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第六版)
定价:79.00元
作者:(德) 芬肯策勒,王俊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1249907
字数:
页码:
版次: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的综合性参考书。全面性,**性,系统性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综合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基础资料,填补了RFID系统参考文献的一个空白,是一本面向实际应用的专业基础技术书籍。本书主要介绍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物理特性、数据传输技术的基本知识、国际标准与规范、编码与调制、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读写器与应答器的结构与制造、对RFID系统的各种攻击手段与防范措施、RFID测试技术以及RFID的各种应用案例等。
目录
章 导论
1.1 自动识别系统
1.1.1 条形码系统
1.1.2 光学符号识别
1.1.3 生物识别
1.1.4 智能卡
1.1.5 射频识别(RFID)系统
1.2 各种识别系统的比较
1.3 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组成
第2章 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特征区别
2.1 基本特征区别
2.2 应答器的构造形式
2.2.1 盘状和硬币状
2.2.2 玻璃外壳
2.2.3 塑料外壳
2.2.4 工具和气体瓶子的识别
2.2.5 钥匙和钥匙扣
2.2.6 手表式
2.2.7 ID-1型非接触式智能卡
2.2.8 智能标签
2.2.9 片上线圈
2.2.10 其他的结构形式
2.3 频率、作用距离和耦合
2.4 有源应答器和源应答器
2.5 应答器中的信息处理
2.6 射频识别系统的选择准则
2.6.1 工作频率
2.6.2 作用距离
2.6.3 安全性要求
2.6.4 存储器容量
第3章 基本工作原理
3.1 1位应答器
3.1.1 射频
3.1.2 微波
3.1.3 分频器
3.1.4 电磁法
3.1.5 声磁法
3.2 全双工和半双工
3.2.1 电感耦合
3.2.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3.2.3 紧耦合
3.2.4 电耦合
3.3 时序过程
3.3.1 电感耦合
3.3.2 表面波应答器
3.4 近场通信
3.4.1 有源模式
3.4.2 源模式
第4章 射频识别系统的物理基础
4.1 磁场
4.1.1 磁场强度H
4.1.2 磁通量和磁通量密度
4.1.3 电感L
4.1.4 互感M
4.1.5 耦合因数k
4.1.6 感应定律
4.1.7 谐振
4.1.8 应答器的实际工作
4.1.9 工作磁场强度Hmin
4.1.10 应答器读写器系统
4.1.11 系统参数的测量
4.1.12 磁性材料
4.2 电磁波
4.2.1 电磁波的产生
4.2.2 辐射功率密度(坡印廷矢量)S
4.2.3 场波阻抗和电场强度E
4.2.4 电磁波的极化
4.2.5 天线
4.2.6 微波应答器的实际工作
4.3 表面波
4.3.1 表面波的形成
4.3.2 表面波的反射
4.3.3 表面波应答器的功能结构
4.3.4 传感器效应
4.3.5 转换传感器
第5章 频率范围和允许使用的线电规范
第6章 编码与调制
第7章 数据的完整性
第8章 RFID系统的安全性
第9章 标准化
0章 电子数据载体的结构
1章 读写器
2章 RFID系统的测试技术
3章 应答器和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制造
4章 应用实例
5章 补充资料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德国的射频技术专家。任Giesecke & Devrient公司的RFID与安全技术咨询师。此外,1994年以来积极参与非接触智能卡与RFID系统的标准化工作,申报了一系列有关RFID的,并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理论知识的拓展。它的应用案例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在仓储物流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RFID技术来优化我们的库存管理和货物追踪系统。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RFID在仓储、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和操作流程说明,让我对如何落地RFID解决方案有了清晰的思路。特别是书中关于 RFID 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我还在书中看到了不少关于RFID在防伪溯源、资产管理、门禁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这些都为我拓展工作思路提供了很多启发。不得不说,作者在案例的选择和阐述上非常有独到之处,能够真正触及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书中的图文并茂,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阅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实操指南,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第六版)》却以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展现了 RFID 的魅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作者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穿插的很多小故事和趣闻,让我感觉在学习一门技术的同时,也在了解一项革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 RFID 技术发展历程的介绍,以及它如何一步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便利的支付方式到高效的物流系统,再到安全的门禁管理,都让我对这项技术充满了敬意。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精美,清晰的图表、合理的章节划分,让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经常会在午休时间翻几页,总能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感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也让我更加期待 RFID 技术在未来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是一本启迪思想的读物,让我对科技的进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技术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人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第六版)》提供了我渴望的深度和广度。我特别关注 RFID 标签的物理结构、天线设计原理以及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协议。这本书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讲解了不同类型 RFID 标签(如无源、有源、半有源)的工作原理,还深入剖析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关于天线设计,书中提供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和仿真分析方法,这对于我进行定制化天线设计非常有帮助。而且,对于 RFID 标准(如 EPCglobal 标准体系、ISO 标准等)的介绍也相当详尽,这对于确保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 RFID 安全性的章节,包括数据加密、防冲突算法、以及防止欺骗和篡改的措施,这让我对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 RFID 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术语表也非常完善,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引。总而言之,这本书满足了我对技术深度和细节的极致要求,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哇,这本《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第六版)》简直就是我一直寻觅的宝藏!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它厚实的体积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我一直对RFID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既能深入讲解原理,又能兼顾实际应用的著作。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恰到好处,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RFID系统(如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再到标签的设计、读写器的构成,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的讲解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即使是对RFID初学者来说,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频段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今后选择和设计RFID系统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第六版在内容上肯定也更新了不少,加入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行业动态,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跟上技术潮流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涵盖了RFID技术的方方面面,从硬件到软件,从标准到安全,从各个行业(零售、物流、医疗、交通等)的应用案例,都写得非常具体。我相信,认真研读这本书,一定能让我对RFID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分这本书的第五版我读过,第六版在内容更新和前沿性方面给我带来了惊喜。作为一名对新兴技术保持高度敏感的开发者,我一直关注 RFID 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例如与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第六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更新了最新的 RFID 芯片技术、读写器硬件进展,还重点探讨了 RFID 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书中对 RFID 数据在物联网平台上的集成、利用 AI 技术进行 RFID 数据分析以实现更智能化的管理等内容的阐述,都让我耳目一新。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 RFID 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 RFID 实现物品的溯源和防伪,这为我开拓新的项目思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第六版还加入了更多关于 RFID 系统部署的优化策略和故障排除技巧,这对于我实际的项目落地非常有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 RFID 技术原理的经典教材,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展现了 RFID 技术在未来科技浪潮中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