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1
[编辑推荐]
·《中国汽车四十年》中的4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久违的深度稿,不仅承载着资深媒体人扎实的功底,更传递了一种看不见却真正是产业内在发展动力的价值观。
·汽车的繁荣,严格地说是轿车;而轿车的繁荣,确切地说是家轿。轿车产业始于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四十年,离不开汽车。它是成果,也是问题,更是课题。回顾历史,它的精彩并不仅限于改变,而是认知和眼界的打开,由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内容简介]
《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yi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
[作者简介]
颜光明,资深汽车记者。1985年起,从事汽车报道至今。“汽车有智慧”创始人。著有《轮上风流》《大国汽车》《轮上呓语》等书。
钱蕾,资深媒体人。光学学士、EMBA硕士。长期任职于《第yi财经日报》从事产业经济报道,有20年以上媒体从业经历。现为新媒体平台创始人,谙熟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管理。
王从军,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新闻网总监,中国质检报刊社编委会副主第yi任,《中国质量报》高级记者。长期从事公司报道,特别是汽车专题。著有《在公司的故乡》《超级大讲堂》等书。
[目录]
一、破冰之举(1978-1988)
1.轿车试点为何是上海
2.汽车牵动“中国神经”
3.北戴河决策的历史价值
4.北京吉普冲破思想坚冰
5.上海国际车展应时而生
6.上海牌照拍卖的前世今生
7.上汽大众开创轿车产业新纪元
8.海南汽车走私玄机隐现
9.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
10.港京拉力赛揭开新视野
二、第yi支柱(1988-1998)
11.“94版”汽车产业政策因何颁布
12.“轿车文明”惊现大讨论
13.广标破产引发合资质疑
14.轿车竞争首现“三剑客”
15.汽车销售试验破土而出
16.鲁冠球现象背后的传奇
17.中国家轿研讨成世界焦点
18.农用车为何进中南海
19.饱受诟病的“模仿秀”为何泛滥
20.“桑塔纳共同体”背后之手
三、驱动家国(1998-2008)
21.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
22.汽车“黄金十年”狂欢的思考
23.“6”转“7”的民间胜利
24.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
25.“新老三样”叫板的欢腾
26.4S店引发汽车销售变革
27.汽车销量破千万为何产业还“缺钙”
28.上海F1重塑中国地标
29.达喀尔赛事开创体育营销新理念
30.上南合作拉开汽车业合并大幕
四、改变格局(2008-2018)
31.吉利为何收购沃尔沃
32.互联网汽车下的中国新机遇
33.本土汽车品牌的苦难与辉煌
34.中国会出现特斯拉吗
35.汽车转型是“道”还是“术”
36.上海创新港能否成为“汽车硅谷”
37.留下汽车文明的足迹
38.共享经济改变未来汽车生态
39.红旗何日再辉煌
40.汽车进入文化输出时代
[前言]
汽车,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春节前,在一次与汽车圈媒体人偶然的聚会中谈到这个话题,也就自然想到中国汽车四十年。那么,在这四十年里,汽车在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有过怎样的故事?又有什么值得回味和思考的?
毋庸置疑,汽车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角色,而且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故有人说,汽车会改变中国;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的表情;更有人说,它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舞台。这一切不外乎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还是感知世界认知当下的重要手段之一,抑或是洞察未来不可或缺的窗口。
这就表明,汽车确实在改变中国。不管持什么观点和看法,也不管有怎样的经历和艰辛,或者说不管深陷怎样的风险和质疑,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和挫折,汽车始终是站立时代潮头的风向标,代表着中国的自信和方向。
迄今为止,还找不出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精彩,牵绕人们的神经;也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事关一个大国的初心和抉择。原因很简单,这是关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生活方式、观念表达等诸多现代领域的物质呈现,也是大国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的文化体现。我们看到,汽车不仅在构造中国文化,也在构造未来的中国。quan威研究早就论述过,“汽车产业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美国,它也必将改变21世纪的中国。”
这不是恭维,而是中国处于进行时的华彩乐章。从历史上来看,汽车是zui早涉及改革开放的行业。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践行者;也是饱受争议和责难,但也是锐意进取、不断变革、充满朝气的行业。
早在1978年,时任一机部副部长,主管中国汽车工业的饶斌就建议把“引进一条轿车加工装配线”放在上海。之前,国家已经派人到国外考察汽车产业。同年,“合资经营”概念引进,上海把一个轿车技改项目演变成一个轿车合资项目,开启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新纪元。此举也为中国对外合资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李岚清在他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写道:“‘中外合资经营’,今天来说已成为人所共知、十分平常的事情。可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解放,但广大干部对搞中外合资经营,一是不懂,二是不敢,似乎仍属于经济领域的‘禁区’。后来就轿车合资问题有关部门请示邓小平。他说,‘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
然而,发展汽车业在中国并非一帆风顺,这里不仅有观念的转变,还有思想的解放,以及面对行业的转型,还有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关键是对汽车的认知。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发展汽车意味着什么?它将扮演什么角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业内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先是专业研讨,后是民众关注,再是社会热议,乃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可以说,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zui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了解汽车,也就了解中国。此话并非虚言,而是历史见证。这是亿万人的经历,也是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巨变。轿车进入家庭,昨天还是梦。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梦,而是生活消费品。汽车,将大国激活,由此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活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也让人不得不深信,未来中国不仅是汽车大国,还将是汽车的“轴心国”。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汽车自然是发展经济的火车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推动了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它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将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结构以载货汽车为主转为以轿车生产为主,把市场结构从公费购买为主转为以家庭购买为主”。开拓和启动中国家庭轿车这一巨大市场,不仅对中国汽车工业,而且对世界汽车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
然而,回到历史现场,对于发展汽车,确切地说,不是单纯的产业和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思想交锋和观念碰撞,以及面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融合、纠结与斗争。事实上,我们是在面对外来技术强硬、文化强势、自身落后、体制僵化、市场封闭的环境下的艰难奋起。其中有困顿与压力,弱小与自尊,艰辛与迷茫,五味杂陈,不知所措,一度失去重心。
资料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时,我国汽车年产销量仅14.9万辆(产能18万辆),到201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4万辆和2887.9万辆,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到,中国汽车是在极其弱小的基础上嫁接外来技术重新起步,在压力和质疑中由小做大,慢慢发展起来,尤其是自主品牌,是在歧视和冷眼中艰辛长大。而今,说中国是架在车轮上的大国谁也不会怀疑。但从这两组数据的强烈对比中,我们看到,前者的弱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是以卡车为主;后者庞大到约占世界汽车产销量的三分之一,且是以轿车为主。
从叨陪末座到奉如上宾,内行人一看就明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和境遇,反映了不同思维、不同观念、不同体制、不同市场的结果。过去,把汽车当作生产资料,如今把汽车当作生活方式。这种变化,正是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面对汽车,众多预言家的盲目与肤浅暴露无遗,但也并非一片讴歌与赞美。“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回答和交流。人们只有借助于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充分理解现在。”但它又是由细节构成,故有“新闻是瞬间的历史”之说。这正是作为媒体的优势。本着这样的思路,我们邀请了40位国内汽车圈的资深记者,选取汽车四十年的重要细节,重新回到历史现场,进行还原和梳理,试图回答和交流,以理解当下。
汽车的繁荣,严格地说是轿车;而轿车的繁荣,确切地说是家轿。这就不用赘述或解释,背后隐藏的并非商品那么单纯的文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还未真正地建立起来。纵观四十年,汽车zui为典型,即便是自主品牌已经崛起,我们依然脆弱、易碎,大而不强,只是经济自信、政治自信、道路自信,却没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轿车产业始于中国改革开放。这是象征,也是意志,还是形象。改革开放四十年,离不开汽车。它是成果,也是问题,更是课题。回顾历史,它的精彩并不仅限于改变,而是认知和眼界的打开,由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鉴于此,沿着汽车带来的变化和思考,以及面对的挑战,事实上正是新时代所提出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如果说,引入汽车思维为今日中国打下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驾驭汽车转型则为当下中国加快新时代的步伐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所以,中国汽车四十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蓝本之一。这并不为过,亦是一面明镜。
回顾历史,砥砺前行。
中国汽车四十年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汽车四十年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中国汽车四十年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