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5
基本信息
書名:讀懂中國改革 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定價:45.0元
作者:厲以寜,吳敬璉,周其仁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08650487
字數:288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係列推薦:
href='#' target='_blank'>讀懂中國改革: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綫圖
href='#' target='_blank'>讀懂中國改革2:尋找改革突破口
href='#' target='_blank'>讀懂中國改革+讀懂中國改革2
《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是推薦乾部閱讀圖書《讀懂中國改革》係列之三。《讀懂中國改革》係列是**指智囊團集體建言書,深度解讀中國民眾當下*關注的經濟社會與改革熱點話題。
麵臨新形勢與新特徵、新理念與新思維、新動力與新舉措、新挑戰與新機遇,《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聚焦新常態下,我們如何謀劃和布局。內容提要
指齣,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一書是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解讀之作,聚焦新常態下,我們如何謀劃和布局。
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中國進入新常態:經濟走勢變軌、結構調整陣痛、法治麵臨新局麵,新一輪曆史變革開啓,壓力與挑戰並存。
《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一書深入探討,邁入新常態,中國經濟需要跨越哪些“紅綫”,解決哪些問題?2015,中國經濟會怎麼樣?未來30年,經濟大趨勢又如何?如何在“鼕天”進行全新的謀劃、布局和投資?喪失人口紅利,中國如何持續發展?新常態下的財政政策會走嚮何方?……戶籍、金融、財稅、混閤所有製、法治等各個領域,我們將直麵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厲以寜、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華生、李稻葵……有話語權的高層智囊、精英學者,在《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一書中,從各自專業角度,深入解讀中國經濟新常態,抓住其本質和內在邏輯;讓我們精準把握政經時局大走勢,決策當下與機遇未來。
目錄
作者介紹
厲以寜,經濟學傢,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七、八、九屆全國常委,七屆全國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及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吳敬璉,當代中國有影響的經濟學傢之一。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 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奬。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奬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
文摘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吳敬璉(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舊常態已不能維持
所謂舊常態,我們維持得也許已經超過瞭改革年代,就是超過30多年。這種常態的特點就是用高投資支撐的高速度,這種舊的常態不能維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
實際上中國經濟的增長力從2010年的第三季度就開始逐步地下行,進入瞭一個下行的通道。2009年的強刺激以後,中國的GDP增長曾經維持過三個季度以上的增長率,然後就進入瞭下行的通道。從2010年的第三季度下到瞭10%,一直到2014年的第三季度降到瞭7.3%,中間當然有好幾次宏觀經濟的刺激動作,但是在支持GDP的迴升上越來越短暫。
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又有瞭一輪新的刺激動作,不管叫它微刺激也好,也有人認為不太微也好,實際上隻是在第二季度,GDP增長率提高瞭0.1個百分點,接著又下來瞭。10月份又開始瞭一輪投資上的擴張,但是看來這次的收效顯得更小。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GDP增長的速度下降瞭,是許多客觀因素所決定的,而且這些因素都不是短期的因素,所以舊的常態已經不能維持,中國經濟進入瞭一個逐步下行的通道。什麼因素決定瞭我們經濟增長率從高速增長逐漸下行到中速增長?我想我已經多次說過,我們現在通常運用的一種分析的理論框架就是用“三駕馬車”來預測中國的中長期增長,這個在方法論上錯瞭。
討論中長期增長的趨勢沒有太大的爭議,應該用一個經濟學上的“生態函數”來討論,就是說支持經濟增長的這些因素的變化,決定瞭我們經濟增長的總量以及增長的趨勢。這是什麼因素呢?不外乎就是勞動、資本、效率,大概有這麼幾個因素決定瞭我們過去很多高速度的增長。
個因素,就是新增勞動力。我們知道我們有人口紅利,過去這30年的高速增長得到瞭人口紅利,新增的勞動力、新生的勞動力,還有農村轉移到工商業的勞動力都很強勁。
第二個因素,投資支撐瞭我們的高速度增長。
第三個因素,生産率,全要素生産率或者效率的提高支撐瞭我們的經濟增長。但是這些基本的因素,大緻從21世紀以來發生瞭許多變化,使得這些因素不再能支持很高的速度瞭。
具體來說,個因素,就是新增勞動力,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蔡昉教授就提齣劉易斯拐點齣現瞭,人口紅利逐步縮減以緻消失,這是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就是投資。其實從個“五年計劃”以來,我們都是靠著投資,當然單純地依靠投資是不能持續的,經濟學傢對它做瞭很多分析,初做齣分析是馬剋思,馬剋思在《資本論》裏詳細分析當時資本主義國傢這樣一種投資率不斷提高的增長方式,必然引起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産能增加,而消費率下降,使得終需求不足,這就造成瞭所謂産能過剩的經濟危機。
但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基本上還是沿著這條道路,依靠投資,但是不隻是依靠投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第三個因素就是效率的提高,這比改革開放以前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因為長期主要靠投資來拉動增長,就使得我們資産負債錶齣現瞭問題。我們的資産負債錶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而且近年來這個速度在加快。所以繼續靠大量的投資去拉動增長,不但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會造成很嚴重的宏觀經濟隱患,就是說會齣現係統性的風險。
第三個因素就是生産率。這個因素在開始改革開放以後,比起改革開放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主要是這麼幾個原因。個原因,就是因為經濟結構的變化,大量的農村使用的資源、勞動力和土地轉入城市。
第二個原因,就是開放。開放使得原來我們的技術水平跟發達國傢有很大的差距,開放以後我們就可以用引進外國設備、引進外國技術的辦法很快地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所以使得我們的效率提高。
這個原因到21世紀初發生瞭變化,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們的生産技術水平很快就和發達國傢接近瞭,除瞭一些很的技術之外,一般的生産技術應該說我們沒有太大的差彆,於是我們就需要創新,哪怕是引進外國技術,經過消化以後再創新,來我們的生産技術,纔能夠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而在這種情況下,要創新,要在技術創新或者用技術創新來我們生産技術的不斷提高,在原有的體製下就有很大的缺陷瞭,許多經濟學傢對於中國潛在生産力的研究都錶明,從21世紀初開始,我們生産效率提高對於增長的貢獻也開始下降。2003、2004年以後,效率提高對增長的貢獻就逐步地下降瞭。
在這種情況之下,支撐經濟增長主要的要素都發生力道下降的情況之下,就齣現一個問題:我們會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它的實際內容就是,原來支撐經濟增長的一些動力開始衰退,如果我們找不到新的動力,就可能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就是陷入瞭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我們麵臨著很嚴峻的任務,就是要找到新的增長動力,這個動力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技術創新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們不能開發齣新的動力,增長速度繼續降低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是點,我們經濟增長速度進入瞭下行通道,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事情。
以平常心對待GDP減速
既然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的軌道是由各種客觀因素所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那麼我們就隻能用一個非常平靜的心態來對待它。所謂用平常心來對待,就是我們不能急於用老的辦法,用強刺激的辦法把這個增長給拉起來。
2009年以來的經曆已經告訴我們瞭,用這樣的辦法去拉動經濟增長,一方麵,它的時效是越來越短的。經濟學上所說的,投資迴報遞減的規律已經明顯地錶現齣來瞭,所以它是不會有太大效果的,就是說它沒有多大的好處。另一方麵,它還有很大的壞處,因為用強刺激的辦法,大量地注入貨幣,大量地進行投資,而投資迴報又很差,結果就使得宏觀經濟的狀況變得越來越脆弱。
不管是各級地方的負債率,還是我們企業的負債率,都增長得非常快,不但是在警戒綫或者超齣瞭警戒綫,而且近年來正在加速,如果頻繁地采用刺激的辦法,就會使得我們國傢資産負債錶的狀況變得越來越惡化,這種資産負債錶狀況的惡化蘊含著係統性風險。
一旦齣現係統性風險,一個國傢的整個經濟就會進入劇烈波動的狀況。一些曾經有過長時期高速增長的東亞國傢,比如日本這樣的國傢,當初爆發係統性危機以後就變成不但喪失瞭原來的動力、動態的優勢,還造成瞭國民經濟長期的低迷。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采取強刺激的辦法去拉動經濟增長,不要急於用大量刺激的辦法把增長率提升到7.5%、8%甚至10%以上。
平常心不等於可以無所作為
如果我們不能夠在GDP總量減速的情況下改善增長的質量,提高我們增長中效率的貢獻,過去用高速的數量擴張所掩蓋起來的各種經濟和社會矛盾都會爆發齣來,會造成很多的問題。
它具體的錶現,一個就是使得減速過猛,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速度降低瞭,減速過猛會造成很多問題。此外,如果我們不能提高質量,很低的增長數量而質量不好的話,它的實惠又會大打摺扣。如果在減速的同時我們能夠提高增長的質量,就會在比較低的增長速度下使得我們的人民得到更多實際的好處。
因為過去質量差、數量高能夠彌補一部分不足,但它實際上實惠是不多的,因為增長是靠更大量投資的注入,結果新增産值中間有很大一部分又要重新投入,否則增長的數量就不能夠彌補未來的增長所需要的投資。
如果減速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提高增長的質量,就是說提高增長中效率的貢獻的話,雖然數量低瞭,可是人民和整個經濟所得到的實際好處也就比原來還要多。
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國傢因為主要是靠提高效率,所以有個3%、4%、5%的增長率就是很好的情況瞭,我們也應該爭取這樣一種結果。我們現在應該集中注意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數量,而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全麵推進改革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其實這個問題提齣已經很早瞭,從我們黨和的文件來看,我們剛開始改革開放,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就提齣瞭經濟建設的十大方針,那是1981年,這個十大方針是環繞一個核心的內容,就是提高效率,這十大方針的執行有一些成績,但是也有不少的缺點,所以成效並不是太明顯。
所以到瞭1995年製定第九個“五年計劃”的時候,就提齣瞭一個明確的方針,叫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個說法到瞭黨的有一點文字上的改變,就是要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但是它的基本內容我認為是一貫的,就是說要從依靠投資支撐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依靠技術創新和效率提高支撐的經濟增長方式。
這個方針雖然在“九五”、“十一五”、“十二五”都提齣瞭,應該說在“十五”計劃、“十一五”計劃,這兩個五年計劃和規劃中執行的成績並不是那麼顯著,以至於“十二五”再次提齣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問題齣在什麼地方呢?問題就齣在經濟發展方式或者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一個基礎,就是經濟體製以及社會政治體製的轉變。其實“九五”計劃的時候提得很明確,叫作兩個根本轉變,一個根本轉變就是從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的經濟增長方式,另外一個根本轉變,就是從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而且第二個根本轉變是個根本轉變的基礎。
但是在“十五”、“十一五”期間,我們改革的推進有一些遲緩,所以使得這10年中經濟增長方式或者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顯得不那麼有力,以至於到“十一五”的後一年,黨中央提齣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刻不容緩。
到瞭“十二五”再次強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後,是跟全麵深化改革相配閤的。黨的決定瞭全麵深化改革,這就為我們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瞭一個體製上的基礎,而且黨的前後我們一些改革的推進,雖然把它叫作小試牛刀,但是已經可以看齣它開始見效瞭。
我們現在麵臨一個情況,有些同誌和有些經濟學傢對經濟減速很著急,因為按照過去的經濟體製和發展方式,經濟增長一減速就可能要齣大事,但實際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因為一方麵經濟增長在減速,但是我們的就業狀況、經濟效率的狀況、經濟結構的狀況還在改善,而且相比“十一五”、“十二五”那麼強調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時候,現在改善的程度要好得多。
比如一個明顯的事情就是就業,經濟增長在一步一步下颱階,但是我們就業的情況越來越好。近兩年,2013年我們預期的新就業人數是900萬人,執行的情況,完成數是1310萬,完成瞭預期目標的145%。
2014年把這個預期目標提到1000萬人,但是到10月已經完成瞭。這是講就業的狀況。因此,經濟減速並沒有引起因為失業的增加、就業的睏難而産生的社會的不安。
另外,結構的變化,在“十一五”的時候,決定瞭要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作為主綫。它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有哪些途徑呢?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是發展服務業,這是“十一五”一個很重要的口號。
但是“十一五”這五年中,雖然反復號召,也采取瞭一些措施,但沒有很大的改變。到瞭“十二五”,“十二五”年還沒有什麼改變,第二年就齣現瞭改變。
2012年,我們第三産業的增長速度次和第二産業的增長速度齊平,過去一直是第二産業製造業一馬當先,到2013年進一步改善,第三産業的增長速度超過瞭第二産業,而且第三産業次成為整個國民經濟大的産業,超過瞭第二産業,2014年的趨勢也是如此。
為什麼能夠齣現這種情況呢?我們為什麼在“十一五”的時候反復強調要改善結構、要發展第三産業,沒有做到,而我們現在這兩年能夠做到呢?無非是一些改革,這些改革是不太大的改革,一個改革就是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
對於營改增人們注意的是減輕稅務負擔的作用,這個減輕稅務負擔是應該的,但是營改增得到經濟學界和産業界的普遍歡迎,原因是營業稅是全額徵稅的,是妨礙分工深化的,而增值稅是就價值增值徵稅,所以有利於分工深化。
這個改革在全國推行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分工深化,新的行業的齣現,是大大加速瞭。你看網絡銷售分化齣多少行業,從快遞開始,到結算,到售後服務,種種行業都産生瞭。
另外一個改革,就是工商登記的便利化,這個改革開始以後,新增的工商戶數量大大增加,2013年新增工商業戶增加瞭40%。近在一個講話裏提到,2014年前三個季度新增登記的工商戶數量增加瞭60%,當然這些隻是我們全麵深化改革的序幕期間的一些改革,我把它叫作小試牛刀。
新常態不能一蹴而就
小試牛刀就證明改革能夠改善我們經濟增長的質量,能夠提高我們經濟的效率,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當前麵臨的各種問題,隻有通過改革,我們纔能夠使得我們在經濟減速進入中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增長中新增的效率提高的貢獻,使得我們能夠確立一個我們所希望的新常態。
我們所希望建立的新常態就是,雖然速度是中速的,但是效率要比過去高。就是從一個粗放的增長轉嚮瞭一個集約的增長,這是我們整個經濟和社會長治久安的一個基礎性東西。
2014年是全麵深化改革的元年,我們現在應該來總結一下這一年做得怎麼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給我們描畫瞭一個很有理由樂觀的前景,但是全麵深化改革會碰到意識形態的障礙、既得利益的障礙、操作上的復雜、睏難的障礙,以及過去舊體製、舊增長方式所積纍起來的各種經濟問題上的睏難,所以它並不容易一蹴而就。
所以我們希望總結2014年執行中央決定所取得的成績和我們取得的教訓,而且要規劃未來,我們明年怎麼乾、後年怎麼乾,使得我們所希望建立那個新常態更快地建立起來。
新常態下的七個新機會
馬蔚華(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執行理事長、永隆銀行董事長)
我們當下議論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經濟的新常態,所謂“新常態”就應該對應“老常態”,“老常態”是過去中國30多年的時間裏,GDP年平均增長是9.8%,這兩年經濟開始迴落,2014年上半年是7.4%,按照市場的預測,2014年年底中國恐怕維持不瞭年經濟增長率7.4%,還會繼續下調。
經濟放緩,這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種錶象,我理解的新常態不僅僅是經濟速度的放緩,在經濟速度放緩的背後,還有經濟結構的優化、增長動力的切換、製度環境的改變,這纔叫新常態。
中國過去30多年,我們的經濟增長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資源,得益於的製度紅利,得益於中國的人口紅利,還有我們中國東方特有的儲蓄紅利等等。但是今天這些支撐過去高速增長的因素都在消失或者減弱。比如說人口紅利,中國臨近瞭劉易斯拐點,這個在經濟學上有爭論,中國勞動力已經從的無限供給變成瞭數的下降。
中國是貿易全球化的大受益者,過去30年,中國的齣口總額增長瞭近90倍,而全球貿易量僅增長瞭6倍,但是2014上半年貿易對GDP的貢獻是負數。還有像能源、資源、土地、環境,中國現在都已經瀕臨危機,如果繼續高速增長,則難以為繼。
這種情況下,中央和在製定“十二五”規劃的時候,就已經預計到瞭,把“十二五”期間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定為7%,而且決定我們的工作重點從過去的重速度、重
讀懂中國改革 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讀懂中國改革 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讀懂中國改革 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讀懂中國改革 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