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 175-2012) | ||||
作 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规 格 | 32开,49页 | 出版日期 | 201205 | |
| 书 号 | 1511221767 | 定价 | 10 | |
| 标准号/图集号 | CJJ 175-2012 | |||
| 内容简介: | ||||
| ||||
| 目 录: | ||||
| ||||
本规程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2012-05-01实施。
1 总则 |
这本书的索引和术语表设计得极其人性化,这一点常常被许多技术文档所忽视,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频繁查阅资料的人来说,效率就是一切。当我需要快速定位到某个特定参数的引用标准时,那清晰的章节编号和详尽的关键词索引,让查找过程变得异常流畅。更棒的是,它在附录部分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交叉引用信息,使得在阅读某一条款时,可以立即追溯到它所依据的更宏观的法律法规或上位标准,这对于确保我们工作的合规性至关重要。这种对信息检索友好度的关注,体现了编写者对使用者工作流程的深度理解,使得这本书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了一个高效且可靠的“工作伴侣”,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参考资料。
评分从一个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新技术集成”的把握能力。在这个快速迭代的领域,保持知识的前沿性至关重要。我发现书中收录了许多近年来在国际上开始推广的新型处理技术,并且对其在国内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审慎的分析和评估。这种既不盲目追捧新技术,又积极拥抱技术进步的态度,让整本书的基调显得非常稳健和客观。它没有过度宣传某些尚未成熟的技术,而是提供了基于当前成熟经验的最佳实践路径。这种平衡的视角,对于指导我们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选型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依据,避免了走弯路。可以说,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前沿与工程现实之间的桥梁。
评分翻阅这本书时,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团队对于“运行”二字的理解是多么的全面和深入。很多资料只关注了建设阶段的设计和施工,但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放在了长周期的“运行”管理上。比如,关于设备腐蚀的预防和监测,它没有简单地说“要定期检查”,而是详细列出了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导致的腐蚀类型,以及对应的材料选择建议和在线监测方案。这种前瞻性的视角,避免了许多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才发现的潜在问题。此外,对于安全管理规范的阐述也极其到位,从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到应急预案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让人感到非常踏实。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在引导我们“如何持续、安全、高效地做下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和行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图表和流程示意图,线条清晰,逻辑性极强,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技术规范的人,也能大致把握住核心的工艺流程。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体现出的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现场操作,再到后期的维护与管理,环环相扣,确保了读者能够系统地构建起知识体系。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到每一个技术细节中,但仅从这份对细节的打磨来看,就能感受到编写团队在编写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心血。这样的书籍,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份值得收藏的行业宝典,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简直可以作为行业技术文档编写的典范。它没有采用那种晦涩难懂的纯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将规范要求与实际工程案例紧密结合起来。我注意到好几个关键的技术参数描述后面,都附带了简短的注解,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个标准,以及在不同工况下可能存在的调整空间。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编写思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实用价值。特别是关于气体收集效率评估的那一部分,作者似乎非常贴心地考虑到了不同填埋场的地质条件差异,提供了一套相对灵活的评估框架,这对于我们一线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像某些标准那样高高在上,而是真正地扎根于工程实践的土壤之中,提供了可以落地执行的解决方案,这才是专业书籍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