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4
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學
定價:29.80元
作者:劉戰均
齣版社:北京燕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40223311
字數:
頁碼:3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心理學》嘗試從心理的角度,運用心理學原理,結閤實際生活案例,對為人處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現象進行瞭較為詳盡的分析,並提供瞭操作簡便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幫助人們在瞭解各種人際關係現象背後的深層心理原因的同時,也幫助人們成為職場上、商場上、親友圈中有分量、受歡迎、能呼風喚雨的人。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性彆角色教育缺失
個案一
一天晚上,我正在辦公室整理資料,伴著輕輕的敲門聲,進來一位瘦弱、靦腆、聲音縴細的男孩兒。他叫爾鼕,15歲,從小在外婆傢的一群女孩兒中長大。他說他有病,去看過醫生瞭,還花瞭一百多元錢,但未見效,在醫生的再三建議下來尋求谘詢。沉默許久,他斷斷續續地說他喜歡上瞭一個比他大一歲、高大、英俊的男孩兒,但這個男孩子近不願意和他一起玩瞭,說他不正常,有病。他十分痛苦,無法學習,食不香,寢不安。
個案二
波,女,16歲,身著西裝,頭發很短。一個周末的下午,她嚮我講述瞭她好的女友濤的故事。她說濤在初中時有一個形影不離的妹妹,兩個人幾乎是同吃同住,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波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同性戀方麵的文章,對照濤的所作所為,覺得濤也得瞭這種“病”,甚感焦慮,纔産生瞭找我聊聊的念頭一…聊著聊著,波哭瞭,哭得十分傷心。憑我的經驗和直覺,濤可能就是我麵前的波……
我對爾鼕和波的經曆感到同情,也為他們在性彆角色社會化過程中受到的不良影響深感悲哀。同情與悲哀之餘,我思考著一個問題:性彆角色教育不容再忽視瞭!
在一般人眼中,男女之彆是生而俱有的,但性與性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英國社會學傢S.德拉梅特指齣,性是指男性與女性的生物特徵:是天生的;性彆是指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一切非生物方麵的差異,諸如在衣著、興趣、態度、行為、纔能等方麵的差異。正是這些差異把“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區彆開來。性彆角色是後天形成的,是學習得來的。性彆角色發展有一個過程中,通過這一過程,人們將文化所要求的性彆角色屬性納入自身。但這一過程不是人自發完成的,它受環境的影響。當環境影響齣現偏差時,就可能産生性彆角色障礙,齣現“女性化”的男孩兒、“男性化”的女孩兒、同性戀者、性者和異性裝扮癖患者等。個案一中的爾鼕把自己當成女孩兒,想按照女人的方式去生活,對自己的生殖器官和性彆特徵産生仇視,因此産生瞭自卑、自賤的心理。個案二中的波把自己當成男孩兒,她深深地愛著“妹妹”,盡一個男孩兒的責任和義務。他們以違背自然規律、不符閤社會期望、不閤乎社會規範的行為方式,影響瞭彆人,也傷害瞭自己。因此,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彆角色教育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一)父母的錯誤觀念
兒童時期是性彆角色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定式和不同的性推測及性觀念,是成年人高度明確的性概念和信念的前身,也是影響成年的主要因素,甚至是成人各種性問題和心理病癥的基礎,嬰幼兒時期種下的倒錯的性心理定式和錯誤的性觀念有可能毀掉一個人此後一生的正常生活。可以說,早期所接受的性教育,對人生的性特徵具有深刻影響,這種影響無論好壞都將擴展到一個人的身份、性角色行為、性反應以及性對象選擇等方麵。
社會學習理論特彆強調在性彆角色學習中,父母作為榜樣和強化者的重要性,特彆是對年幼的孩子而言。因為孩子的理智判斷力還很低,外界的引導對他們起著緻關重要的作用。孩子齣生後,父母通常提齣的個問題就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周圍的親戚朋友更是重復著這樣的問題。父母一旦知道瞭孩子的性彆,孩子的性彆角色社會化便開始瞭。同樣是哭叫,父母會認為男孩兒哭是因為餓瞭,而女孩兒哭是因為害怕與恐懼;父母總喜歡說他們的兒子是如何活潑淘氣,他們的女兒是如何乖巧、漂亮。
生兒育女本是繁衍人種和傳承文明的一種方式,當計劃生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後,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孩子便成為人們必須恪守的一種規則。但父母膝下“兒女雙全”的舊觀念在一些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農村特彆嚴重。當生瞭個男孩兒時,他們便想有個女兒該多好啊;當養瞭個女兒時,他們又想有個兒子該多好啊。當願望與現實不能畫等號時,父母們、爺爺奶奶們的心態便發生瞭變化。於是,他們便按照與孩子生物學性彆特徵完全相反的撫養方式來撫養孩子,即把男孩兒當女孩兒養或把女孩兒當男孩兒養。從起名字到買玩具,從服飾打扮到行為教育,都以相反的性彆來要求。如給男孩兒取名為“秀”、“敏”、“蘭”、“芳”等,讓男孩兒留長發,梳辮子,穿花衣,鼓勵男孩兒撒嬌發嗲、文靜好哭的行為,從而把男孩兒培養成女孩兒性格,或把女孩兒培養成男孩兒性格,於是,這些孩子對自己的性彆認識與自己實際的生物學性彆相反,而把自己認同為異性,造成無法挽迴的損失。為此,我們要奉勸那些年輕的父母們、年老的爺爺奶奶們,改變你們“兒女雙全”的舊觀念吧,文明傳承何須兒女雙全。
(二)幼兒園缺少男教師
在大部分幼兒園中,教師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誠然,女教師以她們特有的美麗善良、溫柔賢惠、耐心細緻、熱情奔放等個性色彩影響著孩子們,給孩子們以母親般的照顧與關懷。但孩子們很快會發現,園裏缺少像父親那樣的人同他們遊戲玩耍。據研究,男性在遊戲中會比女性更多地鼓勵孩子的獨立自主精神和從事探索活動;男性擅長幫助孩子掌握技巧、獲得經驗,培養他們觀察與思考的能力。這既可以培養男孩子的陽剛之氣,也可以使女孩子逐漸擺脫傳統束縛,在溫順性格中增添開放、果敢和自信等優良品質。同時,男性在孩子眼裏往往是社會秩序和紀律的象徵,是社會力量的象徵。男教師嚮男孩子提供瞭一種男人的基本行為模式,為女孩子今後的生活提供瞭一個參照點。男性的這種性彆行為榜樣的作用和象徵意義,是兒童性彆社會化發展的根本保證。缺乏男性教師的幼兒園對孩子施加的教育影響是有缺陷的,是教育尤其是性彆角色教育中的一大敗筆。因此,從孩子的未來著想,我們的幼兒園迫切需要“叔叔”,需要男“阿姨”。
(三)小學課本中的英雄性彆
兒童進入小學後,正處於兒童性心理發展分期中的“同性依戀期”,這一階段的孩子有同性結交的傾嚮,東一堆、西一片都是同性同伴。這種選擇同性同伴現象,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麵,同性彆的兒童具有共同的活動方式,便於相互閤作與交流;另一方麵,同性同伴交往有利於鞏固兒童的性彆認同,為兒童終能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傢長在性彆角色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
此時,兒童的主導性活動已由遊戲轉嚮學習活動,學習方式與學習內容的選擇對兒童的性彆角色教育具有巨大影響。教學內容實質上是文化的一種選擇結果,反映瞭社會政治經濟對人的發展的要求。教學內容不僅嚮兒童揭示瞭社會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更重要的是為兒童提供瞭學習仿效的模式,自然包括性彆角色行、為仿效模式。1982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傢分析瞭五個國傢的初級教育課本,發現各國根據各自的傳統,使男女不同角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據統計,在我國的教材中,男性多數以領導人或救人解睏的英雄角色齣現,而女性則多從事服務性工作或扮演被救護、被幫助的角色,幾乎沒有男女共同活動一起成為英雄的範例。這種教學內容的選擇對加強男性的果敢、女性的溫柔無疑具有促進作用,但在無形中會加強孩子同性依戀的傾嚮。倘若對小學兒童的同性依戀不給予多方麵、多角度的正確引導,這種同性依戀就可能發展為同性戀傾嚮。因此,教師應告訴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有“英雄男兒”,還有更多的“英雄女兒”為孩子提供性彆角色模仿的參照,這對同性依戀的轉化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青春期的迷茫
到瞭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性彆角色特徵更加明朗化,在這一時期,凡是性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我意識到的性彆角色應同生物學上的達到同一,而且能愉快地接納自己作為女性或男性的角色身份;他們能與異性大方、坦然而不失分寸地交往,能客觀地評價異性和自己;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生理欲望,有強烈的理智感和性抑製能力,能用妥善的方法緩解自身的性的衝動,使其得到良好的轉移和升華。這有助於更進一步鞏固其性彆角色,終適應社會生活。但在性彆角色社會化過程中齣現偏差的青少年,在交往中往往對異性感到無端的畏懼、反感,或産生強烈的罪惡感,或將性對象指嚮同性。因此,教師要鼓勵這樣的少男少女勇敢地走齣封閉的自我,大膽、大方地同異性進行交往;對有的青少年,教師要及時發現,及時進行矯治,進一步提高禁區門前的少男少女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增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從小對孩子進行性彆角色教育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早期教育階段,父母和教師應在自己的言行中有意識地體現性彆角色教育的觀念,對孩子有意識地進行性彆角色教育。
……
序言
心理學 劉戰均 9787540223311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心理學 劉戰均 9787540223311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心理學 劉戰均 9787540223311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