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探险家的足迹 江河溯源(全彩)
定价:49.00元
作者:周长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212972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你知道吗?在过去的140年里,关于三江源的13次探寻均告失败。
2.各种资料上记载的关于三江源的说法有十几种,以不同源头为起点的澜沧江估测长度,也从4000千米到4880千米不等。这个国际地理学界的难题,究竟是如何被我国科学确定下来的?
3.本书中,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中亚细亚高原上地势*和人类足迹*难达到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对人类生命禁区的探索,还有青藏高原的故事传说,更有数不清的遇险和化险为夷。你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的朝圣人,隆宝滩上的守鹤人,还可以和作者一起与狼共舞,夜宿高原,穿行峡谷。你能体会真正的野外科学考察,和科学家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友好共处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
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同时发源了三条世界的大河——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这就是被誉为“江河摇篮”的三江源地区。作者先后多次深入这里,忍受着高寒缺氧,在海拔4500~6000米的雪域高原上风餐露宿。为了探索这片未知的土地,跨高山,越急流,勇敢地踏上了漫漫寻源之路,真实地记录下自己在三江源头考察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以及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目录
澜沧江溯源
引子 2
“东方多瑙河”一江连六国 4
众说纷纭的源头 8
确定正源 12
巧遇英国探险家米歇尔佩塞尔 16
勇闯滚石路 20
在崇山峻岭和峡谷中穿行 25
远涉千里上高原 32
与高原反应抗争 36
翻越巴颜喀拉山口 40
征途多艰险44
骑马赶牛找源头48
夜宿高原睡帐篷54
揭开澜沧江正源的面纱58
搜救失散的队友64
遭遇藏獒70
雪山脚下立丰碑76
风尘仆仆回程路82
与狼共舞待何时86
探险长江源
引子98
奔赴三江源100
长江源头的忧思104
文成公主与三江源108
篆刻玛尼石的老阿爸114
漂流长江的英雄118
隆宝滩上守鹤人121
藏羚羊在呼救126
长江源头吃水难131
“老爷车”遇险曲麻河134
到达可可西里144
探险各拉丹冬152
青藏高原的朝圣人162
三江源的明天更美好166
作者介绍
周长进
1950年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75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水资源研究室工作;2000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中国西南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及室内研究工作。参加过中、日联合澜沧江科学探险考察;中、日澜沧江源头科学探险考察;1999年德祥澜沧江源头科学探险考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探险考察;北极科学考察等。
曾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多篇科技论文和科普文章。主要作品有《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三江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资源特征》、《澜沧江(湄公河)正源问题》、《澜沧江正源问题及上、中游水化学》、《澜沧江(湄公河)正源及其源头的再确定》、《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在哪里》、《考察长江源》、《长江源头见闻》、《三江源科考记》等。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正版 科学探险家的足迹”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内容严谨的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正版”和“盗版”就意味着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也间接说明了出版方和作者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一定是凝聚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研究成果的。而“科学探险家”的身份,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知道,真正的科学探险,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览,更是一种严谨的观察、细致的记录和深入的思考。这本书的“江河溯源”主题,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支撑起地球生命脉络的河流。从雪山冰川的融水,到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再到最终奔流入海,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无穷的奥秘。我很好奇,作者会从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角度来解读这个过程?会不会涉及到河流的形成、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地貌、影响气候、滋养生命?“全彩”这个关键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印刷精美,更代表了作者和出版社希望将最真实、最生动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决心。我希望书中能有令人惊艳的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河流源头的壮丽景观,以及探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奇遇。
评分这次真是淘到一本宝藏!我一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地理和生态类的书籍情有独钟,但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陈旧,要么就是图片质量不忍直视。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但仅仅从封面和作者的名字(周长进,听起来就很靠谱)以及书号(9787121297281,感觉是正规出版物)来看,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的是“江河溯源”这个主题,这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精神,让人忍不住想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寻那些孕育了文明、滋养了万物的河流的起点。想象一下,站在雪山之巅,看着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大江,这种感觉该是多么震撼!这本书的全彩印刷也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毕竟,再好的文字描述,也比不上高清、生动的图片来得直观,尤其是对于地理地貌、动植物以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观,全彩图文结合才能真正还原现场的壮丽与细节。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书中那些关于河流源头地区的详细介绍,比如那里的地质构造、气候特征、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那些默默守护着这些原始之地的生命。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地理知识?有没有关于河流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深刻剖析?这些疑问都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无限遐想。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简介,我的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了一幅幅画面:高耸入云的山峰,冰川融水汇聚成的涓涓细流,以及一位身穿探险装备、目光坚毅的科学家,正沿着河流的源头,一步步深入探索。这就是“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一个充满勇气、智慧和发现的旅程。“江河溯源”这个主题,本身就带着一种追本溯源的哲学意味,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起点,文明的摇篮。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探访遥远地域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全彩”设计,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字著作,更是一部视觉盛宴。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高质量图片,它们不仅仅是插图,更是作者观察和记录的证据,是读者理解复杂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窗口。我好奇作者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河流的?他会关注哪些方面?比如,河流源头的地质构成,它与气候的关系,以及那里独特的动植物群落。我更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他在探险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如何运用科学知识来克服这些困难。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度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科学探险家”这四个字,就仿佛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索那些人迹罕至的角落。“足迹”二字,则充满了故事感,每一个足迹都可能代表着一次发现,一次挑战,一次对自然的敬畏。而“江河溯源”,这个主题更是直击人心。河流,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脉络。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翻山越岭,跋涉千里,去寻找那条大江的源头。他是否会遇到极端的天气,是否会在险峻的地形中艰难前行?“全彩”的印刷,无疑是锦上添花。我深知,再好的文字描述,也无法完全替代亲眼所见的震撼。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大量的精美图片,能够真实地展现河流源头地区独特的风光,无论是壮丽的冰川,还是奔腾的溪流,亦或是那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我希望作者能够将他的科学知识,融入到他充满激情的叙述中,让我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学到丰富的地理和生态知识。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河流的科普,更是一部关于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的赞歌。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迷上了纪录片,特别是那种关于自然地理和人文探索的。我总觉得,文字的书籍如果能像纪录片一样,带领读者身临其境,那就是一本真正的好书。这本书的“科学探险家”这个定位,就立刻吸引了我。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穿着户外装备,背着沉重行囊,在崎岖山路上跋涉的身影,他们是自然的勇士,是知识的追寻者。而“足迹”二字,则暗示着这本书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充满了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可触的探险故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科学知识巧妙融入叙事,让复杂道理变得生动有趣的作者非常欣赏。不知道这本书在讲述“江河溯源”的过程中,会不会穿插一些关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乃至人类学的趣闻轶事?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在探险途中,是否遇到了什么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或者与当地居民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科学探险家”的视角,让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传统科普的、更具人文关怀和现场感的内容。而且,全彩的排版,对于我这种喜欢通过视觉来理解信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能够捕捉到河流源头地区的独特风光,比如高耸的山脉、冰川、苔原、独特的植被,甚至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