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我的京张铁路 ? 奔向口外
定价:86.00元
作者:王嵬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32263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的京张铁路》系列图书共分三册,按空间线的形式,以全线田野考察、沿线老职工与居民的口述历史、同机位新旧图片对比、已消逝场景的手绘复原,全面展现京张铁路的历史变迁、历史遗存、文物现状。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各章节使用了百年前的威妥玛拼音,并配有京张铁路视频及口述历史视频的二维码链接,浓缩了细致又深厚的铁路历史。
内容提要
《我的京张铁路——奔向口外》为王嵬用十余年以田野考察、沿线老职工与居民口述历史、同机位新旧图片对比、根据老资料及图片的手绘复原、全线文物普查,展现了京张铁路康庄-张家口段的变迁、历史遗存、文物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怀来附近改线、鸡鸣山煤矿支线、张家口大弯道 等,内有数十段田野考察视频通过书中的二维码链接分享给大家。
目录
综述/001
多半园地/石径狭穿:康庄—张家口/006
康庄—怀来/010
怀来车站/034
怀来—狼山/044
狼山车站/054
狼山—土木/060
土木车站/072
土木—沙城/082
沙城车站/090
沙城—新保安/102
新保安车站/110
新保安—西八里/120
西八里车站/130
西八里—下花园/138
下花园车站 /154
下花园—辛庄子/173
辛庄子车站/192
辛庄子—宣化府/201
宣化府车站/214
宣化府—沙岭子/237
沙岭子车站/247
沙岭子—宁远/254
宁远车站/262
张家口南站/268
宁远—张家口/274
张家口车站/286
作者介绍
王嵬 北京人,铁道摄影师,铁路文化学者。十余年来行摄路程已达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铁路干、支线百余条。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京张铁路历史,不断地收集历史资料,走访沿线铁路职工及居民二百余位,并结合口述史、文献从北京徒步至张家口进行实地的田野考察。2006年至今,提倡保护了西直门水塔券门、 清华园站老站房、清河站老站房、青龙桥车站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N、BBC、每日邮报、人民铁道报、南方周末、大众摄影、中国国家地理、法制晚报等媒体对其报道或登载作品。中央电视台曾播出其专题纪录片《追火车》。
文摘
序言
读完《我的京张铁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惊人智慧和不屈精神。京张铁路的修建,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工程师詹天佑的刻画,他那种“人定胜天”的信念,那种“中式拱桥”的创新,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对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描写也相当到位,有志在四方的青年,有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还有那些怀揣民族复兴梦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作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读的时候,我常常会热血沸腾,为那些为了国家进步而努力奋斗的人们感到骄傲。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全新视角。我以前对京张铁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上。但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了解到它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无数人的心血。作者在书中,不仅讲述了铁路的建造过程,更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我被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学创新、克服重重困难的工程师们深深吸引。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够将枯燥的技术知识,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即使是对历史和工程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读懂。而且,书中穿插了许多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俗描写,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让我爱不释手。
评分《我的京张铁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速度”这个概念。在那个年代,能够修建一条如此复杂且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史料和细节,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付出的努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些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却又充满了力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既有紧张的施工场面,也有感人的情感交流。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所打动。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连接”的全新认识。京张铁路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精神上的融合和时代的跨越。作者在书中,通过对铁路修建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如何因为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被书中那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深深打动,也对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精湛的叙事技巧赞叹不已。这本书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你的灵魂。它让我明白,一项伟大的工程,背后是无数个个体的付出和集体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进步”的深刻理解。京张铁路的修建,是当时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作者在书中,通过对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创新实践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关注,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择,还是施工工艺的改进,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种对细节的追求,让整本书充满了真实感。而且,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够将复杂的技术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知识。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逻辑性很强。
评分这本《我的京张铁路》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对历史细节的考据和还原。作者在写作之前,想必是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一点从书中的文字就能看出来。无论是关于铁路修建的技术难题,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都力求真实,每一个细节都仿佛经过了精雕细琢。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描述了当时工人如何克服严寒和艰险的地形,用最原始的工具进行爆破和挖掘,读来让人惊叹不已。作者没有回避那个时代的艰难,反而将这些艰辛用一种充满力量和韧性的笔触展现出来,让我对那些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充满了敬意。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独特,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多条线索并行,将不同的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立体,也充满了悬念。我常常会被作者的伏笔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的触感,封面的设计很有质感,色彩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活力。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年代气息所吸引。作者在描述开篇的情景时,用了大量的细节,仿佛我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陈述,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情感的流露。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渺小与伟大,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条铁路的建造,更是关于那个时代的人们,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去创造历史。作者在叙事上非常有技巧,张弛有度,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越读越想读下去。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很久没有过的了。
评分《我的京张铁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关怀。作者在描写铁路修建的艰辛时,并没有回避那些血泪和汗水,而是用一种充满敬意的笔触,将这些历史事实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作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用朴实却又饱含深情的文字,打动读者。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不是简单的流水账,而是通过多条线索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细腻的历史画卷。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更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坐上了一列老式的蒸汽火车,缓缓地驶向了那个久远的年代。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最朴实却又最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那些巍峨的山峦,蜿蜒的河流,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一样。而铁路的修建,就像是这条巨龙,穿梭于山林之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工程的建设,更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人与时代关系的探索。作者在描绘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时,并没有渲染苦难,而是强调了人类的智慧和毅力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种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叙事风格,让我深受鼓舞。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不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穿插着许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
评分《我的京张铁路》这本书,让我对“奔向口外”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指地理上的跨越,更是精神上的进取和视野的拓展。作者在书中,通过对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人力的描写,那些来自各地的民工,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一点一点地铺就了这条铁路。作者没有把他们写成模糊的背景,而是赋予了他们鲜活的个性和故事,让我看到了普通劳动者的伟大。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紧张激烈,时而舒缓悠长,让我始终保持着阅读的兴趣。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多样,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情脉脉,总有一种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