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套装共4册) 托尔斯泰最后十五年心血结晶、求道之作。 精心撷取尼采、蒙田、叔本华

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套装共4册) 托尔斯泰最后十五年心血结晶、求道之作。 精心撷取尼采、蒙田、叔本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12223456
商品编码:27907683798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是托尔斯泰人生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求道之作。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将365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亲自精心汇编孔子、佛陀、尼采、蒙田、叔本华等哲学大家的语录,融汇数千年思想大家的真知灼见,成就了这部启迪智慧的人生读本。本书的编纂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托尔斯泰在生命的后一日仍系心于此书的校稿工作。 
  这位被誉为“关怀世上无数苦难大众的良知”,用他这本智慧哲学的求道巨著,为自己、也为人类,阐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使命的真谛。读者在每日用心阅读,悉心感悟,践行修行后,定能从书中得到启示和鼓舞,收获平静与幸福感。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1852年匿名发表处女作《童年》。1855年在彼得堡,结识了许多当时的著名文人,萌发了人道主义的种子。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其主要作品有《复活》《黑暗的势力》等。 
  19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此时的托尔斯泰从基督教教义、东方古典哲学(如孔孟儒学、老庄道教和印度佛教)中吸取精华,开创了托尔斯泰式的教义——“托尔斯泰主义”。本书即托尔斯泰晚年的心血结晶。 
  列宁赞誉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目录

 

 

精彩书摘

  1月1日读书观 
  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我们宁可知道少量精选过的好东西,也不要知道一大堆半吊子的东西。 
  经过选择编辑而成的小小文库,其实是一个多么丰富的宝库,借此我们可以跟数千年间所有文明国家中贤明、高贵的人交往,文库提供了那些人的研究成果与智慧结晶!那些人本身也许是从不露面,难以接近的;也许是独来独往,不愿受干扰的;也许在社会条件与生活习惯上跟我们相去甚远。甚至可能对要好的亲友他们都未曾表白过的思想,却在此为不同世纪的、不相识的我们明明白白写出来。书籍让我们此生在心灵方面蒙受重重恩典。 
  ——爱默生 
  我们非得当反刍动物不可,并不是把种种读物中的知识装到脑子里就好;假如我们不反刍所有的好东西,读物中的知识就不可能给我们力量和养分。 
  ——洛克 
  切忌因大量阅读许多不同作者写的各种各样的书籍而让头脑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假如想获得某种有助于自己的东西,那就只有靠真正有才华、有内涵的人所写的书来滋养头脑了。徒然过量或杂乱阅读是有损头脑的。所以好只看大家公认的好书。如果有时起了念头,想暂时读读其他种类的书,也总得再回到原来的阅读天地,绝不可留连忘返。 
  ——塞内加 
  勿错失阅读好书的机会! 
  ——梭罗 
  只有当自己思想的泉源干涸的时候,读书才是必要的,而这种思想干涸的现象,即使绝顶聪明的人亦屡屡发生。但也有因为读书而使自己尚未成形的思想瓦解的,这是对精神的一项罪过。 
  ——叔本华 
  文学上反复出现与实际人生同样的事。 
  在实际人生方面,无论你走向何处,都会碰到无可救药的庸俗大众。他们像夏天的苍蝇,遍布各处,污染所有的东西。同样,世界上也有很多劣书,有很多文学上的莠草占尽地盘妨碍好种子的生长。这些书从大众那儿盗取了他们本该用在重要事情和神圣问题上面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 
  劣书不仅无益,而且是绝对有害的。如洪水般泛滥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不都是只为了从无知的大众口袋榨取剩余的金钱而发行的吗?因此,作者、出版家、印刷厂便合力绞尽脑汁来增加书的销售量。 
  还有一批卑鄙无耻的文人表现的是更有毒害的、更不逊的、更昧着良心的欺诈行为;他们的文章是东抄西抄凑成的。这些骗子简直在玩弄读者,他们利用的是读书者的低级趣味,把读者的兴趣都搞邪了,要产生真正的教化作用,更是完全谈不上。
  对抗这种灾害的办法是改正滥读的恶习。换言之,过于大众化的轰动一时的书,不读也罢。以更浅显的话来说,凡是发行年就是其存在的后一年之出版物,都应该受到唾弃。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为一群傻瓜而写作的作者通常是拥有许多读者的。但无疑的,人应该要求自己在短暂的生涯里只与历代各国的一流人才,或出类拔萃的天才艺术家,或生命发出光芒的圣人成为知己。只有这些人的作品才具有教化的力量。
  一般说来,劣书容易叫人一口气读完,但劣书是使头脑迟钝的毒素。 
  庸俗大众却冥顽不灵,不知阅读历代流传下来的好书,而只看现代文学的新东西。今日的无聊文人其实只是在反复的狭隘观念中绕圈子,他们全部都不过是在重复一件事,因此我们的时代便难以爬出自己制造的泥淖。 
  ——叔本华 
  肉体上的毒物与精神上的毒物是不同的;肉体上的毒物大部分有令人不快的味道,但是报章杂志或劣书中所含的毒素却往往是迷人的。愈是迷人的,愈是邪恶。 
  1月2日人不能无信仰 
  愚蠢的迷信之一是科学家认为人生可以没有信仰。 
  无论任何时代的人,总希望知道有关自己在世界上生存的由来与后目的,或至少希望获得某种说明。而宗教就是在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是在将引导众人的共同大法则教给他们,也在将根源相同、人生问题相同、目的相同的人类,如兄弟般密切结合在一起。 
  ——马志尼 
  真正的宗教指的是我们的内在与环绕着我们的无限境遇所形成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让我们的生活与无限境遇相结合,并因而引导人类行为的一种关系。 
  ——佚名 
  一切宗教的本质都在于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活着”,“包围着我的无穷世界与我之间关系如何”。无论任何宗教,从崇高的到愚蠢的,在其底层无一不是在为人与世界或“人存在的原因”间建立关系。 
  ——佚名 
  虽然信仰的外层常常包含有政治上的利己行动,严重妨碍人类的进步。但真正的宗教对人类却具有崇高的教育作用,形成文化的伟大力量。宗教的本质是一种带有“永恒性”与“神性”的、随时随地充实人心的东西——只要人心有所感动。从我们的逻辑推论上也显示:所有伟大宗教的基础都是一样的,人类的生活从创始时代到现在的根本教义是一样的。 
  一切信仰的深处涌现的都是同一种永恒的启示;是同样的源泉贯穿所有的宗教以传达神的讯息。 
  无论是古代波斯袄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或是回教徒,都可以有他们自己的神,但那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象征。我们必须了解的是,所有宗教的本质乃是对邻人的爱,这个本质是基督、保罗、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佛陀、佛兰西斯、苏格拉底、穆罕默德等人所共同要求的。 
  ——海弗格尔 
  没有信仰的人的生活与兽类生活无异。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