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陸懋曾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農業齣版社
ISBN:9787109116887
商品編碼:29283108542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07-06-01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定價:118.00元

作者:陸懋曾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109116887

字數:

頁碼:40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9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栽培麵積和總産量僅次於水稻,居糧食作物的第二位,是我國特彆是北方人民的主糧。發展小麥生産,對提高人民生活,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山東是我國小麥的主要産區,近年來統計,小麥麵積和産量分彆占全國總數14%左右和18%以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黨和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農民的辛勤努力,山東小麥生産有瞭很大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單産40多kg、總産22億kg,發展到近幾年單産穩定在350kg左右、總産穩定在200億kg左右的水平;從過去是城鄉人民的精貴細糧,成為現在一日三餐的主糧。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與半個世紀以來小麥品種的改良和栽培技術的改進是分不開的。

目錄


序言
前言
章 山東小麥生産概況
節 山東小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一、山東是我國小麥的重要産區
二、小麥是山東人民的重要口糧
三、小麥是山東食品工業中的重要原料
四、小麥是山東耕作製度中的主體和核心作物
第二節 山東自然概況和小麥生態區劃
一、山東的自然概況
二、山東小麥生態區劃
第三節 山東小麥生産的發展
一、小麥生産的發展曆程
二、小麥生産的基本經驗

第二章 山東小麥遺傳資源研究
節 小麥遺傳資源概述
一、小麥的分類
二、小麥的起源與進化
三、小麥的基因組
四、小麥的近緣植物
五、人工創造的特殊遺傳資源
第二節 山東省小麥種質資源研究
一、地方品種的搜集與整理
二、種質資源的鑒定和評價
第三節 小麥遺傳資源的創新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利用
二、種質資源的創新
三、矮孟牛的創造及評價利用
第四節 小麥近緣植物在種質創新中的應用
一、中間偃麥草優異基因的發掘和利用
二、長穗偃麥草優異基因的發掘和利用
三、黑麥和小黑麥在種質創新中的研究與利用
四、山羊草在小麥種質創新中的研究與利用
五、多屬的創製及其利用

第三章 山東小麥性狀遺傳研究
節 農藝性狀遺傳與相關
一、遺傳力與遺傳相關
二、優勢與配閤力
三、遺傳模型
第二節 生理特性的遺傳
一、早熟性
二、光閤性狀
三、粒葉比
第三節 抗病性遺傳
一、銹病
二、白粉病
三、紋枯病
第四節 抗逆性遺傳
一、抗寒性
二、抗鹽性
三、抗旱性和耐熱性
第五節 品質性狀遺傳
一、磨粉品質性狀
二、小麥籽粒蛋白質遺傳
三、麵筋強度
四、籽粒澱粉特性及其遺傳
五、籽粒澱粉品質與蛋白質品質的關係
六、小麥品質性狀與食品製作品質的相關性
第六節 品質生理研究
一、氮素吸收和運轉分配規律
二、酶活性與蛋白質積纍特性
三、籽粒蛋白質及其組分積纍規律
四、籽粒澱粉組分的積纍規律

第四章 山東小麥品種改良的策略
節 育種目標
……
第五章 山東小麥育種技術研究
第六章 山東主要育成小麥品種係譜
第七章 山東省主要小麥品種
第八章 山東省小麥良種繁育
第九章 山東小麥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作者介紹


陸懋曾,男,漢族,1928年12月生,江蘇鎮江人。小麥育種專傢。現任山東省農業專傢顧問團總團長,山東省科協名譽主席,山東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1950年1月畢業於金陵大學。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所長,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1983年後曆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政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主席,山東省對外友好協會會長。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中央委員,、代錶,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工作者。從事小麥育種和栽培研究三十多年,主持育成瞭泰山1號,濟南2號,濟南13等20多個小麥優良品種,促使山東小麥生産進行瞭多次品種大更換,有效地控製瞭小麥銹病的危害,較好地解決瞭既高産又抗倒伏的問題,促進瞭小麥的高産、穩産,對山東省及黃淮麥區的生産發展做齣瞭重大貢獻。多項成果獲省、國傢科技進步奬,全國科學大會奬。主編和參編《小麥》、《小麥育種及良種繁育》、《中國小麥品種誌》、《小麥育種》等著作,撰寫論文、資料、建議數十篇,對促進山東農業經濟發展,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起到瞭積極作用。

文摘


2.栽培技術的顯著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小麥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逐步拓寬和深人:由措施增産效應的研究,逐漸深入到增産機理的研究;由研究器官、個體的生長發育規律,逐步發展到研究群體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與高産的關係和調控技術;由研究單項技術措施的增産效果,逐步發展到研究各種技術措施之間的相互關係、優化組閤及其增産效果;研究組織由單學科研究,逐步走嚮栽培、育種、生理、土化、環境、推廣多學科協同攻關,田間與實驗室結閤,小區試驗與大田示範和大麵積高産開發相結閤。這些變化,極大地豐富瞭小麥的栽培技術體係。目前,對小麥生育規律、環境條件和生産措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有瞭更深入的認識,提齣瞭不同類型的技術指標和技術規範。50多年來,山東省小麥主要栽培技術進行瞭五次重大的改革,對小麥生産的發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瞭積極作用。
次栽培技術的改革提齣瞭培肥地力、閤理密植。新中國成立初期,山東麥田土壤肥力很低,對此提齣增施廄肥、土雜肥、綠肥,培肥地力的做法,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20世紀50年代初期,山東小麥生産普遍是大壟稀植和墩播稀植,土地和光能的利用很不充分,小麥産量很低。農業科技工作者進行瞭品種、播期、播量和播種方式,結閤施肥、澆水等的試驗研究,通過試驗肯定瞭窄行密植和寬幅密植有同樣的增産效果,比大壟稀植能增産小麥10%~20%。確定和推廣瞭以窄行密植為重點的增産技術,使行距縮小到15~30cm,播量根據不同地力水平增加到5~10kg,對小麥增産起到瞭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栽培技術的改革提齣瞭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深耕細耙的小麥栽培技術。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隨著化學肥料工業的發展,氮素化肥的供應量日益增加,化肥的增産效果已被群眾所接受,從改良土壤和提高小麥産量的目的齣發,提齣瞭在小麥生産中“以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的方式,使麥田的土壤肥力不斷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老式犁耕地很淺。栽培工作者研究得齣,適當加深耕層,改善耕層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能有效地促進小麥根係的生長發育,獲得顯著的增産效果。隨著機械牽引新式犁的推廣,增施有機肥和化肥,結閤深耕已成為當時小麥豐産的主要栽培措施。隨著土壤肥力的不斷提高與施用化肥、澆水、閤理密植等技術的改善,全省範圍內齣現瞭一大批大麵積豐産樣闆。如黃縣南仲傢村、滕縣史村平均畝産達400kg左右,帶動瞭全省小麥單産的提高。
第三次栽培技術的改革提齣瞭適當降低播量,群體與個體協調發展的栽培技術。20世紀70年代前後,隨著土壤肥力的提高,播量的增大,倒伏麵積越來越大,高産田小麥畝産徘徊在350kg左右。20世紀70年代初,萊陽縣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受稀播繁育濟南9號小麥新品種的啓發,提齣在土壤肥力提高的基礎上,不再增加播種量,而適當降低播種量,每畝10~12萬基本苗,走依靠分蘖為主成穗的途徑,使群體內通風透光良好,秸稈堅實,穗大粒多,以解決小麥高産與倒伏的矛盾,獲得每畝500kg的高産。實踐證明,以分蘖成穗為主的萊陽經驗,較好地解決瞭個體與群體、高産與倒伏的矛盾,對實現高産比較穩定可靠。197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在萊陽召開的全國小麥高額豐産科技座談會上,充分肯定瞭萊陽的韆斤高産經驗,促進瞭省內外小麥高産的發展。

序言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山東小麥遺傳改良 陸懋曾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