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日本图解钓鱼入门 浮游矶钓钓法大全 |
作者 | (日)TSURI情报编集部 |
定价 | 88.0元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 | 9787550264199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字数 | 250000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日本图解钓鱼入门:浮游矶钓钓法大全》这本书是引进日本原版的一套专业海钓实战攻略书中的一本,全面介绍了海钓所的基础知识、浮游矶钓这种钓法的各种技术秘诀以及实战当中对地形、天气、海流、风向等各种要素的把握技巧,重点针对各个鱼种提供了完备、好用的实战攻略,甚至连怎么把钓到的鱼做成日本风味的特色大餐也做了细致的讲解,真是非常周到的一本书,让你既能享受到海上钓鱼的乐趣,也能享受到全家欢宴的天伦之乐。 |
作者简介 | |
TSURI情报编集部:是日本专门出版钓鱼相关书籍的出版社,曾经出版过《路亚釣法全解析:完全征服矶岸·堤防·沙岸魚种攻略》《黑鯛完全制霸:生态习性全解析&达人战术大公开》等专业钓鱼书籍,深受专业钓鱼人士喜爱。 |
目录 | |
编辑推荐 | |
必需装备、钓具选择、钓组配备、钓法操作、鱼饵制备、钓果冷藏等,应有尽有,详细完备。 钓点选择、时机把握、鱼信判断、季节天气、海流风向、明暗光照等,一切细节,皆藏玄机。 小到灵活的沼虾,大到庞大的乌贼,海鲫、带鱼、鲈鱼、石鲈、真鲷、黑鲷……特种攻略,特别惊喜。 寿司、沙拉、生鱼片、鱼酱、鱼卷、鱼头汤……煎炸烹炒,烩烤煮炖,各种美味,全家开心。 |
文摘 | |
各种鱼类的浮钓攻略 黑鲷 【春天能在浅海钓到大黑鲷, 秋天可以享受数量大丰收的喜悦】 春天海水水温逐渐回升,开春之前,黑鲷为了越冬都藏在深海海底。黑鲷为产卵储存体力, 便随着海潮从海底慢慢移动到浅海,并开始大量觅食。人们将这种现象叫做“ 赶潮”,这是一年中能钓上来大黑鲷的*值得期待的时期。主要的垂钓场所应选在鱼饵较丰富的浅海海草水域。 结束产卵之后黑鲷会暂时减少食量,在梅雨季前后,为了恢复体力,它又会再一次大量觅食。另外,夏季因为海水水温比较高,反而是水温比较不容易上升的河口地区成为垂钓黑鲷的主要场所。 进入秋季之后,堤坝和海岸周围有很多黑鲷幼鱼在积极地觅食,因此,9~ 月是能钓上来一大堆黑鲷幼鱼的好时期。 在海岸堤坝处,水深渔港堤坝基本上水都不且海潮速度快,这种深,建议初学者在这种场场所黑鲷较多合垂钓。如果周边有岩石的话,一年四季都有钓果船道水很深,是黑鲷的通道乱石周围喜欢半咸水的鱼,经常在钓黑鲷的时候不小是很好的心钓上来钓点。 ●卷轴 钓黑鲷时大多数情况下要使用细的子线,因此,选用防拖拽性能较高的纺丝卷轴是必须条件。选用能够卷起150 米2号母线大小的卷轴即可。 ●钓组 选用辨认度高的带颜色的,材质为尼龙的1.8~2号大小的母线,子线选用碳氟化合物1.5~2号大小。因为黑鲷的牙很硬,**选用黑鲷专用的,具有良好的穿透力的鱼钩,大小在1~3号左右。浮漂可根据情况选择柱状浮漂或锥型浮漂。一般而言,在堤坝、海岸等相对来说风浪比较小 的海域,都是以钓小鱼为主,这时候建议选用柱状浮漂。而在海礁等海潮活动频繁的海域,一般浮漂都会随海潮漂流,这时候建议选用锥型浮漂。 【钓组要准确地投入海底!既要撒南极鳞虾也要在鱼钩上装上鱼饵】 ●鱼饵和南极鳞虾 从贝壳类、小型甲壳类、多毛类到海藻,黑鲷的猎食范围十分广泛。只要是黑鲷生活海域有的东西,几乎都是它们的猎食对象。所有这些都能用来做鱼饵,但是在矶钓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抛撒以鳞虾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南极鳞虾。因此,垂钓黑鲷时一般也就以鳞虾为主要的鱼饵了。 但是,在黑鲷大量觅食的时期,用米糠等做的鱼饵、玉米、虫蛹、西瓜等都可以拿来做垂钓黑鲷的鱼饵。 南极鳞虾以鳞虾为主要原料。先将鳞虾剪成适当的大小,再混入黑鲷专用的虾类。因为黑鲷的主要活动海域在海地附近,因此在配制南极鳞虾时,黑鲷专用的虾类要比垂钓鲱鱼时多放一点。 ●抛撒南极鳞虾的方法 在抛撒南极鳞虾时,首先*重要的是要选对抛撒的点。如上所述,黑鲷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海底附近,那里海潮十分迅速,南极鳞虾很有可能被海潮带走,因此要使南极鳞虾正好抛撒在鱼饵上方十分不易。 因此,在海沟地带以及沟壑海域,要尽量将南极鳞虾抛撒在能够停留住的地方。另外,为了防止南极鳞虾散开,应该用勺子将南极鳞虾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基本都是将其压缩成圆形再抛撒。 ●调整标底 大家常说“黑鲷的关键在底部”,这大概是因为黑鲷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在海底附近的原因。事实上,黑鲷上钩的海域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间层到底层之间。因此,矶钓垂钓黑鲷时,如在堤坝这种海底比较平坦的场所垂钓时,**先将目标区域设定在水深的2/3处,然后从水深3/2处开始寻找目标,一直到海底为止。 如果是在海底起伏比较大的场所垂钓时,**先将目标区域设定在水深的1/2处,然后从水深1/2处开始寻找目标,一直到海底为止。至于垂钓场所的水深,可以通过铅坠测量,也可以事先通过钓鱼指南书籍查找,还可以问一问渡船的船长等等。 另外,清晨是黑鲷**量觅食的时间。海岸边、堤坝边、树根周围等区域附着了大量的贝壳类、小型甲壳类,这时候将目标区域设定在3米左右的浅层,紧密地搜索一遍上述区域,会有意想不到的丰盛钓果。希望你们可以记住这个诀窍。 黑鲷为捕食提高了自身的灵活性,当海水开始翻腾,将附着在海岸边以及堤坝周围的贝壳类、小型甲壳类等鱼饵冲走的时候,用以上方法垂钓黑鲷会十分有效果。 ●鱼信 黑鲷在上钩之后,通常不会立刻掉头而是保持静止状态,慢慢地后退。人们将这种黑鲷特有的吃食方式称作“不劳而食”,浮漂只会产生很小的鱼信。这种时候轻轻地摆动鱼线,让黑鲷感到着急从而加快黑鲷吃食,并逼迫它掉头。如果浮漂有鱼信,要采取相应措施。基本原则是,由于黑鲷的牙齿很硬,必须要耐心等待鱼钩确切钩住黑鲷。如果没有等黑鲷确切咬住鱼钩就着急收线,鱼钩很可能挂住了黑鲷坚硬的牙齿从而导致脱钩。 ●人鱼大战&鱼儿上钩 黑鲷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用力摇晃头部,为了要配合黑鲷的摇晃,必须要充分利用鱼竿的弹力。我们不能正面进攻,强势地把它拉过来,而是要利用鱼竿的竿身部分吸收黑鲷的摇晃。黑鲷基本上不会像鱾鱼那样突然大力挣扎,因此,耐住性子慢慢和黑鲷周旋才是上上之策。收网同样很关键。黑鲷的牙齿很硬,如果鱼钩没有完全挂住黑鲷的身体,在收网时脱钩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遇上30厘米以上的黑鲷尽量使用渔网捞住。 除了具有鱼饵捕捉的优点之外,配好鱼饵和配料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好掌握。而且捕捉大型鱼类也是有可能的。 团子饵钓法还有其他的优点! 海水水温上升的夏季到秋季,鱼儿们也非常有活力。特别是小鱼们会一个劲儿地围着吃鱼饵。这样一来,鱼钩上挂的鱼饵多数都被小鱼们给叼走了。为了不让小鱼们阻碍,直接进入黑鲷海域层的钓法,就是团子饵钓法。团子饵不仅能对深入海底的的鱼饵进行保护,也能很好的发挥配料的作用。同时还有团子饵钓法的优点使鱼饵和配料混合的效果。 此钓法在春天的捕鱼旺季期也很有效,即使鱼饵捕捉很少,团子饵作为鱼饵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和浮游矶钓采取的是同样的鱼饵钓法,所以不会没有效果。 而且如果能将团子饵送入海底,能使鱼饵(团子饵)和配料产生协同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让鱼饵和配料相互配合在技术上不难实现,还可以大大扩大钓鱼战果。尝试挑战下**没有损失!! 【不喜欢对付鱼线缠绕等麻烦的人使用中通竿,想要团子饵到达远距离的人使用外通式鱼竿】 现在的团子饵钓法,主要使用的是矶竿或黑鲷专用鱼竿。号数推荐1号到1.2号。长度基本在5~5.3米。种类有外通式和中通式两种,不喜欢对付鱼线缠绕等麻烦的人推荐使用中通竿, 想要团子饵到达远距离的人推荐使用外通式鱼竿。 卷轴是小型的车轮型卷轴。有闸动式和拉拽式,以及两种一体化的类型。使用哪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于初学者来说推荐入门简单的闸动式。 母线使用尼龙1.8~2号,在容易被挂住的高风险场地建议使用2号母线。种类的话,直接沉入海底的中止线较好,漂在海面的漂浮线等容易随风浮动的不适合使用。 子线可以准备1~2号的,主要使用的是1.2号和1.5号。碳氟或尼龙材质都可以。 鱼钩有各式各样的种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普遍使用的是千又型和型。 一般磷虾鱼饵使用1~3号鱼钩,小杂鱼等大型鱼饵普遍使用千又3~5号、7~9 号等。 浮漂有很多种类,根据钓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种类。不带铅附和进攻的钓法,主要使用带环的球形浮漂、算盘浮漂、睡漂等。风大的时候球形浮漂容易被吹走,使用自立型的算盘浮漂等较为有利。在海浪高潮水急的情况下,球形浮漂很好用。 切掉底部的团子饵钓法,可以使用大型的自立型浮漂或非自立型浮漂。但在海浪高潮水急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圆锥形浮漂,也可以使用球形浮漂。对于这些浮漂,没有必要先注重它的灵敏度,优先选择容易发现或容易使用的,以及适合现场情况类型的浮漂。 【团子饵的硬度,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团子饵不是一年里一直重复使用同一个,根据季节或情况的不同选择符合的种类。春天的拥挤期海水整体上水温较凉,普遍鱼饵捕捉很少。因此,首先制作散开快一些的团子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具体来说“名人团子块”1袋配“实惠的细虫蛹”1包、磷虾1公斤细细捣碎,混合成团子饵。 这种组合一般在鱼饵捕捉的时间里会迅速分散,没有它就会很难分散。在实际钓鱼时,团子饵比预想时间散开早的时候,中途添加1公斤磷虾。这样做团子饵会变紧,变得稍微有些硬。所以诀窍是一开始不要多放磷虾。 用这种团子块作为基础的团子饵,通过水分微调可以制成干的容易分散的团子饵,也可以制成湿润的硬的团子饵。 但是在夏季到秋季在捕鱼高峰期或深场时,这种团子饵如果散开过早会钓不到*想要的鱼。这时“快速缠住团子饵”比较好。这样团子饵会变得非常硬,能够抵挡鱼儿的猛攻,也适合在深场使用。 配料鱼饵主要是磷虾,而且活的磷虾更好,大小推荐LL尺寸,难以被鱼儿捕食的情况下选择更小一点的。用鱼饵捕鱼的时候钓点也非常关键,难以捕食往往是由于鱼饵很难被吃进去而造成,请多注意。磷虾很难被进食或者想要改变钓点的时候,小杂鱼是**的鱼饵。放一条作为诱饵来钓鱼。 其他例如沙蚕也是很好的鱼饵,还有甜玉米和活虫蛹,有了这些配料鱼饵会比较有效果。 【用不加铅的附和钓法让警戒心强的黑鲷上钩】 团子饵钓法和将挂饵粘在海底的附和钓法是现在的主流。这种钓法挂饵不会大量上浮, 所以不是很显眼。不显眼的话取饵也变得比较困难,对动静警戒心强的大型黑鲷才会安心咬食上钩。 使用附和钓法时,理论上钓组不挂任何铅。主要使用的浮漂是算盘浮漂或球形浮漂等,不挂调整浮力用的铅。钓组整体轻便,游动进行垂钓。这时标底能达到比水深更深的区域。即使团子饵破裂挂饵也不会漂上来。 诀窍是考虑到水流等情况,流速越快,就将标底放得越深。如果流速极快的话,也有使用水深好几倍的标底的情况。实际钓鱼中,如果团子饵被戳浮漂发生晃动的话,要将标底放得更深。放到等鱼信不发生晃动的深度,水中的钓组分开,鱼就会跑来吃食。警戒心强的黑鲷,在咬饵的时候如果感觉到浮漂等的抵抗力,会吐掉挂饵逃离。 海水流速很快不利于钓鱼的情况下,下决心取掉标底也是一种方法。这时,将团子饵投出后一下把母线放得过长,会使好不容易的鱼信没有效果,所以要配合着团子饵的下沉速度慢慢放线。如果身边没有其他钓鱼者,可以充分将钓组深入海底。 鱼信有从小型到豪华型的不同种类,将钓组倾斜,浮漂会跟着倾斜静止的情况较多。像被压制住似的小的鱼信,是指浮漂静止不动的时刻。脱离标底时,普通情况下鱼信整体会变小。 鱾鱼 海上浮钓*主要的目标就是鱾鱼。使用南极鳞虾和挂饵配合的浮游矶钓方法捕捉! 鱾鱼有“斑鱾”“小鳞黑鱾”“黄带鱾”三种,都属于鲈形目鱾科。其中“黄带鱾”数量极少不能成为钓鱼的对象,所以本书不做介绍。 钓鱼者根据鱾鱼的体型特征,将斑鱾叫做口太黑毛、将小鳞黑鱾叫做尾长黑毛。 一般口太黑毛分布于除琉球列岛之外,从北海道南部到鹿儿岛的广大区域;尾长黑毛分布在包括琉球列岛房总半岛以南的地区。它们都主要生活在水流较好的岩礁地带或海峡带,通常,尾长黑毛比口太黑毛更喜欢水流好的区域。 口太黑毛和尾长黑毛都可以在一年里的任何时间捕捉,但是想要钓到优良的鱾鱼的话,从晚秋到初春是捕获口太黑毛的**时节,而捕获尾长黑毛的**时节则是从初春到初夏。鱾鱼的叫法根据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关东地区叫做“ 鱾鱼”,关西或四国地区叫做“ 青鱼”,九州地区叫做“ 黑鱼”。鱾鱼都属于杂食性,捕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多毛类、海藻类食物。尾长黑毛主要吃动物类的浮游生物或小型甲壳类食物,而口太黑毛在海藻类生长期间,主要以海莴苣和海苔为食。食用时选取瑕疵比较少的白色种类,冬季前后脂肪丰富,焖炖、盐烤,或者做刺身、火锅料理等,味道非常鲜美。 【钓口太黑毛要注意“海藻”,钓尾长黑毛则要注重“海水”的流动】 选择钓鱾鱼的钓点时,关键词是“海藻”和“海水”。这都适用于口太黑毛和尾长黑毛,但在习性上,口太黑毛作为“ 海藻鱼”的习性更强,而尾长黑毛则更符合“ 洄游鱼”的习性。所以钓口太黑毛时更加注重“ 海藻”选择钓鱼钓点,钓尾长黑毛时更加注重“ 海水”选取垂钓钓点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鱾鱼的钓点。 ●岸边、生长的海藻、海底藻类周围 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可作为鱼饵的小型甲壳类或海藻,也是鱾鱼的藏身之地。特别是岩石的角落处是不可忽视的钓点。 ●礁边浪涌处 具有代表性的鱾鱼钓点。前人曾称:“ 在海浪溅起白色泡沫的岸边能钓到鱾鱼!”因为在溅起浪花的堤岸周边,那些附着在岸上的小型甲壳类和海藻类等被海浪冲刷,因此氧气量充足鱼群易聚集。 ●海水分界处 不同的海水流向冲撞的地方,海水冲刷海底藻类的地方等等,在海水流向变化的地方,浮游生物和以此为饵料的小动物非常丰富,同时撒下去的南极鳞虾也很好下饵。 ●干流 干流, 简单的说是指“ 速度很快, 流径宽的海水”, 是捕获大型尾长黑毛的**钓点。 ●湾形海湾 湾形海湾是指“ 湾状的小型海湾”, 作为鱼饵的小型甲壳类和海藻类丰富,地形也非常适合南极鳞虾发挥功效。 ●堤坝边、海底藻类周围 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可作为鱼饵的小型甲壳类和海藻, 也是鱾鱼的藏身之地。 ●沉箱、弃石附近 通常在堤坝的基地部分,由沉箱和弃石等构成,是鱾鱼的藏身之处。 【口太黑毛和尾长黑毛钓竿的强度不同,鱼钩也是不同形状的专用鱼钩】 ●竿 “浮游矶钓用”或者“鱾鱼(青鱼)用”的钓竿长度大约5.3米左右。根据所钓鱼的大小,口太黑毛一般选择1.2~1.5号,尾长黑毛选择1.7~3号。 在远离岛屿的地点钓尾长黑毛时,很可能钓到60厘米以上的大鱾鱼,所以*小也要使用2号以上的钓竿。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使用外通竿或中通竿,对于初学者推荐鱼线不易发生缠绕的中通竿。 【撒南极鳞虾饵料同时配合挂饵,吸引鱾鱼上钩】 ●浮游矶钓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是“将南极鳞虾和挂饵同时配合”。具体的做法是使撒入海里的南极鳞虾与叉在鱼钩上的挂饵一起在海里漂浮,南极鳞虾吸引鱾鱼咬住挂饵,被鱼钩勾住。 ●挂饵和南极鳞虾 现在的鱾鱼钓法,主流是挂饵和撒饵同时使用活的磷虾。但是,在鱼饵捕捉很多的时期, 也有使用煮熟的磷虾的情况。磷虾的挂法根据情况不同有所区分。 撒饵以剪切成适当大小的磷虾为基础,根据必要的用途(“操作性”“远投性”“扩散性”“可视性”“集鱼”“增量”等)和鱾鱼用的鱼饵配料相混合后使用。请记住磷虾如果剪的细比粗的下沉速度更快。 ●撒南极鳞虾的方法 撒南极鳞虾的地点,从想让鱾鱼上钩的位置开始,然后根据水流等因素进行调整。话虽如此,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迅速掌握水流的方向是很困难的。所以初学者选择脚下的一处作为南极鳞虾的投入点,配合不断变化钓组的投入点来适应不同的情况才是上策。 ●钓组的放法 在实现了“使撒饵和挂饵相协调”后,钓组的放法也非常重要。如先前介绍的,撒饵没有任何的束缚,但是挂饵有钓组束缚着,因此两种饵料的投入方法有着微妙的区别。 同时,钓组在漂流的过程中总会受到“风”和“浪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挂饵必然会脱离撒饵的流向(海水的流向)。 因此能够有效地控制影响钓组的外部干扰,还能自然地沿着水流释放钓组才是关键。 首先,在从脚下到岸边延伸的浪涌处找一个钓点,以浪涌处为起点撒南极鳞虾,沿着南极鳞虾的流线将挂饵抛出。 这时,应该会有一种钓组被挂饵强行拽着走的感觉。钓组的投入点,应比撒饵的投入点稍稍偏向海边,以适应鱼饵捕捉等状况,有必要慢慢进行微调。 ●调整标底的方法 钓鱾鱼时,撒下的南极鳞虾下沉时配合着挂饵同步,从鱾鱼游来吃食的鱼层的上层开始向下层(从海面附近到海底附近)移动是*基本的方法。 因此,开始时标底设定为子线长度(根据情况在1.5~4米之间)加30厘米(浮漂的游动幅度)左右,首先探究一下上层附近的情况。 这时如果挂饵出现持续不上钩的情况,将标底每次放1.5米深左右,探索鱾鱼咬饵的海层。如果浮漂不出现鱼信只是挂饵被咬食,将标底每次放深30厘米, 找寻鱾鱼上钩的海层。 ●鱼信的收法 鱼信在母线或竿前端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收竿,但观察浮漂的动静是鱼信非常重要的一点。 不熟练的情况下,有时很难分辨出到底是由于海浪使浮漂下沉的,还是由于鱼咬食使浮漂下沉的。由于海浪下沉,浮漂会随着海浪的波动规律浮动。而由于鱼造成的下沉,与海浪的波动没有关系,浮漂会不规则地下沉。 很难判断是哪种情况的时候,在浮漂下沉后将钓组悄悄地抬起,检查下挂饵的状态。这时, 如果挂饵有被咬过的痕迹的话,由于鱼造成的浮漂下沉的可能性很大。 ●配合法和操作方法 鱼咬钩后的操作,要使鱼竿和鱼大约保持呈90度左右( 这个动作叫做“ 积竿”),用鱼竿的弹力吸收鱼的拖拽力慢慢将鱼拽上水面。鱼在海底时稍微将鱼竿立着放,鱼在脚下游动时使鱼竿稍微松散地放。 ●捕捉 根据鱼的大小以及钓鱼场地的情况,35厘米以下的鱾鱼直接钓,超过35厘米的鱾鱼需要用渔网捞。 使用渔网时,不是用渔网追赶,而是从鱼的头部诱导它游向撒下的渔网,鱼身体一半以上进入渔网后将母线缓慢地收紧。 乌贼类(拟乌贼和长枪乌贼) 拟乌贼在中日海域皆可钓到,夜间活动能力较强,一般日落后出来觅活食。利用它的这一习性,我们选用电子浮漂进行活饵海钓。而长枪乌贼用专门的钓饵裹上鸡脯肉来钓。 【使竹 鱼饵随水游动,用专门的工具来钓乌贼!】 晚上人类视野狭窄,活动受到制约,从安全性上考虑,还是选择光线较好的时候进入海钓区为好。我推荐大家去海湾湾口、海面开阔的海堤、礁岸、易于站立的海岸等地。 活饵钓法的饵料用的是小竹 鱼、小青花鱼、幼鲻等小鱼,但**的还是小竹 鱼。小竹 鱼在浮漂摆动钓法中也要用到,可以在钓具店里买到,事先准备好专业的渔网和带氧气补给泵的水桶或饵料桶。 钓组设置好之后,拿起一条小竹 鱼,用鼻环或者挂饵钓钩固定。从尾鳍开始算,在距离钓钩2~3厘米处活动并调整橡胶管,这样投饵时不会出现麻烦且钓钩挂饵情况**。 这种钓法的关键点就是把钓竿自然地摆放在身边,投饵时将小竹鱼像过肩投球那样轻轻抛出。之后不要过度拉钓鱼线(达到鱼竿立起时浮漂会运动的程度**),使浮漂可以顺水流动。浮漂上显示的鱼信有各种各样的,比较多的是会慢慢地拉着浮漂下沉或横向移动的。 如果乌贼咬钩了,钓钩是挂不住的,即使挂住也会中途脱落。钓者应使鱼竿边下沉边浸入水中,钓钩浮起来时会碰到逃走的拟乌贼,这时要缓缓地拉回鱼竿。如果感受到拟乌贼的重量了,立马将鱼竿竖起来回拉母线。如果感到拉力很大,更不要放松母线,拉紧它。 拿起脚边的渔网(可以的话从乌贼的后面)网住它,初学阶段让身边的老手手把手传授一下要领较好。小竹鱼饵在水下容易被鱼咬坏,所以钓者需要每隔十分钟就把钓组拿起来检查一下钓饵。这种钓法不少时候可以“一石二鸟”,一个钓组钓上一只拟乌贼不说,能钓上一只长枪乌贼。 长枪乌贼钓组的**特征是用一种可以装鸡胸脯钓饵的特殊装置。装钓饵的底座、钓钩及铅坠儿(铅坠儿使底座、钓钩在水中呈现出特定的角度)三者连为一体,用这个装置时一般选用2~3号铅坠儿。装钓饵的底座形状有标准的正方形、鱼形的。从后面看钓钩形状,有的钓钩只呈现出上半边,有的可以看到全貌,前者在礁石挂线比较多的钓场及探索深处鱼层时用到。 在钓饵里面卷上鸡胸脯肉,这种鸡脯肉在去钓鱼的路上买也可以,能事先买好的话就更好了。将鸡胸肉与钓饵混合后,粗略切一下,然后涂上盐把肉捏紧。腌好的鸡胸肉如果这次用不完,可以放到冰箱里冷冻,下次再用。 至于电子浮漂下面带的铅坠儿的重量,要根据铅坠儿负载、当日刮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乌贼的浮漂显示不是很灵敏,**调整铅坠儿,使浮漂有下沉趋势、提高其灵敏度。当地的不少钓鱼名人能够改进电子浮漂、调整其浮力。 浮钓和远洋海钓是当下钓鱼的主流, 碰到鱼层的话丰收不是梦。 石鲈 石鲈属于鲈鱼纲的石鲈科。从海域上来说有一块区域专产石鲈,这块区域在本州中部以南地区,石鲈在岩礁处繁衍生息。 石鲈体型细长呈纺锤状、侧扁,幼鱼时期身体上半部分有黄色条纹,状似**,所以也有瓜崽之称, 随着它的成长,这种条纹逐渐变淡,整个鱼体变成了油橄榄似的褐色。石鲈一般是30厘米左右,大的可以长到50厘米。 钓石鲈鱼**的时节是夏初、夏末。从初夏开始的整个夏天,石鲈的味道*鲜美。 晚上石鲈的警戒心较小,容易上钩,要准备好的型甲壳类、多毛类、小鱼类。因此在船钓时,可电子浮漂和灯它是肉食性鱼类,捕食范围从浮游生物到小以将乌贼切成长条作诱饵。 从食用上来看,*受欢迎的是白身鱼,脂肪很少,比真鲷还柔软。烧烤、煮食,或做刺身都很美味。 【主要的钓鱼场所是海岸,可以在夜里垂钓】 通常来说,岩礁处海浪翻涌的地方是石鲈聚居的地方,所以比起海堤,海岸是主要的钓鱼场地,冲积而成的浅滩、流界是钓鱼的关键地带。 石鲈是群居鱼类,一旦钓起一条来不要忽略周边地区。 石鲈的钓法主要是“日式活饵钓法”和“远洋海钓”。例如当海潮冲向冲击滩时,把钓组置于水中,让它随海水浮动,这样钓石鲈会事半功倍。 而有的海滩受海潮的影响较小,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就看流界是否能够冲合了。在这样的钓场里,可以远投钓组,也可以在冲合处同步抛撒南极鳞虾和钓饵,进行简单的日式活饵钓法。 石鲈可以在夜里钓,夜里钓鱼的关键是海潮的速度,比起大潮急潮,柔缓的海潮中钓鱼成果会更好。 【浮钓中,掌握海潮很重要。浮漂的设置很影响钓鱼成果】 钓石鲈可以采取与钓鱾鱼相同的浮钓(参考80页)钓法。但具体选哪种方法,要仔细考虑当时的海潮状况。 无论是海水浮钓还是日式活饵钓法,与海潮、时间点相适应的浮漂设定十分重要。与鱾鱼相比石鲈的鱼层更深,不过早上浅鱼层处的鱼比较容易咬钩。刚开始钓时应从浅水处渐渐地往深处找。 鱼信不出来的时候,同行的朋友们可以攻取不同的地方,很快就会发现鱼层,到时大家一起集中进攻同一鱼层才是上策。 石鲈很容易上钩,要用心地进行配合与操作。 钓具和钓鱾鱼的一样,钓竿用1.2~1.5号的矶竿,长度5.3米左右。 卷线轴是带拉拽装置的杠杆闸动式,上面可缠绕150~200米左右的2号母线。 由于要探索深处的鱼层,为了保证能够万无一失地找准它,要选用稍重的钓组。 【与远洋海钓同样的要领,让南极鳞虾饵发挥作用。进入到鱼层后把鱼竿上翘】 远洋海钓的钓鱼方法是将钓组扔到海潮中,钓组入水后一旦鱼竿被向前拉,钓组就会绷直,然后将钓组沉入其中碰到鱼层后,将钓竿用力往上撅一下。关键是远投时不能过于随意,要有目的地反复往有希望钓到鱼的地方投。 钓竿是远投型的3~4号矶竿,长约5.3米。卷线轴采用远投型的中型旋压式。 钓组一般能找到深处的鱼层,南极鳞虾要想发挥作用必须采用“远投海钓钓组”。它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收纳钓饵和抛饵,在鱼层处将鱼竿用力撅起时,可以同时将两种饵料撒出,取饵料也很方便。 这是在平稳海域处海钓的主要目标,可以享受两段钓组的独到乐趣。 …… |
序言 |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