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律出版社旗舰店]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法律出版社法规中
:7元
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汇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0:00:00
ISBN:9787511860293
字数:37000
页码: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信访条例(2005年1月10日)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2008年6月30日)
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2007年3月26日)
国土资源信访规定(2006年1月4日修订)
环境信访办法(2006年6月24日)
内容提要
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定《信访条例》。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如何处理公民的诉求和意见。而《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这本书,就如同一份详细的“操作手册”,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合法、有效的沟通渠道。在过去,很多人可能因为不了解程序,或者因为担心被“秋后算账”,而选择沉默,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成本。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打破这种沉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它清晰地界定了信访的范畴,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在信访工作中的职责,也为我们公民在遇到问题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求助路径。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也试图平衡信访秩序与公民表达诉求之间的关系。 而且,配套规定的存在,让条例不再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而是有了更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对于信访件的交办、转送、答复,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要求,这使得信访工作更加透明,也更容易受到监督。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信访条例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有些模糊不清。总觉得那是一个比较官方,而且有点“走形式”的东西。但翻阅《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之后,我完全颠覆了之前的看法。这本书让我看到,信访条例并非只是束之高阁的法律条文,而是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公民在遭遇不公或困难时,能够找到一个说理的地方。 我注意到书中关于“信访事项的提出”部分,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从信访人的主体资格、信访内容到信访形式,都给出了明确指引。这就像是给想要写信、打电话或者亲自去部门反映问题的大家,提供了一个“攻略”。不让你走弯路,不让你因为格式不对或者内容不全而耽误了事情。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信访事项的处理”部分,也做了详尽的阐述。受理、办理、答复、反馈,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规定,而且强调了时限要求。这不仅仅是对政府部门的约束,也是对我们信访人的一个承诺,让我们知道事情不会被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评分初次接触《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我首先被它严谨细致的体例所吸引。作为一名对法律法规不太熟悉的普通民众,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比如对某个政府部门的决定不满意,或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常常因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表达诉求而陷入困境。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条例条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系统性的框架,告诉我们信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信访的流程是怎样的,哪些情况可以信访,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尤其是“附配套规定”部分,这让原本可能有些抽象的条例变得更加具象化。配套规定往往是对条例的进一步细化和解释,它能够解答我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比如,信访的受理范围、处理时限、答复形式等等,这些细节对于想要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类型信访的处理程序都有详细说明,这极大地降低了信访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武器。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在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房屋质量问题、行政许可的不合理延迟等等。在这些时候,我会感到无助,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这本书,就像是我的“救命稻草”。 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蕴含的“规则”。规则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孤立无援,而是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去争取自己的权利。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信访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的论述,这些原则让信访工作变得更加有温度,也更加值得我们信赖。 而且,配套规定对于条例的具体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信访事项的登记、交办、转送、催办、答复”等流程的细致描述,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让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自己的信访材料,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访部门的工作进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信访并非只是一个单向的“投诉”,而是一个依法依规、有来有回的互动过程。
评分读完《信访条例(2014版 附配套规定)》,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以前总觉得信访工作离我们很远,好像是政府内部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信访条例本身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公民依法有序地表达诉求。它赋予了我们一项重要的权利,并且详细阐述了如何行使这项权利。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信访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比如“依法、及时、就地、合理”等。这些原则不仅是指导信访工作开展的方针,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去监督和期待的。当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些原则时,会感到一种力量,知道自己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有法律依据,有章可循。 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没有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醒目的标题,让我们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书中也有必要的解释,这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