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意文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墨砚聚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0924
商品编码:29541408654
包装:平装
开本:3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作者: 陈意文 开本:
YJ: 29.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5-09
书号: 978751271092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陈意文:台湾ZS心理咨询咨询师、台北各区中小学心理辅导督导讲师。师从台湾ZM焦点解决名师许维素教授、洪莉竹教授等,现J职于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湾ZM心理辅导机构),从事亲子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咨询辅导工作20余年,擅长应用焦点技术、游戏疗法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意文喜欢孩子,喜欢咨询,更喜欢将所学应用于己身。在实物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若能将焦点疗法中更多理念、技巧应用于家庭,不但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有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更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名D立、自信、充满内心力量的人。

精彩导读

导读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FC有效且平易近人的方法,叫焦点解决法(SFBT)。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还适用于家庭,可以协助孩子改善问题行为,使亲子教养变得容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会发现,不但亲子关系变得融洽,自己也充满了正能量。那么,SFBT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是SFBT 10 条基本精神:

 

1. 不要把力气一直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原因上,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

我的女儿是扁平足,医生诊疗发现遗传自爷爷。我是应该归咎爷爷,还是赶紧订制矫正鞋垫,趁早治疗呢?D你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上,J比较容易挖掘解决问题的潜能了。

很多时候,把力气和时间全花在找问题的成因上,不但徒劳无功,还容易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因为在找原因的过程中,不免会追究“是谁造成这个问题的”。

 

2. 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的意义。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如,我的儿子从小内向,他3 岁时有一次上潜能课被小朋友欺负。借由此事,我们体会到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于是送他去学跆拳道。直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8年,不但身体变好、骨骼强壮,也不再被欺负了!

 

3. 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是有时连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自己的潜能。父母要D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带领孩子找到自己内在的丰富宝藏,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自己“捕鱼”的人。

 

4. 不要一直追寻难以达到的目标,要找到目前J可以做到的事情。

每一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殷殷期盼,常常会设下过高的期待。这样不但容易伤害亲子关系,也会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父母可以运用一个个小目标,带给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动机。帮助孩子找到目前J可以做的事情,不但可以让他累积成功的经验,更能帮助他达到Z终的目标。

 

5. 小小的改变会带来大大的变化。

事情永远都在改变中,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将它辨识出来。小小的改变,甚至事情刚开始转变的“Z初迹象”,经过不断累积,都可能带来多米诺效应。多问问孩子:“如果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了,你会注意到的D一个不同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句,逐步引导孩子找到行动策略。

 

6. 成功的例外经验可以引导我们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向。

一个孩子不爱早起。每天早晨,他都要跟妈妈进行“拉锯战”,双方都感到FC挫败。后来,妈妈发现孩子并非每天都晚起迟到,他在参加校外实践时不但不迟到,还可以自动自发地早起。于是,妈妈通过复制孩子期待上学的美好心情,以及让孩子再一次体验“可以不迟到”的自我掌控感,Z终帮助孩子改掉了迟到的习惯。细心地与孩子讨论过去和现在相关的小小成功经验,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信息。

 

7. 孩子的自我认识是不断建构的。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经验,来改变孩子对某人某事甚至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迟到的孩子因为长期迟到,大家都叫他“迟到大王”。他也慢慢认为自己J是没法准时到校。但是,D他发现自己原来也有“早到”的经验时,他对自己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我也可以准时到”。于是,他才有机会成为每天都准时到学校的孩子。父母多给予孩子正向的成功经验,孩子对自我的意义J会偏向良好。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意义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经验构建起来的。

 

8. 合作是必然的现象。

常常遇见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乖”“不听话”。归根究底,这其实J是孩子不与我们合作。做家长的请扪心自问,你每一次找孩子的时机都很恰D吗?例如,我发现我儿子看书时FC专心,如果这时请他做些别的事情,他J会不开心,也很容易1;CY=CY嘴。但若是先问他是否在忙,在了解了他的状况后再斟酌请他帮忙,他通常都很乐意帮忙。

其实,只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共同的目标与方法,合作J会变成必然。

 

9. 如果没有用,J不要固着,做些别的;如果有用,J多做一点儿。

有些父母总是使用无效的方法处理孩子的问题,日复一日,直到亲子关系崩坏或是事情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才想要改变,甚是可惜。其实,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若能将重点放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不但省时省力,还可以减少亲子摩擦。

 

10.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孩子放学回到家,脸色很难看,妈妈看见发问:“你是怎么了?这么不开心!”孩子回答:“还不J是豆豆……”妈妈连忙抢话:“什么?是不是豆豆又欺负你啦?我早告诉过你,别跟他玩儿,你J是不听……”只见孩子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拿了书包,往房间去,只剩妈妈一人继续叨念。—这样的情景是不是经常可以见到?

细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案例中的妈妈若能听孩子说完,并引导他说出事情的始末缘由,孩子的问题自然可以解决。父母要想听到细节,需要具备“倾听”和“将自己的想法放下”的能力。我经常发现父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常无形中预设立场,无法静心注意孩子究竟想要传达什么。这样的情境,小则无法解决问题,大则伤害亲子关系。

 

目录

学习SFBT 之前,你需要了解 / 1

测试你的思维方式 / 2

不同的焦点,不一样的结局 / 4

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 7

了解孩子的情绪 / 14

父母的成长旅途 / 19

建立新的亲子关系模式 / 22

 

运用SFBT21 天,改变你与孩子 / 29

D1 天不预设立场——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 30

D2 天放弃无效的方法——如果没有用,做点儿别的 / 37

D3 天学会与问题共存——事情不会只有一个面向 / 45

D4 天换个角度思考——没有一件事只有负面意义 / 52

D5 天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 60

D6 天教养没有标准答案——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原因 / 66

D7 天重新建构——看见孩子的另一面 / 74

D8 天创造成功经验——让孩子重获信心 / 82

D9 SFBT 赞美法——正向眼光对孩子的帮助 / 89

D10 天相信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1

D11 天目的、行为与代价——让孩子自发地修正偏差行为 / 109

D12 天找到不同的合作方式——没有不合作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方法的父母 / 117

D13 天奇迹问句——D暂时找不到目标的摆脱困境法 / 124

D14 天目标架构——帮助孩子找到方向 / 132

D15 天例外问句——耐心引导孩子找到“成功的例外” / 142

D16 天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在细节中 / 153

D17 天因应问句——帮助孩子从谷底上升 / 160

D18 天一般化技巧——帮助孩子放下过于焦虑的情绪 / 166

D19 天关系问句——善用重要人对孩子的影响力 / 174

D20 天量尺问句——帮助孩子在评估中觉察自己 / 182

D21 天挑战任务——让孩子的成长更深化 / 190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内容介绍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目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日常教养难题的SFBT训练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