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星球上,住著一群綠毛、大眼睛的原住民。
他們喜愛做清明夢,依靠森林,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一天,一群貪婪的殖民者來到這裏,破壞瞭原有的一切。
絕望的原住民,開始報復。
然而,對入侵者的每一次報復,也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摧殘。
他們一步一步,離昔日的自我越來越遠。
殺戮一旦開始,沒有人能再迴到原點。
宇宙深處有一麵鏡子,可以看見真正的自己。
##另一種生活
評分##看到一半的時候,心裏有個聲音說:“殺得好,對付這些野蠻殖民者就該這樣。”但是看完後卻覺得,他們雖然得到瞭自由,但也學會瞭殺戮,他們到底是勝利還是失敗?是該為之高呼,還是為之一嘆?
評分##一個用唱歌來替代殺戮的種族,最後還是學會瞭暴力和殺戮
評分##看的時候就想著有點像阿凡達,原來阿凡達真的是從這找到故事原型
評分##看到一半的時候,心裏有個聲音說:“殺得好,對付這些野蠻殖民者就該這樣。”但是看完後卻覺得,他們雖然得到瞭自由,但也學會瞭殺戮,他們到底是勝利還是失敗?是該為之高呼,還是為之一嘆?
評分##世界的詞語是森林,對殺戮的懲罰是寬恕。勒古恩寫的不是科幻,而是文學。
評分##厄休拉·勒古恩式星際人類學民族誌方式寫作,跟其《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傾訴》如齣一轍,創建瞭一個全新的外星族群(生活建立在森林和夢境之上,據說是阿凡達原型),同她筆下的其它外星族群一樣,被即時通訊設備聯通成星際各種世界聯盟。厄休拉·勒古恩是星際人類學傢,對於他族他性的描述和構建,歸根結底還是旨在照見人類自身。
評分真的是把所有碎片時間利用起來讀這本書,沒有令我失望,雖然篇幅短小,但敘事渾然天成,語言典雅詩意,影射的現實是所有白人都無意扯下的遮羞布,再看創作年代,可以理解勒古恩在思潮風起雲湧的時刻超然旁觀的態度,她在任何時候都更懂得如何講述,如何傾訴,如何悲天憫人的同時保持冷靜剋製,她要描述的世界如此復雜,我不知道有任何人曾擁有過她那樣深邃的洞察力,並將其呈現齣來
評分##世界的詞語是森林,對殺戮的懲罰是寬恕。勒古恩寫的不是科幻,而是文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