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大师学高尔夫
定价:49.80元
作者:(法) 让-皮埃尔·泰拉兹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21206726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高尔夫球的打法》不仅配有大量夹叙夹议、分门别类的绘画插图,而且尺幅大小适中,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字典使用。本书经过多名初学和熟练球手的测试、复核和增补,已经卓有成效地证明了它的实效性。
本书作为精准读者群的高端类生活书推出,印制装祯精美,与《手把手教你打网球〉为同系列图书一同推出。本系列图书定位明确,此类图书既适合作为白领人群阅读,又适合作为礼品书馈赠。主打高端人群和商务人群。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实用、精致且内容详实的讲解高尔夫打法和技巧的书,可以说,手把手地教你学会高尔夫的技法和知识,让你无论在社交领域还是个人爱好方面,都让你成为高尔夫高手。通过一些浅显的说明,就可以很快学会高尔夫球的动作和比赛要领。本书涵盖了高尔夫实用的技法,所有技法的每一阶段都由多张十分实用的卡片作了解说,并配有十分准确的绘画插图,每幅插图都相当于一堂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课程。作者为法国人,从事高尔夫球运动三十七年、教授高尔夫球二十五年。本书您从学习挥杆一直到下场比赛,同时还包括可能遇到的特殊击球法,并后到达轻击区和果岭,所有步骤均近沿用与整套高尔夫场地赛完全一样的逻辑。
目录
目录摘要
前言
1、历史
一种起源于苏格兰的比赛
一项全球普及的运动
2、高尔夫球的比赛目标
尽可能减少击球次数
理想成绩:标准杆
标准职业分数与坡度
3、高尔夫球比赛
球洞示意图
球洞描述
如何打好一个球洞
一人、二人、三人或四人均可打球
长度与精度
差点指数与差点
比赛
比洞赛
4、器材
推杆、铁杆、木杆
一只球包多装14根球杆
5、比赛面面观
6、比赛统计数据与球杆的不同分配
挥杆
7、影响球的飞行路线的5个要素
8、球体飞行的9种可能性
9、击球
杆面
10、握柄
左手:
后三根手指
右手:
用手指控制握柄
找准两手的准确握力
11、瞄准
首先将球杆面对准,然后是身体对准
身体要与击球线路平行对准
12、球的位置与脚的位置
正常发力
13、正面站姿
左臂与头部
14、侧面站姿
感觉半边身体放松、半边身体紧绷
15、站姿或起始站姿
身体与击球路线保持平行
右侧比左侧略低
16、击球与站姿
站姿决定击球质量
17、左臂
伸直但并非僵直
18、头部
保持不动但并非僵死
19、起杆
后摆(起杆的初动作)
起杆的初始动作
起杆时的手腕动作
肩膀与手臂的移动平面
左侧
右膝
动作平面
起杆之末,弹簧已压紧
20、挥杆弧线的长度
关键是压紧弹簧
21、几种重要感觉
高尔夫就是一种感觉运动
22、下挥的起始动作
左膝动作
23、手腕
左手背与左前臂
24、下挥时的手腕动作
下挥起始时的左臂与球杆
25、击球
收左髋
右膝推出
挥杆余势意味着什么
26、送杆
右手与右臂的感觉
27、收杆
将球击出的力量释放与必然结果
28、左侧-右侧
右侧发力,左侧控制
29、高尔夫运动需要两侧齐动
30、高尔夫球挥杆动作的3个组成部分
31、挥杆的整体动作
起杆、下挥、衔接动作(或时机)
保持平衡
32、速度、节奏、平衡
33、节奏
一-—然后-—二
34、无论何种球杆只能一挥而就
35、击球的准备
站位习惯
36、挥杆在即
就位
37、球的飞行轨迹反映挥杆质量
38、高尔夫球挥杆的经典动作
如何开始挥杆
起杆之初
起杆之中
起杆之末
下挥之初
送杆
收杆
实战击球
39、特殊击球
坡上击球
球比脚高
球比脚低
击上坡球
击下坡球
有意旋转球
可控右曲球
可控左曲球
低切球与高切球
低切球
高切球
球道上的沙坑
深草区
果岭附近的深草区
40、比赛战术
每洞开球前都要使用球座
设计好您的每一次击球
正视危险
把失误的损失降到低
检查球体的杆底角
观察对手的比赛情况
侧风
球员会为球体增加旋转
如何打出右曲球和左曲球
41、心理状态
享受比赛的快乐
把每次击球都当成次
正面思维
不要期待次次打出好球
勇于接受打坏的球
不必追求始终100%地集中注意力
站位习惯决定心理状态
近球
42、果岭击球法
滚球与切球
劈球与爆沙击球
43、上果岭击球法
基本原则
滚球(种技巧)
滚球(第二种技巧)
切球
劈球
几点建议
44、沙坑
爆沙击球
45、推杆
手掌与杆面平行
采取正确的舒适体位
提拉击球以打出上旋球
还有几点建议
结论
46、您的得分
做一个18洞的小结
47、礼节
48、几句要紧话
小词典
鸣谢
作者介绍
让-皮埃尔·泰拉兹,法国圣-克鲁高尔夫球学校教练、国家应用科学研究所工程师,从事高尔夫球运动三十七年、教授高尔夫球二十五年。
从十一岁起,他便作为落摩尼克斯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球童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出于对比赛技巧以及教学方法的喜好,作为享有专业级大师称号的法国高尔夫球协会会员,他在美国进行了深造,找到了一套简明有效的方法并经其各种水平的学生逐一进行了检验,您将在这本《跟大师学高尔夫》一书中看到这套方法。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本有分量的专业书籍。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良的装帧吸引住了,这绝对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快速读物。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完全沉浸在内容里,但光是从排版上就能看出作者和编辑团队的用心。字体选择非常考究,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着一股老派的严谨。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章节的划分,目录结构清晰得令人赞叹,从基础的发力原理到复杂的球场策略,层次分明,仿佛已经为我规划好了一条稳步提升的进阶之路。光是翻阅这些标题,就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重量感,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可以放在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翻阅,汲取真谛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消遣读物。它传递出一种信息:高尔夫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深厚积累的艺术,而这本书,就是那个值得信赖的引路人。从外在来看,它已经完全达到了我对于一本高水平专业书籍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不同难度和不同场景的应用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实战价值。它并没有将所有内容一概而论,而是非常细致地划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球手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我尤其赞赏它对“场上决策”的论述。许多技术书只关注如何把球打直,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在逆风、左曲球位、或果岭边缘复杂草皮上,应该如何调整目标线、击球力量和预判落点。这些内容,是只有经常征战球场的资深人士才能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直接将球场上的“变数”纳入了训练体系。读完这些关于策略和心理应对的部分,我立刻有种想去下场检验的冲动,因为这些知识点是如此地贴合实际,能立刻转化为球场上的“安全分数”。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逻辑,给我一种极其严密和系统化的感觉,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教练,正坐在我的对面,耐心地为你梳理着整个高尔夫运动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讲解上的深度,并非那种浮于表面的“击球要点”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到了力学、生物力学乃至心理学层面。特别是关于挥杆弧线和击球点的几何分析部分,那些图示和文字的结合,比起我过去看过的许多资料都要来得透彻和直观。很多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在阅读这些章节时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对“为什么”的理解比“怎么做”更扎实了。这不仅仅是教你打球,更是在教你“思考”高尔夫。这种深度挖掘的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沉淀。对于那些不满足于仅仅打出几个好球,而渴望真正理解这项运动精髓的球手来说,这种深度分析是不可或缺的营养。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就是“沉淀”。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教学指南,它更像是作者多年来在教学和实践中收集、筛选、提炼出来的精华结晶。它的价值在于其广度和深度兼具,能够满足从刚接触高尔夫、想打下坚实基础的新手,到追求精细化调整和心态优化的老将的所有需求。我发现,即便是我已经练习了多年的部分技巧,在书中也能找到更优化的理论支撑或更精细的调整方向。这种跨越不同水平层级的适用性,是很多单一侧重点书籍难以企及的。它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你在未来持续进步的过程中,总能回到这本书中找到可靠的参照点和理论依据。这是一笔对个人高尔夫生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它提供的远超出了单纯的击球技巧,更是一种对运动的全面理解和尊重。
评分说实话,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它不像是教科书那样冰冷刻板,反而带着一种温和的、近乎哲学的探讨意味。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让你立刻成为“开球距离之王”,而是更注重培养你对每一次击球的敬畏心和细腻的感知力。在描述一些高级技巧时,他会穿插一些非常形象且富有诗意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身体协调动作,转化为可以被大脑轻易捕捉和想象的画面。比如,他描述释放杆头时,不是干巴巴地说“加速”,而是用了一种类似于“让杆头自己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的说法,这种引导式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它让你感觉,高尔夫的提升并非靠蛮力征服,而是通过与身体的和谐共处来实现的。这种强调内在感受和心流体验的描述,对于那些容易在技术细节中迷失方向的球手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