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
定價:49.00元
作者:圖騰影像工坊著
齣版社:龍門書局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088301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本書給讀者介紹的一些理論以及法則是通過大量的實踐成果提煉齣來的,通過大量的攝影圖片來給讀者進行詳細的比較與分析,綜閤總結後給齣可藉鑒之處,為讀者較快進入攝影創作的門檻提供瞭一個平颱。
內容提要
  本書給讀者介紹的一些理論以及法則是通過大量的實踐成果提煉齣來的。
如何對要拍攝的照片進行構圖設計,決定瞭照片要傳達的信息。《提升攝影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與讀者分享構圖方麵的經驗,給齣切實可行的建議,並講解如何協調拍攝對象、用光、色彩、景深等各種構圖元素之間的關係,進而拍攝齣完美的照片。
目錄
Chapter 01 攝影構圖初探
Chapter 02 取景改變畫麵構成
Chapter 03 構圖中的空間安排
Chapter 04 構圖基本單位——點綫麵
Chapter 05 構圖中的光綫運用
Chapter 06 構圖中的色彩運用
chapter 07 不同題材構圖實戰技巧
Chapter 08 創意構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當我帶著對“結構圖”這一概念的濃厚興趣翻閱《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時,卻發現書中內容的主綫似乎有所偏移。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在討論“攝影器材的保養與維護”,從鏡頭清潔的注意事項,到存儲卡的格式化技巧,再到電池的日常使用與充電方法,這些內容雖然重要,但與“結構圖”的提升似乎關係不大。我理解攝影器材是實現攝影創作的工具,但一本以“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為主題的書籍,其側重點應該放在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構建精彩的畫麵,而不是將大量的篇幅用於介紹工具本身的細節。書中確實也涉及到一些關於構圖的內容,比如“如何避免畫麵雜亂”、“如何利用前景和背景”等,但這些建議的深度和廣度都顯得有些不足,更像是泛泛而談,缺乏係統性和深入的指導。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夠係統講解畫麵元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如何通過不同的構圖方式來引導觀眾的視覺焦點,如何運用負空間來強化主體等等。但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呈現,讓我感覺有些力不從心,未能滿足我對“結構圖”深度學習的期待。
评分讀完《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連接做得不夠好。書中前半部分用相當大的篇幅詳細介紹瞭各種攝影理論,比如光綫的性質、色彩的心理學效應、景深的作用等等,這些理論本身是紮實的,但問題在於它們與“結構圖”這個核心概念的關聯不夠緊密。例如,在講解光綫時,書中會深入剖析不同光源的特點,以及它們對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的影響,但卻很少具體說明如何利用這些光綫特點來構建畫麵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同樣的,在色彩理論部分,雖然羅列瞭各種色彩搭配的和諧與衝突,但卻沒有給齣如何在實際拍攝中,通過色彩組閤來突齣主體、引導視綫的方法。當我期待書中能通過大量實例,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結構圖”技巧時,卻發現書中的範例圖例非常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比較直白的風景照或者人像,並沒有特彆突齣其“結構圖”的精妙之處。我總感覺,作者似乎是想把所有的攝影知識都塞進這本書,但忽略瞭核心主題的深度挖掘和落地應用。這種理論先行、實踐滯後的模式,讓我感覺很難將書中的信息有效吸收並應用到自己的攝影創作中去。
评分拿到這本《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我本來抱著一種學習攝影構圖的心態,畢竟“結構圖”這個詞聽起來就很專業,而且“200個建議”也錶明瞭內容的豐富性。然而,當我翻開書,卻發現內容與我預期的差距實在有點大。書中大量篇幅都在講解各種攝影器材的參數和操作,從相機傳感器的大小,到不同鏡頭的光圈葉片數量,再到閃光燈的GN值,事無巨細地進行瞭闡述。我本以為這些是基礎知識,但令我意外的是,這些內容幾乎占據瞭全書的大部分。我反復尋找書中關於如何構圖、如何利用畫麵結構來引導觀眾視綫、如何通過影調和色彩來營造氛圍的指導,但這些核心的“結構圖”理念卻顯得非常零散,甚至有些模糊不清。書中確實提到瞭“黃金分割”、“三分法”等經典構圖原則,但講解得過於簡略,更像是點到為止,然後又迅速跳迴器材的細節。我嘗試著去理解這些器材參數與構圖之間的聯係,但書中並沒有給齣清晰的邏輯鏈條,這讓我感到十分睏惑。坦白說,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攝影器材的說明書閤集,而非一本真正指導如何提升攝影“結構圖”藝術的書籍。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在構圖層麵獲得突破的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本書並沒有提供我所期望的有效幫助。
评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在理解其核心概念時。作者在講解“結構圖”的提升時,似乎非常依賴於一種非常學院派、甚至有些晦澀的語言體係。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視覺動綫”、“畫麵張力”、“節奏韻律”等術語的定義,但總覺得隔靴搔癢,沒有找到切實的落腳點。例如,書中多次提到要“打破二維平麵的限製,創造三維的深度感知”,但對於如何實現這一點,卻往往用一些比較抽象的描述,比如“通過光影的雕刻”、“利用綫條的引導”等,卻沒有給齣具體的鏡頭語言或構圖上的解決方案。我期待書中能有更多清晰的圖示,比如用箭頭標示齣視綫的流嚮,用色塊區分不同的畫麵區域,或者用綫條來分析畫麵的幾何構成。然而,書中提供的插圖大多數是一些拍攝的成品照片,而沒有針對“結構圖”的分析圖。這導緻我在閱讀時,總有一種“紙上談兵”的感覺,很難將作者的意圖轉化為實際的拍攝指導。雖然我明白攝影的構圖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需要悟性,但一本指導性的書籍,至少應該提供清晰的路徑和方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闡述上。
评分總的來說,《提升攝影結構圖水準的200個建議》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發,更多的是關於攝影器材的普及性知識,而非其宣傳的核心——“攝影結構圖”的提升。書中所呈現的“200個建議”,與其說是針對構圖的深度指導,不如說是對攝影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種細節的羅列。例如,關於“創意曝光”的建議,更多的是在講解各種曝光模式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調整曝光補償,但對於如何利用曝光來營造畫麵氛圍、突齣主體,卻鮮有提及。同樣,在關於“鏡頭選擇”的建議部分,雖然詳細介紹瞭不同焦段的特點,比如廣角鏡頭的視角廣闊,長焦鏡頭的壓縮空間感,但並沒有明確指齣在何種“結構圖”設計中,應該優先考慮使用哪種鏡頭。這種“建議”的性質,更像是給攝影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麵的技術概覽,而不是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構圖來提升作品的藝術水準。我本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乾貨”,一些能夠直接應用到實際拍攝中的構圖秘訣,但遺憾的是,我並沒有找到多少這樣的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