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
定价:50.00元
售价:32.5元,便宜17.5元,折扣65
作者:殷云龙,於朝广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5038399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山杉课题组科研人员近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主要介绍落羽杉属种间杂交耐盐碱新树种F1代和回交一代良种选育、鉴定,新树种优良特性、育苗和造林技术等。
目录
前言
第l章 落羽杉属树木的世界分布与引种利用概况
1.1 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1.2 引种栽培和利用
1.3 从生境因子的比较分析落羽杉属树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4 在我国各新生境条件下的生长和适应性
1.5 良种选育研究
第2章 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交F1代中山杉选育
2.1 F1代中山杉杂交选育
2.2 F1代中山杉遗传分析
2.3 F1代中山杉生理特性
2.4 F1代中山杉区域造林试验
2.5 F1代中山杉优良特性与示范推广
第3章 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交F2代中山杉(回交代)选育
3.1 F2代中山杉杂交选育
3.2 F2代中山杉鉴定
3.3 F2代中山杉耐盐生理
第4章 中山杉苗圃建设
4.1 中山杉苗圃地址的选择
4.2 中山杉苗圃地规划设计与建设施工
第5章 中山杉苗木繁殖技术
5.1 中山杉嫁接育苗技术
5.2 中山杉扦插育苗技术
5.3 中山杉容器育苗技术
第6章 中山杉造林技术
6.1 中山杉幼苗造林
6.2 中山杉大树移栽
6.3 中山杉主要病虫害
第7章 中山杉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7.1 落羽杉属树木种质资源利用前景
7.2 落羽杉属树木杂交育种前景
7.3 中山杉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到《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象,以及科学家们辛勤耕耘的身影。落羽杉属的树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季节性的色彩变化,一直以来都是我欣赏的对象。而“中山杉”这个具体的名称,则像一个神秘的引子,让我对它的来历和特性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本书名中的“杂交选育”四个字,更是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内容,暗示着作者可能在进行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科研项目,致力于创造出性能更优越的新型落羽杉品种。我很好奇,这样的育种过程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像一本详实的“育种日记”,记录下每一次的杂交尝试,每一次的观察记录,以及最终的成果?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为了培育出理想的“中山杉”,作者团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运用了哪些前沿的科学技术?这本书是否会为我们揭示,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不断提升植物资源的价值,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植物世界的奇妙之处。落羽杉属的树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秋季那绚烂的色彩,尤其是水杉,那种火红的景象至今难忘。这本书的名字里提到了“中山杉”,这让我很好奇,它是如何被发现或者培育出来的?它又和落羽杉属的其他成员有什么特别之处?“杂交选育”这四个字更是充满了科学探索的味道,仿佛在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创造出更好、更适合我们需求的树木新品种。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里,进行着耐心的观察和严谨的实验。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植物学的探险故事,讲述着发现未知、创造可能的过程?我非常想知道,这种杂交选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树木生长得更快,能够更快地提供木材?还是为了让它们能够适应更恶劣的环境,比如更干旱或者更寒冷的地方?或者是为了培育出更具观赏性的品种,让我们的城市绿化更加丰富多彩?我很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并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植物遗传和育种的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评分《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让我感受到一股科学严谨和对生命探索的敬意。落羽杉属的树木,在我看来,是大自然慷慨赠予的绿色瑰宝,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更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中山杉”这个名字,则让我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仿佛它是经过精心雕琢、独具匠心的“艺术品”。“杂交选育”更是让我联想到,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巧妙地组合不同个体的优良基因,培育出性能更加卓越的后代。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中山杉”是如何诞生的,它有哪些独特的遗传优势?而对于整个落羽杉属的杂交选育,作者又是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的?是否涉及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这本书会不会是一部关于植物“改良史”的记录,展示了科学家们如何运用智慧和耐心,不断突破生物学界限,为我们带来更适应时代需求的优良树种?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是《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光听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一本非常专业和具有前瞻性的学术著作。我个人对林业和植物育种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落羽杉这样具有观赏性和生态价值的树种。从书名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深入研究了中山杉以及落羽杉属的其他品种,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这种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嫁接或授粉,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可能涵盖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这个庞大的落羽杉家族中寻找到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选育的标准又是什么?是希望获得更快的生长速度?更强的抗病性?还是更优美的树形和更丰富的叶色变化?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杂交的具体技术细节,比如花粉的采集、授粉的时机、杂交种的鉴定和早期筛选等?我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最前沿的育种理念和实践经验,或许还能对未来林业发展,尤其是速生用材林和城市绿化树种的开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我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所有的技术术语,但我相信作者的严谨和细致,能够让我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
评分《中山杉—落羽杉属树木杂交选育》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浓郁的科技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探索。落羽杉属的树木,一直以来都是我眼中自然界的“艺术品”,它们挺拔的身姿,特别是秋季那层林尽染的美景,总能给人带来宁静与震撼。而“中山杉”这个名字,我之前并未听闻,这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它会不会是某个特殊地理区域孕育出的独特品种,还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优良后代?“杂交选育”更是直指核心,意味着这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不同落羽杉属品种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卓越的后代。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育种技术,也许会涉及基因的奥秘,如何精准地配对,如何筛选出最理想的杂交组合。我特别想了解,进行这样的育种项目,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是对抗自然界的变数,还是对植物生理习性的深度理解?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些“人造”的优良品种是如何落地生根,又将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