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却又浓烈的怀旧感。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能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那个戏曲还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时代。他写戏,不像是为现代人“科普”,更像是在回忆,回忆那些曾经看过的戏,那些曾经认识的戏曲艺人,那些曾经发生的与戏曲有关的故事。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台上风华绝代的角儿,还是台下默默无闻的匠人,都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他写他们,就好像在写自己的亲人、朋友,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与敬意。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戏曲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汪曾祺先生的《说戏》,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温情、智慧与历史厚度的散文集,它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戏曲,更让我对生活、对艺术、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评分在阅读《说戏》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受,仿佛自己也化身为戏台下的一名观众,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生动的演绎。汪曾祺先生对戏曲的热爱,并非那种浮于表面的赞美,而是渗透在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之中。他会详细地描绘某个旦角扇子的轻摇,某个净角眼神的锐利,某个丑角动作的滑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描摹,却勾勒出了戏曲表演的灵魂。他笔下的唱词,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有了生命,有了温度,有了能够直击人心的力量。他会引用一句京剧的唱词,然后娓娓道来,这句唱词如何触动了他的心弦,又如何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将艺术形式与人生感悟深度结合的写法,是汪曾祺先生独有的魅力。读他的文字,你会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一种从容不迫的生命态度。他不是在教你如何欣赏戏曲,而是在邀请你和他一起,共同感受戏曲之美,共同品味人生百味。
评分拿到这本《说戏》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好奇又带着点忐忑的。汪曾祺先生的名字,在文学界自然如雷贯耳,他的文字我也读过一些,总觉着是一种温润如玉、不动声色的力量。这次集结了41篇关于“戏”的散文,更是让我对这位老人家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充满了期待。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字里行间,那种特有的“汪曾祺味道”便扑面而来。他写戏,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剧情复述,而是将戏曲中的人物、情节、唱腔,融入了他对生活、对人情世故、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之中。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舞台,看到了张生与莺莺的眉目传情,听到了穆桂英的慷慨激歌,甚至能感受到那咿呀的唱腔里蕴含的悲欢离合。更难得的是,汪先生总能从小小的细节里,挖掘出大大的意味。他写戏,也是在写人,写人的情感,写人的命运,写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有时候,他会把戏曲中的某个桥段,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物、某个场景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原来戏曲不仅仅是戏曲,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骨血,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功力,着实令人佩服。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是一个特别“戏曲发烧友”,对于京剧、昆曲这些传统艺术,总觉得有些遥远,甚至带着一点点“高冷”的距离感。直到我读了这本《说戏》,才真正体会到,原来戏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如此触动人心。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引路人,带着我一步步走进戏曲的世界。他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讲述戏曲的魅力。他写《牡丹亭》,不是从“杜丽娘如何为情而死”讲起,而是从他对一次观戏的感受说开,从舞台上那“扑朔迷离,迷离扑朔”的意境说开,再慢慢引出人物的情感纠葛。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总能捕捉到那些最动人的瞬间,比如某句唱词的韵味,某个眼神的传递,某个身段的传神。读他的文章,仿佛不是在“看”戏,而是在“听”戏,在“品”戏。他就像一个老朋友,坐在你身边,一边给你讲故事,一边和你分享他对戏曲的感悟,让你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恰恰是汪曾祺先生最擅长的。
评分翻开《说戏》,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箱,每一个故事都闪耀着不同寻常的光芒。汪曾祺先生对于戏曲的解读,常常带着一种超脱的智慧和豁达。他笔下的戏曲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烦恼与追求。他写《霸王别姬》,不仅仅是悲壮的结局,更能读出虞姬的决绝与项羽的无奈。他写《空城计》,则更能体会到诸葛亮内心的惊险与镇定。他总是能从那些耳熟能详的剧目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细节,或是对某个情节的另类解读,或是对某个角色的别样评价。这些解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代人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先生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戏曲,他写的是他自己的观感,是他与戏曲之间的对话。这种平等而真诚的态度,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亲和力,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他的书,你会觉得,原来传统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