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細菌與抗生素之戰:一場肉眼看不見的戰爭:a battle between bacteria and antibiotics:漢英對照 | 作者 | 瀋建忠、張嶸 |
| 定價 | 38.00元 | 齣版社 | 知識産權齣版社 |
| ISBN | 9787513048415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以漢英雙語注釋搭配彩色插畫的形式,旨在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普及和推廣細菌與抗生素的知識。本書對中小學開展藥物閤理使用與細菌耐藥科普教育與宣傳活動,以及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藥物閤理使用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
| 作者簡介 | |
| 瀋建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男,1963年齣生於浙江桐鄉,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和教育部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國傢現代農業技術體係崗位科學傢,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傢,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6月12日,農業部嚮社會公示瞭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名單,瀋建忠為國傢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成員。 |
| 目錄 | |
| 章無“微”不至的細菌 1. 微生物大傢族 2. 微生物大傢族的重要成員之一 ——細菌 第二章細菌的發現之旅 1. 細菌王國之門的開啓 2. 區分細菌的方法 第三章有益菌和有害菌——細菌中的“警察”和 “小偷” 1. 如何區分“好”細菌和“壞”細菌 2. 環境中常見的“好”細菌和“壞”細菌 3. 動物體內常見的“好”細菌和“壞”細菌 4. 人體中常見的“好”細菌和“壞”細菌 第四章消滅細菌的方法 1. 環境消毒和方法 2. 動物和人體方法 第五章抗生素——人類對抗細菌的重要武器 1. 抗生素的簡史 2. 細菌與抗生素之戰 第六章適者生存的産物——耐藥細菌 1. 抗生素耐藥細菌的齣現 2. 耐藥機製——細菌對抗抗生素的秘密武器 3. 耐藥細菌軍團日益壯大 第七章應對細菌耐藥的挑戰,我們可以做什麼 |
| 編輯推薦 | |
| 這本科普讀物用中英兩種語言、趣味生動的文字和唯美的畫麵淺顯易懂地闡述瞭自然界的微生物、抗生素的發展,以及細菌耐藥性形成的原因,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從中獲取知識,使得閤理使用抗生素的觀念深入人心,從而推動閤理使用、拒絕濫用抗生素的全民行動的不斷深入。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麵交織著一些抽象的、仿佛在動態生長的綫條,讓人立刻聯想到微觀世界裏的某種復雜糾纏。書名更是直接點題,"細菌與抗生素之戰",聽起來就像一場史詩般的宏大敘事,隻不過主角是我們肉眼無法捕捉的微小生物。我一直對生命科學的奧秘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不見的領域,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又是如何默默地進行著各種鬥爭,讀到這本書名,我立刻感覺自己將要踏上一段探索未知、揭開帷幕的旅程。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微觀的戰爭具象化,讓我能夠理解細菌的狡猾與頑強,以及抗生素是如何成為人類對抗它們的有力武器,甚至可能還會有它們之間的博弈和演變。這種“肉眼看不見的戰爭”,聽起來就充滿瞭戲劇性和緊張感,仿佛是一場無聲的較量,決定著生命的存亡,實在是太有吸引力瞭。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跨越學科界限,將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係起來的書籍情有獨鍾。而“細菌與抗生素之戰”,在我看來,正是這樣一本書。我期待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需要關注個人衛生,為什麼醫生會開齣特定的抗生素療程,以及我們不當使用抗生素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當我們與細菌進行這場“看不見的戰爭”時,我們自身的行為是如何影響戰局的。比如,關於抗生素耐藥性的産生,是否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意服用抗生素,或者在畜牧業中濫用抗生素有關?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深刻地理解,這場發生在微觀世界的戰爭,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它提醒我們要以更負責任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體裏的微小居民,以及它們與我們共同生存的環境。
评分我是一名對曆史和社會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一直認為,人類的每一次重大進步,背後都離不開與自然界的各種“較量”的勝利。而這本書,正是從一個極為微觀的層麵,揭示瞭人類曆史上一次深刻的、持續的“戰爭”——對抗細菌感染。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抗生素的發現是如何改變瞭人類的命運,如何讓曾經緻命的疾病變得可以治愈,從而極大地延長瞭人類的壽命,促進瞭社會的進步。同時,我也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細菌的“反擊”,比如它們是如何發展齣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以及這種耐藥性又是如何成為當前全球健康麵臨的嚴峻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不僅僅是科普,更能引發我對於人類與微生物之間長期共生、對抗、演化關係的思考,理解這場“看不見的戰爭”對我們當下和未來可能産生的影響。
评分作為一名對技術發展和未來趨勢有著敏銳洞察力的讀者,我一直關注著那些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科技領域。而“細菌與抗生素之戰”這個主題,在我看來,正是當下生物技術前沿的一個縮影。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現代科技,例如基因編輯、閤成生物學等,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角色。這些前沿技術是否能夠幫助我們開發齣更強大、更具針對性的新型抗生素?又或者,我們能否通過操縱細菌的基因,讓它們成為我們對抗疾病的盟友?我對書中可能齣現的關於抗生素耐藥性演變機製的深入解析,以及科學傢們如何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來應對這一挑戰的描寫,充滿瞭期待。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對過去一場重要戰爭的迴顧,更是對未來生物科技發展方嚮的一次前瞻性探索,它將激發我對人類如何利用科技力量,贏得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的無限遐想。
评分拿到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質感,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翻開第一頁,仿佛就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文字的排版十分清晰,沒有那種密密麻麻讓人喘不過氣的壓抑感,這一點對於我這樣喜歡慢慢品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述方式上的處理,並非枯燥乏味地羅列科學術語,而是巧妙地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融入到生動的故事之中,讓我這個對微生物學瞭解不深的人,也能輕鬆理解。例如,書中對細菌的繁殖速度和變異能力的描述,就運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它們驚人的生命力和適應力。同時,關於抗生素的作用機製,也講解得非常透徹,不僅僅是簡單的“殺死細菌”,而是深入到分子層麵,解釋瞭它們是如何乾擾細菌的生理過程,達到治療效果的。這種既嚴謹又易懂的敘述,讓我對細菌與抗生素之間的“戰爭”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