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4
书名: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
:58.00元
售价:39.4元,便宜18.6元,折扣67
作者:赵天荣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030408426
字数:
页码:2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以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为基础,论述内外均衡冲突下的宏观政策选择,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利率政策效应,还原中国利率渐进改革下次序策略选择的理论逻辑,并对中国利率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中国汇率政策目标的选择,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效应进行分析检验.本书以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利率政策的效应为切入点,以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选择以及相互影响为逻辑主线,构建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动态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模型的估计,检验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利率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建议.
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理论
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均衡这一概念早由詹姆斯斯图亚特 (JAmesSeuArt)于1769年引入经济学.19世纪中叶,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 (JohnStuArtMil
)在静态均衡的概念中加入动态学的内容,并使均衡一词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后,马歇尔 (AMArshAl
)提出只涉及一个市场的局部均衡理论.瓦尔拉斯 (LWAlrAs)等提出与局部均衡完全不同的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认为各个市场是相互依赖的,并把均衡的概念与思想落实在一组明确而严密的方程组中,使均衡理论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是,市场均衡的理论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特别是市场总是能够完全出清这一假设不具有普遍意义,于是,认为市场出清不起关键作用的非均衡学派产生了.“非均衡”是与 “均衡”相对应的概念,但 “均衡”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均衡又叫瓦尔拉斯均衡,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等,与此相对应,非均衡即供求不相等.广义均衡的概念严格地说是从物理学中借鉴而来的,指一个系统中的各个变量经过调整后不再具有变动的趋势.在非均衡学派看来,即使市场不出清,经济也可以处于广义的均衡状态,即存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均衡状态.有学者将均衡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并给予其更宽泛的解释,认为均衡与否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价值判断,实现均衡也应是宏观政策追求的目标.当一国经济实现均衡的增长与发展时,便处于优经济状态和高效率.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描述了理想的封闭经济宏观均衡,然而封闭经济中的三个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实现,三者之间潜藏着冲突.例如,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经济增长也许会带来通货膨胀.可以说,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政策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冲突,确定并实现三者的合理组合.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使得商品、资本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了跨国流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显著增加,这就与传统的封闭经济有了实质性的区别.开放
性对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 ,它在为经济提供了许多封闭条件下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的同时 ,也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为全面认识开放经济 ,有必要对经济的开放性本身进行衡量 ,也就是要对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资本以及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数量与方向等有一个完整的描述 ,而衡量经济开放性的主要工具就是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系统地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的总货币价值情况 ,而这种交往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该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并深刻影响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原有封闭条件下的经济目标 .
从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 ,任何开放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终都必然反映在它的国际收支差额上 .国际收支顺差则意味着本国获得了来自外国的收入 ,国际收支逆差则意味着本国的收入流向了国外 ,所以国际收支必然成为开放经济国家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国民收入的变化直接决定下一期的投资和消费 ,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 .从国际收支对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的影响来看 ,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一国存在较多的闲置资源时 ,出口的增长可以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同时提高就业率 ;而当一国资源利用空间接近充分就业时 ,出口的增长会产生通货膨胀 .另外 ,如果一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度 ,则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通过国际储备渠道增加该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可见 ,国际收支自然应被纳入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之中 .
在宏观分析框架从封闭经济演变为开放经济 ,国际收支被纳入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后 ,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也必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化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 ,另外原有的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反映经济内部运行情况的政策目标也会归入内部均衡目标之中 .由于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广泛影响下 ,坚持长期内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而在短期内则致力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在此背景下 ,内部均衡或许可以理解为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而将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的总货币价值情况的国际收支的均衡定义为外部均衡 .
经济分析中的 “均衡 ”范畴本身包含价值判断因素 ,外部均衡反映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 .这就意味着一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国际金融制度,可以将不同的国际收支平衡状态作为其追求的外部均衡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时代 ,各国对资金流动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 ,经常账户的逆差很难通过汇率变动或吸引资金流入的方式加以解决 ,因此外部均衡通常视为经常账户平衡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汇率的自由浮动以及国际间日益增加的资金流动 ,可以依靠汇率变动来自发调节或依靠资金流动弥补经常账户差额 ,外部均衡关注的焦点变成基本国际收支差额的平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外部均衡的含义又有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 ,国际资金流动问题日益突出 ,资金在国际间自发流动过程中出现导致汇率变动加剧、诱发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等严重问题 .在国际资金流动的条件下 ,总差额并不能说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交往问题 ,还要对经常账户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的结构进行衡量 .另一方面 ,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 ,人们开始用长期的、动态的视角考察国际收支问题 ,深刻认识到简单地要求国际收支达到年度平衡常常是不必要的 .当一个外向型发展中国家为改造本国经济结构而承受外债负担时 ,只要外债规模适度并对偿债能力有合理的估计 ,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就应理解为实现了外部均衡 .所以 ,开放经济外部均衡的确切含义或许应该概括为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陈雨露 ,2008 ).由此可见 ,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所追求的宏观经济均衡涉及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目标 .
二、外部均衡的标准
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均衡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 ,包括政策措施、市场力量和制度安排设计 .因此 ,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外部均衡问题 ,然而外部均衡概念十分复杂 .一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都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一国努力实现的四大政策目标 ,将前三个目标统称为内部平衡 ,而将后一个目标称为外部平衡 ,因此可将外部均衡等同于国际收支平衡 (姜波克 ,2008 ),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实际上 ,外部均衡概念是不断变化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 .纵观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 ,外部均衡概念经历了贸易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均衡以及经常账户跨时均衡四个阶段 ,而作为研究外部均衡的国际金融理论则随着外部均衡概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 .
(一)贸易收支平衡标准下的外部均衡
早涉及外部均衡问题的是重商主义 ,由于重商主义者错误地将货币等同于财富 ,认为获取货币财富的真正渠道是发展对外贸易 ,求得对外贸易顺差 ,从而增进一国的货币财富 .这就是货币差额论 ,其主张尽量将货币保留在国内而不使之外流 .因此 ,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体现在贸易收支平衡上 .而晚期的重商主义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比早期重商主义者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认为不一定要限制货币流出 ,只要有出超 ,国家就能积累货币财富 .总之 ,重商主义者的外部均衡就是尽量取得对外贸易顺差 ,从而不断积累货币财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鼓励出口而限制进口以使黄金货币尽量留在国内 .重商主义这种主张贸易保护的观点 ,依然对当今的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
重商主义的这一论点受到古典主义者大卫 休谟 (DAvid Hume)的反驳 .
休谟以古典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意义深远的价格G铸币调节机制 (priceGspecie AutomAticAdjustmentmechAnism),用来说明一国不可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 .休谟认为 ,一国贸易收支如果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那么货币黄金将会流入或者流出这个国家 ,在货币数量论的假设下 ,货币黄金的流动将影响一国的物价水平 ,从而改变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汇率 ,终使得该国的贸易收支不平衡自动消失 .休谟以其完善的理论模型 ,驳斥了重商主义者和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论点,主张自由贸易 ,而货币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是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休谟在外部均衡调节问题上的观点 ,与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 .在古典经济学的世界里 ,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 ”能够使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大化动机的驱使下达到社会效率的优状态 ,而只需充当经济守夜人的
角色 .
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的浮动汇率制和投资性国际资本流动的教训 ,使得实行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建立 ,并且严格限制国际资本流动 ,因而这一时期的吸收分析法同样是以贸易收支作为外部均衡的标准 ,但它强调的是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角度去分析贸易收支问题 .从凯恩斯四部门国民收入核算等式开始,吸收分析法将国内的居民消费、投资和购买统称为吸收 ,因而如果一国的吸收超过本国的产出 ,则必须由国外部分来弥补 ,即表现为贸易收支逆差 ,反之则表现为顺差 .因此 ,一国要改善贸易收支 ,就必须提高产出 .吸收分析法对外部均衡的分析是基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凯恩斯主义及其经济干预哲学 ,因而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 ,即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 .由于在凯恩斯主义的世界中 ,价格是刚性的 ,因而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起作用 ,同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汇率是固定的 ,弹性分析法的结论同样不适用 .因此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限制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 ,外部均衡的概念又回到重商主义的老路上 ,那就是尽量取得贸易顺差 ,以增加美元储备 .
(二)国际收支平衡标准下的外部均衡
20世纪50年代 ,随着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逐步崛起 ,其货币迈向可自由兑换的阶段 ,与此相伴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不断增长 .历经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的稳定 ,人们似乎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这把 “双刃剑 ”不利的一面 ,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为经常账户融资的一面 .因此 ,外部均衡问题表现为包含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以反映国际收支均衡状况的央行国际储备作为外部均衡 ,将 “货币重要 ”这一货币主义的核心观点贯穿到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中.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实际上是一国货币供求不平衡导致的 ,即国内货币供求之间的缺口体现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因此 ,货币主义者主张 ,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国家 ,必须紧缩国内信贷 ,减少国内货币供给 .这一观点随后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纳 ,广泛应用于援助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国家 .
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发展 ,蒙代尔将国际资本流动在内外部均衡调节中的作用提升到重要地位 .以凯恩斯主义 ISGLM模型为基础 ,蒙代尔将其模型扩展到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的开放经济 .蒙代尔G弗莱明模型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 ,它既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效力的重要工具 ,也为解决内外均衡冲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蒙代尔认为 ,根据丁伯根法则要同时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这两个政策目标 ,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工具 ,但是必须以货币政策来调节外部均衡 ,而以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 ,因为货币政策在调节内部均衡时将会使外部均衡恶化 ,而财政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的效果是不稳定的 .
虽然蒙代尔G弗莱明模型代表了内外均衡调节的高理论成就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蒙代尔关于内外均衡调节的政策组合存在两个重要缺陷 .一是它遗漏了关于国际资本市场中存量均衡的讨论 .蒙代尔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差异的函数 ,只要存在利差 ,资本就会一贯地流动从而弥补任何水平的经常项目不平衡 ,而在现实中各国间的利率差异普遍存在 .二是在外部均衡的标准上蒙代尔非常强调资本项目 ,而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差异的函数 ,因此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那么只能通过提高国内利率以吸引资本流入 ,但是这既是挤出私人投资的政策 ,又是依靠对外债台高筑而取得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此 ,无论是货币主义的以储备衡量的外部均衡 ,还是蒙代尔强调的资本项目都存在缺陷 .
(三)经常账户跨时均衡标准下的外部均衡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处于鼎盛时期 ,特里芬就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即美元作为清偿力和对美元信心的 “特里芬悖论 ”.而早在特里芬之前 ,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 .可变汇率论 .中就主张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来调节国际收支 ,从而使当时作为外部均衡标准的国际收支平衡自动实现 .这样 ,一国就可以致力于内部均衡 ,因而在内外均衡调节上的尴尬处境将不复存在 .但一些主张实行固定汇率制的经济学家如纳克斯论证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浮动汇率实践所带来的巨大灾难 ,于是出现了关于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孰优孰劣的争论 .
1973年以来的浮动汇率制实践对货币主义主导的浮动汇率制提供了部分实证.在资本流动性有限的条件下 ,依靠浮动汇率使国际储备流动自动达到平衡 ,基本上等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自动平衡 .然而 ,采用储备以外有效解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平衡的方法 ,理论上就没有必要再在短期内用汇率浮动来平衡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 .用不降低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而向国外借贷的方法 ,完全能够填补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差额 .因为 ,对于短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 ,融资易于操作 ,而调整则难以展开 (在资源由不可贸易部门向可贸易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交易费用 ),这就是融资还是调整 (finAncingorAdjusting)的问题 .
另外 ,实践经验证明 ,浮动汇率本身并不能阻止规模巨大而时间持久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不平衡的出现 .同时 ,由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日益突出 ,资本在国际间的自发流动导致汇率剧烈变动而引发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等严重问题 .因而,1980年以来 ,外部均衡的含义又出现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 ,一国仍有必要对经常账户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结构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 ,理论研究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简单要求经常账户平衡是不必要的 .一国应该利用经常账户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差额的性质 ,根据经济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经常账户目标 .经常项目的跨时均衡是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标准 ,它表明对于短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 ,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调节 ,而对于长期的经常项目不平衡则需要通过调整来解决 .经常账户的跨时分析法类似于以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恒等式为出发点的吸收分析法 ,但在分析时引入了实际预算约束 .奥伯斯特菲尔德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经常账户跨时分析模型表明 ,短期内经常项目逆差并不是坏事 ,与封闭经济相比 ,一个处于经常项目逆差的开放经济运行得甚至更好 ,因为跨时贸易使得消费在不同时期 “平滑 ”成为可能 ,这会使消费者能达到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 .在一个较粗略的定义中 ,奥伯斯特菲尔德认为外部均衡是维持与经济预期的实际预算约束相一致的、能稳定高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 ,也就是说经常项目的跨时均衡是外部均衡的标准 .
三、内外均衡的一般关系
作为开放经济的主要政策目标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相互影响 ,并且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正如封闭经济的几大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一样 ,内外均衡目标也并不总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在采取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这一措施既有可能有利于开放经济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 ,也有可能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造成干扰甚至破坏 .一般地 ,前一种情况被称为内外均衡的一致 ,后一种情况被称为内外均衡的冲突 .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 E米德 (JEMeAde)在1951年出版的 .国际收支.中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他认为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 ,由于不便进行直接贸易管制 ,支出转移政策就转变为特定的固定汇率政策 .这表明 ,要实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均衡 ,只能依靠支出调整政策这一种工具 ,政策工具数量少于经济政策目标数量 .那么 ,在某些经济状态下 ,很有可能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表1G1所列示的就是开放经济面临内外经济状况的所有可能组合 .不难看出 ,在固定汇率制下 ,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
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理论 t1 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t1 第二节 内外均衡冲突中的宏观政策选择 t10 第三节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 t20第二章 开放经济中的利率政策 t23 节 利率政策的基本理论 t24 第二节 不同汇率制下的利率政策 t40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 t49第三章 中国的利率政策及其效应 t55 节 中国利率政策运行的回顾 t55 第二节 中国利率政策的改革 t64 第三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 t72 第四节 中国利率政策效应检验 t78第四章 开放经济中的汇率政策理论 t93 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决定与变动 t94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 t114 第三节 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t128第五章 中国的汇率政策 t135 节 人民币汇率与汇率制度的演变 t135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的选择 t153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效应 t160第六章 汇率制度约束下的中国利率政策 t168 节 汇率制度约束下的
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 9787030408426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 9787030408426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 9787030408426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内外均衡冲突下利率与汇率政策的选择 9787030408426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