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学点哲学 陈先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跟着泰斗学哲学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工作上的聪明人

正版 学点哲学 陈先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跟着泰斗学哲学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工作上的聪明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问渠 编
图书标签:
  • 哲学
  • 政治
  • 思维
  • 陈先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学习
  • 智慧
  • 人生
  • 方法论
  • 实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欢声雷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06459846
商品编码:26547287511
丛书名: 每天学点哲学常识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9-1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学点哲学
            定价 39.80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印张 6.75
上市时间 2017年4月
开本 32
作者 陈先达
装帧 精装
印刷工艺  胶订
CIP分类 B
ISBN编码 9787511545213

本可以听的哲学书

聆听大家智慧  感悟平凡生活


特点分析:

1.哲学给人们的印象, 向是高深晦涩、枯燥难懂、望而却步的。本书旨在消除这种偏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哲学原来并非高高在上,也不是知识分子独享的专利,它是可亲近的,可以融入世俗生活的。

2.在这个电子阅读时代,人们已难以接受大部头的著作,而偏爱轻松、精练的文字,于是微博体、说说体应运而生。本书的 大特色,就在于充分利用读者的碎片化时间,用精炼、有力、优美的哲学短语,激发读者去思考,去自省。

3.作者陈先达先生乃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 位睿智的长者。先生结合对中外文化经典的精心研读,加上八十多年生活经验的积累,笔下文字耐读、隽永,具有开启智慧、慰藉心灵的功效, 非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体可比,因此出版价值很高。




目录

哲学

历史

命运

人与人性

认识

社会

生活

思维

文化

信仰



在线试读

1.(哲学部分2

 

有人说哲学家像小孩,或者说小孩像哲学家。哲学家与小孩子有个共同点,这就是提问,总是在问“为什么?”小孩子zui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星星会眨眼?为什么地球动而我们不会跟着动?总之,领着孩子上街,要不断地回答他的提问。哲学也是提问。不同的是孩子没有概念思维,他的提问都是针对具体对象的提问,碰见什么问什么。哲学家的提问是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提问,属于概念思维领域。影响的哲学家,是能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问题的哲学家。

 

 

2.(哲学部分4

 

哲学的妙用。它能为我们理解对象提供抽象的思维方法,即概念式的思维。 个人没有概念,就不可能进行抽象思维。 个没有数的概念、只会用手指头算数的人,是野蛮人。如果没有运动、发展、变化等概念,就没有辩证思维。只就事论事,不进入概念的思维,是原始思维。

我们不可能从视觉中见到抽象,只能见到具体的东西。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否认,我们看到张三就是看到人。从逻辑上,不能说人是张三,但可以说张三是人。除非思辨哲学家,没有任何人会在具体的人之外去寻找,正如不要吃桃子和苹果,而只要吃水果 样。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对抽象的东西的把握,需要抽象思维。我们看不到物质,但我们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物体,从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到大江大河,到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男人女人。物质就是对具体实物本质的概括,是它们的总体。无论具体实物的存在多么的多姿多态、色彩斑斓、各具特性,但有 个共同特性,即它们都具有客观性,都是对象性存在。

 

3.(哲学部分10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于如何正确思维的学说。只要是人,不管哪种人,不管哪种职业的人,不管哪个年龄阶段的成年人,只要活着,就会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面对各种人生境遇;只要是活人,就会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使思考正确、处理得当,

就要有思维方法。学习哲学可以不受年龄、专业的限制。

学习哲学不会嫌年龄太早,也不会嫌年龄太老。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任何人学习哲学都不会嫌年龄太晚。学习哲学,可以说是终生学习。在人生的不同年龄段,都会遇到不同人生问题,需要哲学思维。学好哲学,之所以终生受益,原因正在于此。

人到 定年龄可以放下专业,但不能没有哲学思维。没有专业知识,可以安享晚年;没有哲学思维,心灵难以安稳。晚年的痛苦不是来自不能再从事专业,而是来自对晚年面临种种人生问题。越是生命的终点越需要哲学。如果没有 种坚定的哲学素养,人到晚年,zui容易走进教堂,走进寺院。

 

4.(哲学部分10

 

学哲学可以开窍。人有七窍, 窍不通,人就不能活;思想也有窍,思想不开窍,就活不明白。我们常说,哲学是智慧学、是明白学,就是陈云说的能使人开窍。人类如何认识、如何实践,都有个窍门。这个窍门不是偷巧、走捷径、卖弄小智慧,而是大智慧, 这个大智慧就是哲学道理。

说开窍,我 须说到没有人愿意听却又不得不听的事,就是生命终结撒手人寰这件事。没有任何 种知识能像哲学这样伴随人的 生。当大限已到,有 种正确哲学支撑,便可以坦然面对死神,因为思想已经开窍,认识到死是 种自然规律,是人人不可避免的归宿。

为什么西方人死时会找个神父或牧师,这是临终前灵魂的关怀,让死者平静地面对死亡,把死视为上帝的召唤,回到上帝的怀抱。无神论者难道就没有灵魂的安慰吗?有。这就是哲学。哲学关于生老病死的规律,关于死的 然性,同样是 种安慰。不过这种安慰不是来自宗教、来自上帝的召唤,而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真正认识了规律,同样可泰然面对死亡。人来自自然, 然回归自然,这是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对于共同的、普遍的、 然的事,理性的人是容易接受的。

 

 

5.(历史部分7

 

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以历史书写和文字记载的方式告诉我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个家庭不应忘记自己的祖先, 个民族同样不应忘记自己民族的历史。

爱家的人 然怀有对自己先人的敬意,爱国和爱自己民族的人 然怀有对自己民族和guo家历史的敬意。钱穆先生说得对:若 民族对其以往历史无所了解, 此 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 无甚深之爱, 不能为其民族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于并世之力量。

 

6.(命运部分1

人的生命短暂。不用去博物馆,只要举头四望你就可以知道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它不如 棵树,不如 块岩石,不如 条河流,更不如 座小小的山丘。它也不如自己的创造物。

个木匠制造的家具保存的时间,也许比他自己还要长久。故宫修建者现在无 仍然活着,但美轮美奂、建筑精巧 伦的宫殿仍然存在。 个家庭可以有祖传的家具、古董,但不会有永远活着的祖先。尽管如此,万物之中zui有价值的还是人的生命,而非物。

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是相对长久的物的创造者。人用zui短暂的生命创造了物的长久,创造了物的美丽,这就是人的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多少艺术家去世了,他们的艺术品仍然成为世世代代的精神财富,思想家的经典同样如此。

 

7.(命运部分26

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人有婴少壮老。各有其时,各有其妙。明道先生诗 :“ 万物静观皆自处,四时佳兴与人同。”春天百花斗艳,夏日树凉蝉鸣,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银色世界。人生也是如此,应该懂得欣赏。庄子深悟此理。《庄子·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生。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把死当作劳作 生后的安息,知生知死,过好人生的每个阶段,这样就不会怀有对死的恐惧。

 

8.(人与人性部分25

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月亮的清光举头可见。但即使如此,它们仍然有照不到之处。灯烛之光,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太阳和月亮相比,但它可以照到太阳和月亮照不到的地方,例如桌子底下、地窖中或其他任何太阳和月亮照不到的角落。这就是说太阳和月亮无论怎样普照大地,由于高高在上,都会有照不到的旮旯之处;灯烛无论怎样微弱,都可以照到太阳和月亮照不到的地方。这就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就懂人为什么应该谦虚。

 

9.(社会部分 17)

 

生态环境修复相对容易,因为只要节能环保科技进 步发展和利用,就可以使环境逐步得到有效治理。zui突出的代价是人的代价,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造成的畸形发展,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物质产品的成倍增长、几十倍的增长,与人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的滑坡并存。在经济发展转变为新常态的同时, 道德、信仰等方面的重建是当代中国思想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近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但幸福感、安全感、快乐感、人际关系的亲近感反而下降,这是个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在 定程度上是这种情况的曲折反映。

 

10. (文化部分 26

 

看书不难,读书为难,亦为知味之言。看书,可以是消遣,可以是随便翻翻,可以漫不经心,可以无所得;读书,则 须认真思考,做笔记,写心得。根据我的经验,看书宜多,读书宜精。看书多,增加知识、扩大视野,而读书则可以深入研究,举 反三, 碰撞出自己的思想火花。当然读书不能是单纯喜欢读, 书痴并非读书,而是对书的 种癖好。如果读书无助于做人与行事,与未读无异。能记并非zui重要的,重要的还是用。能记,可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终无实际本领。文人谈兵终为纸上谈兵,不能实战,如赵括,熟读兵书,zui终却全军覆没,此为能读书而不能用书之千年镜鉴。

 

 

11. (信仰部分 1

 

社会主义作为理想是完美的,因为它是图景;而作为现实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因此,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建设的,而不是 盘既成的美餐,端上来就可以吃的。贪污腐败需要反腐、道德需要教化、人的素质需要提高,社会主义就是在克服种种污泥浊水中跋涉前行。立志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实就是理想,相信它 定能改变就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像宗教那样, 约许天堂。约许是空头支票,永远无法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 种科学学说,是指导人们为社会理想而斗争的学说。这种斗争是艰难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革命者的鲜血和白骨基础上建立的,当然也包括革命的反对者在内。历史进步的车轮是无情的。我们不能因此就谴责革命,而应把这 切看成历史进步的代价,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

 

 

 

12. (信仰部分 5

 

人死后是回归自然。不管唯心主义如何心软,不管有神论如何给人以死后的乐趣,如何给人提供 个美妙的天堂,终究只是个故事,从来没有人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它是世世代代害怕死亡的人永远做不完的梦。

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你们说是硬心肠。如果人人变为软心肠,期望有天堂、有阴间、有来世,人人可以相见于九泉,难道世界就会因此变得更好吗?不会。你看看宗教信仰盛行、人人祈祷、个个虔诚的国度, 照样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两个不同宗教教派的斗争,相互往死里整,心肠 点都不软。

宗教有其社会文化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可如果宗教政治化就是社会的大灾难。我们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反对宗教政治化。


内容介绍

精选陈先达老师已有著作中的佳句,并添加新作,汇集成《哲学闲谈》。其中,充满哲学智慧和思想火花。哲学从课堂走向生活,让普通大众了解哲学、爱上哲学!

 

 

 

 

 

 



作者介绍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并留校任教。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三届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等职。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科委员。著有《陈先达文集》(14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