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下一个未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2030年展望 李寿生 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开创下一个未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2030年展望 李寿生 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寿生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荣丰通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7230
商品编码:26734712675

具体描述


开创下一个未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2030年展望 

营销书名:

我国化学工业的下一个未来! 

作者:

李寿生 主编 

定价:

148.00 

ISBN:

978-7-122-31723-0 

关键字:

化学工业;石油;未来;2030;展望; 

重量:

984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版次:

页码:

406 

印次: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但与工业整体发展状况相一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大而不强。未来十几年,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状况,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开创下一个未来》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回答这些问题,勾画出一幅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十几年较全面的发展图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同麦肯锡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逻辑推演和数据模型等预测方法,为全行业在向强国跨越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份有质量、有特色、有指导作用的研究报告。可作为行业、企业参考用书。

本书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麦肯锡公司联合撰写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本报告以“十三五”发展为起点,以逻辑推演、预测模型、专家分析等为主要方法,通过大量数据、案例以及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15年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和全景式的展现。希望借此为全行业实现由大国向强国跨越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李寿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1967年6月参加工作。 

历任陕西省宝鸡氮肥厂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 

陕西省化肥农药工业公司领导小组副组长; 

陕西省石化局、燃化局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石化厅调研室主任、副厅长; 

化工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计划司司长;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副司长(正司级);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副司长(正司级)、司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绩考核局局长、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临时党委书记; 

2007年1月至2010年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业绩考核局局长、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临时党委书记。 

2011年起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至今,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第1章 

2030: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代 

1.1 大趋势将深刻改变未来经济与产业发展格局 002 

1.1.1 人口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002 

1.1.2 能源变化带来的影响 003 

1.1.3 性的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005 

1.1.4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时代正在颠覆工业价值链 006 

1.2 大趋势对化工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007 

1.2.1 人口变化趋势将增加市场需求,同时加大劳动力缺口 007 

1.2.2 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 010 

1.2.3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行业发展压力也是效率提升机遇 012 

1.2.4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将促进化工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013 

1.3 中国跨入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挑战和机遇 015 

1.3.1 中国化工市场趋近饱和的挑战和开发新兴市场的机遇 015 

1.3.2 传统生产工艺的成本挑战和新原料新工艺的机遇 016 

1.3.3 环境污染、高能耗的挑战与节能环保技术的机遇 016 

1.3.4 传统运营生产模式的挑战和工业4.0及智能制造时代的机遇 018 

参考文献 019 

第2章 

行业发展展望:走向产业结构的高端 

2.1 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五个层次 022 

2.2 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方向 025 

2.3 跨国公司创新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 027 

2.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038 

2.5 “十三五”全行业要认真抓好具有全局意义的四件大事 040 

2.6 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发展“弯道超车”的新战略和新目标 059 

第3章 

企业竞争力展望:加快构建四大企业集群 

3.1 企业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 068 

3.2 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差距 069 

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基础竞争力 071 

3.4 加快构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四大企业集群 077 

第4章 

绿色低碳发展展望: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行家里手 

4.1 行业绿色、安全、低碳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使命 100 

4.1.1 取得的成绩 100 

4.1.2 存在的问题 105 

4.1.3 肩负的使命 110 

4.2 行业自觉的“六大行动计划” 112 

4.3 关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14 

4.3.1 废水治理 114 

4.3.2 废气治理 120 

4.3.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123 

4.3.4 节能低碳 130 

4.3.5 安全管理提升 134 

4.3.6 园区绿色发展 138 

4.4 2030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142 

4.4.1 总体目标 142 

4.4.2 量化指标 142 

4.4.3 管理目标 143 

第5章 

合作展望:打造雁阵式“”产能合作产业链 

5.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能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146 

5.1.1 石化行业并购成果显著 147 

5.1.2 轮胎行业海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148 

5.1.3 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成绩突出 149 

5.1.4 工程技术服务合作稳步推进 152 

5.1.5 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153 

5.2 新时代中国化工企业“”产能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56 

5.2.1 新时代“”产能合作面临着新机遇 156 

5.2.2 新时代“”产能合作面临着新挑战 159 

5.3 “”沿线国家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162 

5.3.1 “”沿线国家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163 

5.3.2 “”沿线国家轮胎市场需求分析 169 

5.3.3 “”沿线国家化肥市场需求分析 170 

5.4 中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开展“”产能合作的有利条件 171 

5.4.1 炼油和石化行业优势产能 171 

5.4.2 橡胶行业优势产能 172 

5.4.3 氮肥行业优势产能 174 

5.5 化学工业“”产能合作战略方向和重点 175 

5.5.1 “”产能合作原则 175 

5.5.2 “”产能合作战略方向 176 

5.5.3 “”产能合作战略重点 179 

5.6 优化“”产能合作政策环境 183 

第6章 

化工园区展望: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特区 

6.1 化工园区发展的现状和机遇 188 

6.1.1 化工园区发展历程 188 

6.1.2 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190 

6.2 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发展战略和重点 196 

6.2.1 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发展特点 196 

6.2.2 突出特色,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 200 

6.2.3 我国化工园区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发展战略和重点 222 

6.3 2030年我国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目标展望 227 

参考文献 229 

第7章 

化工企业数字化机遇展望:“全价值链”效率提升 

7.1 数字化,是大数据时代的战略和运营策略 232 

7.1.1 数字化浪潮正席卷,企业发展模式需重新审视 232 

7.1.2 工业4.0引领制造业的数字化产业升级 233 

7.1.3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结合 235 

7.2 数字化给未来化工行业发展带来卓越深远的影响 237 

7.2.1 化工行业的特点及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239 

7.2.2 工业4.0将为传统化工行业带来端到端的“全价值链”效率提升 246 

7.2.3 化工行业数字化潜力巨大,但进程相对缓慢 273 

7.3 中国化工企业数字化发展路径和前景展望 275 

7.3.1 中国化工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步阶段 275 

7.3.2 中国化工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信息与忧虑 278 

7.3.3 中国化工企业应该把握数字化机遇 278 

7.3.4 数字化转型应该聚焦的三大成功要素 282 

第8章 

人才竞争优势展望:四类人才培育的无限潜力 

8.1 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经济力量 296 

8.1.1 人力资源将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96 

8.1.2 经济结构变革对人力资源发展提出新要求 302 

8.1.3 中国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队伍正在不断优化和壮大 307 

8.1.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人才资源相对紧缺 311 

8.2 四类人才的培育至关重要 314 

8.2.1 企业家人才 315 

8.2.2 经营和管理人才 321 

8.2.3 科技领军人才 334 

8.2.4 技术人才 339 

8.3 人才培育的主要途径 344 

8.3.1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45 

8.3.2 行业组织搭建人才培育的广阔平台 347 

8.3.3 人尽其才,人才兴业,企业积极创造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348 

参考文献 348 

第9章 

跨国公司发展展望:战略塑造未来 

9.1 历经多年发展跨国公司在华成就斐然 352 

9.1.1 在华跨国公司占据了重要的经济地位 352 

9.1.2 跨国公司在华的发展历程 352 

9.1.3 跨国公司的特征 354 

9.2 跨国公司的实施战略分析 359 

9.2.1 管理战略的实施路径 359 

9.2.2 产业链增值战略实施途径 361 

9.2.3 创新战略的实施路径 369 

9.3 2030年跨国公司发展展望 375 

9.3.1 更加注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375 

9.3.2 本地化程度进一步深化 382 

9.3.3 更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385 

第10章 

多角度目标审视: 石油化工发展全景展示 

10.1 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 390 

10.2 2030年预期可实现的八大发展目标 391 

结语 403 

后记 405

序言一 

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追求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首先需要打造制造业强国,扎实推进中国版工业4.0建设,在更高发展层次上再一次实现历史性跨越。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但与工业整体发展状况相一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大而不强。未来十几年,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石油和化学工业将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开创下一个未来》的出版恰逢其时,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并较全面地勾画出一幅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十几年发展图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石油和化工产品早已渗透到衣食住行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也早已为人所熟知。另一方面,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三废”排放、安全事故等也经常见诸媒体,引发着社会公众的关注。相互矛盾的观点,使社会公众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可以说,“既爱且恨”是当前社会公众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普遍态度。本书正是站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角度,站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高度,思考和审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发展,帮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认识,从而对我国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进一步增强实业强国的信心。 

对未来进行预测,从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但要有勇气,更要有一定的依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几十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外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本书进行合理预测提供了事实依据。实证研究是本书大的特色,各个章节、各个部分都举有事例,充分体现了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可读性和借鉴性。本书在对事实材料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基础上,尽大可能地给予了理论上的提升和说明,比如书中提出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层次、园区化建设、“”产能合作、数字化转型路径等等。这些从事实到理论的探索是可贵的,值得充分肯定。 

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需要各部门、各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本书对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十几年发展的展望,充分体现了贯彻精神的要求,体现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加快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报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作者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特别强调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园区化发展、对外合作、数字化建设等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前景,也可以了解我国工业未来发展大致轮廓,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创下一个未来》是我国工业领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李寿生同志是我多年的朋友,长期从事行业和国资管理工作,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任会长以后,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对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并推动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秉承对事业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不辞劳苦、不计得失,常年奔波于行业一线,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研究,对如何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转变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观点和理论。这次他与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编写的《开创下一个未来》,以全新的视角将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全景式地呈现出来,为行业发展又做出了新的贡献,充分展现出一位老同志心系行业发展的眷眷之情、拳拳之意。 

新时代已经开启,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相信石油和化工行业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在建设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贡献,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的光辉业绩!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 

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郑新立 

序言二 

写在变革来临的前夜 

在的信息化浪潮中,“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时髦词汇扑面而来。人们不免觉得这是一个生活在电脑屏幕前、手机指尖上和数据云端里的时代。当我们抬眼环顾四周,却发现这仍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电脑、手机和服务器无一例外不能摆脱硬件而存在;衣食住行更是一刻不离物质才能实现。化资源为物质的工业,是对化学工业好的诠释——化学工业是真正的“Industry of Things”。作为化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油化工更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如今信息化浪潮和数字化席卷,激发了人类对物质需求不曾有过的飞速增长。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石化行业不仅不会老去,反而将焕发出夺目的青春。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