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8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信息网
定价:47.00元
作者:刘少亭,卢建军,李国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0-01
ISBN:9787115087713
字数:806000
页码: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10章,基本内容包括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宽带IP网等五大内容板块。书中对各类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相关的协议和信令、工程应用及发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以体现现代信息网*发展的宽带IP网为主线,对话音网、数据网和电视网趋向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其中联系了ATM技术、SDH技术、DWDM技术和IP技术等网络的基本要素,对下一代IP协议IPv6、服务质量(QoS)、RSVP协议和ST2+协议等宽带协议进行了扼要的叙述。
本书内容较充实、新颖、图文并茂,既注意加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用较大篇幅力图反映出现代信息网络的一些*技术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工程应用和一些必要的理论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工程类、通信工程类本科高年级学生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章 概论1
1.1 现代信息网概论1
1.1.1 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来看信息网的发展2
1.1.2 从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方式看信息网的发展3
1.1.3 信息网发展的趋向是以三网合一为基础的B-ISDN3
1.2 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4
1.2.1 电话通信网4
1.2.2 计算机通信网6
1.2.3 数据通信网8
1.3 网络互连8
1.3.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8
1.3.2 网络互连的基本方式9
1.4 综合通信网络10
1.4.1 综合网络10
1.4.2 综合业务数字网11
1.4.3 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 II12
1.5 网络发展的趋势-三网合一12
1.5.1 三网融合的大趋势13
1.5.2 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14
第二章 电话通信网17
2.1 通信网的基本构成17
2.1.1 电话通信网的一般构成17
2.1.2 我国电话网的分级结构18
2.1.3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20
2.2 通信技术及其发展20
2.2.1 电话业务及其发展20
2.2.2 交换技术及其发展27
2.2.3 传输技术及其发展30
2.2.4 信令接口及其发展37
2.3 通信网的发展41
2.3.1 通信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41
2.3.2 同步数字系列44
2.3.3 智能网48
2.4 移动电话通信网51
2.4.1 移动通信概述51
2.4.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54
2.4.3 移动通信网58
第三章 电话通信网的规划设计75
3.1 电话网设计基础75
3.1.1 电话业务发展预测75
3.1.2 话务量77
3.1.3 标准话务量计算-呼损公式79
3.1.4 交换机容量及话务处理能力87
3.1.5 Inter拨号接入对电话网的影响90
3.2 通信网路由规划91
3.2.1 路由的分类92
3.2.2 路由选择92
3.2.3 高效直达路由的分析与计算94
3.2.4 高效迂回路由的分析96
3.3 电话网的传输质量97
3.3.1 全程参考当量97
3.3.2 长途网全程参考当量及传输损耗98
3.3.3 本地网全程参考当量及传输损耗99
3.4 编号计划102
3.4.1 编号的基本原则102
3.4.2 《国家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规定103
3.4.3 编号方案105
3.4.4 编号容量、期限及升位107
3.4.5 移动电话用户编号方案108
3.5 计费方式108
3.5.1 自动计费方式简介109
3.5.2 市话计费方式110
3.5.3 长话计费方式110
3.5.4 用户交换机的计费111
3.6 电信管理网络111
3.6.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111
3.6.2 电信管理网的功能112
3.6.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13
第四章 通信网的信令方式115
4.1 概述115
4.1.1 信令的概念115
4.1.2 信令的分类116
4.1.3 局间数字型线路信令118
4.2 No.7信令121
4.2.1 公共信道信令的优点122
4.2.2 No.7信令的应用123
4.3 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123
4.3.1 基本功能结构的划分123
4.3.2 消息传递部分(MTP)的功能划分124
4.3.3 No.7信令和OSI分层结构的关系125
4.4 信令数据链路(级)126
4.4.1 数字的信令数据链路126
4.4.2 模拟的信令数据链路127
4.5 信令链路功能(第二级)127
4.5.1 信令链路功能简介127
4.5.2 信令单元格式129
4.6 信令网功能(第三级)131
4.6.1 信令单元格式中信令网功能级的标志131
4.6.2 信令消息处理133
4.6.3 信令网管理134
4.7 电话用户级(第四级)136
4.7.1 电话信令单元格式136
4.7.2 信令过程143
4.8 信令网145
4.8.1 信令传送方式146
4.8.2 信令网结构146
4.8.3 信令网的编号计划150
4.8.4 对本地区信令网中交换机的要求151
第五章 专用通信网153
5.1 专用通信网络153
5.1.1 概述153
5.1.2 专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154
5.2 专用网进入本地公用网的组网方式156
5.2.1 专用网进入公用网的基本原则156
5.2.2 专用网进入公用网的基本要求156
5.2.3 专用网进入公用网的组网方式157
5.3 专用网以用户交换机进入本地公用网的中继方式160
5.3.1 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160
5.3.2 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163
5.3.3 混合中继方式165
5.3.4 人工中继方式165
5.4 专用网的编号计划166
5.4.1 专用网长途自动电话编号方案166
5.4.2 专用网程控交换机出入中继的编号方法167
5.5 专用移动通信网169
5.5.1 集群通信网概述169
5.5.2 数字集群通信网174
第六章 数据通信网181
6.1 数据通信概述181
6.1.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182
6.1.2 公用电话网中的数据通信183
6.1.3 数据通信网184
6.2 数据通信网体系结构187
6.2.1 通信协议187
6.2.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191
6.2.3 数据通信接口标准194
6.2.4 TCP/IP协议203
6.3 分组交换数据网211
6.3.1 数据交换方式211
6.3.2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构成217
6.3.3 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219
6.3.4 分组交换网中的数据流控制225
6.4 分组交换网的互连230
6.4.1 网间互连方式231
6.4.2 公用分组交换网间的互连232
6.4.3 公用分组网与电话网互连234
6.5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235
6.5.1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概况235
6.5.2 CHINAPAC提供的业务功能238
6.5.3 网络用户终端及入网方式239
6.6 数字数据网(DDN)240
6.6.1 DDN的组成及特点240
6.6.2 DDN的业务功能243
6.6.3 DDN的网络分级结构245
6.6.4 DDN的应用247
6.6.5 网间互连248
6.6.6 DDN与PSTN、X.25的区别248
6.7 帧中继(FR)249
6.7.1 从X.25分组交换到帧中继249
6.7.2 帧中继概述251
6.7.3 帧中继网技术原理253
6.7.4 用户接入帧中继网257
6.7.5 帧中继业务应用259
第七章 计算机通信网261
7.1 概述261
7.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61
7.1.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262
7.1.3 计算机通信网的分类262
7.1.4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性263
7.1.5 IEEE 802标准264
7.1.6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266
7.2 计算机局域网270
7.2.1 IEEE 802.3标准:以太网(Ether)270
7.2.2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局域网275
7.2.3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279
7.2.4 总线网与令牌总线网、令牌环网的比较281
7.3 高速网络技术281
7.3.1 快速以太网282
7.3.2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283
7.3.3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286
7.3.4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290
7.4 网络互联291
7.4.1 网络互联概述291
7.4.2 网络互联设备292
7.4.3 局域网互联298
7.5 因特网(Inter)301
7.5.1 Inter概述301
7.5.2 Inter域名与域名系统303
7.5.3 Inter上的基本服务305
7.5.4 环球信息网310
7.5.5 Inter用户接入方式314
7.5.6 企业内部网Intra简介316
7.5.7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简介321
第八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325
8.1 ISDN的基本概念325
8.1.1 IDN和ISDN325
8.1.2 ISDN的实现327
8.1.3 ISDN的国际标准329
8.2 ISDN的网络结构330
8.3 ISDN用户/网络接口333
8.3.1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333
8.3.2 用户接入网络的通道及接口速率334
8.3.3 通道协议335
8.3.4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数字传输技术336
8.4 ISDN的业务能力337
8.4.1 承载业务338
8.4.2 用户终端业务341
8.4.3 补充业务343
8.5 网间互通343
8.5.1 ISDN的编号计划345
8.5.2 路由选择346
8.5.3 网间互通347
8.6 ISDN交换机及终端350
8.6.1 ISDN交换机350
8.6.2 ISDN终端353
8.7 ISDN的实验与发展357
8.7.1 从现有通信网向ISDN过渡357
8.7.2 ISDN的典型应用358
第九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363
9.1 B-ISDN综述363
9.1.1 从N-ISDN到B-ISDN363
9.1.2 基于ATM的B-ISDN的特性364
9.1.3 B-ISDN网络体系结构365
9.1.4 B-ISDN用户/网络接口参考配置368
9.1.5 B-ISDN提供的业务370
9.2 B-ISDN/ATM协议372
9.2.1 B-ISDN/ATM标准与协议模型372
9.2.2 物理层协议376
9.2.3 ATM层协议380
9.2.4 ATM适配层(AAL)协议383
9.3 宽带ATM交换技术393
9.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393
9.3.2 ATM交换单元结构394
9.3.3 ATM交换网络397
9.4 流量控制403
9.4.1 流量控制403
9.4.2 拥塞控制407
9.5 宽带接入网技术409
9.5.1 宽带接入网的体系结构409
9.5.2 宽带接入网的业务节点接口-VB5接口412
9.5.3 宽带用户接入技术420
第十章 宽带IP网429
10.1 传统的IP网及其面临的问题429
10.2 高速IP传输430
10.2.1 ATM与IP相结合的两种模型430
10.2.2 ATM与IP相结合的高速传输431
10.2.3 基于SDH的IP传输(IP Over SDH)452
10.2.4 基于WDM的IP传输(IP Over WDM)459
10.2.5 三种宽带IP传输方式的总结与比较465
10.3 高速IP网络协议465
10.3.1 资源预留协议RSVP465
10.3.2 流协议ST2 469
10.3.3 新一代网际协议IPv6(IPng)471
10.3.4 实时传输协议RTP475
10.4 高速IP交换477
10.4.1 IP交换478
10.4.2 标记交换481
10.4.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89
附录 英文缩写词495
主要参考文献503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9787115087713 现代信息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少亭,卢建军,李国民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9787115087713 现代信息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少亭,卢建军,李国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9787115087713 现代信息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少亭,卢建军,李国民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