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與求索居其宏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9787810961332

爭鳴與求索居其宏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978781096133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居其宏 著
圖書標籤:
  • 音樂史
  • 音樂教育
  • 中央音樂學院
  • 學術著作
  • 音樂理論
  • 中國音樂史
  • 音樂文化
  • 藝術史
  • 高等教育
  • 音樂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一碧萬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9787810961332
商品編碼:29588562546
頁數:412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書名:爭鳴與求索  
叢書名:  
作者/主編:居其宏  
齣版社: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號:9787810961332  
齣版年份:2005年12月     
 
版次:  第1版
總頁數:  412
開本:  16
圖書定價:  26
實際重量:  422kg
新舊程度:  正版全新







編輯推薦

這本文集是作者20多年來就相關音樂問題參與爭鳴與論戰文章的結集,其中一部分篇什在作者其他不同主題的文集中曾經收錄過,另一部分篇什則在公開發錶後 次收入文集,還有極個彆的文章是定稿後因非學術原因 次公開麵世的。

作者簡介

居其宏,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1981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此後一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2002年6月正式調入南京藝術學院並任音樂學研究所所長、音樂學首席學科帶頭人。著有:《20世紀中國音樂》、《諧謔與交響》、《音樂劇:我為你瘋狂》、《歌劇美學論綱》、《超越與重構》、《新中國音樂史》、《當代音樂的批評話語》。此外,還在國內外重要報刊上發錶論文、評論、雜文數百篇,約200餘萬字。


自序 在爭鳴中求索
一、關於音樂風格
關於音樂風格問題的質疑三題
——嚮成於樂、陳嬰二同誌請教 
二、關於音樂價值
論音樂價值的構成與判斷
——兼與傅沉坦同誌討論
三、關於歌劇觀念
《白毛女》傳統與當前歌劇創作
我們怎樣到達“理想的彼岸”?
——就當代歌劇發展問題嚮劉經樹同誌請教 
四、關於“兩個衝擊波”
畢竟東流去
——關於“兩個衝擊波”的思考
五、關於批評與爭鳴
當前音樂理論界的“熱點”問題評述
音樂評論也要增加“透明度” 
音樂批評的誤區重蹈
——一個被批評者對《音樂領域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文藝方嚮》的反批評
靠真理和學術水準取勝
——汪曦緻曉星公開信讀後
真理沒有院牆
——論倡導健康爭鳴是繁榮學術的有效途徑 
六、關於《講話》
一個無法逾越的反思課題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認識砟?關於《樂記》整理與注譯的綜述
《樂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論爭述評
音樂解釋學中的語境
——基本觀靛音樂”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與當代音樂史的幾個問題
——兼與呂驥同誌商榷
八、關於反映論及主體性問題
反映論與音樂的主體性問題
九、關於王洛賓及民歌版權討論
民間音樂的現代傳承及其著作權歸屬
十、關於劉靖之著述
傲慢與偏見:“非史情結”
——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芻議
新音樂史傢之膽、學、識
——對劉靖之兩篇文章的八點質疑
十一、關於“周杜之爭”
學術批評:在麻木和過敏中奮起
——中國勒加批評杜亞雄事件所想到的
十二、關於美學概念
美學論文的概念規範與錶述規範芻議
十三、關於學術打假
史料·引文·學術規範
——從《歐洲聲樂史》談起
著述規範、批評規範和編輯規範
——答《’讀文後記》一文的批評 
學術打假責無旁貸
十四、關於《當代中國音樂》
秉筆直書與“精神宮刑”
倡言秉筆直書,何不攬鏡自照
——就《當代中國音樂》一書三點史實真僞答趙諷孫慎同誌
曆史無情還多情
——就《當代中國音樂》史學問題再答趙孫二老
往事誠逝矣,今事猶可追
——就《當代中國音樂》史學問題三答孫慎同誌
在兩個“誤植”之間
——也談無伴奏閤唱《半個月亮爬上來》的署名問題
十五、關於《關於講政治》
彆瞭,政治木乃伊
——舊刊補讀記感
“方嚮”、“道路”及“政治”問題
——就《彆瞭,政治木乃伊》一文初答求實先生
論當代樂壇的“實用本本主義”
——兼就《關於講政治》、《彆瞭,政治木乃伊》再答求實 
十六、關於“20世紀中國音樂發展道路”
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發展觀
——關於“20世紀中國音樂發展道路的迴顧與反思”問題之我見
後殖民主義、新保守主義及其他
——也談問題和主義
十七、關於兩部音樂劇的“國籍”問題
英國《貓》還是美國《貓》?
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國籍問題
十八、關於“重寫音樂史”
音樂史的“重寫”話題與當下語境
史觀檢視、範疇拓展與學科擴張
——陳聆群、汪毓和兩篇文章讀後談“重寫音樂史”


  這本文集,是作者20多年來就相關音樂問題參與爭鳴與論戰文章的結集,其中一部分篇在什麼作者其他不同主題的文集中曾經收錄過,另一部分篇會則在公開發錶後的一次收入文集,還有極個彆的文章是定稿後因非學術原因一次收入文集,還有極個彆的文章是定稿後因非學術原因一次公開麵世的。這次以《爭鳴與求索》的總標題將它們集中起來結集齣版,無非齣於三個目的:其一,是想把作者對改革開放進程中引起爭鳴和論戰的一係列學術問題的持續關注及其思考所得匯集起來,作一整體性的迴顧與梳理,或許幫助讀者能夠從一個特定的激情跳動著脈博。其二,為關心新時期中國音樂思潮研究的讀者和同行們提供一個具有相對集中性的文以方便查閱參考,可免四處查找之苦。基三,文集中大部分文章,除改正個彆排印錯誤之外,都按發錶時的原樣收錄。還有少量篇什,當初發錶時受篇幅所限,或因其他原因,經編輯部修改刪削或由我本人加以精簡縮編,與作者定稿時的模樣有程度不等的齣人,在文意完整、文氣貫通和錶達的充分明晰方麵均有所減弱。為此,趁這次結集齣版之機恢復原稿模樣。倒是在1998年10《這是我學會用電腦的日子》之前的那此文章,因為無電腦存盤,也無手稿留底(手稿均寄往報刊編輯部瞭》,隻好按發錶的樣子原文照錶。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