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好一幅画 素描基础篇 9787553779751

如何画好一幅画 素描基础篇 978755377975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艺术
  • 基础
  • 技巧
  • 入门
  • 绘画教程
  • 美术
  • 绘画技巧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9751
商品编码:2962960288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如何画好一幅画 素描基础篇

:39.80元

售价:29.9元,便宜9.9元,折扣75

作者: 莎拉·帕克斯;章放维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3779751

字数

页码:1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如何画好一幅画 素描基础篇》一书作者特别分享20多幅示范作品,系统且全面地为私享了6大绘画秘诀和100多种绘画技巧,一次性让读者透彻理解绘画的基础理论,手把手教会读者掌握绘画的基础技法,精准地去绘画素描静物、人物以及风景。通俗凝练的语言搭配详尽规范的范画步骤,即使是零基础画者也能轻松上手,画遍一切想画的!


目录


作者介绍

莎拉·帕克斯

n

画家,毕业于美国欧道明大学的艺术史和影视艺术学, 美国油画家协会、美国肖像画家协会会员。

n



文摘

认识负空间

n

人们常常误解负空间一定是画作或图片里的深域,而正空间一定是浅域。然而,并不总是这样。很显然,正空间就是构图中的物体。物体周围的空间是负空间。

n

从这个简化的例子可以看到浅色背景中的深色大水罐和深色背景中的浅色大水罐,在这两幅作品中,大水罐都是正空间。

n

那么,为何负空间的概念很有用呢?如果你无法描绘出你构图中的正空间,那尝试把你的焦点转换到它周围的负空间。这可将整个画作简化为更容易理解的抽象图形。

n

在画负空间时,尽管画面上仅呈现出负空间的阴影,但是,你能认出这其实是一把椅子。有趣的是,虽然整幅图只呈现了物品的高度和大致轮廓,椅子的脚及扶手的线条也不够清晰,你也能够立即辨别出这是一把椅子。

n

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感知你周围的世界,虽然你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即使画中的物体没有标注名字,也没有用具体的线条表现出来,你的大脑也会下意识地自动辨别。

n

画图示中的这种树林能很好地训练你的眼睛观察负空间。把焦点放在树木和树枝之间的负空间,事实上能帮助你地认识正空间。负空间可以用任意一种颜色进行涂抹,不一定要是深灰或黑色。看看你是否能在左边的主图里找到右边图片显示的3个负空间。

n


n

我的绘画秘诀

n

在这本书中,每一章都囊括了大量的诀窍、技巧、攻略以及注意事项。但是,如果你要求我将所有信息浓缩成重要的绘画秘诀,我会告诉你如下小窍门。如果你开始照着这些窍门做,你的绘画能力将会提高得更快!

n

秘诀1

n

正确使用画架或画板

n

在开始画画时,当你弓着背趴在桌上、眼睛距离画纸不足几寸时,你是察觉不到绘画比例和角度问题的。你应当与桌子和画纸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竖放的画架是极为理想的绘画平台,因为它可以使你的画纸垂直于地面,与你的目光平行。如果你没有画架,也可以使用画板,只要能将它笔直地竖立着,比如把它靠着高背椅子的椅背放着,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要尽量避免那些会导致视角扭曲的斜面。在你描画阴影时,可以离你的画纸稍微近一点,但刚开始绘制草图时,请务必跟画纸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在整个草图的绘制阶段,切记要与画架或画板保持一臂的距离,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个绘画秘诀中进一步阐述。

n

秘诀2

n

大幅度移动手臂

n

在绘画的起始阶段,我们倾向于选用H或HB铅笔(因为线条颜色越淡越易擦除),且采用较为放松的握笔法,比如延伸三角式握笔法或上握式握笔法,因为在这一阶段,你可能需要大幅度移动手臂。如果你一开始就使用这种方式,你一定会察觉到绘画变得不一样了。胳膊在开始描绘细节之前大幅度移动,有助于画作的初期勾勒。

n

秘诀3

n

退后几步,反复扫视

n

在你已经轻轻地勾勒出草图但还没开始涂抹浓厚的阴影之前,休息一下,退后几步,时不时地扫视画作与参考图像,将两者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放松你的眼睛,就好像你已经离开画作一会儿,然后又回来了。如果你在核查画作与实物是否一致之前径直绘制阴影,到后你一定会发现阴影竟是如此浓重,以至于不能完全抹去,会留下重影。我建议,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贯穿使用这一秘诀,而不是只在你开始涂抹浓厚的阴影之前使用。

n

秘诀4

n

在绘画过程中至少用一半的时间观察所要描绘的对象

n

一个好方法是至少用一半的时间观察所要描绘的对象。全身投入画画是很诱人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不记得去关注所要描绘的对象而过于关注自己的作品,那么明度、比例或角度就都会出问题。

n

秘诀5

n

使用一面镜子

n

伊莉莎白·维杰·勒布伦(1755-1842年)是大家公认的18世纪的女画家,我想与你分享的重要的一个绘画秘诀就是受她的启发总结出来的。

n

作为法国宫廷画家,她曾为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te)画过像。她说:“你应该在身后放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可以同时看到模特和作品。镜子应该放在你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这面镜子会很好地指导你画画,并清晰地展现出你画作中的不足。”

n

画画时,将一面全身镜置于身后,这样就可以从单个视角同时看到模特和画。如果你没有全身镜,你可以在绘画过程中用手镜检查画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你背对画作,把镜子置于肩膀上方并把镜子斜一点,这样,你就可以看到画作和绘画对象的镜像,这时,你就可以反复进行对比了。请确保镜子与画面平行,以减小视觉畸变。这时,你会大吃一惊,居然有那么多的缺陷从镜中呈现在你面前,而这些缺陷在你直接观察作品时是看不到的。长时间盯着一个东西看,会使你的眼睛适应它,从而无法很好地辨认出其中的缺陷。使用手镜的效果就好像你离开画作一天,回来后用崭新的眼光看待它一样。这样可以让你节省时间,立刻获得想要修改的效果。

n

秘诀6

n

眯着眼看

n

后一个但同样也非常重要的秘诀是眯着眼观察你的绘画对象。好的绘画者都在学习这个方法并经常这样做,不管他们是画素描还是油画,眯着眼看,你会发现大部分细节都消失了,眼前是大块不同的明度(浅色调或深色调)。这种方式可以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简单的、大的形状和形式上。由于光线决定物体,你要把诸如花瓶、树木、景观之类的事物看作抽象的图形,而不是实体本身。在纸上快速画出大的物体,有助于准确定位并确定其明度。

n

这个方法还可以帮助你观察哪些边是实的,哪些边可以融入背景。这些就是所谓的实线和虚线。这种将实线和虚线融合使用的技巧会提升你的素描或油画水平,使你变得更加老练。眯着眼看画面,不是为了确定颜色,而是为了帮你确定颜色的色调。

n



序言

前言 6

n


n

第1 章

n

入门指南 9

n

备齐绘画工具 10

n

掌握握笔方法 17

n

了解铅笔的使用技巧 18

n

认识负空间 21

n

我的绘画秘诀 22

n


n

第2 章

n

用基本形状构图 25

n

辨认构图中的基本形状 26

n

识别光与影 27

n

赋予图形立体感 30

n

绘画的秘密1-六月.indd 2 17/2/21 下午4:40

n


n

第3 章

n

画草图和上阴影 绘画的开始和结束 33

n

艺术之旅重要的步

n

画草图 34

n

其他画草图的技巧 37

n

给你的作品上阴影,使其更具立体感 39

n


n

第4 章

n

理解相对比例 49

n

中关键的一步。

n

测量相对比例 50

n

作为比例的负空间 61

n


n

第5章

n

人体素描63

n

动态素描64

n

人体比例68

n

使用人体模型69

n

肌肉结构71

n


n

第6章

n

人物头像素描79

n

人物头部的比例80

n

不同角度的面部比例83

n

头部平面85

n

眯眼观察面部明度86

n

描绘面部特征87

n


n

第7章

n

在素描中运用透视法99

n

观察透视效果100

n

灭点,地平线和正交线101

n

视点和鱼眼透视102

n

一点透视103

n

两点透视104

n

三点透视105

n

其他透视106

n


n

第8章

n

构图的要点113

n

焦点114

n

光照116

n

三分法构图117

n

深度刻画118

n

简化119

n

负空间119

n

视觉引导线120

n

取景和剪裁122

n

合并元素124

n


n

结语126

n

关于作者127

n




艺术启蒙与实践的进阶阶梯 《光影雕塑:油画材料与技法探索》 ISBN:978-7-5537-7976-8 出版社:[此处填写一个虚构的、符合艺术类出版的出版社名称,例如:华章美术出版社] --- 卷首语:色彩的交响与物质的对话 艺术的表达是人类精神世界最直接的投射。如果说素描是构建视觉的骨架,那么色彩的运用与油画媒材的掌握,则是赋予生命与灵魂的血肉。 本书《光影雕塑:油画材料与技法探索》,旨在带领有志于油画创作的艺术爱好者和专业学生,跨越从基础素描到高级色彩表现的鸿沟。我们深知,油画不仅是一种绘画媒介,更是一种复杂的物质科学与感官艺术的结合。从亚麻籽油的提纯到颜料颗粒的研磨,从画布的准备到颜料层的堆叠,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时间、化学与匠心的奥秘。 本书摒弃了单纯的“模仿”训练,而是聚焦于“理解”与“驾驭”。我们将深入探讨油画材料的内在特性,教会读者如何让颜料、稀释剂和基底材料之间产生和谐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持久、鲜活且富有表现力的画面效果。 --- 第一章:油画材料的“前世今生”——深度解析基础构成 本章将彻底解构油画创作的物质基础,为读者建立起稳固的材料认知体系。我们认为,不了解你的工具,就无法完全释放你的创造力。 1.1 颜料的颗粒与光学的秘密: 详细分析矿物颜料(如群青、朱砂)与合成有机颜料的色谱纯度和耐光性。我们不仅会展示标准色卡,更会深入讲解颜料颗粒大小对色彩饱和度、透明度和光泽度的影响。区分“暖调”与“冷调”颜料的内在温度,并教授如何通过混合来调整色彩的“纯净度”与“灰度”。 1.2 油的奥秘:媒介剂的调配哲学: 油画的灵魂在于“油”。本章将详细比较不同干燥油的特性:亚麻籽油(冷榨与热榨)、罂粟油、核桃油的干燥速度、韧性与泛黄倾向。重点讲解媒介剂的科学配比——如何精确调和松节油、达玛树脂、蜂蜡等,以达到“肥盖瘦”的黄金法则,确保画面结构稳定,避免开裂。我们提供了十种针对不同气候与绘画速度的定制媒介配方表。 1.3 支撑面的选择与处理: 画布不仅仅是底层材料。我们将对比棉布、亚麻布(不同纹理级别)以及木板的吸油性与形变抵抗力。详述“打底”的科学性:明胶(或兔皮胶)与底料(石膏或钛白/铅白混合物)的比例,以及底料厚度对光线反射与色彩表现的微妙影响。特别收录了如何使用“双层打底法”来模拟老油画的柔和光泽。 --- 第二章:色彩的科学与艺术——从平光到立体感的构建 本书将色彩理论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绘画步骤,重点攻克色彩的“体积感”表达。 2.1 色相对论:色相、明度、纯度的精确控制: 超越传统的“三原色”概念,本章强调在特定光照环境下,色彩关系的动态变化。通过大量的实例解析,教授如何判断环境光对物体固有色的“二次着色”影响,并精确控制色彩的“进退感”——如何让物体在画面中自然地拉开空间距离。 2.2 湿画法与干画法的融合实践: 系统介绍“湿对湿”(Alla Prima)的快速捕捉与“多层罩染”(Glazing)的古典技法。重点解析罩染的原理:利用高透明度的稀释颜料层层叠加,实现前所未有的光线穿透感和宝石般的光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展示如何使用“去色罩染”技术来柔化边缘和控制高光区域的反射。 2.3 笔触的语言:肌理的塑造与情绪的传递: 笔触是画家情绪的指纹。本章详细分析了不同画笔(貂毛、猪鬃、合成纤维)在涂抹时产生的肌理效果。区分“平涂法”、“排线法”和“点彩法”在表现不同材质(如丝绸、金属、皮肤)时的适用性。特别关注“厚涂法”(Impasto)中颜料堆叠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如何利用刀刮和挤压的方式增加画面的雕塑感。 --- 第三章:光影的“建筑学”——深度解析复杂光照下的形体塑造 素描训练侧重于黑白灰的对应,而油画则需要将光线视为一种“物质”来描绘。 3.1 单光源与多光源的逻辑解构: 系统分解光线在物体上产生的六大要素:高光、亮部、灰面(转折)、明暗交界线、反光与投影。本书提供了一套“光影矩阵分析法”,帮助读者在面对复杂场景(如室内窗光、逆光)时,迅速识别并隔离各个光影区域的固有色与受光色。 3.2 表现反射光与环境色的技巧: 反射光是油画立体感的核心秘密。我们通过对不同材质(磨砂面、高光面)反射光特性的分析,指导读者如何使用“低饱和度、高明度”的冷色调来描绘环境色对暗部的微妙影响,从而避免暗部死黑。 3.3 静物与人体写生中的光线捕捉: 选取了五组经典静物组合(玻璃、金属、织物),配以专业的布光图示。在人体写生部分,侧重于如何用油画的温暖色调来表现皮肤的质感与生命力,如何精准把握人体结构在高光和阴影处的微妙过渡。 --- 附录:工作室的维护与艺术品的保护 本章提供了油画创作之外的实用知识,确保艺术创作的可持续性。 A. 溶解与清洁: 媒介剂的正确存储、画笔的清洗与保养(从松节油到温和清洁剂的过渡)。 B. 干燥与修复: 颜料完全干燥的耗时预估,常见油画病变(起皱、粉化)的预防与基础修复方法。 C. 艺术品保护: 罩光油(凡尼斯)的种类选择(亮光、半哑光、哑光),以及如何根据原作意图选择最终的光泽度。 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将绘画语言从“线条”提升至“光与色”维度的创作者的桥梁。它要求读者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拥抱油画媒材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拿起画笔,开始雕塑你的光影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曾经尝试过几次绘画,但都以失败告终的“伪”绘画爱好者,我对这类入门书籍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我担心它们会太过理论化,或者过于速成,导致学到的东西不扎实。但这本书,却让我刮目相看。它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主动思考”能力。它不像一些教程那样,直接告诉你“照着这样画”,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画”,以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比如在讲到构图的时候,它会分析不同的构图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黄金分割线”在哪里。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绘画的世界。而且,书中提供的很多案例,虽然看似简单,但都蕴含着深刻的绘画原理。我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案例,结合书中的讲解,能够找到自己绘画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画画,更是在教我如何学习绘画。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觉得是它的“循序渐进”和“实操性”。它没有上来就让你挑战高难度的作品,而是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一点点引导你建立正确的绘画观念和技巧。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如何训练手眼协调,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去提升线条的流畅度和准确性。一开始我以为这种练习很枯燥,但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线条真的变得更加稳定,描绘轮廓的时候也更加自信了。而且,书中不仅仅是理论讲解,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练习方法和技巧。比如在讲解如何捕捉物体轮廓的时候,它会教你如何用“点”去代替“线”来确定关键点,然后再用流畅的线条连接,这大大降低了画错轮廓的风险。还有在处理明暗的时候,它会教你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去表现不同层次的灰度,而不是简单地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填充。这些具体、可操作的技巧,让我每次练习都能感受到进步,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评分

我是一位在工作之余,希望能够培养一项艺术爱好的上班族。绘画一直是我心中一个模糊的梦想,但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入门方式。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需求。它的篇幅适中,内容精炼,并没有那种冗长而晦涩的理论,让我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鼓励和引导的姿态。它不会给你一种“你不懂就是你不努力”的压力,而是让你觉得,绘画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去掌握的技能。比如在讲解透视的时候,它会告诉你“这是初学者经常会遇到的误区”,然后给出详细的解释和纠正方法,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也更加有动力去克服困难。而且,书中提供的练习,都非常具有针对性,不会让你觉得浪费时间。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性地进行练习,每一次练习都能感受到一丝丝的进步。这种“陪伴式”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孤单的事情,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

评分

我一直觉得画画是件很“玄”的事情,高手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神韵,而我却连物体最基本的形状都画不准确。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我对绘画的这种“神秘感”。它把素描的基础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到形体结构,再到明暗关系的处理,每一步都讲解得清晰透彻,而且配合了大量的范例图,让你能够直观地理解理论。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明暗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说“亮部、暗部”,而是深入到光线的方向、光源的强度,以及不同材质物体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涂抹,而是能根据光线的走向,去“塑造”物体的体积感。还有它的透视讲解,我以前听到“透视”就头大,觉得复杂难懂,但这本书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简单的公式,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如何绘制不同角度的物体,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空间深度。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觉得学素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挑战,而是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掌握的技能。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绘画这东西,天赋占比很大,我自认资质平平,连最基础的线条勾勒都感觉磕磕绊绊。但这本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速成教程,上来就教你画什么猫猫狗狗,而是从最最根本的“观察”开始讲起。我以前总觉得画画就是手上功夫,描摹几下就行了,这本书却让我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眼睛看到的东西。它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拆解了“如何看”,怎么分辨形体,怎么理解光影,怎么感知空间。我试着按照书里说的,去观察身边最简单的物体,比如桌子上的一个苹果,或者窗台上的一盆绿植。以前觉得它们只是个“东西”,现在却能看到它的体积感,它的轮廓线,它受光面和背光面的细微差别。这种“看到”的能力,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明白,原来画好画,并不是靠“画”,而是靠“看”。这种颠覆性的认知,让我对绘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也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