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

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云龙,於朝广 著
图书标签:
  • 中山杉
  • 落羽杉
  • 杂交育种
  • 园林植物
  • 树木育种
  • 林木遗传育种
  • 植物育种
  • 观赏树木
  • 园艺
  • 林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诗书雅韵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39931
商品编码:2944255107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

定价:50.00元

售价:32.5元,便宜17.5元,折扣65

作者:殷云龙,於朝广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5038399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山杉课题组科研人员近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主要介绍落羽杉属种间杂交耐盐碱新树种F1代和回交一代良种选育、鉴定,新树种优良特性、育苗和造林技术等。

目录


前言
第l章 落羽杉属树木的世界分布与引种利用概况
 1.1 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1.2 引种栽培和利用
 1.3 从生境因子的比较分析落羽杉属树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4 在我国各新生境条件下的生长和适应性
 1.5 良种选育研究
第2章 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交F1代中山杉选育
 2.1 F1代中山杉杂交选育
 2.2 F1代中山杉遗传分析
 2.3 F1代中山杉生理特性
 2.4 F1代中山杉区域造林试验
 2.5 F1代中山杉优良特性与示范推广
第3章 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交F2代中山杉(回交代)选育
 3.1 F2代中山杉杂交选育
 3.2 F2代中山杉鉴定
 3.3 F2代中山杉耐盐生理
第4章 中山杉苗圃建设
 4.1 中山杉苗圃地址的选择
 4.2 中山杉苗圃地规划设计与建设施工
第5章 中山杉苗木繁殖技术
 5.1 中山杉嫁接育苗技术
 5.2 中山杉扦插育苗技术
 5.3 中山杉容器育苗技术
第6章 中山杉造林技术
 6.1 中山杉幼苗造林
 6.2 中山杉大树移栽
 6.3 中山杉主要病虫害
第7章 中山杉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7.1 落羽杉属树木种质资源利用前景
 7.2 落羽杉属树木杂交育种前景
 7.3 中山杉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林海的低语:生命的韧与变》 在中国广袤的森林中,有一种树,它的身影宛若披着绿袍的战士,在四季的轮回中展现着独特的风姿。它们是落羽杉属的成员,以其挺拔的身姿、飘逸的羽状叶片和对水湿环境的特殊适应力,在中国南方湿地和河岸边构筑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然而,在自然的慷慨之下,生命总在不断地探索与演进,每一次基因的碰撞,都可能孕育出更强韧、更具价值的新生命。 本书将带您潜入一个关于生命科学、育种智慧以及森林未来的一场深邃探索。我们并非关注某一个具体的树种,而是将目光投向一个更为宏大而富有生命力的领域——落羽杉属树木的杂交选育。这不仅是植物学研究的前沿,更是一项关乎生态修复、经济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战略性工作。 想象一下,在广袤的林场,一群科学家和育种专家,他们不辞辛劳,跋涉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寻找那些最具潜力的落羽杉亲本。他们研究的不是简单的外观差异,而是深藏在基因层面的奥秘:是哪些基因赋予了某些植株无与伦比的抗病能力?是哪些遗传密码使得另一部分植株能够更好地适应贫瘠的土壤?是哪些微妙的遗传组合,能够让后代拥有更快的生长速度,更优良的木材品质,甚至更强的固碳能力? 本书的核心,便是解开这些“为什么”。我们将详细阐述落羽杉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从它们的起源、分布,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再到它们在木材工业、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潜在价值。我们会深入探讨落羽杉属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不同种群、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接下来的杂交选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杂交选育,顾名思义,是将不同遗传背景的优秀个体进行有性杂交,以期获得兼具亲本优良性状,甚至产生“优于双亲”的后代。这并非简单的“嫁接”或“拼凑”,而是一个严谨、科学的系统工程。本书将一一揭示这个过程的精髓。我们会走进现代育种实验室,了解那些精密的基因分析技术,是如何帮助育种家们“看见”基因的流动,如何预测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从授粉的最佳时机选择,到种子萌发的条件控制,再到幼苗的定向培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和耐心。 杂交选育的目标多种多样。在本书的视角下,我们关注的杂交目标可能包括: 加速生长,缩短轮伐期: 传统的落羽杉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达到商业利用的标准。通过杂交,我们能否培育出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的“超级杉”,从而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 增强抗性,提升生存率: 森林面临着病虫害、干旱、盐碱化等诸多威胁。杂交育种能否整合不同亲本的抗性基因,培育出更能适应严酷环境,不易遭受病虫害侵扰的优良品系?这对于维持森林健康,保障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改善木材品质,拓展应用领域: 不同落羽杉的木材纹理、密度、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科学的杂交,能否获得具有更佳加工性能、更强耐久性、更广泛用途的新型木材?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家具、造纸等多个工业领域的发展。 提升生态功能,贡献固碳能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作为重要的碳汇,其固碳能力备受关注。某些落羽杉品系可能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更快的生物量积累速度,通过杂交选育,我们能否培育出“固碳明星”树种,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适应多变环境,增强生态韧性: 气候变化不仅带来干旱,也可能带来更频繁的极端降水和洪涝。落羽杉属本身对湿地环境的适应性,结合杂交带来的遗传变异,能否培育出更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生态型树种? 本书将以生动的故事和翔实的数据,为您呈现科学家们在杂交选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突破。您将了解到,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无数次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的漫长过程。每一个成功的杂交组合,背后都可能凝聚着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心血。 我们还将探讨杂交选育所带来的伦理和管理问题。当一种新的、表现更优的树木品系出现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如何避免单一品系的过度扩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如何在保护原有遗传多样性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新品种的优势?这些都是在推进林木育种事业中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科学的学术著作,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史诗。它揭示了生命演进的内在规律,展现了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服务人类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它将带领您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未来森林,在那里,生命的韧性与变化相互交织,共同谱写着地球的绿色乐章。 无论是对植物学研究者、林业工作者,还是对自然科学、生态环境充满好奇的读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生命的力量,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去憧憬一个更加绿色、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的低语》,聆听生命在基因的交融中,所绽放出的绚烂之花。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以及科学家们辛勤耕耘的身影。落羽杉属的树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季节性的色彩变化,一直以来都是我欣赏的对象。而“中山杉”这个具体的名称,则像一个神秘的引子,让我对它的来历和特性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本书名中的“杂交选育”四个字,更是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内容,暗示着作者可能在进行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科研项目,致力于创造出性能更优越的新型落羽杉品种。我很好奇,这样的育种过程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像一本详实的“育种日记”,记录下每一次的杂交尝试,每一次的观察记录,以及最终的成果?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为了培育出理想的“中山杉”,作者团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运用了哪些前沿的科学技术?这本书是否会为我们揭示,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不断提升植物资源的价值,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贡献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植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落羽杉属的树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秋季那绚烂的色彩,尤其是水杉,那种火红的景象至今难忘。这本书的名字里提到了“中山杉”,这让我很好奇,它是如何被发现或者培育出来的?它又和落羽杉属的其他成员有什么特别之处?“杂交选育”这四个字更是充满了科学探索的味道,仿佛在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创造出更好、更适合我们需求的树木新品种。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里,进行着耐心的观察和严谨的实验。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植物学的探险故事,讲述着发现未知、创造可能的过程?我非常想知道,这种杂交选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树木生长得更快,能够更快地提供木材?还是为了让它们能够适应更恶劣的环境,比如更干旱或者更寒冷的地方?或者是为了培育出更具观赏性的品种,让我们的城市绿化更加丰富多彩?我很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并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植物遗传和育种的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评分

《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让我感受到一股科学严谨和对生命探索的敬意。落羽杉属的树木,在我看来,是大自然慷慨赠予的绿色瑰宝,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更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中山杉”这个名字,则让我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仿佛它是经过精心雕琢、独具匠心的“艺术品”。“杂交选育”更是让我联想到,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个体的优良基因,培育出性能更加卓越的后代。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中山杉”是如何诞生的,它有哪些独特的遗传优势?而对于整个落羽杉属的杂交选育,作者又是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的?是否涉及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这本书会不会是一部关于植物“改良史”的记录,展示了科学家们如何运用智慧和耐心,不断突破生物学界限,为我们带来更适应时代需求的优良树种?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是《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光听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一本非常专业和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著作。我个人对林业和植物育种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落羽杉这样具有观赏性和生态价值的树种。从书名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深入研究了中山杉以及落羽杉属的其他品种,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这种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嫁接或授粉,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可能涵盖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这个庞大的落羽杉家族中寻找到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选育的标准又是什么?是希望获得更快的生长速度?更强的抗病性?还是更优美的树形和更丰富的叶色变化?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杂交的具体技术细节,比如花粉的采集、授粉的时机、杂交种的鉴定和早期筛选等?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最前沿的育种理念和实践经验,或许还能对未来林业发展,尤其是速生用材林和城市绿化树种的开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我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所有的技术术语,但我相信作者的严谨和细致,能够让我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

评分

《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浓郁的科技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探索。落羽杉属的树木,一直以来都是我眼中自然界的“艺术品”,它们挺拔的身姿,特别是秋季那层林尽染的美景,总能给人带来宁静与震撼。而“中山杉”这个名字,我之前并未听闻,这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它会不会是某个特殊地理区域孕育出的独特品种,还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优良后代?“杂交选育”更是直指核心,意味着这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不同落羽杉属品种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卓越的后代。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育种技术,也许会涉及基因的奥秘,如何精准地配对,如何筛选出最理想的杂交组合。我特别想了解,进行这样的育种项目,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是对抗自然界的变数,还是对植物生理习性的深度理解?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些“人造”的优良品种是如何落地生根,又将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