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主持修订
中学生、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学生工具书
曾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迄今发行量超过千万册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 增加了一些常用的义项。
2. 完善了释义,释义更精准、易于理解。
3. 更新了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帮助读者理解释义。
4. 修改了引书体例。
5.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面调整了字头和释义用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本字典自197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第5版延续了第4版的特色:专家学者主持、参与修订;释义quan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附录实用,《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等附录,可供读者学习参考。本次修订在常用义项的增补、释义的完善、字音的审订、例句的更新和体例的完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谓在第4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质量更上一层楼。
主要修订:
(一)增加字的义项。如“小”字在义项①“小。与‘大’相对”下增加了“又小人,卑鄙的人”义项(《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又如“幸”字在义项④“君主到某处去”下增加了“又君主宠幸妇女”义项(《史记·项羽本纪》:“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再如“暧”字叠用时,在原有义项“昏暗不明的样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隐隐约约的样子”(陶潜《归田园居》诗:“~~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温暖的样子”(王维《赠裴十迪》诗:“~~日暖闺,田家来致词。”)两个义项。
(二)完善释义。如“哇”字义项②“靡曼之音”,第5版改为“淫邪的音乐”,更通俗易懂。又如“晞”字义项②“天明”,第5版改为“天色微明”,释义更精准。再如“携”字义项②“分离”,第5版改为“分离,离间”,释义更准确。
(三)调整字音。如“岭2”字义项①[岭巆(hōng)]“山深的样子”,第5版把“巆”的注音改为“yínɡ”,这是因为:“巆”《集韵》有两读:“巆,岭巆,山深貌。呼宏切。”“嵤,岭嵤,山深貌。或从营。玄扃切。”《王力古汉语字典》取前一音,亦可;但这里“岭巆”是叠韵联绵字,则当取后一音。
(四)更新例句。如“璆”字义项①“同‘球’。美玉”的例句原为“《国语·晋语四》:‘籧篨蒙~。’”改为“刘琨《重赠卢谌》诗:‘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改后的例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释义。又如“讼”字义项⑤“通‘颂’。歌颂,颂扬”的例句原为“《韩非子·人主》:‘背左右之~。’”,改为“《汉书·王莽传上》:‘深~莽功德。’”,这个例句里的“颂”做谓语,是它作为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比原来的例句更典型。再如“毋”字的义项②“无,没有”的例句原为“《韩非子·显学》:‘儒侠~军劳。’”改为“《管子·度地》:‘山之沟,一有水,一~水者,命曰谷水。’原例句在不清楚上下文的情况下不好理解,改后的例句则“毋水”和“有水”对举,意思非常清楚。
(五)修改引书体例。如《史记》按原书篇名标写,合传、类传用全称,不分标举(例如《史记·西门豹传》改为《史记·滑稽列传》)。又如《盐铁论》《潜夫论》《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统删作者。再举一个例子,“噏”字义项②和“歙”字义项②的书证都是《老子》:“将欲~之,必固张之”,第4版在“噏”字下注明“河上公本”,第5版在“歙”字下增加了“王弼本”,这样读者就很清楚这两处用字的不同是版本的区别。
(六)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字头及正文用字做了全面的调整,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
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都是我国语言学家,蒋绍愚教授同时也是本次修订的负责人。王力著有《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学》《诗经韵读》《楚辞韵读》等。岑麒祥著有《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语音学概论》《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史概要》《汉语外来词词典》等。林焘著有《经典释文异文之分析》(与陆志韦合作)、《关于汉语规范化问题》、《语音探索集稿》等。戴澧著有《中国文字学》等。唐作藩编著有《上古音手册》《音韵学教程》《汉语语音史教程》等。蒋绍愚著有《古汉语词汇纲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唐诗语言研究》《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等。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一)中国历代纪元表
(二)古代汉语语法简介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说实话,我最看重的是这类工具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学术研究最忌讳的就是同一概念在不同地方出现解释不一的情况,这会极大地干扰研究的连贯性。这本字典在整个释义体系的构建上,展现出极高的严谨性。无论你从哪个条目开始查阅,其引用的典籍来源、释义的逻辑层次,都保持着高度统一的风格和标准。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多义词的处理采取了非常清晰的层次划分,通常是按照出现频率、历史演变顺序来排列,辅以明确的序号,这使得查询者能够迅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语境含义,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困扰。这种系统化的编排,体现了编纂者对读者检索习惯的深度洞察,是真正为使用者着想的体现,而不是简单地把资料堆砌在一起。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装帧设计相当精美,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很舒服,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初次翻开时,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书页特有的味道,让人立刻感受到它承载的文化重量。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字体排版的清晰度和大小的适中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查阅古文的老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很多旧版的字典在字号上总是不够人性化,看得久了眼睛非常吃力,但这一本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检索起来效率极高。而且,书脊的装订也十分牢固,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需要对照原文和释义的人来说,太方便了,不必担心书页合拢或者损坏的问题。当然,作为一本工具书,实用性是第一位的,但如果能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兼顾到阅读的愉悦感,那绝对是锦上添花,这一点上,这本字典做得非常出色,让人爱不释手,每次翻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评分我最初购买这本字典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实在太多,难免鱼龙混杂。但实际使用下来,我必须承认,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处理古籍的速度和准确性。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古今异义词的处理方式,很多我们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在古代的语境下完全是另一番味道,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些“陷阱”标注出来,并提供了清晰的区分标准。比如对一些动词的活用和词性的灵活转换,旧字典往往只给出一个笼统的解释,而这一版则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其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于中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这种详尽的解析能有效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为他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表层。这种教学相长的设计理念,值得称赞。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文言文打交道的学习者,我对于古汉语工具书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它必须精准、权威,且能紧跟学术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版在收录字词方面,明显比我手头旧版本要丰富得多,特别是一些在出土文献中发现的、或者在特定历史时期才出现的生僻用法,都有非常详尽的解释和例证。我特地对比了几个我一直以来模糊不清的词汇,比如“庶”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此书的注释就显得格外精准到位,引用的例句不仅权威,而且能准确地反映出词义在时间长河中的流变。这背后无疑是编纂团队多年深厚功力的体现,他们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沿用旧说,而是进行了深度的考订和梳理。对于希望系统提升文言文理解深度的读者而言,它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字典,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古代语言发展史,每查一个字,都能顺带着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脉络。
评分我周边很多朋友都是从更早期的版本开始使用的,他们普遍反映,升级到最新版之后,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更多现代考古发现的支持。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对古代汉语的认知是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这一版显著地体现了这种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它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的经典选材,而是积极吸收了近年来出土简帛、碑刻等一手资料的研究成果,这使得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用词得到了更确切的界定。举例来说,某些表示官职或度量的词汇,在新的考古发现面前,其内涵有了新的量化标准,而这本字典非常及时地将这些修正纳入了释义之中。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引用最新学术观点的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保证了我们所引用的解释在学术上是站得住脚的,避免了因使用滞后版本而导致的知识陈旧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