电子技术与通信系)并任系主任。长期从事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过无线电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滤波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视接收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二)(选修)等课程。给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多次讲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二)(统计信号处理为主)课程。著有《信息与系统(合编)》、《数字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信号处理教程(一、二、三版)》(此书被评为校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分析与解答》、《晶体管电视机原理(合著)》、《高频电子线路》等教材。译有《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合译)》等4种著作。参与研发的“SCA-4数据传输机”曾获国防科委奖。

文摘





序言



信号的魔力:探索无限可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和处理海量的数据。从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到高清电视的流畅画面,再到医学影像的精准诊断,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它如同隐藏在幕后的魔法师,将我们周围看似杂乱无章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清晰、可控的数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神奇的应用。 本书旨在为读者揭示数字信号处理的奥秘,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逻辑与创新的世界。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公式和算法,而是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您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思想、基本原理以及其强大的应用潜力。无论您是初次接触DSP的学生,还是希望在相关领域深化研究的工程师,亦或是对现代科技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 什么是信号?信号为什么需要处理?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信号”的概念。在物理世界中,信号是承载信息的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例如,声音是空气压力的变化,光线是电磁波的振动,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股票价格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反映。这些都是模拟信号,它们的取值是连续的,并且与物理现象直接相关。 然而,模拟信号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它们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传输过程中信息容易失真,并且难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存储。想象一下,早期的电话线传输声音时,常常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杂音,这就是模拟信号不稳定性的一种体现。 数字信号处理的出现,正是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它的核心在于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即通过采样和量化,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离散的数值。这个过程就像是将一段连续的电影,切分成一帧一帧的静态图片。这些离散的数值,便构成了数字信号。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处理?数字信号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通过纠错编码等技术,大大降低噪声的影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易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化后的信号可以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中,方便检索和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各种数字网络进行高效传输。 可进行复杂运算: 数字信号可以被计算机或专用DSP芯片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学运算,从而实现更精细、更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 易于复制和修改: 数字信号的复制不会损失信息,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编辑和修改,这使得各种信号处理应用的开发和优化成为可能。 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流程:从模拟到数字,再到洞察 数字信号处理通常包含几个关键的步骤: 1. 信号的获取(采样): 这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第一步。通过以一定的采样频率,在连续的时间轴上,按照均匀的间隔测量模拟信号的瞬时值。采样频率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能捕获多少关于原始信号的信息。根据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只要采样频率高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理论上就能完全恢复原始信号。 2. 信号的量化: 采样得到的模拟值仍然是连续的,需要将其映射到有限的离散数值集合中。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会引入一定的误差,称为量化噪声。量化比特数越多,离散的数值间隔越小,量化误差就越小,信号的精度就越高。 3. 信号的编码: 量化后的数值需要用二进制码表示,以便计算机能够进行存储和处理。 4. 数字信号的处理: 这是DSP的核心部分。经过数字化的信号,可以被各种算法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包括但不限于: 滤波: 消除信号中的噪声,或者提取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变换: 将信号从一个域(如时域)转换到另一个域(如频域),以便进行更方便的分析和处理。傅里叶变换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 压缩: 减少信号的数据量,以便更高效地存储和传输。 识别: 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以识别特定的事件或模式。 增强: 改善信号的质量,使其更容易被感知或分析。 5. 信号的输出(重建): 如果需要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则需要进行数字-模拟转换(DAC)。DAC通过插值和滤波等技术,将离散的数字值重新组合成连续的模拟波形。 DSP的基石:数学工具与算法 要深入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离不开一系列强大的数学工具和算法。本书将带您领略这些工具的魅力: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定义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并介绍它们的基本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等。 傅里叶变换系列: 傅里叶变换是DSP的灵魂。我们将学习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理解这些变换,意味着您能将信号从“时间”的视角切换到“频率”的视角,从而洞察信号的内在构成。 Z变换: Z变换是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率响应和稳定性的强大工具,它在处理差分方程和设计滤波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卷积: 卷积是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运算。理解卷积,就能理解系统如何对输入信号产生响应。 滤波器设计: 滤波器是DSP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以及如何设计它们来满足特定的频率选择要求。这包括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谱分析: 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的信号频谱,可以揭示信号中包含的频率成分,这对于信号的理解、噪声的去除以及特征的提取至关重要。 其他重要概念: 我们还将探讨随机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多速率信号处理等更高级的主题,展现DSP的广度和深度。 DSP的应用:无处不在的科技之光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为您展现DSP在以下领域的精彩应用: 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4G、5G)、Wi-Fi、卫星通信等都离不开DSP。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纠错等关键技术,都依赖于DSP的强大能力。 音频处理: MP3、AAC等音频压缩格式,降噪技术、回声消除、语音识别、音乐合成等,都与DSP息息相关。您听到的每一个清晰的声音,都可能经过了DSP的“洗礼”。 图像与视频处理: 数码相机、高清电视、医学影像(CT、MRI)、人脸识别、图像增强、视频压缩(H.264、H.265)等,都严重依赖于DSP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心电图(ECG)分析、脑电图(EEG)分析、医学成像、基因测序数据处理等,DSP在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控制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DSP被用于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根据算法生成控制信号,实现精确的运动和操作。 雷达与声纳: 目标检测、距离测量、速度估计等,DSP在军事和科研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探测能力。 金融工程: 股票价格预测、风险评估、算法交易等,DSP也被应用于分析金融数据,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学习DSP的意义:掌握未来的钥匙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仅能帮助您理解现有科技的运作原理,更能为您开启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DSP是构建新一代智能系统和创新应用的基础。通过学习DSP,您将能够: 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DSP的理论和工具,分析和解决在工程、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信号处理问题。 理解复杂系统: 深入理解通信、多媒体、控制等复杂系统的内部工作机制。 掌握前沿技术: 为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创新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和设计新的信号处理算法和应用,驱动技术创新。 本书将以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引导您逐步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精髓。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拨开信号处理的重重迷雾,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并最终成为驾驭数字信号的“魔法师”。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探索信号魔力的旅程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翻阅了《实时系统设计与优化》。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并没有停留在讲解某个具体RTOS的API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实时性背后的底层原理和数学模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抖动(Jitter)”和“最坏情况执行时间(WCET)”的分析,这对于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书里关于调度算法的对比分析非常细致,特别是对EDF(截止时间首次)和RMS(速率单调)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的论述,配上大量的性能曲线图,让我对如何根据任务特性选择合适的调度策略有了清晰的认识。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更像是一本需要你坐下来、拿起笔来演算的深度参考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些看似玄妙的实时性指标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心,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高可靠性应用中,软件的每一个时钟周期都需要被精确控制。对于从事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高标准领域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法估量。

评分

作为一个对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有着执着追求的设计师,我最近沉迷于《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凭感觉做布局的习惯。它不是空泛地谈“美感”,而是用严谨的心理学实验结果来解释为什么某些设计组合看起来和谐,而另一些则让人感到混乱。作者对“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等基本原则的阐述,配上大量不同风格的对比案例,让我茅塞顿开。例如,我之前总是在尝试用颜色来区分信息组,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仅仅通过空间上的分组(接近性原则),就能在不增加认知负担的情况下,清晰地划分界面元素。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美化者”转变为一个“信息组织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和辩护设计决策,让我的方案不再是主观的“我觉得这样好看”,而是基于人类感知规律的“这样更有效”。

评分

我最近刚看完的《深入理解Linux内核架构》,这本书简直是系统编程爱好者的圣经。我过去对Linux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用户态的应用和简单的系统调用层面,对于内核是如何管理进程、内存以及文件系统的那些“幕后工作”,一直是一团模糊的黑箱。这本书的作者对内核的组织结构有着百科全书般的了解。他没有选择从代码库的某个角落开始讲起,而是构建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详细拆解了系统启动流程、中断处理机制,以及进程调度器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对内存管理单元(MMU)和虚拟内存的讲解,配图清晰地展示了页表是如何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硬件如何与操作系统协同工作。这本书的阅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一定的汇编或底层知识基础,但一旦你跟下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它让你真正理解,当你敲下一个`fork()`命令时,在内核深处到底发生了哪些复杂而精妙的协作。

评分

这本《深入浅出C++编程实践》真是把我从C++的迷雾中解救出来了。我之前学过一些C语言的基础,想着转到C++应该不难,结果一上手就栽在了面向对象和模板这些概念上。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概念的书,而是完全以“实战”为导向。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初学者在面对C++时最大的痛点在哪里,所以每一章的讲解都紧密围绕着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展开,比如如何用类和对象构建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或者如何利用多态性来设计一个可扩展的图形库。特别是关于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的阐述,简直是点睛之笔,让我彻底明白了C++中内存管理的精髓,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稀里糊涂地用`new`和`delete`。书中的代码示例非常规范,而且注释详尽,光是跟着敲代码、调试、理解其中的设计思路,我就感觉自己的编程思维被重塑了。对于那些想真正掌握C++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没有华而不实的术语,只有扎实的工程智慧。

评分

《现代密码学原理与应用》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套完整的逻辑构建训练营。我对密码学一直抱有一种既好奇又畏惧的心态,因为公式和数学推导看起来总是那么高深莫测。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种近乎魔术般的能力,能够将复杂的数论知识,比如有限域上的运算,通过非常巧妙的比喻和图示来解释清楚。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椭圆曲线加密(ECC)的讲解,它没有直接丢给我一堆模运算,而是先从几何学的角度引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曲线上的点乘操作是计算上不可逆的,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安全性的直观感受。更棒的是,它没有止步于理论,还紧密结合了最新的应用标准,比如TLS握手过程中的密钥交换,以及后量子密码学的初步探索。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你每攻克一章,都会感觉自己的安全思维框架向上提升了一个台阶,是那种能让你真正理解“为什么安全”而不是只会“怎么用”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