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沈其荣,谭金芳,钱晓晴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北京环球视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091946
商品编码:2720600255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1-01-31
页数:308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土壤肥料学通论》讲述土壤肥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12章,分别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概念及其作用;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土壤类型与分布;农田生态与保护;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土壤与植物的矿质营养与化学肥料;复混肥料和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土壤肥料学通论》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资源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农业资源环境科技及管理人员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1.2 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
1.3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3.1 土壤肥力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3.2 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3.3 可持续农业中的我国土壤肥料学研究

第2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
2.1.1 岩石的风化
2.1.2 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2.1.3 土壤的机械组成
2.2 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2.2.1 土壤生物
2.2.2 土壤有机质
2.3 土壤水分
2.3.1 土壤水分的保持
2.3.2 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
2.3.3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2.3.4 土壤水分的能态
2.3.5 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
2.4 土壤空气
2.4.1 土壤空气的组成
2.4.2 土壤通气性
2.4.3 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2.5 土壤热量
2.5.1 土壤热量来源与平衡
2.5.2 土壤的热特性
2.5.3 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2.6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与氧化还原性
2.6.1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2.6.2 土壤氧化还原性质

第3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3.1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3.1.1 土壤孔性
3.1.2 土壤结构性
3.1.3 土壤耕性
3.2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
3.2.1 土壤胶体
3.2.2 土壤吸收性能
3.3 土壤的酸碱性
3.3.1 土壤酸性
3.3.2 土壤碱性
3.3.3 土壤缓冲性
3.3.4 土壤的酸碱反应与植物生长

第4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4.1 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4.1.1 土壤圈的概念与功能
4.1.2 土壤的形成因素
4.1.3 自然成土过程中的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
4.1.4 土壤的分布规律
4.2 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
4.2.1 气候条件
4.2.2 植被类型
4.2.3 成土母质
4.2.4 我国的土壤分布规律
4.3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
4.3.1 富铁土与铁铝土土纲 
4.3.2 淋溶土土纲
4.3.3 雏形土土纲
4.3.4 均腐土土纲
4.3.5 人为土土纲
4.3.6 盐成土土纲

第5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5.1 土壤培肥
5.1.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5.1.2 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5.2 土壤污染与治理
5.2.1 土壤背景值
5.2.2 土壤污染源
5.2.3 土壤污染的防治
5.3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5.3.1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
5.3.2 农田生态类型及建立
5.4 土壤资源评价
5.4.1 土地资源评价
5.4.2 土壤资源评价
5.4.3 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6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6.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6.1.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概念
6.1.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
6.1.3 肥料三要素
6.1.4 必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
6.2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2.1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6.2.2 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6.2.3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
6.3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
6.3.1 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 
6.3.2 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6.4 施肥的基本原理
6.4.1 养分归还学说
6.4.2 z小养分律
6.4.3 报酬递减律
6.5 施肥技术
6.5.1 施肥量的确定
6.5.2 植物营养期与施肥
6.5.3 施肥时期(或种类)与方法的确定

第7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7.1 土壤氮素营养
7.1.1 土壤氮素的含量与形态
7.1.2 土壤氮素转化及其有效性
7.2 作物的氮素营养
7.2.1 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7.2.2 氮的生理功能
7.2.3 氮的吸收与利用
7.2.4 作物氮素营养失调的形态表现
7.3 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7.3.1 铵(氨)态氮肥
7.3.2 硝态氮肥与硝铵态氮肥
7.3.3 酰胺态氮肥
7.3.4 缓释氮肥
7.3.5 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第8章 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
8.1 土壤、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磷肥
8.1.1 土壤磷素营养
8.1.2 植物磷素营养
8.1.3 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8.2 土壤、植物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
8.2.1 土壤钾素营养
8.2.2 植物的钾素营养
8.2.3 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第9章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
9.1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
9.1.1 土壤中的硫、钙、镁素营养 
9.1.2 植物体内硫、钙、镁元素的主要营养功能
9.1.3 硫、钙、镁肥的性质及其施用
9.2 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
9.2.1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9.2.2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9.2.3 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

第10章 复混肥料
10.1 复混肥料概述
10.1.1 复混肥料的概念
10.1.2 复混肥料的类型
10.2 掺混复肥的生产
10.2.1 配方设计
10.2.2 肥料混合的原则
10.2.3 投料量的计算
10.2.4 成粒方法
10.2.5 工艺流程
10.3 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10.3.1 因土施用
10.3.2 因植物施用
10.3.3 因养分形态施用
10.3.4 以基肥为主的施用 
10.3.5 掌握合理的用量

第11章 有机肥料
11.1 发展有机肥料的意义
11.1.1 有机肥料的概念
11.1.2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关系
11.1.3 有机肥料在培肥土壤和植物营养中的作用
11.2 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
11.2.1 腐熟的目的
11.2.2 腐熟的过程及其调控技术
11.3 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
11.3.1 粪尿肥
11.3.2 秸秆类肥
11.3.3 绿肥
11.3.4 微生物菌剂
11.3.5 有机废弃物的利用 
11.4 有机肥料的利用及其问题与对策
11.4.1 有机肥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11.4.2 发展有机肥料的对策

第12章 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
12.1 施肥与环境
12.1.1 施肥与全球变暖
12.1.2 氮肥施用与环境
12.1.3 磷肥施用与环境
12.2 矿质营养与植物品质
12.2.1 矿质营养与动植物体组成
12.2.2 矿质营养与植物矿质养分含量
12.2.3 矿质营养与植物体有机物品质
12.3 营养元素在土壤-植物-人体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12.3.1 人体必需和有益营养元素
12.3.2 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循环与再利用
12.3.3 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土壤是一个国家z重要的自然资源,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之一,而土壤肥料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无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土壤肥料既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门类,又是农业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人类的精神文明进入更高层次,与之关系z密切的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过去的50年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按前苏联创建的模式进行的,专业面太窄,学科门类过细,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应变能力较差。尤其是面对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大转化的现实,广大毕业生显示出明显的弱势。因此,教育部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已在迅速改革大学教学体制,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广博知识、社会应变能力强的通用型人才,这是一个需要大学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探索与不断实践的重大问题。
  《土壤肥料学通论》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编写的,旨在为非农业资源环境专业的农林大学本科生了解与掌握土壤肥料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提供合适的教材。该书一改先前的土壤与肥料作为两门课程而重复太多的现象,将土壤与肥料融为一体,删去了过去有关章节繁琐复杂的部分,而将当前土壤肥料出现的实际问题融入了基本理论之中,因此本书具有下列特色:一是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与施肥技术及农田土壤保护等学科于一体,综合性强;二是对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优化内容,融合性好,成功地实现了简明精练、知识性强的目的,在注重传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反映多学科研究的新进展,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三是编写内容和结构体系较新颖,具有发展观;四是注重理论的应用性,案例分析透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修完本课程就能使学生既掌握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又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达到广而不浅、深而不僵的目的。
  全书共分12章,第1章主要介绍土壤肥料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第2、3、4章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其土壤类型与分布,使学生对土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第5章介绍了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从而扩大了土壤学的内涵。本书的第6章作为土壤学与肥料学的纽带,介绍了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接着的第7、8、9章分别论述了土壤与植物的矿质营养与化学肥料,其特点是将各营养元素在土壤一植物整个系统中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再介绍各种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性状与施用。本书的第10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复混肥料,因为这是近几年及将来肥料发展的方向。有机肥仍是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在本书的第11章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有机肥的种类、性质与作用。本书的最后一章初步论述了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拓宽土壤肥料学科的视野,留给学生去思考学科交叉发展的方向与领域。
  本书的1和7由沈其荣和钱晓晴编写,6和8.2由谭金芳编写,3由崔德杰编写,8.1、9.1和12由钱晓晴编写,2.3、2.4、2.5、2.6、9.2和10由徐阳春和沈其荣编写,2.1、4和5由叶民标编写,2.2和11由谷思玉编写。全书由沈其荣修订与统稿。本书承蒙中国农业大学毛达如教授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南京农业大学前教务处长蒋宝庆研究员、现教务处长陈万明教授和教材科科长周根娣副教授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服务,扬州大学研究生王娟娟在文字编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国土壤肥料科学发展十分迅猛,一万多名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组成了世界上z强大的科技队伍,他们在土壤肥料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内互助互竞,形成了努力探索、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浓厚氛围,其中不乏具有资深的广大老学者,还有不断进取的数千万年轻人,使我国土壤肥料事业能置立于世界先进行列。在这种情况下,由我来牵头编写此书,深感压力很大,希望土壤肥料界的同志们能不吝赐教,也希望此书能够抛砖引玉或能供同仁们讨论借鉴,这将是编者z大的幸慰。
  由于我们水平毕竟有限,再加上时间非常紧迫,书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恳请广大同仁和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重印和修订时及时更正。收起全部↑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 沈其荣, 谭金芳, 钱晓晴 高等教育出版社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