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分析(第2版)教学指导书
定价:32.50元
作者:胡翔骏,黄金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040206203
字数:430000
页码:3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胡翔骏编《电路分析》)的配套教学指导书,主要内容是对主教材习题做了详细解答,并给出了6套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章节与主教材相对应。习题解答部分既有笔算求解的详细过程,又有计算机求解的方法指导;与主教材后附的DVD光盘配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题及参考答案部分对应本科生“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及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路基础”课程。
本书适用于讲授、学习“电路分析”课程的师生,也可供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参考使用。
目录
部分 《电路分析》(第2版)习题解答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元件
1-5 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1-6 两类约束和电路方程
1-7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1-8 电路设计、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二章 用网络等效简化电路分析
2-1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2-2 电阻单口网络
2-3 电阻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2-4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2-5 电路设计、电路应用和电路实验实例
第三章 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
3-1 网孔分析法
3-2 结点分析法
3-3 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
3-4 回路分析法和割集分析法
3-5 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四章 网络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戴维宁定理
4-3 诺顿定理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4 大功率传输定理
4-5 替代定理
4-6 电路设计、电路应用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五章 理想变压器和运算放大器
5-1 理想变压器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3 含运放的电阻电路分析
5-4 电路应用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六章 双口网络
6-1 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6-2 双口网络参数的计算
6-3 互易双口和互易定理
6-4 含双口网络的电路分析
6-5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七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7-1 电容元件
7-2 电感元件
7-3 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
7-4 电路应用、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
8-1 零输入响应
8-2 零状态响应
8-3 完全响应
8-4 三要素法
8-5 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8-6 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
8-7 电路应用、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九章 二阶电路分析
9-1 R1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2 直流激励下R1C串联电路的响应
9-3 R1C并联电路的响应
9-4 一般二阶电路分析
9-5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十章 正弦稳态分析
10-1 正弦电压和电流
10-2 正弦稳态响应
10-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0-4 R、1、C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10-5 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
10-6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0-7 单口网络的相量模型’
10-8 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
10-9 电路实验和计算机分析电路实例
第十一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和三相电路
第十二章 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
第十三章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第十四章 动态电路的频域分析
第二部分 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1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1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2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2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2003年)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题参考答案(2003年)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4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4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5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5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电路基础”考试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电路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电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出于好奇买下了这本《电路分析(第2版)教学指导书》。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是足够的,但对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指导,我感觉还有提升空间。它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论的推导和概念的阐述,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以及一些工程上常用的分析技巧,书中涉及的相对较少。当然,我理解这是一本教材性质的书,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如果能在书中加入更多来自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或者介绍一些常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工具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那会更有价值。我尝试着去对照书中某些概念与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电路问题,发现能够找到联系,但书中提供的方法和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量的调整和优化。总而言之,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它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更侧重于应用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教学指导”属性。我本来以为它会提供很多现成的“教学模板”或者“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来呈现电路分析的知识体系。每个章节都像是在一步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最基础的电流、电压概念,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对于概念的定义非常清晰,而且在关键的地方会进行强调。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对于我这种习惯于系统学习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章节顺序,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然而,我也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偏学术化,有时候会用到一些比较晦涩的词汇,需要花一些时间去理解。而且,它对一些细节的解释,有时候会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这对于完全的初学者可能不太友好。我希望能有更多互动性的元素,比如在每章结束后,能有更具启发性的讨论题,或者是一些可以通过简单实验来验证的环节,这样会更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纠结了很久。初拿到手的时候,那个沉甸甸的份量就预示着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各种复杂的符号,瞬间有种被知识的洪流淹没的感觉。作为一个对电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我一开始确实是抱着一种“看看总比不看强”的心态。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发现,虽然这些公式和符号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但作者的逻辑性还是很强的。他会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进入电路分析的世界。当然,我承认有很多地方我还是跟不上,需要反复阅读,甚至借助网上的其他资料来理解。有时候,我会盯着一个图例看上大半天,试图弄明白那条线代表什么,那个符号又意味着什么。这种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挫败感,但我并不想完全放弃。我想,也许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以及更适合我这种初学者的辅助材料。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一种福音,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山顶的风景是否优美,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去证明。
评分拿到这本《电路分析(第2版)教学指导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全面性。几乎涵盖了电路分析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到复杂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分析,甚至还涉及到了二端口网络等更高级的主题。我个人觉得,对于想要深入研究电路理论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库。它的知识点非常扎实,理论推导也很严谨,每一个公式的出现都有其逻辑上的依据。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章节后面给出的思考题,这些题目往往能激发我去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公式的层面。不过,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难度可能会有点劝退。它的内容信息量非常大,节奏也比较快,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物理概念,很容易感到吃力。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也时常需要暂停下来,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我猜想,如果能再配上一套配套的习题集,并且习题集的难度和覆盖面也能达到这本书的水平,那效果会更好。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快速地掌握电路分析的要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毕竟,9787040206203这个ISBN码在网上被不少人提及,似乎是很多学生的选择。这本书的结构倒是挺清晰的,章节划分也很合理,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概念展开。我比较欣赏的是,它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穿插一些例题。这些例题的难度跨度比较大,有些我能理解,有些则让我绞尽脑汁。我尝试着自己去解那些例题,但往往解到一半就卡住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这让我意识到,仅仅看书上的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刷题。我有时候会觉得,书中的例题讲解不够详尽,希望能有更详细的步骤和思路提示。另外,一些关键的公式和定理,如果能有更直观的类比或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上做得不错,但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提升应试能力的人来说,还需要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并且寻找更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