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641),中国唐代书法家。他与虞 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其书体称为欧 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 大家。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 、欧、褚、颜。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 、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家的风貌。欧阳询《心经》 据学术界研究应为后人集字,他用笔从古隶中出,凝 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气 度森严,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
张波编著的《唐欧阳询心经》是《大学书法教材 系列》配套普及本书法教材。包括两章及附录:** 章针对欧阳询《心经》笔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包 括单钩摹、双钩摹、临写训练和综合练习;第二章为 书法作品创作样式例举;附录为学习书法的必要准备 及有关常识。
编撰本书的目的是让想学书法的人们“从零学书 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张波,又名张鼎郁,江苏徐州人。擅小楷、行书。现为清华大学洪亮书画篆刻工作室研究型书法家。 洪亮,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历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执行编辑。2005年至今在**外大学讲学。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关国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名誉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8月,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清华大学成立。2015年6月,北京洪亮书画艺术馆开馆。出版专业图书76种。
前言
第一章 笔法解析与摹临
一、摹与摹写的几种方法
二、临与临写的几种方法
第一节 点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侧点
二、竖点
三、撇点
四、提点
五、长点
六、有关点的综合练习
第二节 横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长横
二、短横
三、仰横
四、小横
五、有关横的综合练习
第三节 竖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垂露竖
二、悬针竖
三、短竖
四、小竖
五、有关竖的综合练习
第四节 撇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斜弧撇
二、竖撇
四、有关撇的综合练习
第五节 捺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长斜捺
二、平捺
四、反捺
五、有关捺的综合练习
第六节 钩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横钩
二、竖钩
三、竖弯钩
四、戈钩
五、卧钩
六、横折钩
七、横折斜钩与横折竖弯钩
八、有关钩的综合练习
第七节 挑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平挑
二、竖挑
三、有关挑的综合练习
第八节 折的形态与书写方法
一、横折
二、竖折
三、撇折
四、横折撇
五、有关折的综合练习
第二章 常用书法作品样式例举
一、中堂
二、横幅
三、斗方
四、条幅
五、对联
六、扇面
七、屏条
八、手卷
九、册页
附录:学习书法的必要准备及有关常识
一、笔墨纸砚的选择
二、字帖的选择
三、执笔方法
四、执笔书写
五、书写方法
这本《唐欧阳询心经/经典碑帖笔法临析大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书法,特别是楷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自己摸不到门道,临摹许多名帖,却总是不得精髓。直到翻开这本书,我才算真正找到了“师傅”。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仅仅是简单拓片堆砌的书籍,这本书的“析”字点睛之笔,让我看到欧阳询《心经》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被剥开了层层外衣,露出最内在的结构和运行轨迹。书中的图文结合做得非常棒,每一个字的拆解都配有详细的笔画讲解,从起笔、行笔到收笔,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得到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喜欢它对于笔画转折、顿挫的描绘,那些看似简单的直线和弧线,在欧阳询的笔下却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欧阳询挥洒自如地在纸上舞动毛笔,感受他对于每一个字力求精准、严谨的态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临摹的指导,更是一种书法哲学的启迪,让我从“形似”向“神似”迈进了一大步。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的,欧阳询的“颜筋”辨识度太高了。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它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逻辑性,从整体的介绍,到字帖的呈现,再到每一个字的笔法拆解,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种想要系统学习书法的人。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欧阳询的《心经》,但总感觉不得其法,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理解和掌握欧阳询的笔法精髓。书中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重点提示,并且给出了修正建议,这对于提高临摹的效率和准确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怎么写,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写,这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欧阳询的《心经》并没有太多的深入了解,总觉得他的书法风格过于严谨,少了些许“人情味”。然而,这本《唐欧阳询心经/经典碑帖笔法临析大全》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通过书中细致入微的笔法分析,我开始领略到欧阳询楷书内在的筋骨和韵律。每一笔的起承转合,每一个字的结构安排,都蕴含着高妙的智慧。书中对“心经”字句的挑选也很有考量,似乎是在有意无意中,让练习者在书写的同时,也能感受佛法的禅意。我发现,随着我临摹得越多,我对欧阳询书法的理解也越深,那种曾经觉得的“冷峻”,逐渐转化为一种“刚正”和“挺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书法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心性的修炼。
评分收到这本《唐欧阳询心经/经典碑帖笔法临析大全》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和严谨性。作为一名资深的古籍爱好者,我对那些经过精心编纂、内容充实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显然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成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欧阳询的《心经》碑帖呈现出来,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挖掘和技法阐释。我注意到书中对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到位,无论是宏观的书法风格分析,还是微观的笔画演变过程,都解释得条理清晰,证据确凿。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笔法”这一核心概念的讲解,将抽象的用笔技巧用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对于那些追求书法艺术深度和技术突破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藏。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练习的范本,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们学会如何去“读懂”碑帖,而不是仅仅“看懂”。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书法领域探索的业余爱好者,我尝试过不少关于碑帖临摹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解决我在实践中遇到的瓶颈。这本《唐欧阳询心经/经典碑帖笔法临析大全》则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书。它在“笔法临析”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作者似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欧阳询的用笔习惯,并将这些习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清晰直观的图示表达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笔画的处理方法,比如“横画”的起笔和收笔,“竖画”的瘦劲和挺拔,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感觉自己的临摹不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