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傅伯星,来汶阳 出版:学林出版社 版次:201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装帧:精装盒套 纸张:轻型纸 册/套:10 开本:50 |
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影响到我们对宋朝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贫弱不振上,但看似贫弱不振的南宋,经济依然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国祚绵延一个半世纪左右,其政治、经济特别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对近世影响之大,是没有一个封建朝代所能比拟的。连环画名家来汶阳、傅伯星创作的这部《南宋风云录》篇幅长达十本,计1260幅画面,以史实为骨架,以宋人笔记为血肉,除了描绘南宋历史,画中对南宋时期杭州的街市桥巷、园林建筑、服饰器物的描绘,宛如写生,使人倍感切。
|
| ||||
|
| ||||
|
| ||||
|
| ||||
|
|
| 《南宋风云录(精装)-血溅行宫》 |
| 【内容提要】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徽、钦二帝被掳。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同年五月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史称宋高宗,建立了南宋王朝。由于宋高宗甘心自弃,重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一味避敌南逃,直至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爆发历史上有名的“苗刘之乱”。扈从将军苗傅、刘正彦以“清君侧”为名,杀王渊、康履及内侍一百余人,闯入行宫,逼高宗退位。张浚、韩世忠等闻讯,自苏州、嘉兴发兵勤王,平乱擒逆,苗、刘二人伏诛,宋高宗皇位失而复得。 |
《南宋风云录(精装)-血溅行宫》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血溅行宫》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求和宠奸》 |
| 【内容提要】 苗刘之变后,金兵大举南侵,妄图消灭南宋政权,遭到南宋军民强烈抵抗,不得不改为诱和辅战。宋高宗意欲撤战求和,宠用内奸秦桧。秦桧秉承旨意,诬杀岳飞,打击迫害抗战派大臣,破坏南宋军民抗金斗争,签订丧权辱国的绍兴和约。秦桧死后,高宗被迫平反冤狱,然而仍以和议为国策。 |
《南宋风云录(精装)-求和宠奸》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求和宠奸》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隆兴北伐》 |
| 【内容提要】 孝宗即位后,力挽狂澜,起用了主战派老臣张浚等人,对金北伐,连克数城,终因战将内部不和,兵溃符离。但孝宗没有泄气,积极练兵备战,决心实现统一宏愿。 |
《南宋风云录(精装)-隆兴北伐》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隆兴北伐》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李后弄权》 |
| 【内容提要】 孝宗虽想光复中原,怎奈岁月消逝,壮志未酬,只得把北伐的希望寄托在光宗身上。谁知光宗懦弱不堪,李皇后刁泼凶悍,趁机弄权,残杀宫女和贵妃,吓得光宗一病不起。孝宗对李后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李后因此耿耿于怀,挑拨离间光宗的父子关系,弄得举朝不安。等到孝宗去世,光宗竟不主丧,南宋王朝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 |
《南宋风云录(精装)-李后弄权》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李后弄权》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灵堂即位》 |
| 【内容提要】 宋孝宗去世,宋光宗卧病。无人主持国丧,朝野人心惶惶。丞相惧祸而去,枢密使赵汝愚独任艰危,定计拥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事定论功行赏,外戚韩侂胄恃功自重,排斥赵汝愚,窃得大权,开始了十三年权奸专政。 |
《南宋风云录(精装)-灵堂即位》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灵堂即位》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兵围王府》 |
| 【内容提要】 韩侂胄凭借双重后台篡得大权,待后台一倒,自感势危,为建功固己,发动北伐,迅即大败,复又求和。衔恨于韩的杨皇后联合反战势力,发动政变,一举矫旨诛杀韩侂胄,结束了他长达十三年的专权。 |
《南宋风云录(精装)-兵围王府》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兵围王府》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子惊变》 |
| 【内容提要】 宁宗选立的太子赵询(即赵曮)不幸夭亡,另立赵竑为皇子。赵竑不满史弥远专权,言形于色,被史弥远打入皇子府的坐探侦知。史为巩固权势,秘密物色人选,授以之术。及宁宗病逝,串通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杨皇后同意废黜赵竑,另立赵昀为帝,是为理宗。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子惊变》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子惊变》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大奸窃国》 |
| 【内容提要】 宋理宗即位,史弥远仍相,天下不服,湖州人民起义,旋遭镇压。理宗好色信谗,奸相继起。市井无赖贾似道,靠其堂姐贾贵妃青云直上,窃得大权。其时蒙古方盛,灭夏亡金,发兵侵宋。贾似道奉命出师,私自向蒙军主帅忽必烈乞和。蒙军北撤后,贾似道谎报战功,欺骗天下,将南宋王朝推向灭亡的绝境。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大奸窃国》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大奸窃国》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后请降》 |
| 【内容提要】 宋度宗即位,贾似道更加猖狂。元军势如卷席,贾似道被迫挂帅出征,兵败鲁港,朝野震怒,交章弹劾。贾似道被贬途中,被押臣杀死。其人死,国亦亡。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后请降》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太后请降》选页 |
| 《南宋风云录(精装)-临安遗恨》 |
| 【内容提要】 元军进入临安,宋少帝、全太后、谢太皇太后先后被押赴大都。文天祥从镇江脱险,历尽艰险,南归朝廷,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坚持抗元,三次被俘。南宋两幼主先后称帝,经崖山海战,陆秀夫背幼主跳海自尽,南宋灭亡。文天祥拒绝元朝劝降,在大都慷慨就义。 |
《南宋风云录(精装)-临安遗恨》封面 |
《南宋风云录(精装)-临安遗恨》选页 |
我最近沉迷于这套《南宋风云录》连环画,简直是爱不释手。它的故事性太强了,每一册都引人入胜,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情节。画风也极其精美,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场景描绘大气磅礴,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我尤其欣赏画师在细节上的处理,细致入微,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着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和悲壮情怀。
评分我一直对南宋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尤其对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充满了敬意。这套《南宋风云录》连环画,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段历史的阅读需求。它的内容丰富,不仅描绘了战争场面,更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那个时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故事性,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往事。我尤其喜欢画师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刀光剑影,战鼓雷鸣,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跃然纸上,让人热血沸腾。
评分收到这套《南宋风云录》精装本,我第一感觉就是“值”。作为一套连环画,它达到了我心目中的最高标准。50开的尺寸,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阅读起来也格外舒适,不会觉得拥挤。10册的篇幅,足以将南宋历史的波澜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学林出版社能出版如此厚重且有文化底蕴的作品,实属不易。我反复翻阅,发现里面的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饱满,即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也能通过这套连环画,对南宋的这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尤其喜欢研究中国古代的军事史。《南宋风云录》连环画,正好满足了我对这段历史的探索欲望。画师以精湛的笔触,将南宋时期那些波澜壮阔的战役,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欣赏画师对战争场面的描绘,硝烟弥漫,刀光剑影,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这套书不仅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
评分刚拿到这套《南宋风云录》,我内心激动不已。作为一名从小就痴迷连环画的读者,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一场久违的惊喜。光是这50开的精装版,就足以让我爱不释手,厚重的质感,精美的封面设计,无不透露出出版方的用心。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册,就被画师那粗犷而富有张力的线条深深吸引。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慷慨激昂的将军,还是忧心忡忡的百姓,亦或是心怀叵测的奸臣,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时空,亲临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历史情有独钟,而《南宋风云录》连环画,恰恰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一套连环画,更是一部关于南宋历史的百科全书。画师以其精湛的艺术功底,将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我穿越时空,亲临那个时代,感受着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和悲壮情怀。
评分拿到这套《南宋风云录》,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连环画爱好者,这套书简直是我的“宝藏”。50开的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10册的篇幅,足以将南宋的历史事件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风也十分精美,人物造型生动,场景描绘大气磅礴。我喜欢里面的故事,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让人读来既感到振奋,又感到沉思。
评分这套《南宋风云录》连环画,简直是我的童年回忆的重现,更是我新发现的一件珍宝。50开的精装版,10册全套,让我对学林出版社的匠心独运赞叹不已。画师的功力可见一斑,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感情,人物的眼神、动作,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隐忍、挣扎、决绝,都让我感同身受。这套书不仅让我重温了童年的乐趣,更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连环画收藏者,我见过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作品,但《南宋风云录》这套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套连环画,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品。精装10册的设计,不仅便于收藏,也大大提升了阅读的体验。画面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人物的服饰、兵器的样式,还是场景的布置,都力求还原历史原貌,这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评分收到《南宋风云录》连环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藏之名山,传之后人”。这套书的价值,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阅读。50开的精装版,厚重而典雅,每一册都像一件艺术品。学林出版社的出品,品质保证。我特别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将南宋的历史事件描绘得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我曾多次尝试阅读历史书籍,但总觉得枯燥乏味,而这套连环画,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深深地吸引了进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