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野兽出没.大英博物馆的动物版画
定价:49.00元
作者:艾莉森·E.怀特 胡阳潇潇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53402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100余幅版画横跨几个世纪、整个欧洲,如今与大陆读者见面。
·图文并茂的解读,让你更了解欧洲,了解自然史,了解人类社会。
·大英博物馆珍藏,世界名家之作品,是人人都能轻松阅读的***收藏艺术。
内容提要
《野兽出没——大英博物馆的动物版画》,展现了大英博物馆之珍品、世界名家之作品,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你所不知道的背后故事。搁浅的鲸鱼、鹿豹、怪胎猪、的豪猪、丢勒的犀牛……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些奇特的生物就是野兽。它们创作于15世纪至19世纪早期,其中包括丢勒、戈雅、斯塔布斯和比尤伊克等名家之作。这本书不仅看上去就有趣、好玩、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它充分探讨了人类对动物世界永不止息的好奇心。
目录
前言 6
寓言中的动物 17
观察到的动物 47
常见到的动物 77
版画词汇术语表 108
参考资料 110
延伸阅读 111
致谢 113
插画致谢 113
作者介绍
爱丽森·莱特,在大英博物馆担任版画和素描的策展人。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自然史和艺术史都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非常期待《野兽出没.大英博物馆的动物版画》这本书。我想象着,这本书可能会像一本穿越时光的旅行手册,带领我深入大英博物馆的腹地,去发现那些被隐藏在展柜深处、却同样令人惊叹的动物版画。我很好奇,这本书的选材范围会有多广?是那些广为人知的名家之作,还是会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却同样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是否会包含一些描绘已经灭绝的动物的版画,它们是否为我们了解古代生物提供了一些视觉证据?又或者,是否会有一些神话传说中的奇异生物,它们又是如何被艺术家们用线条和墨色加以具象化的?我尤其关注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是按照动物种类来分类,还是按照艺术风格或者历史时期来呈现?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图版说明,介绍每一幅版画的作者、创作年代、材质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果书中还能探讨这些动物版画所反映的古人对动物的认知、情感以及与自然的关系,那就更加令人兴奋了。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从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动物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评分我对这本《野兽出没.大英博物馆的动物版画》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迷恋。版画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独特的魅力,那种刀斧刻画在木板或金属上的痕迹,最终转化为墨色在纸上的呈现,总带着一种原始的力量和肌理感。而将这一技法与动物主题结合,再加上大英博物馆的背书,简直是艺术饕餮盛宴的前奏。我特别好奇,这些动物版画会涵盖哪些具体的类型?是东方古老的木版年画,还是西方中世纪的手稿插图,亦或是更近代的艺术家的创作?它们是否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动物的理解和描绘方式的差异?例如,中国的龙和凤,与西方传说中的狮鹫或独角兽,在版画上会呈现出怎样的视觉语言?而且,大英博物馆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收藏机构,其动物版画的收藏范围应该非常广泛,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涉及从古代文明到近代艺术的各个时期,涵盖各种材质和技法的版画作品。我很想知道,书中的图版质量是否精美,是否能真实地呈现出版画的细节和质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博物馆的展厅之中。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封面,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便是那些来自遥远国度、不同时代的动物,它们被定格在纸上,以一种永恒的姿态向我们诉说着过往。我想象着,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录介绍,而更像是一场深入的艺术探险。我期待它能够揭示这些动物版画的创作动机,是出于科学研究的严谨,还是纯粹的艺术表现的冲动,抑或是宗教仪式的需要?我很好奇,在古代,艺术家们是如何获取动物的形象和信息?是通过亲眼观察,还是依靠口头传说和文字描述?书中的版画是否会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动物的真实认知,还是融入了他们主观的想象和情感?例如,一些威猛的动物,是否被描绘得更加夸张,以体现力量和权威;而一些温顺的动物,又是否被赋予了柔美和宁静的气质?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去辨识不同版画中的风格差异,去理解它们所处的文化语境,甚至去揣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倾注的心血和思考。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呈现视觉的盛宴,更能提供深度的文化解读,让我领略到动物版画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名字,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联想。艾莉森·E.怀特,这个名字听起来充满学者气质,而胡阳潇潇,则带着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我猜测,这也许是一次跨文化的艺术对话,一位西方学者和一位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从各自的视角解读大英博物馆的动物版画。这种合作模式本身就充满了看点,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分工的,又是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思想的碰撞。例如,怀特教授是否会从西方艺术史的角度,分析这些版画的流派、风格和对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而胡阳潇潇老师,又是否会结合中国的动物图腾、神话传说,或者东方绘画的笔墨意趣,来解读这些作品?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这些动物版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义。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动物常常被赋予宗教、道德或者政治的象征,而在东方,动物更多地与生肖、祥瑞、甚至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内涵,让我们看到同一形象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焕发出的不同生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动物版画的权威解读,同时也能带来一些全新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古朴又带点神秘的艺术风格,仿佛真的能把人带回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时代。我一直对那些描绘动物的艺术品情有独钟,尤其当它们来自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时,总觉得背后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这本书的标题“野兽出没”,光听名字就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想象,不知道会是哪些神秘的生物,它们又是如何被艺术家们捕捉并呈现在版画上的。大英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收藏了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而将动物版画作为一个独立的切入点,来解读这个庞大的艺术世界,我觉得这个角度非常新颖。我很好奇,这些动物版画是否仅仅是写实地描绘,还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比如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力量的崇拜,或者仅仅是对奇特生物的好奇心。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挖掘这些版画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例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物在人们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又如何体现在艺术创作中。我很期待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它们穿越时空,仿佛就在眼前,讲述着早已消逝的文明的低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