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将帅战争回忆录丛书
定价:12.50元
作者:K·A·梅列茨科夫,王树森,王希昌
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03-01
ISBN:9787506526630
字数:325000
页码: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苏联军事将领、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基·阿·梅列茨科夫的回忆录。作者青年时代就参加了红军,在战争年代曾英勇地奋战在各个战场。1936年-1937年,他参加国际纵队赴西班牙为反对而战。
1940年8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年他被晋升为苏联元帅,时年47岁。
梅列茨科夫是深得斯大林器重的一员战将,在苏联对日作战前,斯大林特意把他调到远东,任远东方面军司令员,担任攻坚任务。斯大林对身边的人说:我相信这个矮个子的雅罗拉夫人有办法打败日本人。
本书所叙述的,是格列茨科夫怎样从一个普通的钳工成长为一名举世皆知的苏联元帅。
目录
章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
革命生涯的开始
在红旗下
在初的交战中
反对邓尼金匪帮
参军后的第三个夏天
谈谈军事学院
第二章 终生在工农红役
军事改革
演习如同打仗
在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之间
红旗特别集团军
第三章 西班牙在燃烧
保卫马德里
在哈拉马河
在瓜达拉哈拉郊区
第四章 暴风雨前夕
在总参谋部和各军区
芬兰战局
前夜
第五章 的考验
初的日子
西北方向
再次同芬兰白匪作战
从提赫文滚出去
第六章 沃尔霍夫方面军
柳班战役开始
第2突击集团军及其他
战争的道路和岔路
锡尼亚维诺突出部
突破封锁
战地生涯
通向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之路
第七章 卡累利阿方面军
走向新的战斗
芬兰退出战争
在北极地区
第八章 远东方面军
出击关东军
歼灭敌人
当炮声停息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评价二: 收到这本《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书页的质感很不错,纸张略带泛黄,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最想看到的是关于战术运用和临场指挥的细节。比如,在某些关键性的战役中,梅列茨科夫元帅是如何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部署的?有没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袭或者巧妙的诱敌之策?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战争智慧就体现在那些瞬间的判断和决断之中。另外,我也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当时苏联军队内部的组织架构和后勤保障情况,这对于理解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运作至关重要。在紧张的作战之余,将领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和普通士兵的关系又是如何?书中会不会有一些个人化的视角,展现他们作为一个人,在战争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生感悟?毕竟,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个体构成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更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进程。这本书的“满58元包邮”信息也让我觉得非常划算,能在这样的优惠价格入手一本内容如此厚重的回忆录,确实是物超所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宏观的战略视角,同时也不乏微观的战术分析,让我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梅列茨科夫元帅在二战中的贡献。
评分评价三: 这本书的书脊设计简约大方,封面上的墨绿色调显得十分沉稳,给人一种值得深入阅读的预感。“库存尾货”的字样虽然低调,却也说明了这本书的珍贵性,或许是绝版的稀缺,更添一份收藏的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梅列茨科夫元帅的指挥哲学。他的军事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核心的军事原则是他一生奉行的?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战役事件,更能挖掘出他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思考过程,例如,他如何看待战争的复杂性?如何平衡军事目标与人员伤亡?这些深层次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战争的本质和人类的生存状态,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此外,我也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与盟友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在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各国将领之间的沟通和博弈是怎样的?这部分的描写,往往能反映出战争背后更广阔的战略格局。这本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将帅战争回忆录”系列的一员,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不同于其他回忆录的独特视角,比如,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方式,与其他国家有何异同?这种比较性的阅读,能极大地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
评分评价四: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这几个字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亲历过战争的将领们的视角充满好奇,尤其是像梅列茨科夫这样在二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指挥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写他指挥的那些关键战役,比如,他如何分析敌我态势,如何制定作战计划,以及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如何做出临机决策。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那些在官方史书中可能被忽略的,但却能反映出将帅智慧和个人品格的片段。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战争对个人、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不仅仅是宏大的战略层面,更包括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身心创伤,以及战后国家重建的艰难历程。这本书的“满58元包邮”政策对于我这样喜欢囤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节省开支。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让我对二战的历史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讲究,封面上的设计风格透露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力量的美感。书名中的“元帅战争回忆录”几个字,让我对其中蕴含的丰富军事智慧充满期待。我非常想了解梅列茨科夫元帅是如何在巨大的战略压力下,将自己的军事理念付诸实践的。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他所经历的那些艰苦卓绝的战役,例如,他如何应对敌人的猛烈攻势,如何组织反击,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化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军事战术和战略部署的深度分析,让我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战争。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战争的伦理和人性探讨很感兴趣。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将领们是如何处理道德困境的?他们如何看待战争的代价?这些问题,往往能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这本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将帅战争回忆录”系列的一员,我非常好奇它与其他同系列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内容侧重点上会有何不同,这种多样性也正是这个系列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年代感,深沉的色调搭配严肃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打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位身着军装的将领肖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故事,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我特别期待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到更多关于战争策略和战场细节的描写,比如战前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各个部队是如何协同作战的,以及在艰难的条件下,指挥官们是如何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我一直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二战时期那些伟大的战略家们,他们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影响历史进程的决定,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元帅战争回忆录”,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现场,不仅仅是战役的胜败,更重要的是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承受重压的将领们的思考和挣扎。能够通过他们的视角去理解战争,这比单纯的战役复盘要更有价值。而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将帅战争回忆录”系列的一员,这本书与其他同系列作品的风格差异也让我很好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将领,他们的叙事方式和侧重点一定会有所不同,这使得整个系列更加丰富和立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