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矮的苔藓常生于阴湿的环境之中,在野外,相比美丽的野花很不起眼。近年来因其可爱的形象,逐渐成为盆栽和布景的新宠。然而除少数商品化较为成熟的或者非常习见的种之外,我们很难叫出苔藓的名字,更遑论在野外看到时试图去进行识别。长久以来植物爱好者们缺乏简明而便携的苔藓识别参考书,本系列手册除按地区分册之外,特地邀请三位研究人员编写的这本类群图鉴,可谓是植物爱好者的福音。
本书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186属306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当您在户外远足时,请带上一枚手执放大镜(放大倍数5~10倍即可,尽量自带光源,以便在光线弱的时候使用)、相机(连同三脚架)和一把小的喷壶,再连同这本书,您就可以尝试认识苔藓并欣赏其独特之美了。放大镜可以让您看清苔藓的体态和色泽、叶的排列样式和形状、中肋的有无和长短、孢蒴及蒴帽的形状等特征;三脚架主要用于提高照片的拍摄质量和清晰度;由于苔藓植物是变水性植物,在旱季或者连续天晴时,与湿润状态时相比,体态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时,喷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喷嘴对准苔藓喷一点点水,等候1分钟左右,奇迹便发生了,了无生气的苔藓便会恢复充满生机的状态,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这时,您便可以观察了。如果照了相片,想确认是什么种类,可以发到“普兰塔”网站(http://www。planta。cn)的“苔藓、地衣和藻类植物学”板块,有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许多热心人士会提供帮助。
苔藓植物的准确鉴定主要依赖显微特征。对大多数的种类而言,单纯依靠野外原色照片,鉴定颇为不易。因此,除了每种均附有至少一张照片外,绝大多数的茎叶体苔类和藓类还提供了叶片和腹叶(具腹叶种类)的形态线条图,便于使用者借助放大镜或解剖镜加以鉴定。(因叶状体苔类和角苔类的外形线条图对于鉴定意义不大,所以本书不提供。)另外,本书的描述尽量避免过多地使用显微特征,而且尽可能标准化,便于使用者对相关种类进行对比。
中国荒漠区包括温带荒漠区和暖温带荒漠区。温带荒漠区包括阿拉善荒漠区、河西走廊荒漠区和准噶尔盆地荒漠区;暖温带荒漠区包括哈密(戈壁)荒漠区、吐鲁番盆地荒漠区、塔里木盆地极端干旱荒漠区和敦煌—库木塔格荒漠区。荒漠区总面积1095×10^3 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1.4%。
本册所收录的荒漠植物就是在大气干旱、多风沙、重盐碱、高寒贫瘠等特殊恶劣的荒漠气候环境下分布和生存的一类植物。他们各自构成了灌木荒漠、小乔木荒漠、半灌木荒漠、小半灌木荒漠、多汁木本盐类荒漠、高寒荒漠和荒漠草原群落中的建群种、优势种和伴生种。
本书介绍了祁连山区常见维管植物80科296属569种(包括8亚种、14变种、1变型),约占祁连山区维管植物种类的44%。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常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具有本区特色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祁连山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是该地区区系向东北延伸的部分,与甘肃中部、西南部的兴隆山、马啣山、莲花山、太子山和甘南高原以及青海省东部和北部的植物区系组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本手册收录的植物对于这些地区的常见植物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祁连山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第yi、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内流区和外流区、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青藏高寒气候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祁连山孕育了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及其多条内陆河流,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
祁连山东段植物种类较多,西段分布的乔木和灌木较少。另外,受山地气候垂直变化的影响,植被类型也出现相应的垂直变化,自下而上依次呈现出草原化荒漠植被、山地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
本书所记载的每种植物均配有花果期(蕨类植物为孢子期)的图例,植物图片均为作者在祁连山及周边地区拍摄,在一些植物介绍时附有1~2种形态相似的物种。这里的“相似”指的是花、果、叶等形态学上的相似,并非亲缘关系上的相近。
希望本书能为您在祁连山及其邻近地区旅行带来更多的快乐,让您通过此书认识更多的植物,更希望您能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及时改正。
精选以衡山为代表的湖南地区植物146科355属564种。
可供华中地区湖北、江西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由植物分类学者编写,经资深专家审定,确保经典性。
精心编排内容和版式,以照片“图说”为主,保证普及性。
本书精选以衡山为代表的湖南地区植物146科355属564种,可供华中地区湖北、江西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衡山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它地处东经112°34′28″-112°45′36″,北纬27°12′10″-27°19′40″,为弧山型中山地貌,自北而南约有20多座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高峰为祝融峰,海拔1300.2米,相对高差1210米。衡山面积640平方公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8℃,无霜期为280-262天,年降水量1497.1-2153.4毫米,相对湿度80%-90%。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热条件,必然会孕育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植被类型。
衡山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历年来受到植物学家的重视,无数专家学者先后来衡山进行过植物考察,早在1917年,奥地利植物学家H。HandelMazzetti就曾到衡山一带采集植物标本,此后5年中国老一辈植物学家何观洲、钟补勤、蒋英、张宏达等均在该地进行过植物标本采集。为了让衡山的植物为更多的人知晓,作者于2006年~2011年间多次赴衡山调查和采集植物标本,经过多位植物分类专家的审订,选取衡山较为常见的564种植物,整理成《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衡山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种植物进行形象说明和介绍,以期为广大植物爱好者学习、出游带来方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