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辞海 环境科学卷
定价:42.00元
作者:夏征农 ,陈江涛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5326218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本书收有词目11万条,涉及学科有:机械、动力、电工电子、管理工程、生物工程、公共技术基础等学科。
内容提要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科。随着人类在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环境科学已日趋完备,建立了它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上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科学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国家已把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基本国策。环境科学中出现的许多新名词、新概念、专业术语,有必要将这些新词规范化。
《大辞海·环境科学卷》聘请了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元的多为专家,分科负责参加编写。本卷共收词约3000条,按总类、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十个大类编排。各分科收词全面、系统,反映了国内外现代环境科学的水平。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管理、企事业单位涉及环境保护的工作人员以及大学环境科学系的学生等使用。
目录
凡例
分类词目表
正文
词目笔画索引
作者介绍
新图文轩 正版现货 配送
文摘
新图文轩 正版现货 配送
序言
新图文轩 正版现货 配送
当我深入研读这本书时,我越来越体会到一种“全景视野”的培养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例如,在探讨水资源管理章节时,它巧妙地引入了系统动力学思维,将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农业用水需求和地下水超采等多个变量放在一个动态反馈模型中进行考察。这种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的能力,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学到的。读者会被引导着去看待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污染源或保护区。它让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只盯着某一个指标去“优化”,因为对一个环节的过度干预,很可能在系统的其他地方引发不可预见的负面连锁反应。这本书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让你在布局之初就考虑到全局的制衡与发展,培养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负责任的科学判断力。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我尝试着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国际环境治理的视角。通常这些内容在其他专著中往往被一笔带过,仅仅作为背景介绍。然而,在这套《环境科学卷》中,它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梳理近几十年来国际环境公约的演变历史、核心争议点以及不同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经验到《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复杂性,它清晰地揭示了科学共识如何艰难地转化为全球政治行动。特别精彩的是,它还探讨了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分摊”难题,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和适应方面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差异。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让读者在理解环境问题的技术层面的同时,也能深刻认识到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和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与智力的双重盛宴。我通常对这种工具书类的书籍不太抱有太高的审美期待,但《环境科学卷》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信息密度极高,但又通过精妙的留白、恰到好处的图表和专业插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你不会感到信息过载,反而有一种秩序之美。那些复杂的术语解释,往往被放置在一个独立的小方框里,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比喻或实例来阐释,即便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地球化学过程,也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起来。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收录速度,很多我前段时间刚在顶会论文里看到的理论框架,在这里面都有了条分缕析的介绍,这说明编撰团队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是毋庸置疑的。说实在的,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是一扇通往现代环境科学核心思想的坚固之门。
评分作为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苦于缺乏一本能够横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的权威参考资料。《环境科学卷》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部分。它不仅仅罗列了常用的评估方法(比如InVEST模型的使用前提),更结合了几个不同气候带的城市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将绿地覆盖率、雨水渗透能力等指标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的论述,它不仅分析了辐射强迫机制,还对比了不同类型屋顶(种植屋顶、冷屋顶)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实际降温效果,数据详实得让人信服。这种务实的态度,对我日常进行项目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可直接引用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它不是空谈环保理念,而是告诉你“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大辞海”这四个字就意味着厚重和深奥,我一个纯粹的业余爱好者,怕自己啃不动。但翻开这《环境科学卷》的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立刻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个极其耐心的老教授,用最清晰的脉络,把那些宏大的生态系统、复杂的化学污染路径,甚至是前沿的政策法规,都摊开在你面前。我特别欣赏它在基础理论构建上的扎实程度,从最基本的物质循环讲起,到如何用量化的模型去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bos>合缝。特别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章节,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呼吁,而是深入剖析了驱动力——栖息地破碎化、入侵物种的生态学机制,甚至还引入了经济学视角来解释资源利用的困境。对于我这种想系统了解环境问题本质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张全景地图,让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深挖,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零散地抓着几个热点新闻就以为自己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