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版 带给全家幸福的家常小炒 | ||
| 定价 | 29.80 | |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第1版第1次印刷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甘智荣 编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08 | |
| 字数 | 15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37263313 | |
Part 01 幸福滋味浓,小炒有技巧
010 常用的刀工技法
012 用好调料“锦上添花”
014 留住营养,好吃又健康
016 留住营养,好吃又健康
Part 02 炒菜炒肉炒主食,遍尝炒味幸福长
红黄白绿新鲜 优美时蔬小炒
021 芥蓝腰果炒香菇
023 西红柿炒丝瓜
024 黄豆酱炒麻叶
025 彩椒炒苋菜
025 彩椒炒黄瓜
027 醋熘黄瓜
028 胡萝卜丝炒包菜
029 清炒韭黄
031 腊肠炒荷兰豆
032 豆瓣酱炒脆皮豆腐
033 扁豆丝炒豆腐干
033 莲藕炒秋葵
质本洁来还洁去 健康菌菇小炒
035 菌菇炒鸭胗
035 芦笋鲜蘑菇炒肉丝
037 草菇丝瓜炒虾球
038 泡椒杏鲍菇炒秋葵
039 木耳炒上海青
039 胡萝卜炒木耳
041 草菇炒牛肉
042 草菇花菜炒肉丝
043 酱炒平菇肉丝
045 茶树菇炒五花肉
046 茶树菇炒鸡丝
047 鱿鱼炒金针菇
047 胡萝卜炒杏鲍菇
浓妆淡抹总相宜 下饭畜肉小炒
049 肉末胡萝卜炒青豆
051 酱爆大葱羊肉
052 萝卜干炒腊肠
053 杨桃炒牛肉
055 蒜薹炒牛肉
056 尖椒炒羊肚
057 枸杞炒猪肝
059 爆炒卤肥肠
060 西芹黄花菜炒肉丝
061 香菜炒羊肉
061 小炒腊猪嘴
飞禽满地蛋飘香 营养禽蛋小炒
063 花生米炒腊鸡
065 麻辣干炒鸡
066 酸豆角炒鸭肉
067 彩椒炒鸭肠
069 滑炒鸭丝
070 彩椒玉米炒鸡蛋
071 火腿炒鸡蛋
071 秋葵炒蛋
鱼虾蟹贝滋味长 鲜美水产小炒
073 韭菜炒鳝丝
075 姜葱炒花螺
076 韭菜炒干贝
077 葱姜炒蛏子
077 白果桂圆虾仁
079 韭菜花炒虾仁
080 泰式肉末炒蛤蜊
081 豉汁炒鲜鱿鱼
083 鲍丁小炒
084 海参炒时蔬
085 罗勒叶炒海瓜子
炒饭炒面香喷喷 能量主食小炒
087 XO酱广州炒饭
088 豆豉鸡肉炒饭
089 菠菜猪肝炒饭
089 巴西炒饭
091 咖喱虾仁炒饭
092 菠菜叉烧炒饭
093 白菜肉丝蒜薹炒面
094 爱心炒面
095 洋葱腊味炒面
095 缤纷小炒面
097 川味炒面
098 荷兰豆鸡蛋面
Part 03 春夏秋冬小炒——让四季幸福满满
莫让流光把人抛 不可辜负春之好“炒”色
102 小笋炒牛肉
103 彩椒韭菜花炒肉丝
105 西红柿炒口蘑
106 包菜炒肉丝
107 尖椒炒鸡心
107 胡萝卜丝炒豆芽
109 洋葱西蓝花炒牛柳
110 蒜苗炒莴笋
111 菠菜炒猪肝
113 香菜炒鸡丝
鲜果清茶赏翠荷 不可错过夏之清“炒”味
116 开心果西红柿炒黄瓜
117 黄瓜炒木耳
117 西红柿青椒炒茄子
119 西红柿炒山药
120 松仁丝瓜
121 干煸藕条
121 慈姑炒藕片
123 核桃仁芹菜炒香干
124 菠萝炒鸭丁
125 炒魔芋
125 茭白炒荷兰豆
126 小白菜炒茭白
127 黑蒜炒苦瓜
鲜果清茶赏翠荷 不可错过夏之清“炒”味
127 木耳彩椒炒芦笋
087 XO酱广州炒饭
088 豆豉鸡肉炒饭
089 菠菜猪肝炒饭
089 巴西炒饭
091 咖喱虾仁炒饭
092 菠菜叉烧炒饭
093 白菜肉丝蒜薹炒面
094 爱心炒面
095 洋葱腊味炒面
095 缤纷小炒面
097 川味炒面
098 荷兰豆鸡蛋面
轻罗小扇扑流萤 不可替代秋之悠“炒”色
130 腊肉炒秋葵饭
131 芦笋炒莲藕
131 西芹藕丁炒姬松茸
133 虾仁鸡蛋炒秋葵
135 酱香西蓝花豆角
136 咖喱鸡丁炒南瓜
137 菠菜炒鸡蛋
138 萝卜干肉末炒鸡蛋
139 胡萝卜炒鸡肝
139 辣椒炒脆皮豆腐
140 鸡蛋炒百合
141 豆皮炒青菜
141 香干回锅肉
143 西芹百合炒红腰豆
醇酒微醺卧看雪 不可不得冬之醇“炒”味
146 蚕豆炒蛋
147 葱爆羊肉片
147 豌豆炒牛肉粒
149 刀豆炒腊肠
150 花生米芸豆炒腊肉
151 腊鱼炒白菜
153 芦笋炒鸡柳
154 青豆玉米炒虾仁
155 手撕包菜炒腊肉
155 双椒炒腊鸭腿
157 鱼香茄子烧四季豆
158 金针菇炒羊肉卷
Part 04 五脏健康,幸福全家
心胸开阔天地宽 养心小炒
161 花甲炒鸡心
162 桂圆炒海参
163 胡萝卜片小炒肉
164 枸杞芹菜炒香菇
165 豆腐皮枸杞炒包菜
疏肝解郁爱意暖 护肝小炒
167 鸡丝白菜炒白灵菇
168 小炒上海青
169 香芹炒腊鸭
170 青豆炒肉粒
171 小炒刀豆
脾好百病不侵扰 养脾小炒
173 西芹湖南椒炒牛肚
174 空心菜炒鸭肠
175 西芹白果炒肚条
176 酸豆角炒猪皮
177 山楂菠萝炒牛肉
呼吸通畅气色好 润肺小炒
179 小炒猪皮
180 南瓜炒卤肉
181 湘西腊肉炒蕨菜
182 雪梨豌豆炒百合
183 胡萝卜豌豆炒鸭丁
养好肾,养好命 补肾小炒
185 韭菜花炒腊鸭腿
186 咖喱虾仁炒饭
187 沙茶炒濑尿虾
189 菌菇烩海参
190 松仁炒羊肉
Part 05 全家保健小炒——健康才是真爱
有爱呵护,健康成长
适合儿童的小炒
193 芦笋炒猪肝
195 红烧白灵菇
养心安神,益寿延年
适合老人的小炒
197 马蹄玉米炒核桃仁
199 姜葱炒蛏子
补血养颜,美丽动人
适合女性的小炒
201 藕片荷兰豆炒培根
203 肉末烧蟹味菇
强身健体,威武雄壮
适合男性的小炒
205 泰式芒果炒虾
207 五彩鸽丝
208 韭菜花炒河虾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炒菜的常用、实用技巧,包括刀工、选料、调味、各种食材的处理和烹调关键技巧等。第二章到第五章根据荤素、四季和五脏养生等多种角度,举例出适合全家人吃的花样炒菜。
中国烹饪大师,菜品鉴高级顾问,多次参与电视台美食类节目,《*级厨师》第二季深圳赛区评委,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荣获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深圳饮食协会名厨委员会专家委员。
从事烹饪工作多年,专业造诣深厚,精通粤、鲁、湘、赣、闽等诸多菜系美食的烹调,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特别是对新派菜品的研发独具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完美组合。被多家大型酒店聘任为策划师和技术顾问,担任多所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主任及烹饪讲师。多年来,培养专业人才成果显著,并长年开设家常菜家庭厨艺、食品雕刻、厨师进修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及远程教学课程。
本书中的食材搭配,也可以为您和家人提供许多新鲜的口味体验,让全家吃得健康、吃得合理、吃得养生。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久违的“掌控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被工作和生活推着走,连吃饭也成了一种应付差事。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回归厨房、回归自我的机会。它不是那种只给出一个成品图让你照抄的食谱,而是鼓励你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说服力,作者在介绍每道菜时,都会先阐述这道菜对家庭成员的潜在益处,这种“用心”的先决条件,让烹饪过程充满了目的性和意义感。我试着按照书中推荐的“三口之家和谐餐”搭配了一周的晚餐,发现不仅仅是菜肴本身的味道提升了,更重要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些充满关怀的食物时,那种氛围变得异常融洽和温馨。这本书的份量感很足,里面的内容远超出一本普通食谱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用一蔬一饭来经营和维护家庭幸福的“生活艺术指南”。每一次打开它,都像是一次心灵的充电,让我对“家常”二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与热爱。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我是一个对“养生”理论有些抗拒的人,总觉得那些理论过于空泛,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效。然而,这本书巧妙地将深奥的中医养生理念,通过“四季小炒”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毫无压力地接受和实践。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非常直观的例子,比如“夏天吃什么可以清心火”,“冬天如何温补脾胃”,来指导我们的日常选择。这种“顺应四季”的理念贯穿始终,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一年四季的饮食习惯。比如,我过去总是在冬天吃太多油腻的“进补”食物,但书中推荐了几款清淡却滋补的冬季时蔬炒菜,尝试后发现身体反馈明显更好,没有了那种厚重的负担感。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它将厨房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药房,每一口炒菜都变成了一次微调身体平衡的实践。对于那些想在日常饮食中融入健康理念,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条清晰而美味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极其用心,让人在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都感到身心愉悦。插图的风格不是那种光鲜亮丽、过度修饰的写真,而是偏向于写意的水墨或素描风格,反而更能衬托出家常菜朴实无华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特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关注“炒”这个动作,更将“入锅”的过程视为一个重要的仪式。书中对锅具的选择、食材下锅的顺序、甚至调味料的添加时机,都有着近乎于玄学般的精确描述。我一直以为自己炒鸡蛋的手艺不错,但按照书中的“金沙蛋”做法来操作后,才发现我之前的做法是多么的粗糙。书中强调的“油温与蛋液相遇时的那一瞬间反应”,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通过正确的技法和心法,也能焕发出惊人的潜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我们如何慢下来,去尊重每一个食材的生命周期和它在锅中的“蜕变”,最终呈现给家人的,便不仅仅是一盘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健康承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烹饪界的“神来之笔”,我必须得说,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家常小炒”的看法。以往总觉得家常菜就是凑合填饱肚子,没什么讲究,但翻开这本书后,我才发现里面蕴含的哲学深意和生活智慧是多么的耐人寻味。作者对食材的理解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尤其是在描述不同季节应选用何种时令蔬菜和肉类搭配时,那种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指导,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清香。比如,书中关于春季养肝的几道菜谱,不仅仅是简单地将食材混合加热,更像是一场关于生命平衡的仪式。我尝试做了其中的一道“韭菜炒鲜虾”,那种鲜嫩与微辣的碰撞,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舒畅感。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烹饪提升到了关怀家人的层面,每一道菜的背后,都跳动着一份沉甸甸的爱意和对健康的关注。它教会我的,不是简单的烹饪技巧,而是一种顺应自然、调和身体的饮食哲学,这比任何米其林大厨的食谱都要来得实在和温暖。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关心家人健康的朋友们,相信我,它会成为你厨房里最不可或缺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市面上的食谱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但这本书,它成功地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颠覆了我对快手菜的固有印象。它绝不是那种只会教你“大火快炒三分钟出锅”的速成指南,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烹饪的“火候”和“时机”来达到“调和五脏”的境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基础步骤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那种老派的、带着经验沉淀的语气,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而不是冰冷的文字指令。例如,关于“爆香”的技巧,书中用了整整一页纸来描述不同油温下葱姜蒜释放香气的细微差别,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普通食谱中鲜有的。我尝试按照书中建议的方法重新炒了一次青椒肉丝,那肉丝的滑嫩度和青椒的脆爽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衡点,那种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让我不得不惊叹于作者对烹饪艺术的深刻洞察力。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节奏和身体感知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