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探/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定价:35元
作者:黄娟娟 主编
出版社:中山大学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3060269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暂无
目录
序
前言
*编 理论探讨与方法
*章 早期阅读——婴幼儿期的重要课题
*节 早期阅读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对早期阅读研究的动向
第二章 早期阅读教育——家园合作的重要课题
*节 早期阅读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对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动向
第三章 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的研究方法
*节 早期阅读教育方案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早期阅读教育方案的研究方法与实施
第二编 学前教育机构早期阅读教育方案
*章 调查研究报告
*节 上海市婴幼儿在园开展静态性和动态性早期阅读与早期阅读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
第二节 不同年龄婴幼儿阅读行为的观察研究报告
第二章 专题研究报告
*节 2~3岁托班婴幼儿早期阅读与早期阅读教育的专题研究报告
第二节 3~4岁小班幼儿早期阅读与早期阅读教育的专题研究报告
第三节 4~5岁中班幼儿早期阅读与早期阅渎教育的专题研究报告
第四节 5~6岁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与早期阅凑教育的专题研究报告
第三章 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
*节 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特点与发展目标
第二节 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第三节 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的评价
第四章 2~6岁婴幼儿集体性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
*节 2~3岁(托班)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
第二节 3~4岁(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
第三节 4~5岁(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
第四节 5~6岁(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
第五章 2—6岁婴幼儿区域性早期阅读活动设计
*节 2~3岁(托班)婴幼儿早期阅读区域活动设计
第二节 3~4岁(小班)幼儿早期阅读区域活动设计
第三节 4~5岁(中班)幼儿早期阅读区域活动设计
第四节 5~6岁(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区域活动设计
第三编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方案
*章 调查研究报告
*节 现状研究报告
第二节 发展研究报告
第三节 因果关系比较研究报告
第二章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
*节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目标、内容和形式
第二节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专题报告
第三节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活动案例
第三章 实践研究报告
*节 养成婴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节 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第三节 提高婴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第四编 教师的观察与反思
*章 教师间的观察与反思
*节 有关静态媒体阅读教育行为的观察与反思
第二节 有关动态媒体阅读教育行为的观察与反思
第二章 教师自身的观察与反思
*节 教师在早期阅读教育实践中的观察与反思
第二节 教师为早期阅读教育实践进行的观察与反思
第五编 研究效果
*章 家长阅读观念与行为改善,家庭阅读环境改变
*节 家长阅读观念与行为实验后与实验前、面上调查的比较
第二节 家庭阅读环境实验后与实验前、面上调查的比较
第二章 幼儿阅读行为改善,语言发展水平提高
*节 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阅读行为的观察与比较
第二节 幼儿阅读行为实验后与实验前、面上调查的比较
第三节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比较
参考文献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介绍
黄娟娟,女,1964年5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干上海师范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出版《教师的教育机智》、《*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研究》、(《0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书籍,很多都只是泛泛而谈,或者推荐一些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令人抓狂的“完美”方案。然而,这本读物给我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知根知底的教育专家坐在你身边,用极其耐心和富有条理的口吻跟你交流。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过程”的重视,而不是仅仅强调“结果”。书里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孩子不同月龄和认知水平来调整策略,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在和‘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打交道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提供的那些小活动,看似简单,实则暗含了深厚的心理学和语言学原理,而且材料准备非常容易,基本上都是家里的日常用品。读完某几个章节后,我立刻就尝试了书中的一个小游戏,结果我家那个平时注意力只有三分钟的孩子竟然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那种成就感,真的不是几句夸奖就能替代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们学会观察和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风。
评分从写作风格上来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具备极强的学术背景,但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成功地将复杂的教育理论“翻译”成了日常用语,去除了不必要的学术壁ட்ட。行文流畅自然,逻辑结构严谨得像是在搭建一座精密的桥梁,每一步都承载着前一步的支撑。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育儿误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驳,这种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论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思考深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有效”以及“这种方法背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有了一个更宏观的认识。特别是关于环境创设的那几章,作者提出的那些看似微小但实际影响巨大的环境调整建议,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次头脑的深度清理和重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张图片都色彩饱满,清晰度极高,这对于需要视觉刺激的婴幼儿教育材料来说至关重要。纸张厚实,即便是被小手频繁翻阅,也不容易损坏,足见出版方的用心。内容上,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方案”,更像是一个“框架”,一个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特点进行灵活调整的操作系统。我喜欢它反复强调的“个体差异性”,这避免了“一刀切”的教育弊端。书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都是非常贴近中国家庭实际情况的,没有那种高不可攀的精英式养育的影子,读起来倍感亲切和可靠。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哲学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如何科学引导孩子早期发展而感到困惑的父母,它提供的洞察力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温润的纸质感和清晰的字体吸引住了。封面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吸引孩子的童趣,又不失教育书籍应有的稳重感。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没想到里面的内容排版如此考究,每一页的留白和插图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读起来非常舒适,完全没有传统教育类书籍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解析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理论的家长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教育理念时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像有些书籍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生活场景入手,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总能不断地产生“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感觉自己正在接受一场高质量的、系统的知识输入。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选材到编排,都体现出对目标读者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或许在于它对“教育的本质”的重新定义。在现今这个追求快速出成绩的时代,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强调了兴趣、探索欲和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它细致地描绘了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心理状态,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不禁感叹作者对儿童心智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我记得有一段话特别触动我,大意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雕刻出完美的成品,而是保护好一颗正在萌芽的好奇心。这本书在介绍具体方法时,总是会首先从这个宏观的视角出发,让人不至于在琐碎的技巧中迷失了方向。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的高度和实操的接地气,使得无论是理论派的家长还是实操派的家长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支撑点。读完后,我感到肩膀上的焦虑减轻了许多,因为我明白了,真正的“早教”并非是提前学习多少知识点,而是播撒下一颗热爱学习的种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