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
定价:80.00元
作者:董文全,管云玲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1608864
字数: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浚县农业发展非常迅速,耕地地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根据耕地地力进行科学规划,大程度地发挥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和迫切要求。
目录
章 项目概要
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项目开展的依据
第四节 工作目标和预期成果
第二章 浚县基本情况与生产现状
节 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
第三节 耕地土壤养分
第三章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
节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耕地地力等级
第四节 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区
第五节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项成果
节 浚县土壤取样与测试技术创新
第二节 浚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变化与评价
第三节 配方制定与配方肥开发
第四节 农产施肥情况调查与评价
第五节 浚县小麦适宜性评价
第六节 浚县玉米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浚县项目工作情况总结
节 组织与准备
第二节 主要工作成果
第三节 主要做法与经验
第四节 资金使用情况
第五节 存在突出问题与建议
第六节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人员名单
第七节 浚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人员名单
附件1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通知(农发10号)
附件2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11号)
附件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66号
附件4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75号)
附件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附件6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附件7 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专项验收办法(试行)
附件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③脱潮黏土土属。全县均有零星分布,在生产性能上与典型潮土中的潮黏土近似。
(3)盐化潮土亚类:盐化潮土亚类是0~20cm土层中,盐分含量大于0.2%的潮土,造成作物缺苗3成以上,称为盐化潮土。全县盐化潮土面积不大,分布在王庄乡低洼地区的二坡地上。
盐化潮土在生产性能上,由于土壤中有大量易溶盐积累,严重地影响着作物出苗和生长发育。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浅,土壤通气不良,土壤湿冷,土壤微生物活动不旺盛,有机质含量低,作物营养贫乏,土壤结构不良,作物难获高产。
盐化潮土亚类只有一个盐化潮土土属,该土属只有一个氯化物轻盐化潮土土种。
(4)碱化潮土亚类:浚县碱化潮土亚类分布在黄河故道的善堂镇低洼地区。
碱化潮土亚类只有一个土属,该土属只有一个土种,即苏打强碱化潮土。其土壤盐分组成以重碳酸钠为主,并含有量的碳酸钠,土壤胶体中代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代换量的15%以上。所以,在生产性能上,由于土壤碱性强,结构不好,通透不良,作物难以在这种土壤环境中生长。
3.风砂土土类
浚县东部是古黄河多次改道的地方,其主流沉淀颗粒较粗的砂粒,沉淀、固定形成风砂土。主要分布在善堂镇的东北部和南部,黎阳镇的东部也有一部分。
浚县风砂土成土年龄短,土壤发育十分微弱,处于成土的初阶段,不受地下水的影响。根据土壤受风蚀强度、发育状况和砂粒的粗细,风砂土土类只有一个草甸风砂土亚类,一个草甸固定风砂土土属。
风砂土成土母质为风积物,质地较粗,均为细砂,矿质成分以石英为主,有机质和矿质养分贫乏。质地粗,结构差,水、肥、气、热极不协调。漏水漏肥,随砂丘固定性增强,土壤发育程度增高,肥力状况也有所改善。
风砂土在生产性上,质地粗,1m土体内通体细砂,物理砂粒含量在90%以上,结构差,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和代换量都很低,保水保肥能力弱,水、肥、气、热诸因素不能协调,加上所处地势较高,地下水位深,土壤干旱,作物很难生长。
目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保障率大幅度提高,多种植果树、花生等作物,肥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性状明显改善。
4.石质土
浚县石质土分布在白寺乡,面积0.2hm2。
浚县石质土土类只有一个钙质石质土亚类,一个灰泥质钙质石质土土属。
(二)土壤的物理性状
1.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粒级的比例组合。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及发育程度,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测定浚县土壤质地较好,土壤耕层质地多部分属于中壤和轻壤,易耕作适耕期长,为农业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有部分质地黏重的土壤,适耕期短,耕性不良,通透性差,应当注意适墒耕作,提高整地质量。还有部分含砂粒较多的土壤,漏水漏肥,应注意多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熟化土壤。
……
序言
章 项目概要
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项目开展的依据
第四节 工作目标和预期成果
第二章 浚县基本情况与生产现状
节 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
第三节 耕地土壤养分
第三章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
节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耕地地力等级
第四节 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区
第五节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四章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项成果
节 浚县土壤取样与测试技术创新
第二节 浚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变化与评价
第三节 配方制定与配方肥开发
第四节 农产施肥情况调查与评价
第五节 浚县小麦适宜性评价
第六节 浚县玉米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浚县项目工作情况总结
节 组织与准备
第二节 主要工作成果
第三节 主要做法与经验
第四节 资金使用情况
第五节 存在突出问题与建议
第六节 浚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人员名单
第七节 浚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人员名单
附件1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通知(农发10号)
附件2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11号)
附件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66号
附件4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75号)
附件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附件6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附件7 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专项验收办法(试行)
附件8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最近,我接触到一本名为《9787511608864》的书,虽然我还没有机会阅读全文,但其书名《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以及出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直认为,了解土地的“健康状况”是农业发展的根基,而“耕地地力评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环节。本书由董文全、管云玲等专家学者联合撰写,我推测其内容定然是严谨且富有学术价值的。我大胆猜测,书中可能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在耕地地力评价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河南省浚县的耕地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其中,或许会包含土壤类型分布、肥力水平等级划分、土地利用效率分析等内容,甚至可能涵盖了对影响地力变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探讨。我非常好奇,作者们是如何将复杂的评价体系应用于一个具体的县域,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当地政府和农民提供决策依据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如轮作、秸秆还态、绿肥种植等措施,来动态提升耕地地力的具体案例和指导,那将对我个人的农业实践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很关注国家在土地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方面所做的努力。最近,我偶然翻阅到一本名为《9787511608864》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其具体内容,但从书名和作者信息中,我能感受到它必定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著作,尤其是在河南省这一重要的农业大省。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名字本身就代表了权威性和专业性,而董文全和管云玲两位作者的名字,我也在一些学术期刊上有所耳闻,他们的研究方向想必与耕地地力评价息息相关。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通过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方法,为我们揭示了河南省浚县这片土地的耕地潜力和实际产出能力,这对于当地的农业规划、土壤改良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书中关于耕地地力评价的理论框架、技术手段,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挑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区域土壤的特性,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抱有深切关注的普通读者,我最近留意到一本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书号是9787511608864,书名是《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作者是董文全、管云玲。虽然我还没有实际阅读这本书,但仅凭书名,我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其耕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主题,触及到了农业生产最根本的方面——土地的内在生产能力。我设想,本书很可能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严谨的科学分析,为我们展现了河南省浚县这片土地的耕地“体检报告”。作者们或许详细介绍了他们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速效养分、土壤质地、地形坡度、灌溉条件等等,并可能运用了统计学、地理信息科学等方法,将这些分散的数据整合成对耕地地力的综合判断。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内容,例如针对浚县特有的土壤类型、气候特点,所提出的个性化的耕地改良建议,或者是关于如何利用当地的农业废弃物来提升土壤肥力的创新实践。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理解和提升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耕地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借鉴。
评分我对土地科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最近,我注意到了《9787511608864》这本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尽管我尚未阅读,但从书名《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以及作者董文全、管云玲的名字,我能够感受到其研究的深度和专业性。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仓,其耕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耕地地力评价”这一主题,直击了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我猜测,这本书很可能深入探讨了影响耕地地力的多种因素,例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以及地形、气候、灌溉条件等等。并且,通过对浚县这一特定区域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作者们可能构建了一套精细化的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当地耕地的实际承载能力和生产潜力。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提及一些创新的评价方法或技术,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来辅助地力评估,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资源管理。此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对于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最近,我收到了一本新书,书号是9787511608864。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书名《河南省浚县耕地地力评价》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我深知耕地地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石,而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提升地力,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特别是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耕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至关重要。这本书由权威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由董文全、管云玲等专家撰写,这无疑为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提供了保障。我推测,书中可能包含了一套科学、系统性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浚县这个具体区域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指标来评估耕地质量。这其中可能涉及土壤肥力、耕作条件、环境因子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先进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根据地力评价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耕地改良措施和科学施肥方案,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最终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