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 田中和明 田村直史 丁相顺 赖宇慧 人大包邮9787300249629

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 田中和明 田村直史 丁相顺 赖宇慧 人大包邮97873002496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信托法
  • 法律
  • 实务
  • 入门
  • 田中和明
  • 田村直史
  • 丁相顺
  • 赖宇慧
  • 民商法
  • 金融法
  • 信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立中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9629
商品编码:29122940882
出版时间:2018-05-30

具体描述

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
           定价 68.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开本 16
作者 【日】田中和明 田村直史 著 
页数 330
ISBN编码 9787300249629

.................


现代金融法律前沿:从监管视角透视资产证券化与家族信托的法律挑战 作者团队: 李明德 教授、张伟 律师、王芳 博士 出版社: 华东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234881 书籍定价: 188.00 元 ---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当代金融法律实践中两大核心且快速发展的领域: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的结构设计与法律风险管控,以及家族信托(Family Trust)在财富管理与传承中的前沿应用及其面临的监管适应性问题。本书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提供一套深度且实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操作指南,强调法律规范在驱动金融创新与防范系统性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摒弃传统教科书的宏观叙事模式,转而采用“问题导向”和“案例驱动”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特定法律制度在快速演变的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运作效力与潜在短板。 第一部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架构与监管博弈(约700字) 第一章:证券化基础架构的重构与真实出售的界定 本章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法律逻辑——风险隔离(True Sale)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如何通过合同安排和资产转移机制,确保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效果,是结构设计的重中之重。我们详细对比了美国REMICs、CMBS/RMBS的经典模式与中国类REITs、CLO(贷款支持证券)的本土化路径,重点分析了“破产隔离”在不同司法辖区和资产类别中的法律认定标准差异。 特别地,本章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可撤销行为”的规定对证券化交易的潜在冲击,并提出了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时的股权结构、信托架构(如MBS中的原始权益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关系)的优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破产风险敞口。 第二章:信贷资产证券化(ABS)的监管动态与信用增级机制 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经历了数次监管周期的洗礼,从最初的“贷款出表”操作,逐步过渡到目前的标准化、信息披露透明化要求。本章聚焦于银行业和非银金融机构发行的ABS产品,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在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方面的最新要求。 章节重点分析了信用增级在证券化产品中的法律效力。这包括外部增级(如担保、保险)和内部增级(如超额抵押、次级档、现金储备)的法律地位认定。对于次级档投资者而言,如何通过合同条款固化其风险承担责任,并确保其在法律文件中的受偿顺位,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难点。我们结合近年来几起标志性的违约案例,剖析了信用增级失效时的法律追索路径。 第三章:基础设施REITs的法律适用与不动产权益的证券化难题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侧重于基础设施资产的特殊性,即其具有强监管性、特许经营权依赖性以及长期运营需求的特点。 我们详细梳理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法律要求,重点分析了基础设施资产的权益转移与特许经营协议(Concession Agreement)的兼容性问题。公募REITs的底层资产通常涉及政府授予的经营权,这要求受托人(基金管理人)必须具备高度的运营能力和合规基础。本章通过对海外成熟REITs市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在界定“基础设施资产”合格标准和处理“运营者变更”法律后果方面的法律前瞻性布局。 --- 第二部分:家族信托的法律边界与监管适应(约800字) 第四章:家族信托的法律属性重估与《民法典》的适用性挑战 家族信托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其核心在于委托人对财产的“有效隔离”和“长期控制意愿”的实现。本章首先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特别是《民法典》物权编和合同编)下,家族信托的法律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信托概念在面对“软资产”(如股权、知识产权)和“金融衍生品”作为信托财产时,其受托人责任的边界亟待清晰界定。 本章着重探讨了《民法典》继承编中关于遗嘱信托的规定,并将其与“生前信托”进行对比。特别是针对委托人是否能保留“撤销权”或“实质控制权”的法律风险,本章提出了在信托文件起草中平衡“信托的独立性”与“委托人的意愿实现”的实操技巧,避免触发可撤销或无效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穿透监管视角下的家族信托反避税与反欺诈风险 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审慎,家族信托正面临来自反洗钱(AML)、反避税(Anti-Tax Avoidance)以及婚姻家事法领域的严格审视。本章是本书最具实务价值的部分之一。 我们详细分析了信托信息披露义务在司法实践中的执行力度。对于涉及高净值人士的股权架构,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穿透原则,识别隐藏在多层信托架构后的最终受益人(UBO),是当前家族信托面临的重大合规挑战。本章通过分析多起税务稽查和离婚案件中的判例,指导信托从业者如何设计具有“商业实质”而非单纯“税务目的”的信托结构。 此外,本章还深入研究了受益人权利的界定。在长期信托中,如何通过法律工具平衡“代际公平”与“受托人的自由裁量权”,避免受益人因信托条款过于模糊而引发的诉讼风险,是保障信托长期有效性的关键。 第六章:跨境财富传承与监管冲突的解决路径 对于拥有多国资产或外籍家庭成员的委托人而言,跨境家族信托的设计充满了法律适用和司法协助的难题。本章聚焦于冲突法在信托领域中的应用。 本书对比分析了香港、新加坡等亚洲离岸司法管辖区的信托法与中国内地法律在财产隔离、税务处理上的主要差异。尤其关注了我国法院对“外国法院关于信托责任的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及在涉及跨境执行或追索受托人违约责任时的法律障碍。本章为处理复杂的国际家族财富结构提供了前瞻性的法律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 --- 总结 本书不仅是信托与证券化法律的理论参考书,更是一份面向复杂金融实践的“风险地图”。通过对前沿案例和最新监管政策的深度挖掘,我们力求揭示现有法律制度在应对金融创新时的“张力点”,为读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法律解决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本以为信托法离我这种普通读者很遥远,没想到这本书用非常生动且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层层剥开,让我得以窥探到信托这一财富传承和管理工具的魅力。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信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介绍,从古老的信托雏形到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每一个节点都讲述得详略得当,让我能清晰地看到信托法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并适应社会需求的。作者们在理论阐述方面,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法律规定变得具体可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受托人义务和受益人权利的部分,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展现了这些权利义务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体现,让我对信托关系中的各方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信托的种类及其适用场景的介绍也十分细致,从家族信托到公益信托,再到资产证券化信托,每一种信托的特点、优势以及潜在风险都被剖析得入木三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实务的可操作性,对于想要了解信托法,但又担心晦涩难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绝佳的启蒙读物。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们在文字背后传递出的严谨和对读者的耐心,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收获。

评分

作为一名对财富管理和法律框架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信托法的书籍。《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并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们在书中对信托法的历史演变、基本原理以及核心制度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梳理。我尤其被书中对信托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信托目的、信托财产、信托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分析所吸引。作者们不仅清晰地界定了每个角色的权利与义务,还深入探讨了他们在信托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信托实务操作的深入讲解。从信托的设立、管理到终止,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辅以大量的实际案例。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信托的监管、信托的风险管理以及信托纠纷的解决机制等内容,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作者们在语言运用上也十分考究,既保持了法律文本的严谨性,又不失读者的可读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启发。这本书不仅能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信托法的完整认知,更能引导读者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财富规划和风险管理中,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佳作。

评分

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法律类的书籍大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然而,《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们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信托法的核心概念一一呈现,仿佛在为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对于“信托”这一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就非常精辟,让我迅速把握了其核心要义,不再感到茫然。我特别喜欢书中在讲解信托的法律性质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对比手法,通过与合同、所有权等其他法律制度的比较,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信托的独特性和优势。在理论阐述之外,书中对信托实务的介绍同样精彩。例如,关于如何设立一个有效的信托,以及在信托存续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作者们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规避潜在的风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丝毫的距离感,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即使是法律初学者,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信托法的知识。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信托法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法律的逻辑之美和实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莫过于它在解释信托法复杂性方面的卓越能力。我过去接触过一些法律书籍,常常因为其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而感到吃力,但《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则显得格外接地气。作者们在处理信托的法律渊源和基本原则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原则背后所蕴含的法理,让我能够从更高的维度理解信托法的存在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信托财产独立性、受托人勤勉尽责义务等关键法律要点的阐释,作者们通过大量的例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读者可以理解的生动画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信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书中关于遗产规划、资产隔离、慈善捐赠等多个方面的信托应用场景的探讨,让我看到了信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巨大潜力。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信托的税收筹划和风险规避方面的讨论,这些实操性的内容对于我理解信托的商业价值和法律风险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读物,对于想要全面了解信托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一直对民商事法律的实践应用颇感兴趣,特别是涉及到财产权益的流转和保障方面。这本《信托法理论与实务入门》在我看来,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视角来审视信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作者们在书中对信托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信托目的的设定、信托财产的确定,到对信托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的界定,每一步都力求清晰明确,避免了因概念模糊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值得称赞的是,书中不仅涵盖了信托的基本理论,更将其与具体的法律实务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信托登记、信托的设立与废止等操作层面的论述,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信托的落地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作者们还列举了不少与信托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得以直观地了解法律在解决信托纠纷时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判决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学习价值,也让我对信托法在保障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那些希望在专业领域深入研究信托法,或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处理信托相关事务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