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约科维奇:一发制胜
定价:39.80元
作者: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502346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德约科维奇首部亲笔著作。每一位网球迷和运动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珍藏佳作! 《一发制胜:我的14天身心逆转计划》小德**次真实、全面地讲述自己在球场内外的方方面面: 6岁便立誓要夺得温网冠军 科索沃战争期间,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在被轰炸过的废墟上练球 屡次退赛的隐秘原因大揭秘 对阵纳达尔、费德勒时的精彩战略战术 第 一次夺得温网冠军时的感动瞬间 1整天训练时程大公开 4大饮食守则,9种热身运动,9招滚轮按摩,4式瑜珈动作 14天既抗过敏又瘦身的健康食谱。
内容提要
德约科维奇首部亲笔著作。揭秘小德突破逆境成为网球男单头号选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回顾历次关键战役中的精彩瞬间和心路历程,毫无保留分享身心调节与健康饮食方法。
2010年以前,小德只拿到过一个大满贯冠军,世界排名一直处在尴尬的第三,当年的澳网公开赛的决赛对阵特松加,他又气喘发作,冲进更衣室狂吐,历经五盘缠斗,终因体力不支败北。为了突破自我,他用各种方法改善体能状态,举重、跑步、换教练、到沙漠训练,甚至动了鼻腔手术使呼吸更顺畅。然而,都没有效果……
2011年,成为了小德有史以来*的单赛季:他赢得了10个冠军,连续3个大满贯,43场比赛,一跃成为世界排名*的网球选手!是什么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体重减轻了,也觉得自己脚步更轻盈、更有爆发力,头脑也清醒了。”由谷底到*,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书中小德将揭开他成功背后的秘密。
目录
序章 从崩溃边缘到世界冠军
过去,每当我朝着梦想迈出一大步,就会被一股莫名的无力感绊住,
现在,我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改变,我终于可以痛快赢一场。
第 一章 战火中练球的小孩
科索沃战争阻挡不了我的网球路,我会去找刚遭到北约空袭的地方,
心想如果昨天轰炸了某个地方,今天可能就不会再来……
第 二章 初尝胜利的甜美滋味
2011年,我实现了两个毕生梦想:赢得温布尔登冠军,还有成为世界排名的球员。
第 三章 开放心态,让我脱胎换骨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营养师,我只建议各位打开自己的心胸,
尝试这些不同的观念,倾听身体向你发出的信号。
保持客观,只有你能知道哪些食物适合自己,只有你能翻译自己身体想对你说的话。
第 四章 什么食物拖累了你的健康?
无论在球场、职场、情场,每个人都想成功,
给你一个建议:从撇开偷偷破坏身心的坏食物开始。
只要去尝试就行了。对我来说,糟糕的挫败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决定不去尝试。
第 五章 吃出人生制胜局
我坚持提升身心表现的四项守则:
一、慢慢吃,用心吃;二、给身体清楚的指示;
三、保持正面心态;四、重质不重量。
第 六章 训练你的心智
身体训练并不是我取胜的全部因素。
我会运用心智方面的技巧,让自己在练球和比赛中可以保持敏锐、专注,
调整到佳状态。
不过,我并不把这些视为“训练方法”。这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
第 七章 人人都做得到的健身计划
几种简单的健身运动,能帮你提高柔韧性、缓解压力、恢复体能,
不论你体能状况如何,都可以让你表现得更好。
第 八章 冠军的食谱
14天健康食谱,帮助我减重、挥别过敏、储备满满能量。
切记:怎么吃与吃什么一样重要。
认真看待你吃下肚的东西,因为它很快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后记
致谢
附录 健康食物指南
作者介绍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1987年5月22日出生,现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ATP)男子单打世界,职业生涯已经赢下7座大满贯男单冠军奖杯,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的网球运动员之一。
文摘
序言
作者的叙事手法简直是大师级的教科书范本,他似乎拥有将枯燥的统计数据和繁复的战术分析,编织成引人入胜的史诗故事的能力。整本书的结构推进逻辑极其清晰,从早期的青涩懵懂,到中期的技术革新与自我怀疑,再到最终登顶世界之巅的那个决定性瞬间,作者总能精准地把握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他没有一味地堆砌赞美之词,而是深入挖掘了人物性格中那些复杂、甚至有些矛盾的侧面,这使得整个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而真实,而非一个扁平化的“神祇”。比如,他对某次关键失误后的心理重建过程的描写,细腻到令人窒息,那种将所有压力内化、然后通过训练将其转化为前进动力的过程,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深切体会到“伟大的背后是巨大的痛苦”。这种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让即便是对网球规则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被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奋斗精神深深吸引,它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了一部关于人类意志力的寓言。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对于技术细节的剖析达到了令人发指的专业程度,它绝非仅仅是为球迷准备的“花边新闻集锦”,而是真正深入到这项运动的技战术核心。作者似乎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不同时期对手的打法特点,并精准地描绘了主角是如何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迭代的。无论是步法在红土场和草地上的细微差别,还是正手击球时核心力量的转移轨迹,书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形象的比喻来辅助理解。更让人佩服的是,作者在描述这些专业内容时,总能巧妙地穿插进历史背景和环境因素的考量,让你明白一个技术动作的形成,绝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时代、教练团队、甚至球拍科技进步的共同产物。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仿佛上了一堂高强度的专业分析课,对网球这项运动的理解深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很多过去看不明白的“神仙球”,现在都能从技术层面找到逻辑支撑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来自于它对于“坚持”二字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它没有把成功描绘成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反复的跌倒、质疑和漫长的恢复期。尤其是其中关于伤病和年龄带来的生理极限挑战的描述,极其诚恳且残酷。作者并未回避那些低谷期的挣扎,那些公众看不到的、私下里反复的自我拉扯,反而将这些“不完美”的部分放大,使得最终的胜利显得更加来之不易,更有重量感。这种对“失败”和“脆弱性”的坦诚,反而构筑了一个更强大的精神内核。我从中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如何赢得比赛,更是一个人如何在面对人生的必然困境时,选择用何种姿态去应对和超越。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各自领域努力的人来说,是一种强心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是能够直视自己的局限,并依然选择战斗下去的勇气。
评分从文字的韵律和情感的张力来看,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同样不容忽视。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会不经意地穿插一些极具画面感的长句,那些句子如同慢镜头回放,将某个决定胜负的分毫瞬间拉长,让你充分体会到时间的凝滞感。例如,对决赛点上握拍那一刻的心理描写,那种极度的安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仿佛都被抽干了,只剩下心跳的回音。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多变的,在描述激烈的对抗时,用词如刀光剑影,充满力量;而在描述与家人或教练的温情互动时,则转为细腻和温暖,像涓涓细流。这种情绪的自由切换,让阅读过程像是在欣赏一出精心编排的戏剧,时而紧张到屏住呼吸,时而又被那种纯粹的热爱所感动落泪。它成功地将严肃的传记写作,提升到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的用心。封面色彩的搭配,那种深邃的蓝与跳跃的亮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暗示着比赛场上的瞬息万变和永恒的焦点。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极其考究,文字的排版疏密有致,阅读起来毫无压迫感,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我尤其欣赏其中一些关键时刻的图片处理,黑白照片的运用恰到好处,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内心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汗水、那些坚毅的眼神,似乎能穿透纸面直击人心。光是翻阅这实体书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仪式,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前的留白,感受那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装帧的细节之处,比如书脊的处理和烫金工艺的运用,都体现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绝不是一本可以随意丢在书架角落的书,它值得被郑重对待,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随时提醒着你,阅读的享受不仅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触觉和视觉的综合体验。这种对实体阅读体验的尊重,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