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
定价:65.00元
作者:钟伟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86840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创新性。本书就数字货币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梳理,同时对数字货币的崛起、数字货币在区块链、比特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大数据、智能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数字货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 可读性。本书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区块链、比特币,并阐述了数字货币如何进一步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可读性强。
内容提要
人类正经历继农耕和工业时代之后,进入数字地球和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货币指日可待。纵观货币演进史,其沿循信用扩展和载体虚化两大主线,而数字货币基于数字身份系统、数字账户系统和货币数字化三重架构,借力A(AI,人工智能)、B(Block Chains,区块链)、C(Clouds,云计算)、D(Big Data,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发展的不同路径,推动人类货币载体数字化和全球清算体系高效而又紧密的互联。
本书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将是未来货币的*主角,进而助推超级央行的形成和超级货币政策的出台;资本、风险和技术将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三大核心支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幻局并非私人数字货币,各类加密暗网交易更为可疑,应予警惕。
目录
章?国家竞争、世界货币与数字货币 // 001
1.1?引言 // 003
1.2?主权货币背后的国家竞争// 004
1.3?美元化背后的发钞主权侵蚀// 011
1.4?超主权货币的缘起及其全球扩张// 017
1.5?货币竞争推动全球清算体系的互联互通// 024
1.6?结语 // 037
第二章?中国发钞史、E时代与数字货币冲击 // 039
2.1?引言 // 041
2.2?从混乱到法定的主权货币之路// 042
2.3?现代货币支付方式的演变// 051
2.4?从电子货币到数字货币之路// 057
2.5?结语 // 065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小世界与数字货币// 067
3.1?引言 // 069
3.2?互联网金融的三大理论支撑// 070
3.3?复杂网络理论与数字货币// 074
3.4?平台理论与数字货币// 082
3.5?分形几何理论与数字货币// 102
3.6?结语 // 106
第四章?区块链背书与比特币争议// 109
4.1?引言 // 111
4.2?区块链的发展与技术特性// 112
4.3?比特币在全球大行其道// 145
4.4?比特币的优劣、能耗和生死// 151
4.5?比特币无望成为法定数字货币// 161
4.6?结语 // 172
第五章?数字货币的基本架构和区块链路径// 175
5.1?引言 // 177
5.2?数字货币的发行构想// 178
5.3?数字货币的发行原则与思路// 181
5.4?区块链是数字货币的可选技术路径// 194
5.5?数字货币的发行环境建设// 199
5.6?结语 // 201
第六章?数字货币的技术路径:ABCD之争 // 203
6.1?引言 // 205
6.2?人工智能路径与数字货币// 206
6.3?云计算路径与数字货币// 213
6.4?大数据路径与数字货币// 218
6.5?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的融合// 229
6.6?结语 // 234
第七章?数字货币与超级央行的精准货币政策// 237
7.1?引言 // 239
7.2?数字货币对于常规货币政策的影响// 240
7.3?数字货币对特殊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249
7.4?结语 // 258
第八章?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监管// 261
8.1?引言 // 263
8.2?数字货币对中国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 264
8.3 ?数字货币推动金融监管技术化 // 281
8.4 ?结语 // 292
后记 // 295
作者介绍
钟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创始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魏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
陈骁,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平安证券宏观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市场。
文摘
序言
感受一: 读完《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看似高深莫测的领域,变得触手可及。我一直以为数字货币只是少数技术宅的玩意儿,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广阔的图景。它不仅仅是关于比特币的投机,更是对金融体系未来的一次深刻预演。作者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金融科技如何一步步蚕食传统金融的边界,而数字货币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货币重构”的论述,它不再将货币仅仅视为交易的媒介,而是将其提升到了社会结构、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权力格局重塑的高度。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货币的认知。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例如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普惠金融方面的应用潜力,让我看到了它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可能性。虽然我仍然对某些技术细节不太理解,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金融科技浪潮下,货币的未来将如何演变。
评分感受二: 这本《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启发,在于它对于“信任”的重新定义。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信任建立在银行、政府等中心化机构之上。而数字货币,尤其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似乎在试图绕过这些中心化中介,建立一种基于数学和代码的“机器信任”。书中对去中心化理念的深入探讨,让我对这种新的信任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人类社会协作方式的一次哲学思考。书中也客观地分析了数字货币存在的风险,例如监管的不确定性、技术安全问题以及市场波动性,这让我意识到,任何颠覆性的技术都伴随着挑战。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这些风险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平衡的视角,让我不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能够更理性地看待数字货币的机遇与挑战。
评分感受三: 坦白说,《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比如对特定算法和共识机制的讲解,对我而言确实有些艰深。我毕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背景,阅读过程中需要反复琢磨,甚至需要借助一些网络资源来辅助理解。但是,当我克服了这些技术性的障碍后,我所收获的洞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层面的介绍,而是着重于探讨数字货币如何改变我们的金融生态,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书中关于“货币重构”的章节,让我开始思考,如果未来数字货币成为主流,我们的支付习惯、储蓄方式,甚至是我们理解“财富”的概念,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对未来的预测,既令人兴奋,也让人感到一丝未知。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它指引我走向一个我之前从未想象过的金融世界。
评分感受四: 《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对于“重构”二字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数字货币的出现,而是它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书中对于金融科技的宏观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正在发生。从支付方式的革新,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再到资产管理的智能化,数字货币的身影无处不在。它正在打破传统金融的壁垒,让金融服务更加普惠,也更加高效。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这标志着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开始积极拥抱这一趋势,并试图在新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中央与去中心、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张力,是这本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以一种更清晰、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这场正在发生的金融变革。
评分前言: 作为一个对金融科技和数字货币领域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书名是《数字货币:金融科技与货币重构》,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数字货币的方方面面,从其技术原理到对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案例,带领我这个非专业人士穿越了复杂的区块链技术,理解了去中心化、加密算法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构筑起数字货币的根基。书中关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的介绍,不仅让我了解了它们的历史和发展,更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创新精神。此外,书中对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探讨,更是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预示着未来货币形态的演变方向,让我对货币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深度和专业性,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