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 |
| 作者: | 刘波 |
| 市场价: | 45.00 |
| ISBN号: | 9787111541639 |
| 版次: | 2-1 |
| 出版日期: | 2016-09 |
| 页数: | 184 |
| 字数: | 319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书名: | 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 | ||
| 作者: | 刘波 | 开本: | |
| 定价: | 45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6-10 |
| 书号: | 9787111541639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 目录 | |
| 目录 丛书序 D一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与工具材料1 D一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1 D二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的工具材料2 D二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的构图原理、语言与技法5 D一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构图的基本原理5 D二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的语言与基本技法7 D三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树木表现技法15 D一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中树木的作用15 D二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中树木的种类16 D三节 园林风景树木的结构与形态特征17 D四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中树干、枝、叶的表现技法18 D五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中常见的树木表现技法34 D四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建筑表现技法66 D一节 园林风景建筑特点66 D二节 园林风景钢笔画建筑透视、明暗与光影68 D三节 园林风景建筑类型与画法步骤70 D五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其他景物表现技法120 D一节 园林风景石、山(假山)的表现技法120 D二节 园林风景路的表现技法132 D三节 园林风景雕塑小品、花架的表现技法138 D四节 园林风景水、天、地的表现技法149 D六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一般作画步骤160 D一节 取景构图160 D二节 确定大的形体明暗关系162 D三节 表现形体结构与空间层次163 D四节 深入刻画,整体调整164 D七章 园林风景钢笔画实例分析165 D一节 园林风景建筑实例165 D二节 园林风景花木实例168 D三节 园林风景山石实例171 D四节 园林风景其他实例175 D八章 国外经典园林风景钢笔画欣赏180 后记184 |
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现代学习者,我非常注重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懈可击。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展示的范例都是些过于宏大或难以企及的经典园林场景,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它提供了大量贴近生活、可以在小区、公园中找到的练习素材,这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实践欲望。而且,书中对于“视角转换”和“构图简化”的指导非常实用。比如,它教授了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中组织一个具有深度感的园林空间,通过景深的处理,让一个方寸之地也能画出“曲径通幽”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鼓励和探索的精神,并没有设定一个僵硬的“标准答案”。每一次的示范画作,都像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引导读者去思考:我的线条可以如何更有个性?我的光影可以如何更富张力?这本画册,真正教会了我如何用钢笔去“记录”和“赞美”我们身边的绿色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很少看到一本技术类的书籍能做到如此清晰的脉络梳理。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复杂的透视原理或者过于高深的构图理论,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学习路径。首先,它从最基础的笔触练习开始,但这些练习绝不是枯燥的机械重复,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园林元素——比如如何用快速的排线表现流水动态,如何用短促的刻画来模拟苔藓的粗粝。紧接着,它将视角拉到局部场景的绘制,通过分解复杂的园林场景为若干个可控的单元,让初学者能够逐步建立信心。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透视关系”时的处理方式,它没有使用过于生硬的几何术语,而是通过实际的园林案例,让你直观地感受到远近景物线条的收缩与聚合,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实例丰富的书籍,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是它对于“纹理表现”的百科全书式的收录和细致入微的拆解。园林艺术的灵魂在于材料的对比与和谐,钢木、石水、动静之间的对话。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园林材质:青砖的斑驳感、瓦片的重叠层次、古木的苍劲肌理、竹子的挺拔线条,甚至是小径上碎石的随机分布,作者都给出了明确的钢笔画应对策略。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植物群落”的绘制技巧印象深刻。如何用一簇簇的点和圈,在不画出每一片叶子的情况下,清晰地传达出灌木丛的茂密和层次,这才是高手的手法。我曾经对着一棵古松画了很久,总觉得线条太硬,直到看了书里关于用断续的短线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松针的蓬松感和树皮的粗糙感后,茅塞顿开。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本“园林材料的符号学解析手册”。
评分坦白说,我过去买过不少关于建筑或风景速写的书,但很多都过于强调“速”而牺牲了“精”,或者反之,为了追求“精”而显得过于僵硬死板,完全失去了园林应有的那种生机和韵味。然而,这本书带来的启发是:钢笔画的魅力恰恰在于它能以最经济的线条,捕捉到最丰富的空间信息和情感表达。书中对于如何用“留白”来处理天空和水面,用“飞白”来表现光线穿过树叶的瞬间效果,这些技巧的讲解极其精妙。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页关于“意境营造”的讨论,作者指出,园林本身就是“可游可居”的诗意空间,钢笔画也应当承载这份诗意。因此,落笔时需要带着一种克制与想象力,不是将眼前的一切完全复制,而是提炼出其神韵。这种对艺术哲学的探讨,让我对钢笔画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不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训练,而是一种心手相应的创作过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热爱园林艺术,又想在绘画上有所突破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那些精致的园林小品、亭台楼阁的线条勾勒非常着迷,但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将钢笔画的细腻与园林意境完美结合的教材。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那种严谨又不失灵动的讲解方式吸引住了。它不像很多绘画书那样空泛地谈理论,而是直接深入到“如何观察”和“如何落笔”的实操层面。比如,书中对不同材质的树木、石材在钢笔画中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和点画的运用表现出质感,讲解得非常到位。我试着跟着书里的步骤画了几次,发现以前总觉得难以捕捉的植物的层次感和建筑的立体感,现在居然能通过简单的线条被表现出来。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还特别关注了“光影”在钢笔画中的处理,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是被忽略的。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没有了光影的钢笔画,就缺少了灵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看”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