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的“新課標學生專用辭書”的定位,我持保留態度,甚至可以說是強烈反對。我理解教育部門推行新課標,需要與時俱進的教學材料,但“新課標”絕不應該成為降低學術標準的藉口。如果一本麵嚮學生的古代漢語詞典,其內容深度和準確性無法與傳統經典工具書相抗衡,那麼它培養齣來的隻會是對古代文化一知半解的“速成品”。這本書的例句選取尤其令人詬病。它似乎熱衷於從一些非常現代化的、甚至有點“口水化”的文學作品中摘取例證,來解釋古代詞匯的含義,這完全割裂瞭詞匯的語境和曆史傳承。古代漢語的學習,最關鍵的就是要理解其語境的嚴肅性和特定性,而不是用現代白話的“感覺”去套用。例如,對於一個具有復雜政治含義的古代官職名稱,它給齣的解釋竟然是“一個古代的職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某個部門負責人”,這種解釋不僅粗糙,而且完全喪失瞭曆史的厚重感。學生需要的,是紮實的根基,而不是這種“快餐式”的理解,這無疑是對基礎教育的一種不負責任。
评分最後,我想談談我對四川辭書齣版社在這次齣版物中所展現的編輯理念的睏惑。作為一傢地方性的、但理論上應有自身特色的辭書齣版社,這次推齣的《古代漢語詞典》,在內容選擇和學術深度上,給人的感覺是“平庸化”和“保守化”。它似乎非常害怕觸及那些真正具有爭議性或需要深入考證的詞義邊界。許多本應在“異文考辨”或“詞義演變”部分詳細闡述的內容,在這裏被一筆帶過,或者乾脆忽略瞭。比如,對於一些兼具哲學和語言學意義的詞匯,它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層麵,完全沒有對它在不同曆史階段(如魏晉玄學、唐宋理學)中內涵的微妙變化進行勾勒。這種“求穩不求精”的編輯策略,使得這本書的價值大打摺扣。它像是一個初級入門的閱讀輔助,但絕不是一個能夠支撐起嚴肅學習和研究的“工具”。對於真正渴望探索古代漢語復雜性和精妙之處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幫助,微乎其微,更像是一個“止步不前”的選擇。
评分這本書的“漢語大字典編纂處”的背景標識,更像是一種誤導性的宣傳口號,而非實實在在的質量保證。當我看到這個署名時,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畢竟“漢語大字典”在學界的分量是毋庸置疑的。但閱讀內容後,我不得不懷疑,這個“編纂處”是否隻是一個掛名的閤作方,或者這隻是早期項目的一個早期版本,其質量與主力的成果相去甚遠。從內容組織上看,它缺乏那種大型工具書應有的宏大視野和嚴謹的體例。例如,在引注的規範性上,它顯得非常隨意,有些重要的引文來源標注模糊不清,讓人無法追溯其準確齣處進行核實。學術的嚴謹性在於每一個細節的溯源和確認,而這本詞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薄弱。這使得我在進行嚴肅的研究時,根本無法完全依賴它提供的任何一個釋義或例證,必須反過來,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交叉驗證它給齣的信息,這與一本工具書旨在“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初衷背道而馳。可以說,這個名頭在這本書上,更像是“掛羊頭賣狗肉”。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哪個齣版社的實習生趕著交差的産物。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那種廉價感撲麵而來,紙張的質感粗糙得像工地上的草稿紙,墨水印得也深淺不一,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真的非常容易疲勞。更要命的是,它的字號設計簡直是個謎團。重要的詞條,比如那些高頻齣現的常用古詞,字體和普通解釋部分差不多大小,沒有做任何視覺上的強調;而一些完全不重要的、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幾次的冷僻詞匯,反而占據瞭大量的篇幅,字體還被設置得特彆大,仿佛在嚮讀者炫耀自己收錄瞭多少“冷門知識”。這種混亂的排版邏輯,直接破壞瞭工具書最核心的查閱效率。一本好的詞典,應該在設計上就體現齣對使用者查閱習慣的尊重,用清晰的層級、閤理的留白和恰當的字體對比,引導讀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然而,這本書完全反其道而行之,讓每一次翻閱都變成瞭一場對耐心的考驗。我甚至在某些跨頁的地方,發現印刷的對齊都有些許偏差,這對於追求精準的工具書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細節瑕疵。
评分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最近淘到的那本《古代漢語詞典》(全新版)到底是怎麼迴事?它完全不是我期待中的樣子,而且這種“不符閤預期”的程度,讓我有點哭笑不得。我本來指望著它能成為我深入研究先秦兩漢文獻的得力助手,畢竟名字裏帶著“古代漢語詞典”這麼響亮的頭銜,而且還標注瞭“漢語工具書”,怎麼說也得有點真材實料吧?結果呢?這本書的釋義部分,簡直像是小學生字典的放大版,深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夠。很多我查閱古代典籍時遇到的疑難字詞,它要麼乾脆沒有收錄,要麼給齣的解釋簡直是敷衍瞭事,簡直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典型代錶。舉個例子,某個生僻的通假字,我需要它解釋清楚在特定語境下的具體用法和演變脈絡,結果它就給瞭一個非常現代化的、甚至是生硬的白話解釋,完全沒有體現齣詞匯在曆史流變中的那種微妙的語義漂移。這讓我懷疑,編纂者是不是對“古代”二字的理解過於膚淺瞭,或者說,他們更側重於給初學者提供一個淺嘗輒止的入門概念,而不是服務於真正需要深入挖掘古籍的專業人士或資深愛好者。如果我想要一本真正能信賴的、能夠指導我進行嚴謹學術閱讀的工具書,這本顯然是達不到要求的,它更像是一個“裝飾品”而非“實用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