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形象设计
定价:29.00元
作者:张艳辉陈素琴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152585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对人物整体形象的设计理念与运用,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面,让我们变得更自信、更出众。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强调以学生未来的职场生活为切入点,在内容上覆盖了男性和女性的形象设计,既包含仪容、仪表、仪态的设计,又有总体的设计与搭配。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是针对形象设计的特点,介绍人物发型、化妆、服饰设计、色彩搭配、着装等内容,力求概念清楚明确、简明扼要,结构层次合理、脉络清晰,可使读者对形象设计有一个全面系统地深入了解和认知。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人文艺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学生的选修读本。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信息,特别是那个9787115258533的ISBN,让我在搜索时感到一种可靠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本随随便便印制出来的读物,而是一本经过正规出版流程、拥有标准码的学术或专业类书籍。我一直对“设计”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人内心深处、影响人行为模式的“设计”。“形象设计”这个概念,在我看来,远不止于表面功夫,它关乎一个人如何自我认知,如何与世界互动,甚至是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我设想书中会探讨形象塑造与心理学之间的微妙联系,也许会涉及如何通过外在形象的调整来引导内在情绪的积极转变。再者,对于“正版”二字的强调,也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有了极大的信心。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对“何以为美”、“何以为佳”的深度思考,或许还能从中窥见时代审美变迁的轨迹,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形象认知的差异。我希望能读到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或者是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思考维度,让我的视野得到拓展。
评分一本关于“形象设计”的书,我期待它能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不曾留意过的自身,同时也像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审美天地。ISBN号9787115258533,这个数字组合在我脑海里勾勒出的是一本厚重、有分量的作品,它承载着作者的知识与心血。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辨识度”的思考,如何在众多相似的形象中,塑造出属于自己独特而难忘的印记。是色彩的独特运用?是款式的巧妙选择?还是某种气场的自然流露?我期待本书能为我打开新的认知维度,让我明白形象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修饰,更是内在能量的显化。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趋势”的解读,或者对未来形象发展方向的预测,那就更具前瞻性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从“模仿”走向“创造”,从“跟随”走向“引领”,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塑造和管理自己“形象”的人。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真的被它那种严谨又不失艺术性的编排深深吸引了。首先,从封面设计上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的力量,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但那种简洁大气的风格就已经奠定了本书在行业内的品质感。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关于“形象”这两个字是如何被具象化、系统化地阐释的。是仅仅停留在外在的服饰搭配,还是会深入到内在气质的挖掘与塑造?我预感这本书会给出更深层次的解读。比如,在色彩运用、线条构成、材质选择这些基本元素的层面上,它会提供怎样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会不会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理论是如何落地生根,长出丰硕的果实的?我从事的行业虽然与形象设计不是直接相关,但工作中常常需要与人打交道,深刻理解“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如何更有效地传达个人特质,以及如何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自己的“形象”成为一种清晰且有影响力的语言。我非常好奇张艳辉和陈素琴两位作者,他们会有怎样的独特视角和经验分享,能让这本书在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
评分看到“张艳辉”、“陈素琴”这两个名字,我很好奇这背后是怎样一位或两位专家在进行知识的传递。他们的名字是否代表着某种学派、某种风格,或者是某种深入研究的历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来呈现“形象设计”这一主题,不让它显得过于冰冷和技术化。我想象中,书中会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故事、工作中的趣闻,或者是他们对美的独特感悟。这样,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温度。我特别想知道,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本书如何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形象认知体系,而不是仅仅拾取一些零散的技巧。是否会探讨到“形象”与“品牌”之间的关联,或者“形象”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形象设计”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形象设计师”,只是有的人技艺高超,有的人还在摸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那些正在摸索中的人提供一套清晰的地图,指引他们走向更自信、更专业的形象塑造之路。我猜想,书中不会仅仅停留在“穿什么”、“戴什么”的层面上,而是会更深入地探讨“为什么”——为什么某些搭配会产生特定的视觉效果,为什么某种风格会传达出某种内在信息。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同时又不失其深度和科学性。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人物案例,并对其形象设计进行细致的分析,那就太棒了。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提及如何识别和扬长避短,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调整形象策略。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实用性的指导,让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