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南杜長亮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店鋪: 科學齣版社旗艦店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74817
商品編碼:29443303297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6-01
頁數:185
字數:250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介紹
體育公共服務是基本公共服務體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貫徹和落實基本公共服務體係的必要舉措,而且對於提高公共服務的發展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本書以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規劃、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場所設施配置和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為切入點進行研究,為我國社區體育服務的長效機製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目錄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基本概念辨析、基礎理論概述與研究範圍界定 4
1.3 曆史研究評述 11
參考文獻 25
第2章 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規劃研究 30
2.1 研究方案 30
2.2 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模型構建 31
2.3 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模型求解方法研究 40
2.4 無锡市某地區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實例研究 47
參考文獻 60
第3章 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健身場所設施配置研究 61
3.1 研究方案 61
3.2 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健身場所排隊係統建模與優化 63
3.3 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健身場所排隊係統應用 75
3.4 城市社區公共體育健身場所設施排隊係統仿真 90
參考文獻 97
第4章 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研究 98
4.1 研究方案 98
4.2 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的提煉 99
4.3 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的問捲調查 103
4.4 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及影響因素篩選 105
參考文獻 115
第5章 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係研究 116
5.1 研究方案 116
5.2 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構建 118
5.3 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權重分配 131
5.4 無锡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 143
參考文獻 158
第6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160
6.1 關於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選址規劃 160
6.2 關於城市社區體育健身中心設施配置 162
6.3 關於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及指標評價體係 163
附錄 165
附錄1 基於Lingo的組閤選址模型求解編程 165
附錄2 以無锡市南長區為實例進行研究的Lingo 求解編程 166
附錄3 M/M/c/N+c排隊係統中流失率和平均等待時間計算編程(Java) 166
附錄4 M/Mb/c/N+bc排隊模型中平均等待時間計算過程(Java) 169
附錄5 M/Mb/c/N+bc排隊模型中矩陣Q計算編程(Java) 170
附錄6 Gamma 函數(Java) 174
附錄7 M/Mb/c/N+bc排隊模型中轉移概率計算過程(Matlab) 176
附錄8 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影響因素調查問捲 177
附錄9 無锡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錶(社區居民用) 179
附錄10 無锡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錶(同行專傢用) 180
附錄11 無锡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調查錶(社區居民用) 181
附錄12 無锡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調查錶(同行專傢用) 183
後記 186

在綫試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齣,要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體係,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知識産權和人口與計劃生育等服務。體育公共服務是基本公共服務體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貫徹和落實基本公共服務體係的必要舉措,對於提高公共服務的發展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加強和完善體育公共服務不僅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任務。國傢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齣,不斷完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加強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在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方麵,將加快建設水平較高、內容完備、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係,逐步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在地域、城鄉和人群間的均等化;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示範區建設,製定結構閤理、內容明確、符閤實際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體係;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數據采集和監測體係。在健身場地設施方麵,統籌規劃、閤理布局、規範標準、節約集約,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場地設施,逐步建成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群眾健身場地設施網絡,推進建設城市社區健身圈;推動休閑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構建休閑健身運動場地設施網絡,提高健身場地設施使用率。
  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是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的前沿陣地,這是由城市社區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首先,城市聚集瞭大規模的人口,社區更是人們高密度聚集的地方,哪裏有人群,哪裏就有體育,哪裏就有體育公共服務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城市經濟發展快、商業化程度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普遍高於農村,城市社區居民異質性高,且生活方式也具有多樣化發展的特點,這些都對體育公共服務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提齣瞭更高的要求;*後,城市社區居民組織程度高,有利於體育公共服務工作的規範管理。再加上城市社區基層體育組織形式靈活、活動內容豐富、健身效果好,吸引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體育需求持續增加。總而言之,城市社區自身的特點為體育公共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瞭有利條件;而其所處在發展階段,人們的體育熱情高漲,各種需求亟待滿足,這也決定瞭體育公共服務建設任務的緊迫性和必要性[1]。城市社區體育健身中心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體係的構建,就是為瞭能及時瞭解和準確掌握體育公共服務的開展情況及成效,進而改進體育公共服務的供給狀況,從根本上提高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目前,我國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和服務質量監控體係依然長期受各種矛盾的睏擾。
  一是城市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健身、社交等需求與體育設施缺乏的矛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模以****的速度擴大,居民的需求也朝著多元化、高層次發展。首先,居民健身需求不斷增強。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們認識到“工作是為瞭更好地休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並追求休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時,現代人生活、工作各方麵壓力越來越大,參與運動健身無疑成為人們*佳的減壓方式。其次,居民社交需求增強。體育活動不僅可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同時是居民融入社會的重要平颱。居民通過群體性的體育活動,可以獲得重要的人際關係[2]。*後,參與城市社區體育健身的人口增多。調查顯示,現階段參與城市社區體育活動的人口中,以老年人居多[3],而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因此,老齡化問題將促使城市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大大增加。
  城市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社交需求和健身人口的增多使城市社區體育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然而,目前城市社區體育健身設施數量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瞭居民參與體育健身。因此,閤理有效地規劃城市社區體育設施選址、確定設施的規模是城市社區體育建設進程中的重要工作。
  二是各地政府紛紛提齣打造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口號與城市社區體育設施選址規劃方案缺乏之間的矛盾。近幾年各地政府不斷加強全民健身教育,並齣颱各種條例和政策指導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2005年國傢體育總局頒布瞭《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4],明確指齣瞭開展各種城市社區體育活動的用地標準、設施建設大綱。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提齣打造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江蘇省政府在2011年7月7 日提齣將加快發展城市社區體育,積極打造城市社區“10 分鍾體育健身圈”。武漢市於2012年提齣建設城市社區“15 分鍾健身圈”,確保城市居民齣門步行15 分鍾就可享受公共健身設施、基層健身組織、全民健身活動、科學健身指導等基本公共健身服務。瀋陽、濟寜等地也相繼提齣建設城市社區體育“10 分鍾”“8 分鍾”“12 分鍾”的“健身圈”。
  雖然政府對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進程給予瞭大方嚮指導,但是具體實踐還缺乏科學的指導,很多體育設施的選址都依靠主觀想法,“見縫插針”式配置健身設施導緻體育設施配置分布不均,在總體資源缺乏的情況下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5]。而且我國對於城市社區體育設施的建設起步較晚,學術界對於城市社區體育設施的研究也相對缺乏,對於如何規劃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的設施選址等問題還沒有成熟的定論。以上問題都給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的建設帶來瞭睏難。
  三是城市社區體育設施鍛煉效果與資源配置浪費之間的矛盾。城市社區的體育設施是社區居民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體育設施的數量極大地影響瞭全民健身的鍛煉效果。為城市社區居民提供閤理的體育設施,讓體育設施既能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又不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各地體育局要保證其體育資源配置的理論依據閤理,隻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全民健身活動纔能正確地開展和進行。城市社區居民的到達是隨機的,而且居民的鍛煉時間也是隨機的,因此,健身中心各類體育設施優化配置的關鍵是對城市社區居民的交通流做齣閤理有效的分析。傳統的方法隻是按人口對健身中心各類設施數量作粗略配置,顯然在體育鍛煉需求較少的社區,按此方法進行各類健身設施的數量配置是不閤理的。這就造成瞭我國在體育設施總體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還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
  四是城市社區居民對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要求逐步提高與相關政策和學術研究不成熟之間的矛盾。居民對體育健身需求加大,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麵: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閑暇時間和金錢增多,為健身需求創造瞭基礎。居民健身的意識也急劇上升,投入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去獲得健康體魄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第二,體育活動不僅可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它還是居民融入社會的重要平颱。居民通過群體性的體育活動,能夠獲得人際交往;通過人與人的交流互動,可以釋放齣各種壓力,提高生活幸福感。第三,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調研中發現目前參與城市社區體育鍛煉的人群中,年齡在60 歲以上的居民是主力軍,老齡化問題將促使城市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大大增加。
  城市社區居民往往是通過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達到鍛煉身體、改善身體素質、放鬆心情的目的。隨著居民健身需求的增加,居民對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城市社區居民渴望獲得高質量的城市社區體育服務。但由於我國城市社區服務發展起步晚,城市社區體育目前發展也較落後,其往往容易齣現各種問題,如體育活動種類少、體育設施不齊全、體育組織管理不規範等,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著社區體育服務質量的水平。同時,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在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無锡等)發展比較好,而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水平較為低下,且部分地區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少、居民不滿情緒較多[6-8]。
  除此之外,由於城市社區居民對自身潛在的質量需求無法感知,為瞭挖掘更深層次的服務質量需求,引入同行專傢對服務質量的評估就顯得尤為必要。
  (1)本書通過定性、定量與定位分析相結閤的方法,綜閤運籌學、地理信息學和公共服務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科學、閤理地尋求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優選址策略,*終形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新思路和方法,這樣的研究可以為我國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規劃的學術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本書依據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的建設需要,以南京、無锡、瀋陽城市社區體育“10 分鍾健身圈”為例,理論結閤實際,在保證10 分鍾的有效服務半徑內,設施點以*經濟、公平和高效的配置方式100%覆蓋居民區。設施規劃策略不僅為江蘇省、遼寜省“10分鍾健身圈”設施規劃部門工作的實施提供瞭科學指導,而且對於其他地方政府的“15 分鍾”“8 分鍾”等類似“健身圈”的選址,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2)本書運用排隊論方法,基於係統動力學、運籌學、統計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在實際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社區居民到達城市社區健身中心的時間間隔分布、城市社區居民鍛煉時間分布、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排隊時的排隊規則、城市社區居民參與鍛煉的生滅過程及城市社區居民心理的*長平均等待時間構建真實和閤理的排隊模型。
  (3)本書通過總結國內外健身體育和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的相關指標,分析指標的內涵,研究各服務質量指標屬性間的關係,探求齣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評價的指標;運用數理統計學、模糊數學、係統工程學等方法,實證分析指標及確定其相應權重,從而得齣優化的指標體係,為後續的城市社區體育服務質量指標研究和其他服務組織質量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1.2 基本概念辨析、基礎理論概述與研究範圍界定
  1.2.1 基本概念辨析
  1. 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又稱公共服務設施,是社會性服務業依托載體,由政府直接或間接供給,服務於社會大眾的教育、醫療、文體等社會性基礎設施[9]。公共設施以公共利益及設施的可公共使用為基本特性。公共設施的設置,在一定的標準與要求控製下,可以由政府、社團或企業與個人來設立和經營,並不因其所有權所屬的性質而影響其公共性。公共設施的用途和性質決定其服務的對象及範圍,不因所服務對象與範圍的大小而失去其公共性。
  公共設施種類繁多,一般按照其使用性質和分級配置的需要加以分類。
  (1)按公共設施的使用性質分類。依照國傢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10](GB50137—2011)的規定,城市公共設施分為八類:①行政辦公類;②文化類;③教育科研類;④體育類;⑤醫療衛生類;⑥文物古跡類;⑦外事類;⑧宗教類。
  (2)按公共設施的分級配置分類。按照用地結構的等級序列,公共設施相應地分級配置可分成三級:①市級,如市政府、博物館、大劇院、電視颱等;②居住區級,如街道辦事處、派齣所、街道醫院等;③小區級,如小學、菜市場等[11]。
  2. 社區和社區體育
  1)社區概念
  社區概念是從英文的community 翻譯過來的。1881年,德國社會學傢滕尼斯首先將社區一詞運用於社會學領域。20 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提齣並應用社區這一概念。1986年,民政部原部長崔乃夫提齣適用於中國國情的社區概念,即社區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體。之後,社區的概念都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新的關於社區這一概念齣現在2005年我國國傢體育總局編製的《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中[4],其中規定城市社區指街道辦事處轄區或經過社區體製改革後作瞭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也可以是城市規劃中確定的有一定數量城市居民聚居的區域。
  社區一般由以下幾個方麵構成:①特定數量的社區人口;②一定的空間和地域;③具有相當規模的社區設施;④具有某一類型的社區組織。這些基本要素的有機結閤構成瞭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社區。
  分析上述社區的定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麵來理解社區的本質:一方麵是地域性,即社區是具有一定邊界的;另一方麵是社會性,即社區中的人在一定的互動中形成的無論在組織上還是情感上的聯係。所以可以認為社區是存在於地理上具有一定邊界的、生活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組織和情感聯係的人類生活共同體。
  2)社區體育概念
  1991年7月,體育運動委員會首次在天津召開瞭“全國部分城市社區體育調研會”,至此,社區體育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和運用。王凱珍教授認為社區體育是在城市社區中開展的區域性的群眾體育活動[12]。李建國認為社區體育是在居民生活的社區由居民自主地進行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並且通過體育活動建立相互良好的社會關係和共同意識,促進社會活性的一種社會活動[13]。王凱珍和趙立教授在2004年又提齣在我國現階段,社區體育是指在人們共同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相當於基層城市社區轄區範圍),以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體,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的群眾性體育活動[14]。社區體育主要由以下要素構成:社區人員、社區體育組織、場地設施和經費、社區管理者和指導者、社區體育活動。這一概念被學術界所認同,本書的社區體育也是基於街道社區及基層社區這一層麵。
  3)社區體育“健身圈”設施
  社區體育“健身圈”的概念首次提齣是在2011年6月江蘇省政府公布的《省政府關於印發〈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中,該計劃提齣應打造城市社區體育“健身圈”,確保城市社區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十分鍾左右(直綫距離800~1000米)就可享受公共健身設施、基層健身組織、全民健身活動、科學健身指導等基本公共服務。在“健身圈”範圍內有可供開展健身活動的場館(地)或設施,包括體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廣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社區體育設施(棋牌室、文體活動室、多功能運動場、健身路徑等),以及企事業單位、學校體育設施及民辦體育場館設施(健身館、健身房、俱樂部等),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提供健身服務,還有全民健身電子地圖[15]。
  本書中“健身圈”設施是指為滿足城市社區居民齣門以正常速度步行一定時間(一般為8~15 分鍾)就可以享受到公共健身設施、基層健身組織、全民健身活動、科學健身指導等基本公共健身服務所需的在城市社區內規劃建設的運動場地、場館和配套建築等硬件設施及信息服務等軟件設施。
  根據以上概念的分析可知,從使用性質上考慮,“健身圈”設施屬於公共設施的體育類設施;從公共設施的服務範圍(即按照城市用地結構的等級序列)考慮,“健身圈”設施屬於公共設施的居住區級設施。所以“健身圈”設施具有公共設施的公益性和公共使用性等一般特性。
  4)社區體育服務質量
  1992年,社區服務被列入第三産業,體育運動委員會提齣要加快發展社區服務。社區服務既是公益性、福利性的社會服務事業,又是便民的第三産業。同理,社區服務應包括具有福利性的社區體育服務和具有經營性的社區社會化服務[16]。
  社區體育服務作為大眾體育服務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與其他體育服務産品有所區彆,其具有自身的內涵和特點。樊炳有[17]認為社區體育服務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四個:①社區體育服務的項目;②社區體育服務的機構和設施;③社區體育服務的人員;④社區體育服務的經費。樊炳有認為社區服務內容包括四個方麵,即組織服務、設施服務、指導服務和信息服務。《社區體育服務指南》詳細列齣瞭社區體育服務的主要內容有健身指導、健身培訓、組織日常活動、競賽和錶演活動、體質測定、加強組織管理、設備維護與建立檔案[18]。
  社區體育服務産品的特徵除瞭具有體育服務産品的特徵外,還應包括以下四個特徵—福利性、公益性、社會性、地域性或社區性[19]。餘智勇[20]認為社區體育相對學校體育、職業體育、軍隊體育等而言,其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特性:娛樂性、便利與廣泛性、多樣性和自由性。從目前對社區體育的理解來看,由於社區體育的含義在擴大,也並非所有的社區體育服務都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社區體育服務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參與便利性,這是社區體育服務的重要特徵,居民一般是按就近原則參加社區體育活動;②健身娛樂性,居民接受社區體育服務的基本目的是健身和通過各種體育活動獲得娛樂;③社區性,參加社區體育活動的一般是附近居民,他們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社區性並非特指行政區域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規劃與服務質量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