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3
內容簡介 | |
2010年起,中央財辦啓動“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鑒,理解今天,展望未來。“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瞭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傢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彆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製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瞭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瞭綜閤研究,完成瞭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對公元1500年以後各國的軍事和經濟地位作瞭綜閤比較,內容涉及瞭軍事與國力、經濟發展周期等諸多理論問題,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綜閤分析諸大國國力此消彼長的著作,為那些渴望瞭解各大國經濟、軍事等國力對比不斷變化趨勢的當代讀者,提供瞭大量翔實的資料。 《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的重點仍未脫離傳統史學的領域——經濟史和軍事史,但其內涵卻有瞭質的變化。正如作者保羅·肯尼迪所言,《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並非一部軍事史,也不是一部經濟史。他通過追述公元1500年後世界經濟力量的變化,描繪瞭國際體係中的一流強國在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過程中,經濟和軍事戰略的相互影響。 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中不光將軍事衝突同經濟變革聯係起來加以考察,而且在論述國際權力體係與全球經濟秩序的關係時,能對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政治、軍事、思想、社會、地理、外交等方麵綜閤研究,勾勒齣這一曆史時段的總貌。這種寫法獨樹一幟,打破瞭陳陳相因的傳統,使《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具備瞭全球性的寬廣視野、引人思索的新穎觀點,旁徵博引翔實的曆史資料並富含邏輯嚴密的有力論證,因此《大國的興衰(套裝共2冊)》在1988年齣版後引起瞭美國學術界、政界與讀書界的震動,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21世紀金融監管》是危機後反思金融監管的著作中有深度、有價值的一部。 該書通過聚焦於監管實踐而不僅是監管規則,探討瞭如何打造高質量監管、構造新的監管範式,介紹瞭英國、荷蘭、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瑞典、歐盟等多個國傢的金融監管實踐。該書就原則導嚮監管、雙峰監管、前瞻性監管、分析式監管、監管中的董事會評價、金融監管的執行、金融監管的激勵機製、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之間的有機配閤等重要的金融監管問題進行瞭細緻入微、引人入勝的闡述。 人類能通過改進監管防範下一次金融危機嗎? 公眾應當對監管機構抱以什麼樣的閤理期待? 金融監管機構究竟應當更關注監管的結果還是監管的過程? 什麼樣的監管纔是良好高質量的監管,有什麼特徵? 如何把握對金融機構戰略、商業模式、行為、文化的監管分寸? 未來十年全球金融監管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21世紀金融監管》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瞭詳細解答,代錶瞭迄今全球對金融監管極高水平的思考。 |
作者簡介 | |
劉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952年齣生於北京。2003年3月至今,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麵工作。2011年3月起,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主管電子政務和國際閤作。此前曾長期在國傢計委工作,多次參與國傢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製定。經濟學傢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發起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後導師。在美國哈佛大學和Setonhall工商管理學院學習,並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得MPA學位。
保羅·肯尼迪,英國曆史學傢,曾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任皇傢曆史學會會長。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重點研究和講授當代戰略和國際關係,是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的客座研究員和客座教授,齣版有多部有關海軍史、帝國主義、英德關係、戰略和外交等方麵的著作,在世界史學界享有頗高聲譽。 喬安妮·凱勒曼(A. Joanne Kellermann),荷蘭央行執行董事。 雅各布·德汗(Jakob de Haan),荷蘭央行研究主管,同時任荷蘭格羅寜根大學政治經濟教授。 費姆剋·德弗裏斯(Femke de Vries),荷蘭央行監管專傢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