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話5G
定價:48.00元
作者:小火車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12813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2016年的巴展再一次讓5G成為全球通信界的熱門,5G真的來瞭,並將在不久的將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如我們無法預料3G、4G帶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從而讓人類邁進令人嘆為觀止的時代一樣,我們相信5G必將開啓一個新的紀元。
《大話5G》的齣版正當時,作為早期的5G圖書,它介紹瞭外5G的發展現狀,涵蓋瞭5G的需求與場景,並重點闡述瞭當前熱門的5G空口候選技術,5絡候選技術。本書作為5G的啓濛讀物,相信會讓廣大讀者從中獲益。
內容提要
4G已經商用多年,5G正方興未艾。業界對5G係統的研究,已形成廣泛共識:未來5G將支持海量的數據連接,靈活適配多種空口技術,支持20Gbps的超高速率。盡管5G的場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確,但是候選關鍵技術仍在不斷發展,5G技術已處於標準化的關鍵階段。
本書作為5G的早期圖書,首先從5G的需求和場景齣發,重點介紹瞭5G的業務場景和技術指標;其次闡述瞭全球5G的*研發進展,讓讀者能夠對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認識;再次從無綫物理層、接入網架構和核心網架構等方麵重點闡述瞭候選的5G空口關鍵技術和網絡關鍵技術。
本書立足於通信從業人員,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論述深奧的5G通信原理,適閤通信設備製造商、手機製造商、網絡運營商、科研人員、高校教師、大學生、研究生等人員閱讀與參考。
目錄
目 錄
章 移動通信係統的發展和挑戰 / 1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 / 1
4G麵臨的挑戰 / 3
運營商麵臨的挑戰 / 3
用戶需求的挑戰 / 4
技術麵臨的挑戰 / 5
4G增強技術的演進 / 7
LTE 演進路綫 / 7
4絡架構演進 / 8
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和挑戰 / 9
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 / 10
未來移動通信的挑戰 / 11
第2章 5G的需求和場景 / 15
什麼是5G / 15
5G的需求 / 17
5G的業務需求 / 17
5G的技術需求 / 21
5G麵臨的挑戰 / 23
技術不成熟 / 23
頻譜短缺 / 24
技術融閤的障礙 / 25
能耗的挑戰 / 25
終端設備的挑戰 / 25
業務適配的挑戰 / 25
5G的場景和應用 / 26
第3章 全球5G研發進展 / 31
全球各國及組織 / 33
歐盟 / 33
中國 / 35
日本 / 42
韓國 / 44
美國 / 45
標準組織 / 46
ITU / 46
3GPP / 48
NGMN / 49
設備商 / 52
華為 / 52
三星 / 58
諾基亞 / 64
愛立信 / 66
中興 / 72
第4章 5G空口關鍵技術 / 78
新型多址 / 81
NOMA / 83
MUSA / 83
SCMA / 88
PDMA / 94
新波形 / 95
基於濾波器組的多載波技術(FBMC) / 96
F-OFDM / 99
UF-OFDM / 101
新型調製編碼 / 103
調製技術 / 104
Polar碼 / 107
Massive MIMO / 111
MIMO原理 / 112
Massive MIMO概要 / 112
Massive MIMO的優勢和挑戰 / 114
Massive MIMO應用場景 / 115
Massive MIMO總結 / 117
新頻段 / 117
毫米波通信 / 118
可見光通信 / 121
頻譜共享 / 128
第5章 5G網絡關鍵技術 / 134
扁平化 / 136
C-RAN / 137
什麼是C-RAN / 137
C-RAN的原理 / 139
C-RAN的關鍵技術 / 140
C-RAN的挑戰 / 142
C-RAN Based 5G架構 / 143
SDN-RAN/NFV / 151
什麼是SDN / 153
SDN的核心技術 / 155
軟件定義無綫接入網絡 / 156
軟件定義核心網 / 160
什麼是NFV / 162
SDN/NFV如何影響5G架構 / 166
網絡能力開放 / 168
SDN和C-RAN的融閤 / 169
Ultra-Dense Network / 170
什麼是超密網絡 / 171
超密網絡關鍵技術 / 172
CDN / 175
什麼是CDN / 175
CDN的原理 / 175
CDN在5G的應用 / 176
SDN和CDN的結閤 / 178
D2D / 179
為什麼需要D2D / 179
什麼是D2D / 180
D2D的優勢和挑戰 / 181
第6章 不能被遺忘的角落 / 183
5G語音如何設計 / 183
雙待機終端解決方案 / 183
語音迴落解決方案 / 183
VoLTE解決方案 / 184
信令風暴如何解決 / 184
信令風暴産生的根源 / 184
信令風暴解決方案 / 185
5G的安全怎麼辦 / 186
5G安全非常嚴峻 / 186
5G安全解決方案 / 187
5G終端如何發展 / 188
5G終端應用場景 / 188
5G終端技術挑戰 / 190
作者介紹
小火車,生於20世紀80年代,碩士畢業後在通信行業摸爬打滾近十年,做過産品開發、標準、行業分析。從有綫做到無綫,從通信做到互聯網,跑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遊曆世界名勝之地。在通信的路上摺騰不已,並長期關注通信技術的演進,同時在5G技術研究領域也積極參與,所悟、所感、所聞盡化為全書十多萬字,既為瞭紀念,也為瞭迎接新的通信十年。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偏愛動手實踐和對比分析的讀者,所以在閱讀技術類書籍時,我非常注重作者提供的參考資料和與其他技術的橫嚮對比。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作者非常巧妙地將5G與前幾代移動通信技術(1G到4G)的關鍵特性和性能指標放在一起做瞭一個詳細的錶格對比,這種直觀的衝擊力遠勝於單純的文字描述。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技術側記”的小欄目,這些小故事往往講述瞭某個關鍵技術從概念誕生到最終實現過程中的那些麯摺和堅持,讀起來非常勵誌。比如,關於如何剋服大規模天綫陣列在功耗和體積上的矛盾,那段描述仿佛讓我親臨瞭實驗室的攻關現場。這種細節的挖掘,讓原本冰冷的技術變得有瞭“人情味”和曆史感。它不僅僅是介紹5G的“現在進行時”,更帶我們迴顧瞭其發展的“過去時”,並展望瞭6G的“將來時”,這種跨越時間軸的敘述方式,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讓我感到自己獲得的不隻是知識,更是一種對技術發展脈絡的宏觀把握。
评分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清爽”且“有料”。它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傳統技術書籍那種拒人於韆裏之外的距離感。很多復雜的原理,作者都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比如將網絡切片比作給不同需求的車輛劃分專用車道,讓不同的應用場景都能獲得最佳的網絡服務質量。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我發現自己讀完之後,不僅僅是能夠和朋友們談論5G,而且是用一種更自信、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新聞報道中關於5G建設和應用的討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一個前沿、復雜的科技主題,轉化成瞭一種人人可以理解和參與的公共話題。它沒有過度渲染炒作,而是腳踏實地地解析技術背後的邏輯和潛力,讓人讀完之後,心中湧起的不是盲目的興奮,而是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一種理性和充滿希望的期待。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科技普及閱讀體驗,值得嚮所有對信息時代未來感興趣的人推薦。
评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的,畢竟市麵上關於新技術普及的書籍很多,大多虎頭蛇尾,或者過於偏重商業炒作。然而,這本《大話5G》卻讓我驚喜地發現,它在保持通俗易懂的同時,對於技術原理的闡述竟然達到瞭相當的深度和嚴謹性。特彆是關於“毫米波”和“大規模MIMO”這兩個關鍵技術的解析,作者沒有止步於簡單的定義,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在解決頻譜資源瓶頸上的核心價值,並輔以清晰的示意圖進行輔助說明。我記得有一段描述瞭如何通過波束賦形技術,讓信號像聚光燈一樣精準地射嚮用戶終端,這種對物理現象的形象化描述,一下子打通瞭我之前在其他資料中學到的模糊概念。更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5G在垂直行業,比如智能製造、遠程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案例分析得非常透徹,不再是泛泛而談,而是結閤瞭具體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瓶頸的突破點。這對於我這種既想瞭解技術背景,又關注産業落地的讀者來說,提供瞭非常實用的知識框架。它不隻是在“講故事”,更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有邏輯支撐的5G技術認知體係。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充滿未來感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來對5G這個話題是有點畏懼的,感覺太高深莫測,充滿瞭各種晦澀的技術術語。但是翻開這本書,那種感覺立刻煙消雲散瞭。作者的文筆非常風趣幽默,他沒有直接堆砌那些拗口的專業名詞,而是用瞭很多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比喻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他把5G的低延遲比喻成即時的“心靈感應”,把大帶寬想象成一條瞬間能裝下整個圖書館的信息高速公路。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反而像是在聽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娓娓道來,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萬物互聯”的那一章,作者描繪瞭一幅未來場景,傢裏的每一個電器、甚至路邊的井蓋都能互相“交流”,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描述,讓我對未來充滿瞭無限的遐想和期待。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閤理,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對於那些想瞭解5G但又害怕被技術細節勸退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本絕佳的入門讀物,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大眾與前沿科技的橋梁,讓人感到科技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的、充滿魅力的存在。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佳,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平鋪直敘,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紀錄片,每一章節都有明確的焦點和遞進關係。開頭部分,作者先是迴顧瞭4G時代的局限性,巧妙地設置瞭一個“痛點”,讓讀者自然而然地産生對下一代技術的需求感,這種“先抑後揚”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隨後,進入5G的核心技術講解,節奏明顯加快,信息密度陡增,但由於前文鋪墊得當,讀者很容易跟上思路。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在探討5G帶來的社會倫理和安全挑戰時,態度非常客觀和審慎。他並沒有一味地鼓吹技術的“萬能”,而是坦誠地指齣瞭數據隱私、網絡安全等潛在的風險點,並探討瞭行業內正在采取的應對措施。這種平衡的視角,讓整本書的價值提升瞭一個層次,它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推廣手冊,而更像是一份關於未來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度思考集。讀完全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對5G的“是什麼”有瞭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對它將如何重塑我們的社會形態有瞭更深層次的預判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