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中华围产医学会青年委员,全国妇联特聘专家。 1996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2006年赴美国担任访问学者。对围产营养和健康教育及产前筛查诊断、遗传咨询以及妇科内分泌疾病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了来自卫计委、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及健康教育促进协会等组织的多项公益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曾发表学术文章四十余篇,参与编写、翻译专业书籍十余部,主编及主要创作多部科普书籍。 丁国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线,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在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急救和护理、婴幼儿营养和喂养、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10110000009057 李宁,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全国妇联“心系好儿童”项目专家从事营养工作20余年,在孕产妇、婴幼儿饮食指导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进行科普宣教。承担协和医科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的营养学教学工作,为培养新一代营养师做出不懈努力。卫生部临床营养专业职称证书编码:20110132-0009
PART 1 孕早期
备孕
优生知识
*佳生育年龄
受孕的*佳时段
受孕的*佳姿势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孕前3~6个月全面检查
女性孕前检查项目
男女都要查的项目
男性孕前检查项目
做好准备再进行孕前检查
拒*出生缺陷,防患于未然
遗传的这些秘密,你知道吗
备孕前3个月制订健身计划
晚上不要超过11点入睡
工作1小时活动5~10分钟
准备怀孕,这些药不要服用
这些情况不要立即受孕
这些疾病*好治愈再怀孕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生命的起始——卯子和精子
受精卯在子宫“安家”
同房后“倒立”*易怀孕吗
决定宝宝性别的关键一票——Y染色体
“转胎药”千万不可用
清宫表不可信
不要迷信“酸儿辣女”
性高潮和胎宝宝性别没关系
找准排卯期,提高命中率
测量基础体温找排卯期
排卯试纸的使用
根据月经周期算排卯日
观察白带找排卯日
轻松推算预产期
准妈妈营养准备
准妈妈助孕饮食指导
相信但不迷信豆浆的作用
备孕时每天1~2杯酸奶益处多
怀孕前体重多少*合适
偏瘦偏胖都不利于受孕
过胖准妈妈宜吃低脂肪食物
偏瘦准妈妈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提前3个月服用叶酸
每天摄入400微克的叶酸
叶酸与其他维生素补充剂*好分开服用
吃对食物,也能补叶酸
每天摄入55~65克蛋白质
孕前就要开始补钙
每日锌摄入量9.5毫克
每天补碘230微克
……
孕1月(1~4周)
孕2月(5~8周)
孕3月(9~12周)
PART 2 孕中期
孕4月(13~16周)
孕5月(17~20周)
孕6月(21~24周)
孕7月(25~28周)
PART 3 孕晚期
孕8月(29~32周)
孕9月(33~36周)
孕10月(37~40周)
PART 4 产后
分娩
坐月子
新生儿(0-1月)
附录:宝宝常备小药箱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我觉得是它那种平衡的、不带偏见的立场。现如今,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关于孕产的“经验谈”更是多如牛毛,很多都充满了焦虑和夸张的成分。然而,这本百科全书给人的感觉是无比的沉稳和权威。我特别注意到它在处理“高龄妊娠”和“合并症管理”这几个棘手问题时的严谨性。它没有一味地渲染风险,而是引用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研究结果,客观地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孕妇可能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时机和干预措施。我身边有些朋友因为年龄偏大而非常恐慌,我把这本书里关于“孕期健康管理”的那几章推荐给她们,她们反馈说,读完之后,恐惧感明显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它教你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如何理解医学检查报告背后的含义,这种赋权给读者的感觉,是其他很多侧重于“鸡汤”的书籍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宝典!我怀孕初期的时候,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焦虑,生怕自己哪个环节做错了,对宝宝不好。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号称“专家级”的孕产指南。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篇幅和清晰的排版震撼到了。它不像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吻,一步步引导你。比如,关于孕早期的营养补充,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清单,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阶段胎儿发育对特定营养素的需求,甚至还给出了几款美味又营养的食谱建议,特别贴心。更让我感到安心的是,书中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小毛病,比如孕吐、水肿、便秘等,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应对方法,而且不只是告诉你“该怎么办”,还会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感觉自己真正掌握了孕育的知识,而不是盲目跟风。尤其是对于心态的调整,书里也花了很大的篇幅,鼓励孕妈妈接纳身体的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本知识书,更是个心理导师。
评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本书,那就是“超乎预期的实用主义指南”。我购买它时,主要期望是能解决孕期饮食和运动的基础问题。但它后续呈现的内容深度,让我感觉这几乎是一套可以在未来几年都持续使用的“家庭医学参考手册”。比如,书中关于“宝宝辅食添加”的章节,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独立的育儿圣经。它不仅提供了从六个月到一岁的月龄食谱建议,还深入探讨了如何识别食物过敏的早期迹象,如何巧妙地进行食物的性状过渡,甚至还提到了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儿”的养成。我之前在网上搜集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东拼西凑的,而这本书将这些知识点系统化、序列化了。对我这种追求效率和深度学习的人来说,一次性解决所有疑问,并且知识体系完整,是选择它的最核心理由。它确保了从备孕到宝宝周岁,家里的育儿决策都有可靠的知识基础支撑。
评分我是在对比了好几家市面上最知名的孕产书籍后,决定买下这本的,主要看重了它宣称的“专家视角”和内容的全面性。我尤其欣赏它在“分娩准备”这一章节的处理方式。很多书到这部分就变得比较笼统,无非是告诉你“该去医院了”或者“可以准备待产包了”。但这本则详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它详细对比了顺产和剖腹产各自的优劣势、风险点,甚至连不同分娩镇痛方式(比如无痛分娩)的作用原理和适用人群都做了深入的图文解析。我记得有一页专门讲了“拉玛泽呼吸法”的图解,每一步的口诀、动作幅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配上真人示范的插图,我拉着我先生对着书本练习了好几回,感觉心里踏实多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专业性藏在了易懂的叙述之下,让你在面对生产这个“未知巨兽”时,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胸有成竹地知道自己身体将要经历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配合。
评分说实话,我对育儿类的书籍通常都抱持着一种“看看就好”的态度,因为总觉得理论和实践总有差距。但这本《协和专家孕产大百科》在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这块的表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产后那段时间,身体上的疲惫加上荷尔蒙的剧烈波动,整个人都快崩溃了。书里关于“月子”的讲解非常科学且人性化,它没有鼓吹那些不切实际的“速效恢复法”,而是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并给出了温和有效的复健方案,比如盆底肌训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更让我惊喜的是,关于宝宝护理的部分,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新手父母会遇到的尴尬和难题:从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辨别宝宝的哭声含义,到脐带护理的细节,甚至是应对“黄疸”和“湿疹”的初步处理建议。我发现,每当我在半夜遇到状况时,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一条清晰、可靠的解决路径,它真的帮我度过了那段最手忙脚乱的“新手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