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原来胎教可以这样有趣
定价:45.00元
作者:翟桂荣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12705548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教授翟桂荣编著
◎胎教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国学知识、名画、名曲和名诗欣赏、手工制作、趣味算术等,不仅对胎儿有益,对准妈妈也能有很好的熏陶。
◎图文结合紧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减轻准妈阅读压力。
◎优良的“内外环境”是胎教成功的基础;爱与交流是胎教成功的关键
◎全新趣味胎教方案, 开启更奇妙的孕育生活之旅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每个孕月的具体胎教内容和胎教方法,以及胎儿每周的变化及准妈妈孕期的注意事项。胎教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流畅,图文并茂,是准妈妈理想的胎教读本。
美育胎教:欣赏名画《摇篮》 12语言胎教:吟诵泰戈尔的《开始》 25
美育胎教:妙趣横生的手指画 26准爸爸读故事:《小熊过桥》 33
音乐胎教:欣赏交响曲《田园》 46 美育胎教:欣赏油画《洗澡》51
手工胎教:学折纸船57国学胎教:欣赏《木兰辞》 64
美育胎教:欣赏名画《缠毛线》 65 手工胎教:树叶书签,留下秋的记忆66
美育胎教:简笔画“玫瑰花” 82手工胎教:爱的礼物——心形书签 91
语言胎教:有趣的谜语歌谣92国学胎教:《三字经》节选 96
语言胎教:《你爱的是春天》 110手工胎教:折一朵浪漫的樱花 118
语言胎教:《你是人间四月天》 170 国学胎教:欣赏《兰亭集序》182
音乐胎教:欣赏名曲《月光》 196准爸爸讲故事:《父亲的菜园》 197
语言胎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0
……
目录
什么是胎教 2
胎教的定义 2
健康、愉悦的孕期是胎教的前提 2
用胎教开启孩子潜能 3
了解胎儿的能力 3
胎教如何获得效果 3
胎教是为了不埋没孩子的潜能 3
古今中外成功胎教案例 4
西周太妊对姬昌(周文王)的胎教 4
日本的“英才造就工程” 4
斯瑟蒂克家的4个天才 4
胎教是爱、体验和交流 5
让胎儿感受到准父母的爱 5
让胎儿体验准妈感受 5
和肚子里的胎宝宝多交流 5
制订孕期胎教计划 6
如何制订适合自己的胎教计划 6
胎教日程表参考 7
胎教基础知识
怀孕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9
周 10
胎教新知 10
母体为了胎宝宝发生改变 10
外界环境通过母体影响胎宝宝 10
准妈妈做胎教 11
营养胎教:自制果蔬汁补充维生素 11
美育胎教:欣赏名画《摇篮》 12
音乐胎教:《小小羊儿要回家》 13
国学胎教:《燕诗示刘叟》 14
准爸爸做胎教 15
准爸爸也是胎教的主角 15
准爸爸可以做哪些胎教 15
第2周 16
胎宝宝的变化 16
与的约定 16
宝宝心声 16
胎教新知 17
胎教从备孕期开始 17
准妈妈做胎教 18
营养胎教: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18
情绪胎教:给自己减压 19
益智胎教:数独 20
准爸爸做胎教 21
关心准妈情感需要 21
多承担些家务活 21
出其不意地感动她 21
怀孕个月
第3周 22
胎宝宝的变化 22
开始生命的旅程 22
宝宝心声 22
胎教新知 23
放松心情,宝宝敲门来 23
准妈妈做胎教 24
营养胎教:孕早期不用刻意加餐 24
语言胎教:吟诵泰戈尔的《开始》 25
美育胎教:妙趣横生的手指画 26
准爸爸做胎教 27
和准妈妈一起写胎教日记 27
第4周 28
胎宝宝的变化 28
胎宝宝有绿豆大小了 28
宝宝心声 28
胎教新知 29
孕激素会影响准妈情绪 29
“打败”激素影响的良方 29
准妈妈做胎教 30
营养胎教:偏食习惯可能遗传给宝宝 30
音乐胎教:欣赏钢琴曲《爱之梦》 31
运动胎教:学习孕妇操 32
准爸爸做胎教 33
读故事《小熊过桥》,逗乐妈妈 33
怀孕第2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35
第5周 36
胎宝宝的变化 36
变成了“三层汉堡” 36
宝宝心声 36
胎教新知 37
不要试图复制神童 37
胎教的目的是开发潜能 37
准妈妈做胎教 38
营养胎教:巧吃鱼,让胎宝宝更聪明 38
语言胎教:《女娲造人》 39
情绪胎教:欣赏电影《好孕临门》 40
准爸爸做胎教 41
和准妈妈对弈 41
第6周 42
第7周 48
第8周 54
怀孕第3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61
第9周 62
0周 68
1周 74
2周 80
怀孕第4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87
3周 88
4周 94
5周 100
6周 106
怀孕第5 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113
7周 114
8周 120
9周 126
第20周 132
怀孕第6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139
第21周 140
第22周 146
第23周 152
第24周 158
怀孕第7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165
第25周 166
第26周 172
怀孕第7个月
第28周 184
怀孕第8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191
第29周 192
第30周 198
第31周 204
第32周 210
怀孕第9个月:本月胎教重点 217
第33周 218
第34周 224
第35周 230
第36周 236
怀孕0个月 :本月胎教重点 243
第37周 244
第38周 250
第39周 256
第40周 262
附录 269
作者介绍
翟桂荣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
◆ 北京和美医院医疗院长
◆ 首发基金项目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
◆《中国现代妇女科学》、《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北京医学会》杂志常务编委。
从事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胎儿宫内的监测与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多胎妊娠的管理,曾成功为五胞胎、六胞胎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其良好的医德在孕产妇之间口口相传,并荣获“好大夫在线”评选的“网友心中好大夫”称号,同时也是“三九健康网”评选的“10位网友好评妇产科医生”之一。
文摘
序言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可操作性达到了近乎满分。它提供的建议绝不是那种“说了等于没说”的空泛口号,而是可以直接带回家在今天下午就尝试的“微行动”。比如,书中提到的一种“情绪同步法”,作者给出的步骤清晰到可以像菜谱一样严格执行,而且针对不同孕期阶段的宝宝,都有相应的调整方案。我惊喜地发现,很多我之前觉得无从下手,或者不确定是否正确的“直觉式”做法,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科学的佐证和更优化的建议。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把育儿描绘成一场需要精密计算的战争,而是鼓励父母去享受过程,去相信自己的本能,同时提供工具箱来武装这份本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父母”的书,而更像是一本“激发你成为有趣父母的灵感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绝对是下了大功夫的,可以说是“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典范。它不像那种厚重的学术书籍,动辄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和复杂的图表。这本书的行距、字号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大量留白的设计让眼睛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更绝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手绘小插图,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些小小的图形不仅起到了解释和强调的作用,更像是为文字注入了生命力,让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轻盈起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讨论一些关键点时,会用不同的字体或者颜色来标注,这种视觉上的层次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很多时候,我甚至不需要仔细阅读长篇大论,光是看看那些醒目的重点和可爱的图示,就能抓住核心信息。对于我这种碎片化阅读习惯的读者来说,这种设计简直是福音,保证了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同时又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活泼又不失温馨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原本对“胎教”这个词有点刻板印象,觉得它可能就是枯燥地播放古典音乐或者朗读一些晦涩的教材。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哇,原来可以这么轻松愉快地接触这个话题!” 里面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那种柔和的马卡龙色系,让人感觉非常治愈。尤其是封底那句宣传语,用了一种非常俏皮的口吻,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我立刻就联想到,如果内容也像封面一样充满创意和惊喜,那接下来的阅读体验一定会非常棒。这种注重视觉体验的书籍,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它成功地在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把我这个潜在的读者拉了过来。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来探讨胎教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
评分读完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接地气且富有画面感。她似乎非常懂得现代父母的心态,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过来人”口吻来指导,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幽默风趣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独家秘诀。书中对一些传统胎教方法的解读,都进行了非常巧妙的现代化改造,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比如,她描述如何将日常的家务活动融入到和宝宝的互动中,那段描写简直是太形象了!我都能想象出,在厨房里切菜的时候,宝宝在肚子里是不是也跟着“动感节拍”呢?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场景的能力,是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轻松植入那些“看不见的爱”。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在脑海里预演一下自己和宝宝的互动场景,那种期待感油然而生,完全没有阅读育儿书籍时常有的焦虑感。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巧妙,逻辑性极强,但又完全没有传统教材的生硬感。它似乎遵循着一个“由内而外,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路径。开篇也许是唤醒你对胎教的兴趣,用一些趣味故事来建立亲子连接感;接着,会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如何通过声音、触觉来感知宝宝的需求;等到你完全适应了这种交流方式后,作者才开始深入探讨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和早期认知培养。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读者感觉自己是在和宝宝一起“共同成长”和“共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在引用科学研究和心理学理论时,总能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转述,完全避开了那些拗口的术语,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专业知识”与“普通父母”之间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